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解读
栏目: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2-01-26
近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宜昌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21—2025年宜昌市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重点工程,是指导未来5年宜昌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文件。《规划》总体思路是坚持

  近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宜昌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21—2025年宜昌市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重点工程,是指导未来5年宜昌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文件。

  《规划》总体思路是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遵循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导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深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为宜昌建设万亿级城市,打造“产业兴旺、功能强大、文化厚重、人气鼎盛”的现代化梦想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有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发展目标:稳固提升宜昌“全省第一方阵”地位

  《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进一步稳固提升宜昌在全省工业发展第一方阵的地位,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和食品饮料等4个产业和2个园区突破千亿,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600亿元,向万亿行列不断迈进,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000亿元以上。产业自主创新、质量效益、融合发展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政策更为精准、产业生态更加完善。到2026年,力争6个产业和4个园区突破千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到2035年,迈入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第一方阵,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企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国内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落实宜昌市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5项具体目标。

  规模效益迈上新台阶。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兴发集团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宜化集团、三宁化工、邦普公司、东阳光药业等一批企业过500亿元,进入行业10强。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突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

  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紧密,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建设600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实现产业链龙头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

  绿色发展再上新水平。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制造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安全环保水平再上台阶,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完成省下达目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60%。

  两化融合步入新阶段。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个人用户5G覆盖率达到60%,千兆宽带普及率达到100%。

  发展重点:打造“三六三”产业发展体系

  综合考虑全市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十四五”时期要重点打造“三六三”产业发展体系,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动能发展“势头好、活力足、潜力大”,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塑造竞争比较优势的战略重点,作为优先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绿色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建筑建材、清洁能源、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或是发展基础较好,或是发展潜力较大,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底盘”和“稳定锚”,作为优化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氢能、数字经济、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是宜昌有望塑造面向未来竞争新优势的三大领域,作为未来培育发展的三大战略产业。同时,要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为进一步激发我市制造业创新活力,引导企业探索“两化融合”新模式和新实践,《规划》提出推进信息化建设。

  推进建设数字化“新基建”,提升信息支撑服务能力。围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应用,加快构建新基建场景应用的数字生态系统,推进场景化数字生态与宜昌特色产业融合,积极发展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慧物流、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打造一批全过程溯源、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数字供应链、5G场景应用等场景应用。

  推广数据赋能型“新方案”,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与推广,分行业、分领域培育一批贯标示范企业,加快构建开放式、扁平化、平台化的组织管理新模式,打造基于标准引领、创新驱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市场化服务体系,建立线上线下协同推进机制,加快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的市场化采信机制。

  应用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引领生产方式持续变革。深入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生产换线”数字化改造,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咨询诊断和试点示范,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汽车、机械、船舶等离散行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促进生产过程的精准化、柔性化、敏捷化。

  培育平台化服务“新业态”,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支持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开展战略投资、品牌培育、网上销售、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打造制造、商贸、物流、金融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行动,加快电网、管网、交通、安防和通信网络等配套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产品研发设计工具、生产设备及零配件等资源共享,实现制造业产业集群制造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产业链协同化,打造智慧集群。

  空间布局:构建“一极一带三区”总体布局

  为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明确宜昌产业定位,《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一极一带三区”总体布局,着力提升产业园区聚集、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构建“一极一带三区”总体布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思路和总体目标,结合各县市区实际,按照“西部生态、中部生活、东部生产”主体功能分区和“中心集聚、轴带延伸、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原则,着力构筑“一极一带三区”的工业空间布局体系,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机结合,发挥宜昌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中心城区在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优化“363”产业体系布局。围绕“一极一带三区”的工业空间布局体系,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集聚发展、错位发展,按照统筹安排、逐步推进、突出重点、强化优势、联动发展等原则,支持各县市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企业和项目向优势县市区集中,在全市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推进产业园区差异化发展。围绕全市已建成的产业园,实施产业园区提升工程,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将园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推动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园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园区向绿色化、专业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将全市产业园建成产业关联度高、细分领域影响力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环境优良的承载地和集聚发展区。

  重大工程:“十大工程”助力宜昌工业提质升级

  为推动产业发展更加高端、绿色、融合、集聚,提升宜昌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规划》提出建设十大工程,助力宜昌工业提质升级。

  实施绿色安全升级工程。全面推进化工、建材、食品饮料加工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以源头削减污染物产生为切入点,大力研发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推进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实施产业创新引领工程。围绕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宜昌市新兴引领产业和优势产业,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项目库,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探索完善宜昌市生物技术、仿制药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模式,推进其他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实现重点产业链创新平台全覆盖,提升平台面向行业的技术服务和检测服务能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培育一批创新力强、自主研发能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实施产业链条提升工程。围绕培育市级重点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链建设推进机制,共同推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协同创新项目和研发创新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制造业与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间、园区间、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链条广泛联结、紧密互动,推动产业链条融合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工程。统筹城区工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扶持政策和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加快跨区域共建共享,引导县域积极对接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建立全市产业招商及布局定期议事机制,谋划跨区市县的重大项目落地、重大规划对接、重大政策协同等事项,强化各县市区间产业链分工配套和创新协同,促进各县市区产业错位发展、融合发展。

  实施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建立龙头领军企业培育库,科学确定入库企业数量,实施入库企业动态优化调整,壮大一批龙头领军企业;推动中小企业聚焦特色做优做专,重点培育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大企业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实施企业管理提升工程。积极推行企业管理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探索建立退出机制,增强经营团队合力,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加强民营中小企业党的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软实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实施质量品牌建设工程。大力推动企业品牌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推动三峡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化进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市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质量监管体系,着力提升质量监管能力。

  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推动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协调对接,编制全市园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支持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确保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不低于60%,实现园区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开展产业集群培育试点示范,以全市为集群地理范围,依托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集群发展质量评价,遴选出主导业特色鲜明、产业链紧密协作、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生产要素支撑能力强的集群开展市级培育试点示范;创新集群治理机制,推进集群内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离,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等市场化、社会化转型。

  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工程。以城市功能完善集聚产业发展要素、服务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倒逼城市功能提升,促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更高水平建设“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探索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办法,促进产融深度结合。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城乡对接,促进工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深化工旅合作,促进工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展教育实践,促进工业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创新产销模式,促进工业与商贸物流融合发展。

  实施内外循环畅通工程。发挥自贸片区建设的优势,探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模式,对标先进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切实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龙头企业海外针对性布局,努力提高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新空间。深化区域间合作共赢,深入推动宜昌、荆州、荆门一体化发展,在集群培育发展、创新资源整合、人才联合培育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协同推动“宜荆荆”国家级化工产业集群培育发展。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