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
栏目:宜昌市教育局-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1-09-15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
宜府发〔2021〕9号
发布时间:2021-09-15 12:57 来源:市教育局体卫艺劳科 宜昌市教科院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

  2021年8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18号)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宜昌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明确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构建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创建5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20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00个劳动教育示范学校,以点带面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全面构建体系

  (一)明确整体规划。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劳动意识启蒙,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小学中高年级要培养学生家务劳动和校园劳动习惯,让学生学会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体会劳动最光荣。初中要注重增加劳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与职业意识。普通高中要注重社会劳动实践,使学生养成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劳动情怀。普通高校要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等,使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树立正确择业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职业院校要依托实习实训,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二)强化课程实施。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必修学分。普通高校要把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知识技能教学,其中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其他课程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要与红色基因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等深度融合,开发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课程。

  (三)研发课程资源。结合全市各地产业发展实际,选择和研发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教材、专题读本、示范教案。健全市、县、校三级教研体系,开展劳动教育精品课程评选、公开课观摩、优秀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劳动教育精品示范课例。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研发展示劳动过程、劳动规范、劳动安全要求的数字资源,梳理遴选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四)建立评价机制。全面把握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明确各学段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研究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指标,完善劳动素养评价内容,把学生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毕业和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学生劳动素养监测,诊断改进学校劳动教育相关工作。

  三、深化劳动实践

  (五)开展校内劳动。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设计校内劳动项目,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要设置学生可以胜任的校内劳动岗位,将劳动教育根植于日常校园活动。中小学要挖掘校内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通过制定劳动公约、劳动任务清单,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卫生保洁、垃圾分类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开展助研助管助教、勤工俭学等劳动实践,依托实习实训场所建立职业体验中心,为中小学生提供服务。

  (六)引导家庭劳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鼓励孩子自觉承担家务劳动、主动参与家庭事务管理。针对孩子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做饭、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年让孩子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引导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制定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开发家庭劳动教育清单,将学生家庭劳动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七)组织社会劳动。社会要发挥支持作用,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农业、工业、科技、生态、旅游等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能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参与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新型服务性劳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劳动实践,在实际工作岗位或模拟情境中体验职业角色、发现个人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等,为大学生日常参与校外劳动提供更多机会。

  (八)鼓励志愿服务。学校要在校内普遍设立校园清洁、后勤服务等志愿服务岗位,探索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坚持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在环境保护、健康卫生、文化教育、大型赛会等领域,联合开发适合的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定期参加“三峡蚁工”等社会组织提供的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意识。学校党组织、群团组织要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实施工作。

  (九)培育劳动文化。要将劳动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并用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地方发展史、学校发展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和素材。组织开展劳动模范、能工巧匠进校园以及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劳动教育,中小学将每周周末设为“家庭劳动日”,每年五月第二周设为“劳动教育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每学年安排“劳动教育月”。

  四、提升保障能力

  (十)丰富实践场所。要把劳动教育场所或实践基地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建立以县(市、区)政府统筹规划配置劳动教育资源的工作机制。农村学校可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城镇学校确定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研学基地、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逐步建好配齐学校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

  (十一)建强师资队伍。配齐配足劳动教育教师,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和教研队伍。建立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发挥职业院校教师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鼓励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探索建立德育、心理健康与劳动教育教师融合培养培训机制,开展全员培训。完善绩效评价标准、职称评定办法,保障劳动教育教师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十二)健全投入机制。县(市、区)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经费投入的统筹,探索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加快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基地,加强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者捐资支持劳动教育。

  (十三)注重安全保障。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参与、社会协同、全面防范的安全管控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劳动教育全设备、全过程、全人员、全时段,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合理设计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科学评估劳动实践安全风险。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建立劳动实践场地安全应急制度,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五、加强组织实施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劳动教育中的重大问题。教育部门负责明确劳动教育机构和人员,组织学校具体实施劳动教育。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是劳动教育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工作落实。农业农村、经信、文旅等部门要推动行业领域内农场、产业合作社、企业等主体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和服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各类社会组织要积极支持劳动教育。

  (十五)加强督导评估。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督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实施,督导结果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评估被督导部门、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工作的重要依据。将支持学生劳动教育情况纳入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事项。开展劳动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检查,强化反馈和指导。

  (十六)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及时总结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8月30日印发

  附:视频解读:

  

   请点击下载: 下载视频

  

来源:市教育局体卫艺劳科 宜昌市教科院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