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栏目:枝江市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25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湖北省科技强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创新协同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湖北省科技强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创新协同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有关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落实“核心在人才、基础在平台、关键在转化、动力在改革”的科技创新发展要求,聚焦“扛起四个责任,带动打造四翼”重要使命,围绕战略科技力量、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服务供给、企业培育成长、创新要素聚集、区域联动发展实施“六新”重点任务,着力打造省域范围优势突出、特色显著、活力迸发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湖北科技强省建设,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宜昌贡献。

  (二)战略定位。

  加快激活宜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增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成为省域科技创新主引擎。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化工创新升级示范区。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集中多方力量建设湖北三峡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精细磷化中心,推进磷化工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构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绿色化工产业生态圈。

  “宜荆荆恩”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引领区。充分发挥宜昌生物医药产业与创新优势,顺应生命科学纵深发展、生物技术融合创新趋势,增强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布局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前沿领域应用创新,引领带动“宜荆荆恩”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

  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创新应用样板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巩固水电领域优势,加快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加强生物质能、氢能、页岩气等领域科技创新布局,加快推动清洁能源利用领域技术推广与场景创新,奋力建设清洁能源之都。

  “南部列阵”产业创新策源地。强化宜昌“南翼驱动”作用,健全主导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适应创新需求的科技服务体系,构建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带动“南部列阵”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超过1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600家;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产业若干领域进入价值链中高端,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一区一圈一城”引领示范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形成辐射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到2035年,全面建成省域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建成一批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在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科技强省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重点任务

  (一)布局战略科技力量,构筑创新发展新空间。

  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区一圈一城”,建设高能级湖北三峡实验室,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作的多层次创新平台,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功能。

  1.构建“一区一圈一城”创新空间

  高水平推进宜昌高新区发展。以宜昌高新区为创新驱动极核,集聚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前瞻布局新兴产业领域,推进高新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加快提升区域引领带动作用与开放创新水平,打造改革开放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活力区、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高起点打造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充分发挥三峡大学、710研究所等创新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三峡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项目,积极布局创新创业谷、科技创新街区、科创产业综合体、创新生态公园等载体,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于一体的“产学研金服用”体系,打造辐射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等区(县)及“宜荆荆恩”城市群的创新生态圈。

  高标准规划建设宜昌科教城。加快推进湖北航空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独立校区建设,推动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华中科技大学校地联合创新中心等项目落地,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创新型企业等优质科技资源在科教城建设“飞地”研究院、研究生院、产学研合作基地、科技园区等,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创新要素聚集、创新生态良好、创新环境完备的科教城。

  2.高标准建设湖北三峡实验室

  面向全球化工发展前沿和区域发展需求,以提升化工产业原始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为使命,由兴发集团牵头,联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武汉工程大学、三峡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宜化集团,聚焦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磷基高端化学品、硅系基础化学品、绿色化工过程强化、化工高效装备与智能控制等五大研究方向,致力于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绿色化工创新中心。

  3.建设高水平企业创新平台

  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根据产业特点和企业创新需求,量身定制研发机构建设计划。支持兴发集团、宜昌人福药业公司、安琪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形成国家级平台“后备军”。支持微电子化学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一批掌握国际前沿核心技术和重大发明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在宜设立研发机构。

  专栏1 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内容(部分)

  精细磷化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兴发集团牵头,联合中科院工程过程研究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工程大学和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建设。瞄准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精细磷化工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精细磷化工技术的发展需求,以精细磷化工高新技术研究应用为导向,解决我国精细磷化工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难题,致力于我国精细磷化工工程技术前沿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麻醉用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宜昌人福药业公司,针对我国医院麻醉手术和中到重度疼痛类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现状,联合国内外产学研机构,积极开发全麻、局麻、镇痛、镇静、肌松、拮抗等创新药、首仿药、医用耗材和特医食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力度,力争十年内上市8个1类新药、8个2类新药、35个3类首仿药。

  湖北省黑磷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兴发集团,联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围绕黑磷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开展黑磷晶体大规模制备、高效储锂黑磷负极材料、黑磷复合催化剂以及抗肿瘤靶向药物等应用试验与市场开发,率先布局超级新材料黑磷产业。

  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安琪集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面向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农业面临的效益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三大难题,系统解析农业微生物-宿主-环境彼此共存与活动规律,深入开展农业微生物应用基础研究,并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两个方面延伸。

  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围绕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大需求,瞄准智慧长江与水电能源科学关键瓶颈和技术需求,开展水电能源系统大数据集成、变化环境下流域气象水文智慧预报预测、梯级水库群联合智慧优化调度及风险控制等方向的研究。

