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栏目:枝江市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2-01-12
马家店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枝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n

  


马家店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枝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22日



  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方案

  为贯彻中国共产党枝江市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奋力打造“四个枝江”,实现百强进位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敢打头阵,勇做先锋,争当标杆,树牢“头羊”意识,以“四个枝江”为主线,通过实施“十大行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城市品质,加快建成新型工业强市、魅力科创之城、旅游休闲之都、滨江宜居之城,努力实现进位“八十强”、力争“五十强”目标,争做宜昌“第一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人为本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治理,坚持城市建设要以满足人民根本需求为基本方针和重要参数,建设更加包容、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滨江宜居城市。

  ——坚持区域统筹协调。横向扩展区域广度,将枝江置于长江经济带、宜荆荆恩城市群和宜昌都市区等空间范围整体谋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大城建”高度,与其他行业形成合力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市域经济和人口综合承载力。

  ——坚持人文特色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建设,精心维护枝江市自然山水和城乡人居风貌,城市建设彰显枝江人文优势,厚植县城特色,留住城市记忆,守好乡愁古韵。

  三、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西融、中优、东承、北拓、南展”市域空间拓展格局,统筹推进新城区扩容提质和老城区有机更新,积极融入宜昌主城区和东部未来城建设,强化交通联系,做实“宜昌副中心”,提升城市能级,跻身“千亿俱乐部”。按照“一年开新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突破”的总体思路,实施一批基础性、关键性、引领性的重点项目,实现城市空间结构和资源约束显著优化、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和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区域性城市功能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25年:

  (一)实力枝江强起来。“五纵七横”主干路网系统搭建完成,交通循环全线畅通,交通堵点全面整治,拥堵问题有效改善。聚焦“五新”产业及“四个基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全面建成,“一园五区”平台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二)活力枝江动起来。县域布局优化拓展,城市功能显著提升,“两区三廊双客厅”城区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滨江城区城市更新系统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沿江城镇廊道格局优化。金湖新区建设全面启动,金湖梦想小镇、创智基地,区域产业廊道基本形成,成功创建全国县域新型城镇示范市。

  (三)美丽枝江靓起来。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以“未来社区”为引领的片区化改造全面推进,城区居住环境显著提升。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成补齐,建成区内15分钟生活圈搭建完成,社区服务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历史街区保护和特色街巷改造同步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显著增强,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不断丰富,新一代创新之城、消费之城、便捷之城初具成效,“时尚气质”和“活力指数”整体提升。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擦亮小城镇”效果显著,“五美乡村”顺利建成。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全域绿道体系基本构建,建成一批市级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发挥效益,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融合生态绿色、网红打卡、休闲旅游和滨江宜居的美丽枝江形象初成。

  (四)健康枝江壮起来。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同质同网同价”目标基本实现。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基本完成,污水提质增效成效显著。城区内涝点全面消除,基本建成安全城市、韧性城市和“无内涝”城市。公共卫生、民生保障等各方面短板全面补齐,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

  四、主要任务

  围绕“四个枝江”战略目标,系统推进“十大行动”,攻坚实施27项重点任务,五年内谋划20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805.34亿元。

  (一)城市畅通行动

  1.完善城区骨干路网。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城区骨干路网系统,切实“完善主动脉,打通支动脉”,重点推进完善城北与城西路网布局,加快实施沿江大道西延、友谊大道西延、七星大道西延、双寿桥北延,金山大道北延及东干渠北延等新建工程,形成功能完善、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系统,支撑城市空间拓展与片区开发。至2025年,城区道路网密度达到10公里/平方公里。

  2.畅通交通微循环。贯彻“小街区密路网”理念,打通“断头路”、“瓶颈路”,织密城市“小街小巷”路网,优化城区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城区道路微循环系统,不断提升城市路网密度和交通可达性,改善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重点推进南部老城区与北部仙女经济区道路次干路、支路建设,打通南岗路、石化路等断头路,改造深圳路等道路,提升通行能力,建设智慧交通示范道路,推动城区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建设。

  3.加强停车场站建设。积极构建静态交通系统,重点结合公园、广场、闲置用地等建设40处生态停车场,新增4000个机动车停车位,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配套2000个机动车停车位,同步推广立体停车设施,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在城区增设自行车停车点及电动车自行车存放场地。
         4.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推进焦柳铁路枝江站综合物流园、鄂南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园、玛瑙河综合物流储运中心等项目加快建成投用,畅通姚家港、七星台等港区与铁路、高速及国省道的连接,着力打造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支点和“宜荆荆恩”城市群重要物流枢纽。

