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红利在机关事务工作中释放能量
栏目:宜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03-09
让智慧红利在机关事务工作中释放能量
日期:2022-03-09 10:27来源:办公室
责任编辑:机关事务管理局二级审核员

   宜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紧扣宜昌智慧城市建设主题,在数字治理、数字政府、数字生态建设领域不做“缺席人”,坚持智慧赋能提高机关事务服务和管理水平,让广大机关干部职工享受到更多智慧红利。

  一、智慧食堂提质进餐体验。利用互联网智能技术,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及手段,建立起一套智慧食堂管理系统,就餐质量及服务效率得到质的飞跃。一是更便捷。干部职工在就餐结算过程中无需接触,刷脸即可完成支付,相比于传统的刷卡结算,智能支付更快捷,从而大大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二是更节约。利用大数据,分析干部职工的就餐喜欢,可让采购、制作、售卖更精细化,减少原材料浪费,推进了制止餐饮浪费相关政策规定落实落地;三是更安全。食品安全是餐饮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智能农残检测系统,每日对当日食材进行检测,并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及时对食品安全风险发出预警,确保了机关干部餐饮安全。

  二、智慧停车提供共享便利。为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惠民停车“全市一个停车场”工作要求,找准痛点,综合施策。一是统筹全市党政机关停车场资源,推进停车场道闸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机关停车场无障碍通行,联合市城管委、市公安局印发《宜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实施方案》,推进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双休日和节假日停车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111家单位先后开放停车场,城区新增停车场泊位3162个,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二是积极协调市属国有投资平台公司,深入挖潜,加强机关院区智慧停车建设,市委大院新增200多个停车位,并设置了剩余车位电子显示屏,彻底缓解了市委院区停车难问题。

  三、智慧安保提升安全保障。智能安防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三维监控系统。通过对市委和市政府基础地形1:1实地勘察后进行三维建模,采用图像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当出现预设条件的行为时,系统就会报警,帮助指挥平台及时确认异常情况,如院内某地出现地质变形或树木倾倒等,系统即会迅速做出反应。二是车辆识别跟踪系统。在主要道路设置了专门的车牌识别摄像头,当车辆进入监控范围内,系统会自动对车辆进行抓牌,并把车牌信息自动传送到服务器保存下来。当需要查询某台车辆的情况时,只需在车辆管理软件上搜索车牌号,不仅能看到此车每次进入和离开院区的时间,还能更详细直观的看到此车的行驶轨迹。三是交通指挥系统。运用智能分析中的周界防范功能,将需要管理的区域划入周界防范范围,如果发现有车辆超时停车和乱停车导致拥堵、混乱等状况时,系统自动报警,并把信息推送到管理人员电脑、手机上,以便及时疏通、处理。

  四、智慧内控提高审批效率。2018年以来,宜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单位在全市率先推进内部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2019年初正式上线运行。内控系统运用数字化办公手段,将各项财务开支的要素、标准、流程嵌入系统,实现业务经办在线审批。过去纸质审批件层层上报,最长能达到半个月,现在通过内控系统,手机实时推送信息,经办人在线审批,方便快捷。经统计,2021年宜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费用报销1649笔,日均处理业务数量18笔,单笔业务审批最短时长5分钟,大大提高了财务报销审批效率。同时,内控系统还加强了风险防控,减少了人为操纵因素,让内控从事后向事前、事中前移,堵塞了单位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化解了管理风险。

  五、智慧节能提档机关品质。宜昌市公共机构节能综合管理平台2021年3月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在市直86个公共机构安装用电数据的前端采集设备226块,水表安装10块。平台系统分为五个部分:一是节能考核指标统计模块。对不同单位正常工作时段和非正常工作时段及工作职能和强度不同的部门用能情况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我中心在年底公共机构节能考核时,提供相对合理、科学的考核依据;二是具有报表及统计功能。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各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数据通过信息采集系统直接上传到我中心,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杜绝人为因素引起的数据失真现象;三是台帐管理功能模块,按照宜昌市节能基础工作“两账四表两报告”模块,生成节能基础台帐;四是能源资源消耗异常情况备案功能模块,对新建建筑及装修、装饰、大型设备使用等原因导致能耗使用量大幅增加情况备案模块;五是预警功能。针对用电异常现象,及时发现用电异常行为,并针对性的进行报警和预警,通知相应负责人及时处理,确保了用电安全。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