宜昌市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
栏目: 宜昌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0-03-13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任何弹性和退路。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做好2020年的工作,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一、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任何弹性和退路。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做好2020年的工作,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

   一、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减少相对贫困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完成剩余344户696人脱贫任务,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6559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实施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解决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外出务工、生产发展、项目实施等难题。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将巩固脱贫成果的具体措施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实施。

   二、工作重点

   (三)巩固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全面落实“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加强教育学籍系统与国家人口信息库、建档立卡数据库信息比对核查,对疑似辍学问题逐一销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义务教育有保障全覆盖。对学籍在外地的本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面摸排,确保落实资助政策。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非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政策。推广“第二导师”等结对帮教措施,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扶贫办)

   (四)完善健康扶贫保障体系。建立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与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平台数据比对核查机制,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统筹使用县域卫生人力资源,培养一批大学生乡村医生。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全面做实对口帮扶,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做实做细农村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将慢性病患者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强化政策宣传,制定针对性服务措施。(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疗保障局、市民政局、市扶贫办)

   (五)全面消除住房安全隐患。建立危房改造动态管理机制,将贫困家庭因灾、因年久失修等形成的危房及时纳入改造范围。严格执行国家危房改造验收标准,开展危房改造 “回头看”,对未彻底消除危险源的坚决排除安全隐患。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对享受D级拆除重建政策的坚决落实“一户一宅”要求,对存量未拆除旧房有序推动拆除工作。在做好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消危减土”,统筹解决唯一住房为危房的非四类对象住房安全保障问题。(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扶贫办)

   (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组织县市区编制“农村供水规划”,编制“宜昌市农村供水建管指南”,强化饮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开展排查整改,按照人均不低于2元标准落实县级财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资金,确保打赢饮水安全精准扶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公司化改革,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定价和收缴工作,提高水费收缴率。对季节性缺水、突发断水、水污染事故等问题,完善应急机制。推进集中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设立水源保护标志。(责任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

   (七)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疫情防控一丝不放松,脱贫攻坚一天不耽搁。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贯彻精准方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贫困地区恢复生产,对冲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稳养殖、稳种植、稳企业、稳就业等举措,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切实解决扶贫农畜产品滞销问题,组织产销对接,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做好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畜牧兽医中心)

   (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规范易地扶贫搬迁剩余资金和年度统筹整合资金使用范围,完善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对具备条件的集中安置点,集约配套便民超市、公共服务用房等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纳入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增强发展能力。加强群众搬迁就业摸底调查,拓展搬迁群众就业渠道,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完成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任务。盘活资产资源,启动搬迁户不动产权登记。建立安置点公约和管理制度,健全搬迁群众自治机制,吸纳搬迁群众参与安置点管理。(责任单位:市易迁办、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

   (九)夯实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开展疫情对贫困群众生产发展的影响评估,及时修订完善产业奖补政策,精心组织农资供应、生产指导、农产品销售,对影响较大的贫困户指导发展“短平快”替代产业。落实产业扶贫实施意见,对40个产业薄弱村实施“五个一”提升工程。继续认定和扶持一批扶贫龙头企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提高特色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比率。发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带动作用,培养一批农村电商扶贫人才。完善旅游带贫机制,鼓励贫困家庭依托旅游景区兴办农家乐,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确保电站有效运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兽医中心、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扶贫办)

   (十)稳步推进就业扶贫和技能扶贫。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区域、结构分析,掌握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协调对口支援地区提供劳务协作,引导企业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就业。组织有需求的贫困人员及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到定点机构参加技能提升培训,调整培训结构,开办中长期技能培训班,将普通劳动力培养成技能劳动力。整合就业资金、专项扶贫资金和光伏扶贫电站收益资金,开发不低于1万个扶贫公益性岗位,强化合同履约管理,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扶贫办)

   (十一)提高金融扶贫质效。规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途,防范小额信贷逾期风险,清理借扶贫小额信贷之名开展的其他金融信贷业务,实现能贷尽贷,确保户贷量、户贷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逾期率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健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聚焦扶贫产业、项目加大信贷投放,推动全市金融扶贫贷款稳步增长,全年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疫情延期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导致暂时还款困难的,适当进行延期。(责任单位:宜昌银保监分局、人行宜昌支行、市地方金融局、市扶贫办)