  4.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

  链接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领域国内外知名高校,推动其在宜设立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省内高校,支持其在宜建立以“新工科”为导向的独立学院或研究生院,重点开展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支持三峡大学、710所等高校院所建设重点实验室,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专栏2 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建设内容(部分)

  长江中上游水库岸线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三峡大学,聚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生态环境与长江岸线保护问题,利用区域和科技优势,围绕水库影响的长江库岸地质与生态环境问题,建设集野外观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智库建设、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国家级野外科学研究共享基地。

  湖北省神经系统罕见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合神经系统罕见病领域科学研究基础,搭建以TSC、Poly-Q疾病及“渐冻人”ALS等为重点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平台,解决神经系统罕见病临床关键科学问题,促进成果转化,提升湖北省神经病学临床水平。

  5.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以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端智能装备为重点,推进湖北省传感物联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筹建湖北省智慧海洋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和装配式建筑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领域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型研究所(公司)、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面向市场的关键技术研发,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快速突破与产业化应用。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多元化股权收益激励机制及成果导向绩效评价机制。

  专栏3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内容(部分)

  湖北省传感物联产业技术研究院。微特技术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等单位,围绕传感器、物联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服务智慧吊装、智慧水电、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装备和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升湖北省传感物联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湖北省智慧海洋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依托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联合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中科院电工所、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型海洋探测装备在海洋环境探测和监测等智慧海洋领域的共性和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在深远海及“一带一路”国家布局新型海洋探测装备,服务于全球海洋立体监测网。

  (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

  以支撑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主导和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先进材料等未来产业为导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强化技术供给,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

  1.大力攻关主导产业核心技术

  围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重点突破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磷基高端化学品、硅系基础化学品、磷石膏综合利用等绿色精细化工关键技术,推进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的开发及新型医疗器械研制,发展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氢能、光伏、抽水蓄能、页岩气、高效储能等清洁能源新技术,集中攻关一批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及先进储能产品。

  专栏4 主导产业布局方向

  绿色化工。大力发展电子化学品,推进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电镀液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系列产品国产化替代。发展磷石膏、磷尾矿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医药级、食品级、工业级、肥料级磷化工产品。推进氯碱产业技术升级,创新PVC生产工艺,开发护肤、洗涤、化妆品及高档民用建筑涂料新产品。发展新型煤化工,推进氨醇、己内酰胺、聚酰胺等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创新。突破新型纺织材料加工先进技术,开发纤维素纤维、生物基纤维、高吸水性树脂材料、高性能纤维、抗菌材料等新型纺织材料。

  生物医药。推进创新药、高端仿制药、高端制剂、辅料的开发和新型医疗器械研制。重点突破麻醉阵痛类药物、普通化学药、特色原料药等研发技术。加强传染病新型疫苗研发、数字医疗技术、新一代基因检测技术、生物芯片等技术攻关。发展生物制造关键技术,重点突破食用酶制剂、饲料酶制剂、医用酶制剂、特种酶制剂等生化工程技术。探索酵母抽提技术、酿造与生物能源技术。发展新型医疗器械,重点突破医用级丁基胶塞等医药包装材料技术、高价值医用敷料制造技术、医用防护器材制造技术,检测试剂技术,引进发展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关键技术和产品。

  清洁能源。推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氢能开发利用、储能电池、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多晶硅材料、光伏系统、光伏玻璃等光伏产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型制氢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电堆控制系统、燃料电池零部件、加氢、储氢罐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节能生物质气化炉研发,推进生物质气化及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分布式生物质能应用。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加快页岩气资源商业化利用。

  2.加快突破优势产业关键技术

  推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现代特色农业、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等优势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建设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突破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临港装备等装备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领域,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旅游、现代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绿色生产关键技术。

  专栏5优势产业布局方向

  装备制造。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传感器、电子专用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智能设备应用,提升模块化设计、标准化制造、物联网应用、机器人参与、自动化控制等技术集成水平。开展绿色设计、高能效低排放制造、制造系统高效低碳运行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和应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工程等基础制造装备,推进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传统产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云存储、云管理关键技术,推进云服务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加强云计算平台软件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创新。开展大数据存储管理、大数据深度学习、大数据智能分析、云端结合智能感知及智能交互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面向医疗、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推进射频识别、智能传感器等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加强起重设备智能传感技术应用。加快工业无线技术、工业云操作系统、工业智能感知技术、工业互联与信息集成技术开发。引进发展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推进模式识别、虚拟现实、系统仿真、图像处理等技术应用。

  文化旅游。加快先进文化装备制造,开展乐器先进制造、自动化与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发展新型环保乐器材料和新乐器品类。发展基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文化创意新技术、新模式,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发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推进数字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云游览、慢直播、夜旅游、虚拟旅游等文旅新业态。

