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教你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骗局案例五十七
栏目: 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05-11
教你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骗局案例五十七
日期:2022-05-11 17:10

警惕第三方“代理退保”暗藏的多种危害

  光芒四射,这是80岁的赵奶奶给自己起的微信名字,配上她穿着红马甲、端坐在办公桌前的头像,显得很有精气神。“我跟你视频通话,带你参观下我们‘反诈奶奶团’的工作站”,赵奶奶这样说到。

  赵奶奶口中的“反诈奶奶团”,其实是山东济南的“泉城金融卫士志愿者宣传团”。团里有近200位老人,平均年龄65岁以上,其中三分之一都遭遇过非法集资诈骗。

  4年来,因为“咽不下这口气”,“反诈奶奶团”和非法集资骗子斗智斗勇,至少阻止了200多人上当受骗,挽回他人经济损失800多万元。对这群老人来说,这是一个组团“复仇”的故事,也是一个抱团取暖的故事。

   被骗后恨得咬牙切齿

  赵奶奶被骗是在2015年的冬天。那天从老年大学下课后,回家路上听见有人说附近有个项目宣讲会,去了有礼品,在礼品的诱惑下她跟着老年大学同学进了会场,进去后她发现里面坐着的都是老年人,大家正一起跟着台上喊口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世界500强企业”、“金融理财产品”、“利息18%”……当这些听不太懂又充满诱惑的词语纷纷涌向她时,她心动了。“退休了,只想再给子孙们攒些钱,一听到‘钱生钱’就激动,其实压根不懂投资理财。”当天她拎着免费发的五斤大米回了家,挺高兴,走之前还留下了电话号码。

  后来她参加了这家公司很多场类似的活动,渐渐和接待她的业务员小姑娘熟悉起来。“小姑娘20岁出头,说是大学刚毕业,家在农村,对我的关心比我孙女、我闺女都多。我生病住院,孩子顶多给我送个饭。倒是小姑娘经常过来给我削个梨、揉揉肩、捶捶腿、谈谈天。”从外人身上她反而感受到了“一种亲情”。

  不久后那个业务员对她说,自己想升职,但是业务量得达到300万元才行。赵奶奶手上正好有一笔拆迁费,想到小姑娘对自己的好,一次就打了六七十万元过去。三次下来,总共投了108万元。

  2017年,骗子公司以“资金链断裂”为由未返还本金,随后跑路,赵奶奶一共损失了80多万元。她和家里谁也没说,常常常独自一人偷偷流泪。

  她后来还见过一次那个业务员姑娘。当时小姑娘到小区找她,见面时戴着口罩,哭诉说想帮赵奶奶要回钱,但已经被解雇了,自己也投了十多万元进去。“我当时看她奇怪,问她为啥戴口罩,结果摘下来一看,脸上都是斑,也是因为压力大。”赵奶奶说到。

  至今她对那个小姑娘仍然恨不起来,最恨的还是“骗子头目”,“真是恨得咬牙切齿”。

  2017年,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准备加强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力度,赵奶奶召集受骗的奶奶们自告奋勇,“泉城金融卫士志愿者宣传团”就这样成立了。4年里,成员从几十人发展到了200多人。

   “反诈”并不容易

  该怎么宣传“反诈”?这是奶奶们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最开始,她们想到的办法很传统——发传单,但路过的老人们接了传单往往揣在兜里,看都不看。

  赵奶奶和“反诈奶奶团”的团员们开始琢磨新办法,后来用大鼓戏、小品、情景剧、大合唱、快板等形式排节目,在街道和社区演出,渐渐的,观看演出的老人越来越多。

  除了节目,奶奶们还会用自身经历开展宣传讲座,虽说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自己的家人也不完全支持。赵奶奶的老伴儿从济南电视台的报道里知道她被骗的事,很恼火。“他觉得这是家丑,有什么脸面到处宣扬。”