   (十二)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在三峡物流园等批发市场开辟专区,协调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的对接关系,优先安排采购销售。开展扶贫产品认定,组织特色扶贫产品货源,及时发布贫困地区消费扶贫产品信息,协调组织大型国企和经销商与贫困地区开展产销精准对接。依托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拓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市供销社、市国资委、市工商联)

   (十三)完善综合保障措施。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和存在脱贫困难的贫困人口等“三类人员”分户建立台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对特殊贫困群体,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应保尽保。对纳入低保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贫困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实施重点救助。加快建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家庭赡养、定期探访、监护照料法定义务,对留守妇女开展维权、创业就业等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残联、团市委、市妇联、市扶贫办)

   (十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深化边界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摸排市域范围内县与县之间、县域内乡与乡之间、乡镇内村与村之间基础设施短板,切实解决相对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通信难等问题。完成20户规模以上自然村的通村公路建设,推广“路长制”管护办法。改造提升贫困地区农村配电网,减少供电半径,提高线路联络率。(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经信局、国网宜昌供电公司)

   (十五)凝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精心组织“10·17国家扶贫日”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慈善一日捐”、“爱心企业定向资助”等公益扶贫活动。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注册,实现有帮扶需求的贫困户能即时发布合理需求,广泛组织需求对接,对接率达到85%以上。深入实施“百企帮百村”行动,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扶贫龙头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

   (十六)总结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组织策划脱贫攻坚系列宣传报道,宣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出一批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典型乡村,开辟“决胜脱贫攻坚”“我的脱贫故事”“我的扶贫故事”“扶贫尖兵”等专栏,编辑宜昌脱贫攻坚群英谱,举办脱贫攻坚图片展,开展系列征文活动,传播扶贫好声音,讲好宜昌扶贫故事。(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

   (十七)编制完成“十四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形成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制度框架, 编制完成全市“十四五”规划。落实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十八)全面排查整改问题。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统筹抓好国考、省考及各类督查、审计、评估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整改质量和成效。组织开展常态化暗访,对已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脱贫攻坚“三落实”“三保障”“三精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逐项对账销号,以高质量的整改成果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三、保障措施

   (十九)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四个不摘”,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分工责任、乡村具体落实责任和驻村帮扶责任,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深入开展市级领导调研督导脱贫攻坚行动,推动各级责任落实。强化驻村帮扶责任,健全激励和考核机制,加强驻村帮扶干部选派管理。落实“四个一致”要求,统筹做好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围绕脱贫攻坚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好贫困县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国家统计局宜昌调查队)

   (二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继续实施“四双”行动和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深化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实现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全覆盖。强化软弱涣散村整顿,推进“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落实“五个一”整顿措施,跟踪培育一批后备干部。落实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广资源盘活型、劳务帮扶型、物业创收型、混合经营型发展模式,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支持各地采取措施,多渠道化解脱贫攻坚形成的村级债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

   (二十一)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强化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四不摘”情况监督检查,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问责,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完善暗访、督办和约谈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常态化约谈,对突出的典型性问题直接约谈到部门和乡镇。(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市扶贫办)

   (二十二)加强项目资金统筹和监管。扎实做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规范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扶贫项目实施必须从项目库中选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项目重点支持,按需统筹足额安排资金,落实公示公开制度。有序组织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约束条款,根据投资额按比例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运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扶贫项目资金审计成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按规定清理回收滞留扶贫资金。组织各地对扶贫存量资产开展全面摸查、确权登记,规范收益使用分配。(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扶贫办)

   (二十三)提升扶贫干部攻坚能力。督促各级各部门把“精兵强将”派驻到扶贫一线,加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强化履职尽责考核,确保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精准、帮扶扎实、群众满意。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锻炼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关心关爱驻村帮扶干部,宣传表彰、提拔重用一批责任心强、群众公认的驻村干部。继续加大分层分类培训力度,市本级全年组织开展5期示范培训班,实现干部脱贫攻坚培训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

   (二十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开展“脱贫先锋”、“脱贫之星”、“脱贫示范户”及“扶贫功臣”评选。深化农村精神扶贫“四扶四强”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贫困群众自主脱贫。依托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广“巡回法庭”、“扶贫夜话”等做法,深化开展农村“人情风”整治专项行动,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扶贫办)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