  (二)城市赋能行动

  5.推动产业平台建设。以深化“一区五园”布局、服务“五新”产业发展为引领,统筹园区“规划、政策、项目、要素”,加快推动宜昌姚家港化工园、仙女新经济产业园、宜昌(安福寺)食品工业园、白洋装备工业园和湖北宜昌船舶工业园的水电气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聚焦园区智慧化发展需求,推进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园区综合信息平台,合力打造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专业园区。

  (三)城市拓展行动

  6.优化城区空间格局。以“东拓北进、南控西优”为枝江城区空间拓展策略,着力“优老城、活新区、促融合”,加快形成“两区三廊双客厅”的主城区空间格局。重点推动金湖新区的开发建设,以金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整合仙女新经济产业园、梦想小镇、航空小镇、新318沿线产业组团等空间载体,加快建设梦想新城、康养基地、风景湖区、主题公园和科教片区,建设“金湖创新客厅”,实现沿江城镇廊道、区域产业廊道、水乡湖链廊道“三廊”贯通。

  7.搭建市域交通体系。主动“西融”,全面对接宜昌东部未来城建设,加快推动问安至安福寺一级公路、仙女大道西延接安猇一级路、G318国道改线西延接张家湾路、沿江大道西延贯通等项目建设,构建“五横五纵”的市域骨干路网体系。优化枝江跨江跨河通道布局,加快推动当枝松高速过江通道建设,对接宜昌市域快速路网规划谋划姚家港至百里洲过江通道,战略预留七星台跨江通道,形成枝江全域5座跨江通道。积极推动市域铁路R1线东延建设项目,形成联系宜昌城区、三峡机场的轨道交通联系通道,主动融入宜昌“半小时经济圈”,实现枝江城区与东部未来城的一体化发展。

  (四)城市创新行动

  8.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着眼全市“一盘棋”整体格局,服从“城市大脑”建设方案,以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为技术支撑,重点建设CIM平台、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系统。加快完善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消除“信息孤岛”,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建设智慧规划、智慧住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园林、智慧水务、智慧交管、智慧公安、智慧水利、智慧消防、智慧桥梁、智慧灯光、智慧公交、智慧停车及城市体检等应用平台,实现大城细管、智管、众管。

  9.优化城市科教环境。实施一批校园新建、改扩建重点项目,建设枝江一中等4所学校综合楼、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和特校康复楼,推进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和校园安全设施标准化智能化建设。优化城区现有幼儿园供给侧改革,推动城区普惠性公立幼儿园建设,推进幼儿园社区全覆盖。以金湖开发为引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高职高校在枝江建设,吸引人才来枝、学生在枝。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生活保障措施,建设人才创业、科研中心,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在枝就业创业,吸引更多优质科创资源落户枝江。

  (五)城市更新行动

  10.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大力推动既有城区的城市更新改造,按照“试点探索、全面推进、巩固提升”的总体安排,有序推进城区170个老旧小区、9个片区的更新改造,增设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包含社区综合服务站、幼儿园、社区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努力打造“六有”宜居小区。

  11.提升城区居住品质。积极推进绿色建筑提质扩面,高标准推动金湖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全面推进装配式绿色建造过程,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应用建筑创新成果,建设建筑业技术培育基地与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引进“省级技能大师”、“湖北工匠”等高水平技术人才,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煞尾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确保尽快完成棚户区改造的工作目标任务;启动金盆山还建房四期建设,打造标志性阳光工程;以仙女保障房三期、四期项目作为试点工程,高标准建设、透明化管理,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样板项目。到2025年,基本完成现存集中连片的城镇棚户区和建成区内需要实施的城中村改造。

  12.完善公服商贸设施。谋划文化场馆建设,对既有大型公建进行改造,不断完善公共设施服务体系。推动商贸消费圈建设,建设以民主大道为主轴、城市综合体为节点的核心商业聚集区,建设沿江大道、民主大道、南岗路三条商业经济发展带,新建1个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提档升级现有2个商业综合体。全面规范提升农贸市场,新建农贸市场2家(融入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和会展经济,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增强“两圈一群”区域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13.强化筑堡工程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基层治理路径,着力打造服务人本化、设施场景化、安全数字化、反应网格化的社区环境。加快推动《枝江市城区完整社区改造专项规划》、《枝江市城区“完整社区”建设导则》编制,以“完整社区”、“未来社区”、“绿色社区”理念开展白鸭寺、丹阳2个“完整社区”试点工程,逐步推进14个完整社区建设全覆盖,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增强社区服务能力。