  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现代育种、精细化种植养殖、现代农业应用等领域,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及智能装备研制攻关,开展非热加工技术、酶技术、发酵技术等共性技术研究,推进天麻、甘薯、柑橘、番茄、茶叶、香菇、鲟鱼等现代育种技术创新,发展精细化种植养殖,开展生态栽培技术和畜禽自动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快推进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食品饮料。重点发展安全、绿色的有机食品、保健品、母婴食品,开发自热食品、新式茶饮、精品咖啡、零食乳品等新型食品。加快食品生物制造技术、装备、工艺流程的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发展高端休闲食品、高档饮料、保健品、提取物等系列深加工产品。

  建筑建材。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重点发展磷石膏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功能型木质材料、新型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产品,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发展车用高档玻璃、智能调光玻璃、钢化玻璃、制镜玻璃等特种玻璃,环保、蜂窝、电子等特种陶瓷,复合硅酸盐、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生态混凝土等特种水泥。

  3.前瞻部署未来产业前沿技术

  围绕高端制造、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先进材料等未来产业,部署一批前沿技术研发。高端制造领域,聚焦航空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发展先进高可靠性航空机电产品、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及航空新材料。信息网络领域,重点发展低功耗高性能新原理硅基器件、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微波光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形成一批专用关键制造设备。生命健康领域,布局发展干细胞与再生技术,突破细胞、组织与器官的体内外生产技术,开发针对重大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基因治疗新技术。先进材料领域,推进黑磷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突破黑磷晶体大规模制备关键技术,发展高效储锂黑磷负极材料、黑磷复合催化剂。

  4.研发推广民生领域新兴技术

  聚焦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重大科技需求,推进农业科技、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新兴技术应用。农业科技领域,推进自动采摘机器人、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精准喷洒作业应用、AI智能监测病虫害等新技术应用示范。人民健康领域,突破重大疾病防治、公共卫生防疫等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罕见病、硒辅助治疗癌症临床研究。生态环境领域,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推进三峡库区、河流和小型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示范。公共安全领域,加强自然灾害监测、智慧防汛、城市应急处理、建筑安全、智能交通、智慧社区等场景多学科技术融合应用,发展城市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城市灾害事故仿真等前沿技术。

  (三)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科技服务新供给。

  围绕科技创新需求,组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畅通创新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渠道,建立健全区域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1.构建资源集成共享平台

  提升宜昌生物技术、仿制药技术和精细化工技术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服务能力。实施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能力提升工程,依托三峡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整合检测检验创新资源,发展面向研发、中试、规模化生产、流通等全过程专业化检验检测服务。筹建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其探索跨区域合作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制,促进资源和信息共享。

  专栏6 宜昌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内容

  宜昌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中心。依托安琪集团,围绕生物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发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优势,为上下游相关产业提供技术研发、分析测试、标准制定、信息检索、技术咨询、人才培养、企业孵化等服务,支撑生物产业集群式发展、生物发酵行业及其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宜昌市仿制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依托宜昌人福药业公司,结合仿制药产业现状和特点,开展仿制药产业相关技术研发、一致性评价、分析检测、临床和注册、信息咨询等方面服务,提升仿制药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加快推动仿制药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带动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宜昌市精细化工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依托兴发集团,围绕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新产品开发、安全生产咨询、分析测试、中试设备共享、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建设精细化工研发和生产基地提供支撑。

  2.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落实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要求,探索具有宜昌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加快建设宜昌技术交易大市场,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宜昌分中心、湖北产业技术创新和育成中心宜昌中心等平台效能提升,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区域科技成果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开展企业与产业研究诊断,推动高校院所先进技术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链接。

  3.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大力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加快打造宜昌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积极推进宜昌高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重点推进宜都、枝江、远安、当阳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围绕主导优势产业构筑和运营产业专利池,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监控机制,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

  4.建设创业孵化平台

  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推动宜昌市创业孵化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鼓励龙头企业聚焦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建设垂直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引导孵化载体将自身利益与在孵企业的利益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孵化载体和在孵企业互惠互利、双促双进的良好局面。鼓励孵化器与大企业、高校院所、天使投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创业服务网络。完善孵化平台绩效评价机制,促进孵化服务能力提升。

  (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打造企业成长新梯队。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出台企业专项支持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创新发展,实现创新主体规模和能级双提升。

  1.加快培育多元创新型企业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及后备企业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后备企业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及后备企业库等多库联动。落实高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对高企奖励力度。积极对接省“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快培育一批技术服务出色、有强大市场地位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在研发平台建设、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培、基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2.加强高成长性企业引进培育