  羞耻感,是压在老人们心上沉重的一块石头。

  前不久,又有一位老人找到了“反诈奶奶团”。她被卷入了一桩收藏品骗局,损失了90多万元。进屋坐下来的时候,她不摘帽子,不摘口罩,也不抬头。副团长田奶奶对她说:“妹妹你摘下帽子吧,屋里热。”对方低着头答:“我没脸见人了。”

  每一个非法集资诈骗案件背后,都是一个支离破碎家庭。这个老人的老伴儿已经去世,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女儿。有一次凌晨12点,她还在黄河大桥上徘徊,一心想跳河,最后想到了女儿才作罢。

  赵奶奶观察过,几乎所有被骗的老人进门时都是同样的神情。他们之中有的人像自己一样,退休前在国企或机关工作,在外人眼里是体面、有文化的、不该被忽悠的,还有的人家里的子女是公安,结果还是被骗了。不敢和家人说,也不敢报案——报案了,邻居朋友就都知道了,怕丢人。

  甚至有人屈服于老年朋友圈的社交压力,被骗后执意逃避。

  曾有一个公安局民警找到“反诈奶奶团”说,母亲被骗参与非法集资,骗子公司已经被立案了,但老人就是不肯去做笔录。赵奶奶和几个团员去劝她,但最终无功而返。

  “她说,那是老姐妹动员她参加的,被骗就被骗了,哪怕钱丢了,也不能得罪老姐妹,把面子丢了。再逼她报案,就要把儿子赶出家门。”赵奶奶无奈地说。

   奶奶们的“复仇”

  “反诈奶奶团”的成员们也有很多有成就感的时刻。

  赵奶奶和田奶奶曾去骗子窝点“卧底”。当时是2020年冬天,有四五个业务员在她们的工作站附近拉人“听课”,宣称自己的产品利息达到12%。对奶奶们来说,6%的年化率就是一条警戒线,一旦超过肯定有风险。

  田奶奶先去了一趟摸底。田奶奶说:“业务员说这公司是他们自己的,但我早就查到那地方是出租的,(他们)肯定是撒谎。”接着她又收集了一些照片和材料,确信这是家非法集资的诈骗公司。

  她向赵奶奶汇报了这些,两人商量再去看看。到了现场,她们就听见台上大讲特讲:“这是一个省级养老项目,目前资金还没批下来,需要向公众吸收,到各地市宣传……”田奶奶偷偷告诉“听课”的老人:“我说老姊妹,咱别听他的,骗人的。”结果被业务员发现,把她从三楼赶到一楼。

  田奶奶被赶出去后,赵奶奶继续留在会场观察取证。过了没几天,有个业务员给她打电话,让她买理财产品。大学刚毕业的,我直接就劝他,“小伙子你干什么不好,非得要干这个,都是骗局。”

  后来两人写了一封举报信,附上搜集的证据资料,1个月这个公司就被封了。2021年6月,警方发布通告,对这一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赵奶奶说,和骗子交手,这是她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胜利。

  4年的“反诈”宣传经验让赵奶奶对非法集资套路了如指掌。骗子的手法有变化,但总体大同小异。“为了吸引老人,他们经常用修公路、拆迁、环保、绿化等基建项目做名头,听上去很正当,对国家有好处,还能赚钱,然后对老人嘘寒问暖,情感上钻空子,最后达到骗钱的目的。”

  骗子选择据点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奶奶们总有办法。只要街道、社区、物业公司提供线索,她们就到骗子据点附近大张旗鼓地宣讲、演出。“靠这个办法,我们赶走过好多小公司,一般没几天骗子躲着我们就跑了。”赵奶奶说。

   把“反诈”当事业

  赵奶奶现在每天都在与新鲜的媒介和信息打交道。

  工作站设置了抖音直播间,直播专用的柔光灯就架在桌前。她借助网络直播开展防非讲座,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到的防非知识告诫更多的老年朋友如何远离和防范非法集资陷阱。

  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希望通过投资理财让自己的养老钱保值增值。然而,老年人普遍缺乏金融相关知识,往往不关注投资风险而是盲目追求高收益,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朋友,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投资理财,守住自己的养老钱。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编辑:王恒

  审核:王康

  终审:李卫国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