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湖北武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化历史场景 让观众亲临“现场”
栏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11-03 加入收藏
本报驻湖北记者  瞿祥涛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随着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开放,盘龙城遗址逐渐成为武汉城市的金色名片,在网络平台掀起了“网红效应”,是武汉文化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吸引全国各地观众前来游览参观。作为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机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承新发展理念,博物院深入挖掘遗址内涵,不断加强考古成果的转化、阐释与传播,架起公众与考古之间的“桥梁”,致力于打造一个集遗址保护、文化展示、旅游休闲、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创新型博物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据介绍,自2019年对社会开放以来,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接待观众240余万人次。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互动区设有授课教室、休憩长廊、文创商店、模拟探方、制陶作坊,市民可在此体验模拟制陶、考古发掘、商代盘龙城先民的生活。每年开设超30场流动展览,将盘龙城文化、青铜器文化、武汉历史等主题展览送进社区、学校、农村。为学校开展特色课程,例如“我的家乡盘龙城”“武汉历史从这里起步”等。培养社区志愿者,提升公众参与度,增进居民和馆方的交流理解,提升全民文物保护意识。“馆、址一体的运营体系,开创了我国遗址类博物馆展示的新模式。”上述负责人说,该院设置了“博物院—遗址区”展示参观路线,既以文物展览激发观众对盘龙城的兴趣和认知,又以遗址展示让观众亲临现场,加深对盘龙城文化的认同。此外,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将科技创新落在实处,打造全场景智慧文旅,以科技手段“复活”古老文明,提升“云服务”水平。近年来,该院搭建了智慧博物馆、考古数字化管理平台、AR智慧导览、遗址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多种智慧平台,大大提高了博物院工作质量,也丰富了公众参观的互动新体验。在与公众的互动上,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紧抓“公共考古”和“盘龙城文化”两大主题,开发线上、线下多样化的社教活动。其中,“小小考古人考古盘龙城”系列活动,依托上千平方米的互动区,打造科学有趣的模拟考古体验,配合专业考古人授课、资深讲解员解读,形成囊括“田野勘探”“考古发掘”“泥条盘筑”等系列体验课程,成为武汉市知名研学品牌。自2019年开放以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已围绕考古、制陶、商文明三个主题开发了8门社教课程,立足于以盘龙城遗址为主的商代文化,专注体现遗址类博物馆的特色,根据展览涉及的盘龙城考古研究史、盘龙城制陶文化及商代先民生活习俗等内容,开展相关课程和实践内容。课程制定了展厅参观—教室授课—探方发掘流程,授课内容经过考古专家把关,严格保证课程质量,做到寓教于乐,“学有所得、玩有所乐”。根据不同受众、不同需求开展节假日特别活动、亲子益智类活动、及“童心绘城”“尨尨家的宝贝”“我心映我城”等常设性教育项目。为进一步挖掘学术深度、拓宽阐释广度,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推出“盘龙城论坛”,定期邀请考古文博专家为观众带来最前沿、最权威的研究成果分享。自开讲以来,每期座无虚席,线上直播热度颇高,引发文博爱好者广泛关注和参与。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宣传盘龙城文化,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以“互联网+博物馆”理念,实行“两微为主、多线发力、全面解读”的多渠道宣教策略,各渠道线上科普栏目广受好评,吸引不少忠实粉丝。据介绍,下一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拟将李家嘴贵族墓葬区、小嘴铸铜作坊区等作为展示提升的重点,活化历史场景,真实、科学地呈现盘龙城遗址本体展示内容,力图更生动全面地向公众阐释遗址的文化内涵。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附件:

本报驻湖北记者  瞿祥涛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

随着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开放,盘龙城遗址逐渐成为武汉城市的金色名片,在网络平台掀起了“网红效应”,是武汉文化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吸引全国各地观众前来游览参观。

作为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机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承新发展理念,博物院深入挖掘遗址内涵,不断加强考古成果的转化、阐释与传播,架起公众与考古之间的“桥梁”,致力于打造一个集遗址保护、文化展示、旅游休闲、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创新型博物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据介绍,自2019年对社会开放以来,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接待观众240余万人次。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互动区设有授课教室、休憩长廊、文创商店、模拟探方、制陶作坊,市民可在此体验模拟制陶、考古发掘、商代盘龙城先民的生活。每年开设超30场流动展览,将盘龙城文化、青铜器文化、武汉历史等主题展览送进社区、学校、农村。为学校开展特色课程,例如“我的家乡盘龙城”“武汉历史从这里起步”等。培养社区志愿者,提升公众参与度,增进居民和馆方的交流理解,提升全民文物保护意识。

“馆、址一体的运营体系,开创了我国遗址类博物馆展示的新模式。”上述负责人说,该院设置了“博物院—遗址区”展示参观路线,既以文物展览激发观众对盘龙城的兴趣和认知,又以遗址展示让观众亲临现场,加深对盘龙城文化的认同。

此外,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将科技创新落在实处,打造全场景智慧文旅,以科技手段“复活”古老文明,提升“云服务”水平。近年来,该院搭建了智慧博物馆、考古数字化管理平台、AR智慧导览、遗址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多种智慧平台,大大提高了博物院工作质量,也丰富了公众参观的互动新体验。

在与公众的互动上,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紧抓“公共考古”和“盘龙城文化”两大主题,开发线上、线下多样化的社教活动。其中,“小小考古人考古盘龙城”系列活动,依托上千平方米的互动区,打造科学有趣的模拟考古体验,配合专业考古人授课、资深讲解员解读,形成囊括“田野勘探”“考古发掘”“泥条盘筑”等系列体验课程,成为武汉市知名研学品牌。

自2019年开放以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已围绕考古、制陶、商文明三个主题开发了8门社教课程,立足于以盘龙城遗址为主的商代文化,专注体现遗址类博物馆的特色,根据展览涉及的盘龙城考古研究史、盘龙城制陶文化及商代先民生活习俗等内容,开展相关课程和实践内容。课程制定了展厅参观—教室授课—探方发掘流程,授课内容经过考古专家把关,严格保证课程质量,做到寓教于乐,“学有所得、玩有所乐”。根据不同受众、不同需求开展节假日特别活动、亲子益智类活动、及“童心绘城”“尨尨家的宝贝”“我心映我城”等常设性教育项目。

为进一步挖掘学术深度、拓宽阐释广度,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推出“盘龙城论坛”,定期邀请考古文博专家为观众带来最前沿、最权威的研究成果分享。自开讲以来,每期座无虚席,线上直播热度颇高,引发文博爱好者广泛关注和参与。

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宣传盘龙城文化,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以“互联网+博物馆”理念,实行“两微为主、多线发力、全面解读”的多渠道宣教策略,各渠道线上科普栏目广受好评,吸引不少忠实粉丝。

据介绍,下一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拟将李家嘴贵族墓葬区、小嘴铸铜作坊区等作为展示提升的重点,活化历史场景,真实、科学地呈现盘龙城遗址本体展示内容,力图更生动全面地向公众阐释遗址的文化内涵。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