  实施“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挖掘和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打造创新型企业成长梯队。研究制定瞪羚企业认定标准和培育政策,每年开展瞪羚企业认定评选,在场景创新、风险投资补偿、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支持。跟踪国内外瞪羚、独角兽企业榜单,重点引进平台型企业新业务总部或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搭建高成长企业服务平台,提供高端资源链接、商业模式打磨、行业人才交流等多元化服务。

  3.大力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

  遴选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引领作用强的创新型企业进入科技型领军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联合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提升行业话语权。围绕清洁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

  (五)聚集创新要素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新生态。

  立足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加快集聚整合人才、资本、数据等各类创新要素,大力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1.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高标准打造“三峡国际人才城”,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宜昌)、企业技术(专家)需求“揭榜挂帅”信息平台,支持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国家级学会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建设,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强化宜昌三峡职教集团技能人才培育功能,支持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职工培训基地,探索建立产业人才培养平台,为区域中小企业定制培养一批工匠型人才。建设人才科创信息港、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培育人才科创综合服务运营商,探索形成市场化集成服务模式。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开发“宜才码”和人才信息港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一站受理、智能匹配、免申即享”。

  2.加强科技金融创新与服务供给

  大力培育创业投资市场,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创新型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持。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到宜设立科技支行,引导建立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贷款评审、风险定价、尽职免责和奖惩制度,增加创新型企业有效信贷投放。全面推广“财政科技创新贷”,建立重点支持企业名录库,设立风险补偿金,完善贷款风险损失分担办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创新型企业运用“科创板”上市融资。提升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功能,持续汇聚金融机构资源,畅通银企融资对接渠道,利用政务数据为企业“画像”增信,破解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

  3.加强数据开放共享与价值挖掘

  建设“宜昌创新大脑”,推进跨部门公共数据开放、创新资源共享,打破数据的部门分割,有序开放一批群众迫切需要、商业增值潜力显著的高价值公共事业数据资源。积极构建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放利用场景,完善先进技术与产品应用场景征集、咨询评议、遴选发布、供需对接机制,定期发布应用场景项目清单。支持“宜荆荆恩”城市群内大数据企业与传统行业开展技术和数据对接,共同探索多元化合作运营模式。建立数据管理、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审查机制,加强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保护。

  (六)深化区域联动发展,打造开放协同新格局。

  深化市域创新联动,推进“宜荆荆恩”城市群协同创新,加强国内外创新合作,促进科技资源集聚和开放共享,构建优势互补、高效规范、协同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1.推进市域创新联动

  进一步提升主城区创新能力,支持夷陵、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等主城区加快建设新能源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无人机智能电网巡检研发平台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推进县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加快推动宜都、枝江、当阳联动打造百强县域集群,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支持宜都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支持枝江、当阳、夷陵、秭归等地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和省级高新区。支持主城区、各县(市)深化与“一区一圈一城”创新联动,积极承接科技成果与产业转移项目。

  2.构建“宜荆荆恩”科创走廊

  组建“宜荆荆恩”城市群科技创新联盟,建立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推进创新链融合、产业链融通、基础设施互通、开放合作共赢。统筹三峡大学、长江大学、荆楚理工大学、民族大学等各地高校科教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研发,畅通人才流动与使用机制。推进“宜荆荆恩”高新区协同发展,探索科技创新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机制。搭建“宜荆荆恩”城市群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成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推进跨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专利价值挖掘、技术供需精准匹配等智能化、集成化科技服务。

  3.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

  加强跨区域科技合作交流,积极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和中国西部科学城,推进与东湖科学城、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创新高地合作,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利用,促进先进技术成果来宜落地转化。大力引进世界知名研究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在宜设立创新平台,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引进高水平跨国创业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科技中介在宜设立分支机构。深化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支持宜昌自贸片区、综保区创新发展,促进跨境研发活动便利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创新摆在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发展战略、重大事项等整体统筹和部署,建立“管行业必须管创新”的工作机制。牵头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四地协同发展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商议和决策。在省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与省有关部门会商机制,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与组织推动。

  (二)加大创新投入。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新增预算安排、统筹存量、发行或转贷政府债券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地方R&D经费投入强度、财政科技投入强度、财政科技支出增速处于全省同类市州领先水平,优先保障重点创新项目资金需求。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创新,逐步提高各类创新主体R&D经费投入水平。

  (三)完善政策体系。

  优化完善全市科创平台创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引育、创新成果转化等政策,建立健全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管理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加强政策联动和协同配合,提升创新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优先保障有利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用地、用能等要素需求,在融资、审批服务、协调推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考核。强化跟踪落实,引进第三方机构,对方案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实时评估。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