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融合集优成势绘就社会治理“新画卷”
栏目:宜都市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04-24
四治融合集优成势绘就社会治理“新画卷”
日期: 2022-04-24 09:32来源:长安湖北
字号: [ ]

近年来,红花套镇以“筑堡工程”为统领,以延伸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为目标,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绘就社会治理“新画卷”。

完善一体化治理机制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按照“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方便群众”的原则,红花套镇整合优化各方资源,实现治理格局大升级。

综治(网格)中心实体化。整合信访、维稳、司法等各类办站所力量,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实战化的综治(网格)中心。以“1+5+N”的运行模式,设置“一厅三窗五室”,形成了网格管理、矛盾化解、治安维护、法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阵地。并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政法委员具体负责,统筹各方,一体化运作。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规范“三室一窗口”建设,与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一个阵地、同步办公,让百姓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办理业务、解决问题。

创新运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以吴家岗村为试点,推动“警网一体化”辐射全镇。全面统筹一村一警(辅警)、一法律顾问、一法治村主任等力量,建立镇村网格三级工作群,通过“片区民警+网格员+法律顾问+法治主任+平安信息员”多元合力,开展情报收集和信息逐级上报,实现各类风险预警研判和防范化解。

推动网格化精细管理。完善“镇网格管理中心-网格站-网格员”三级网格运行体系。全镇10个网格管理员和57个网格员,充分发挥本地人优势,以“情况清、底数明、矛盾少、服务好”为目标,开展信息采集与核查、矛盾隐患排查与上报、服务帮办与代办、方针政策宣传、民生诉求处理等工作,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和能力。

“小手牵大手”

突出自治本色

 

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红花套镇在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优化社会治理工作中,转换思维、找准定位、稳步迈进。

全面修缮更新村规民约。以农户自己“担主角”、自己“做主攻”为目标导向,尤其针对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邻里纠纷调解、狠刹人情风、禁烧秸秆等重点问题,广泛收集意见,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使村规民约成为务实管用的“小宪法”,并不断更新完善,与时俱进。

开展文明诚信家庭创建。从提升村民自身热情、激发村级自治活力的高度出发,依托于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建设,落实诚信积分制,以“红黑榜”形式定期公布村民文明诚信账单,创新激励约束机制,让文明守信创造价值,真正实现以家风化民风、民风促乡风。

建好群众自治组织。支持和鼓励各村(社区)根据自身情况,打造特色品牌,培育孵化出红花套社区“张明贵调解工作室”、渔洋溪村“橘手之劳服务队”、杨家畈村“零距离”与“凝聚力”工程等自治团队及特色品牌,成立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各类自治组织,并通过镇党委政府这只“大手”牵引,攥紧了拳头、打出了力道,达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效果。

“小环套大环”

彰显法治主色

 

法治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红花套镇以“内外兼修”为目标,从提升软实力、强化硬实力切入,进一步培育法治文化、强化法治意识,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桩”。

厘清思路、锁定目标、突出重点,积极创建法治政府。成立红花套镇综合行政执法局,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建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九村一社区标配“法治村主任”“法律顾问”,落实“一村一警”,提升村级法治力量,形成法治“大环”。推广人民调解品牌“张明贵调解工作室”先进调解经验,对年轻调解员进行传帮带,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的专业水平,让广大村民真切体会法治之利。

因村而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普法形式。以创建全国法治文化示范点、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导向,着力推进318国道、宜华一级路法治示范带建设,形成法治“小环”。抓实“法律六进”、国家宪法日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用百姓喜闻乐见形式宣传法律法规,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强化法治阵地建设。深入挖掘“城背溪文化”和荆门山历史文化底蕴,建设法治文化墙、法治长廊等,将法治元素融入民俗文化和历史遗存中,用艺术的视角传递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文化的引导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

“小美聚大美”

擦亮德治底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建设,巧用心思、花细功夫,从院外“墙美”、院内“人美”切入。

开展以“最美”为核心的系列评选活动。积极开展“中国好人”、“荆楚楷模”、“美丽庭院”、“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将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传承优良家风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并对优秀、先进者进行挂牌表彰,形成“新闻”、造成“轰动”,让群众有榜样、有样板、有目标,实现了家庭小美聚合成乡村大美的效果。

开展文化教育阵地建设。新建镇级文体服务中心,设置舞蹈室、书画室和预览室等功能室,各村(社区)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礼堂、道德法治讲堂、农家书屋全覆盖。并组建百姓宣讲团和百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四季文化节”等农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开展以“农民歌手大赛”、“庆三八”等为主题的广场舞、歌唱比赛文艺汇演,推动移风易俗,形成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小网连大网”

打造智治特色

 

以智治社会治理方式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突破口,利用现代科技解决社会治理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既方便又快捷。红花套镇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充分利用科技力量。

集成“指挥网”。红花套镇投资建设了镇村两级综治视频会议系统,会议终端覆盖1个镇政府主会场以及10个村分会场,与综治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雪亮工程进行整合,建成社会治理指挥调度平台。配备超大超宽显示屏幕,实现市镇村三级视频会议召开、远程培训、应急通讯管理、全域视频监控等功能。

构建“防控网”。全面推行“雪亮工程+平安乡村”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在镇村重要路段、关键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对接宜昌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安装“天翼看家”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监控终端,对接平安乡村监控平台,有效补充“雪亮工程”。立体化的镇、村、农户三级分级监控网,实现了公共安全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搭建线上“一张网”。充分整合“宜昌市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宜都一家亲基层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宜都市家庭文明诚信档案”等社会治理信息系统,搭建“资源共享、功能聚集、部门联动”的一体化综合治理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实现全域社会治理“一网清”。通过“社区E通”“宜都一家亲”等智能终端,实现基础数据采集更新、自助服务办理、社情民意反馈等功能。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