  (六)城市记忆行动

  14.繁荣城市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田园采摘等旅游新业态,推进栖湾小镇加快建成运营,加快建设枝江旅游接待中心、集散中心和服务咨询中心,打造文旅消费示范区。以市文体中心、滨江公园、七星广场为主体,突出“水乡田园”特色,策划演艺秀、夜间游等项目,建设标志性“夜间旅游集聚区”。发展赛事经济,办好三峡枝江桃花艺术节、农耕文化旅游节、关庙山乡土文化艺术节、枝马、自行车赛、汽车越野赛等节会赛事活动。

  15.精心打造城市CI。理清枝江文化脉络,挖掘大溪文化、城背溪文化、荆楚文化、长江文化资源,树立“三峡水乡、田园枝江”城市品牌,擦亮“书香城市”、“中国白酒名城”城市名片。重视历史文物保护、文明传承、文化延续,系统梳理文化元素,提炼枝江“十大城市符号”,建设一批体现枝江特色的文化地标,保留和传承枝江文化精品小品,体现城市个性之美。

  16.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科学指导中心城区范围内建筑方案设计,明确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的高度、体量、尺度、风格、材料、色彩等与城市整体风貌相协调。建设滨江风光带,实施沿江大道城市“双修”工程,加快推动滨江城市界面风貌整治,重点打造南岗路至前进路滨江界面风貌,优化滨江界面,提升城市品味。实施城市记忆行动,塑造一批有“人文气质+烟火气息”的特色街巷,打造一批有“文化符号+人情温度”的生活社区,开发一批有“历史记忆+传统情怀”的历史老街。

  (七)公园城市行动

  17.修复城市生态基底。以“长江大保护”战略为重要契机,持续推进全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严控生产岸线,增加生态岸线,稳定生活岸线。启动岸线复绿工程,构筑长江沿岸生态屏障。统筹“源、点、线、面、体”五个维度,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工作。重点推进动长江生态廊道修复工程、金山林场修复工程、云盘湖修复工程、城区水系联通工程、滨江城市界面提升工程。

  18.增补城市公园绿地。按照“升级改造老旧公园、高标准新建城市公园”的思路,完善城市公园系统,改善城市公园配套设施,活化城市公园场景营造。重点推动杨家垱公园、仙女生态园、四季港生态公园等改扩建工程,丹阳公园、馥兴园、国税绿地、廊桥公园等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推动10个社区公园、6个口袋公园建设,通过见缝插绿、破硬还绿、拆墙透绿、多元增绿,精准覆绿等城市微更新,形成城市地区步行“300米见绿,5分钟轻松可达”的公园绿地系统。

  19.搭建市域绿道体系。构建连通城乡的“一江三环六连”全域绿道体系。加快推进东干渠大道-仙女大道-金湖环湖路-江口路(规划)-沿江大道组成的绿道大环与金湖环湖路的绿道小环建设,加强绿道与公共空间、景区、体育文化设施、居住区等的联系,不断加密城市绿道,提升绿道的连续性和可达性,促进市域形成“三环”的绿道空间结构。

  (八)村镇融合行动

  20.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全域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集中开展镇容镇貌、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三项整治,因地制宜开展绿化、亮化、美化“三化”行动,加快实现设施功能、风貌特色、管理水平“三大提升”,确保一镇一面、镇镇精彩。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推进“五线下地”工程实施,全面推进“三水合一”,加快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打造生态优美、村庄秀美、产业富美、治理和美、生活甜美的“五美”乡村。

  21.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振兴传统工艺计划和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推动“景区+村落”发展模式,加快建设金湖环线、问安同心缘、向巷—牛郎山、董市曹店、东方年华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推动美丽乡村风景线串联成环,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升级版”、湖北省一流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九)韧性城市行动

  22.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围绕“65+5”的枝江市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按照“无体检不项目、无体检不更新”的原则,通过“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精确查找制约枝江城市健康运行的短板与不足,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城市对策,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3.加强城市水气保障。强化长江备用水源保护,推动马店水厂改造,形成“双水源、双水厂”安全供水格局。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推动姚港、问安、七星台供水管网改造,实现与中心城区联连通供水。结合道路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解决城镇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预留川气东送、忠武线、枝白线高压燃气走廊,加快储气调峰能力建设,构建“双通道、双气源”安全供气格局。出台燃气专项规划,完善配套燃气管网建设,推动天然气管网智慧化改造工程,强化燃气安全管控,推动“气化乡镇”建设。

  24.提升城市治水能力。实施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工程,彻底查清城区排水突出问题,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城区排水管网的运管机制。实施城镇雨水收排工程,不断提高抽排能力和排水效率,彻底整治城市内涝。实施城区水系连通和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动城区水系连通,构建“水下森林”。推动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实现老旧小区雨水控制能力的提升和小区环境的整体改善。全面排查城区黑臭水体,制定整治方案,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

