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收获满满——增强了“四个自觉”
栏目:湖北省司法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1-07-26
陈一新: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收获满满——增强了“四个自觉”

7月23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依法治国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省部级、厅局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结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依法治国办主任郭声琨,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赵克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晓萍,国家安全部部长陈文清,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出席;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出席并作小结讲话,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李书磊主持结业式。

为期五天的研讨班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主题,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认识理解,进一步坚定了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的信心决心。大家感受到,这次研讨班既是举旗铸魂的政治课,也是严谨专业的法治课;既是崭新闪亮的理论课,也是生动鲜活的实践课。郭声琨在开班式上作动员报告,赵克志、周强、张军等中央政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曲青山、李林、徐显明、周佑勇等专家学者分别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了深刻生动的辅导。结业式上,7名学员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陈一新在结业式上以增强“四个自觉”总结了此次研讨班的“四大收获”。长安君在此一一介绍。

收获一:增强了政治自觉,进一步掀起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新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务求做到“五个学深悟透”。

——学深悟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意义。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学深悟透百年大党的“一大主题”和“四个伟大成就”。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主题,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学深悟透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基因密码,是新时代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学深悟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这“九个必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科学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开启新征程的时代要求。

——学深悟透新的赶考之路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伟大号召,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求全体党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参加研讨班的同志表示,一定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置于当前理论武装工作首位,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首要学习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收获二:增强了法治自觉,进一步提振了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气神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有“十个更加”的深刻感受:

——法治方向和法治道路更加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大家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向哪里走、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根本,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政治准绳。大家表示,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歧路。

——法治自信和法治自强更加深刻。法治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心认同和高度确信。法治自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奋发精神和进取气魄。大家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大家表示,面对“两个大局”,要有自信、有底气、有定力,增强厉行法治的行动自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信仰和法治信念更加坚定。法治信仰是信奉法治、敬仰法治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寄托。法治信念是执守法治、追求法治的实践取向和行为选择。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只有铭刻在心中的法治,才是牢不可破的法治,这是法治的真谛所在。大家表示,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秉公执法、公正司法,敢于同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厉行法治。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牢固。法治思维是运用法治理念、原则和逻辑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法治方式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循法而行、依法而治的行为习惯。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做到守法律、重程序,牢记职权法定,保护人民利益,接受法律监督。大家表示,越是情况复杂、事态紧急,越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工作,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提高运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法治担当和法治作为更加主动。法治担当是胸怀“两个大局”、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态度和责任。法治作为是针对突出问题、推动法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创新突破的行动和成效。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大家表示,要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努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参加研讨班的同志认为,这“十个更加”,不仅是思想上的收获、理论上的收获,还是政治上的收获。务必牢记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好的精神风貌,沿着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的道路前进。

收获三:增强了理论自觉,进一步掌握了准确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的“金钥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十一个坚持”回答了21世纪中国法治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十一个坚持”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抓住“八大辩证关系”,来加深对“十一个坚持”的系统理解和把握。

——正确认识处理党和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所谓“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必须旗帜鲜明宣示政治立场、表明政治态度。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必须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体现在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又要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依靠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正确认识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要正确把握政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确保政治成为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成为政治的坚强保障。政治决定法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确保法治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法治服务政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运用法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正确认识处理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精髓,推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为法治建设培育良好环境。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要推动把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依法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问题,完善褒奖诚信、惩戒失信机制,通过法律强制力强化道德作用。

——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要正确把握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互促进。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对实践条件成熟的,坚持立法适应改革需要,修订、解释或废止原有法律之后再推行改革。对实践条件不成熟的,依照法定程序授权开展改革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或修改法律。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要加快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深化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制约监督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正确认识处理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人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必先依规治党。要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有机衔接、内在统一,不断提高依规管党治党水平。坚持依规治党带动依法治国。要依靠制度、纪律和规矩规范党员行为,使每个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党章和党规行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要推动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正确认识处理现代化和法治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化是法治化的发展目标。要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全面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确保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依托。要依靠法治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靠法治发挥治理优势,依靠法治解决重大问题和风险挑战,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

——正确认识处理传统法制和现代法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传统法制积淀现代法治深厚底蕴。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思想和理念,比如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等,应当大力弘扬传承。现代法治激发传统法制新活力。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扬弃的观点对待、研究、运用传统法制,借鉴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不断推进当代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创新。

——正确认识处理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推动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国内法治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涉外法治是国内法治的延伸和保障。要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涉外风险挑战,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

参加研讨班的同志认为,抓住这“八大辩证关系”,就能更加全面正确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融会贯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务必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好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收获四:增强了行动自觉,进一步明确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着力点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依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创新发展,推动形成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围绕协调发展,助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围绕绿色发展,用法治呵护绿水青山蓝天;围绕开放发展,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围绕共享发展,依法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围绕安全发展,推进重要领域立法,防范新技术新领域安全隐患。

——依法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和实施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法治权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努力防控化解各类矛盾风险;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依法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立足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

——促进队伍素质高水平提升。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确保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的教育管理,不断提升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加强法学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学习宣传高标准开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重点内容,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重点课程,开展全战线全覆盖的培训轮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普及宣传、对外宣介,扩大法治中国影响力。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