  25.完善城市环卫设施。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飞灰填埋场改造、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垃圾分类设施提档升级、中转站提档升级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体系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加快建立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等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体系和“互联网+回收”的资源回收体系。

  (十)城市安全行动

  26.补足公共卫生短板。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持续加强医共体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和检验检测中心、市人民医院传染楼、卫生应急指挥中心、120指挥调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康复康养中心、老体育馆平战结合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促进大健康融合发展,打造枝江中医院康养中心等一批康养综合体,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疾病预防、公共服务与康养融合发展。

  27.健全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理及风险监测,提升重大生产安全风险防治能力。重点推进枝江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枝江市应急物质仓库及教育培训基地、姚家港消防站三年升级改造、枝江市“智慧消防·智能防控”系统建设等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平台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二)明确职责分工。按照部门分工、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建设责任制,协调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前期研究、筹融资、组织实施等工作。

  (三)强化资金保障。强化对上资金争取和项目融资,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研究,盘整城市土地资源,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奠定基础。

  (四)加强督办考核。将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完善奖惩措施。由市政府督查室将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纳入重点督查内容,建立健全定期通报制度。

  附件:1.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方案编制说明

 

  附件1

  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市委书记

  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成员:市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市财政局局长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

  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市经济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

  市教育局局长

  市审计局局长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

  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副主任

  百里洲镇镇长

  七星台镇镇长

  问安镇镇长

  仙女镇镇长

  安福寺镇镇长

  顾家店镇镇长

  董市镇镇长

  马家店街道办事处主任

  金润源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方案编制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贯彻中国共产党枝江市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魅力科创之城、旅游休闲之都、滨江宜居之城,奋力打造“四个枝江”,努力实现百强进位目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始终坚持“四个围绕”,推动项目建设“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以项目建设“加速度”推动枝江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我市启动了枝江市城市建设五年攻坚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对我市未来五年的城建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统筹调度、深入谋划,按照着眼当下、适度超前的原则,通过“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建立城建攻坚滚动项目库,指导年度城建工作安排,指引招商和土地开发,确保城建资金有的放矢,助力城市新一轮快速发展。

  二、研究方向

  枝江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四个枝江”,即建设实力枝江,力争实现“三个千亿”目标,县域经济百强进位“八十强”、力争“五十强”;建设活力枝江,打造新一代创新之城、消费之城、运动之城、便捷之城,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美丽枝江,打造生态绿色之地、网红打卡之地、休闲旅游之地、滨江宜居之地,全市“一江两河百湖”生态底色更加鲜明,三峡水乡魅力更加彰显,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健康枝江,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以大健康托举全市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枝江的产业发展重点是聚焦“五新产业”、发展“五大产业功能”、打造“四个基地”。五新产业即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信息智能制造产业、新生态绿色食品产业、新电商产业;五大产业功能即大物流、大交通、大数据、大旅游、大综合体;四个基地即新能源新材料基地、精细化工基地、医用防护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枝江的城市功能定位是着力打造“五个中心”,即区域性交通中心、区域性科创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电商中心、区域性产业融合发展中心。

  枝江的县域空间布局是“西融、中优、东承、北拓、南展”,“西融”就是要高标准建设安福寺“三生”融合特色镇,在产业、交通、城市功能等方面全面融入宜昌主城区发展和东部未来城市建设,努力走在全省前列;“中优”就是要以马家店、董市、仙女为组团,坚持统筹推进、一体发展,把中心城区这个“火车头”势能做强、功能做优,更好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承”就是要加强与荆州的互联互通,增强比较优势、发挥聚集效应,促进人流、物流、资源流等各类要素向枝江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北拓”就是要主动对接荆门、当阳,当好串联“宜荆荆恩”的重要节点;“南展”就是要依托当枝松高速建设,将百里洲打造为中国生态岛。

  三、发展问题研判

  (一)城区规模相对适中,城市能级有待提升

  枝江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百强。与宜昌其他县市区相比,枝江市经济发展后劲十足,2020年全市GDP排名县市区第二、建成区面积排名第二。虽然枝江市在同类县市中排名较前,多项成绩已脱颖而出,但是在城市能级、城市规模、城市品质方面仍然与发达县市存在一定差距。

  (二)区位优势明显,与宜昌主城区联系有待加强

  当前枝江市城区与宜昌主城区交通联系主要依托汉宜铁路、沪渝高速和318国道,除铁路客运用时较短外,公路交通需时均在1个小时以上,交通联系相对较弱,与主城区融入仍然不够。随着宜昌市主城区东拓发展、以及东部未来城的谋划建设,未来枝江市与宜昌城区的空间距离将进一步拉近,对于枝江市的市域空间格局与城市发展重点将产生深远的发展影响,城市空间拓展必将引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因此迫切需要主动对接,积极架构便捷的交通联系,实现区域的协调一体发展。

  (三)路网布局相对合理,环网体系未完全形成

  枝江市城区道路网总长度约199.66公里,城区建成面积28.53平方公里,现状路网密度为7公里/平方公里,按照现有数据,未达到路网密度8公里/平方公里的建设要求。同时枝江市城区路网仍然存在着干路环网体系未完全搭建、相邻组团间路网联系不够、次干路支路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区路网骨架的搭建、断头路的疏通、交通微循环的建设,切实“完善主动脉,打通支动脉”,建成城区“五纵七横”路网体系。

  (四)基础设施总体完善,问题短板有待加强

  当前枝江市市政公用设施总体建设完善、运行健康,但也存在着以下短板:

  1.供水管网老化破损,应急备用能力不足。城市部分供水管网老化、管径小、材质落后问题突出,漏损高、能耗高、成本高。现有长江和鲁港水库两个取水水源地,其中鲁港水库取水量为5-6万吨/日,无法匹配仙女水厂10 万吨/日生产量,需加大水源补充能力建设,同时汛期长江水质波动较大,需对马店水厂供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应急供水能力。

  2.燃气安全存在隐患,燃气普及仍然不够。目前未形成燃气供应供气双通道格局,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偏弱,天然气普及率偏低,部分民用燃气管道材质不符合规范要求,燃气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善。

  3.雨污分流尚未形成,城市内涝问题突出。老城区部分管网存在混接错接、部分道路管道系统未形成,老旧小区等排污源头未实现雨污分流,部分排水泵站仍然存在雨污混流情况,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及系统不彻底不完善。现状雨水排水通道由于排水管道坡度小、管径小、断面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排水通道不畅。城区现状存在多个城市内涝点虽已进行“一点一策”改造,但不够全面彻底,出现新的积水点亟待解决。

  (五)园林绿化建设超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截止2020年底,规划范围内建成区绿化面积1013公顷,已建设绿道108公里。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万人拥有绿道5.7公里,已明显高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90%的标准。但同时具体分析来看,当前枝江市绿化建设仍然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园建设分布不均衡,现状公园绿地主要位于马店老城区内部,董市老镇片区基本没公园覆盖;现状建设重大公园、轻小绿地,现状多为大型综合公园,缺乏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对居民服务能力有限;现状绿道与公园联系不畅,绿道建设重点围绕新建道路,与现状公园联系不足,服务较弱。绿道建设未成环网体系,未形成串园连水的格局。

  (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貌特色展现不足

  枝江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诞生有七千年的城背溪文化,五千年的大溪文化,两千年的楚文化,同时拥有百年酒厂、江口老街、董市老街等丰富的特色风貌印记。但是当前枝江市面临着城市文化印记与特色风貌不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董市老正街,江口老街巷均未展开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滨江片区作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界面,当前立面破旧、灰空间散布、整体特色不显。城市范围内仍未形成可以广泛推广的历史文化印记、文化元素、特色街巷等。

  四、编制范围界定

  (一)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以城区范围为边界,北至沪渝高速、南至长江、东至江口社区、西至新318国道,包含马家店街道、董市镇区、仙女园区及经济开发区“一区五园”等范围,总面积约为101.5公顷。同时,为推动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将各乡镇擦亮小城镇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纳入。

  (二)行业范围

  五年攻坚行动方案行业范围包含除工业、民用建筑以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市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园林绿化、水利、给排水、水环境治理、电力、通信、燃气、环卫、亮化及照明、城市更新、片区开发、文化体育设施、医疗设施、智慧城市、城市文化风貌塑造等内容。

  五、项目选取原则

  (一)项目类型

  五年攻坚行动围绕“四个枝江”开展项目谋划,为有序推进项目落地,将项目分为实施类、储备类、谋划类。其中:实施类项目侧重近3年可实施项目;储备类项目侧重3-5年内可实施项目;谋划类项目侧重5-10 年内可实施项目,随城市产业和空间发展、资金保障等适时启动建设。

  (二)项目选择

  五年攻坚行动入库项目体现大方向、大片区、大项目,储备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原则上对投资大于2000万元的重点工程或重点建设任务整理入库,对零散项目按打包形式入库,进一步支撑城区品质提升、能级提升。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