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产权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宜昌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赋能产业发展
栏目:宜昌市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中心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05-31
让知识产权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宜昌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赋能产业发展
让知识产权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宜昌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赋能产业发展
日期:2022-05-31 10:51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龚雪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底气、韧性所在,也是保就业、保民生和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力量。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接着市场,是连接创造与运用的桥梁。

  2020年6月,宜昌获批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如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促进其价值最大化,推动市场主体成长壮大,助力产业升级发展。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新体制、新机制、新路径——

  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率先在全省实现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模式;

  创立“政府+金融+担保”风险共担知识产权融资模式。2021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全省最高;

  确立以区域品牌为龙头,涵盖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建设之路,摘得全省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桂冠”;

  ……

  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激发出强大的区域创新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建平台 提供一站式服务

  “95%的托管企业总产值实现增长,其中10%的托管企业增幅超20%。”5月23日,宜昌市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参与企业、宜昌住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朱文松说。

  他的话得到了湖北滋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祈星的验证。

  湖北滋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创办于2020年,入驻住邦科技园后,不仅获得创业导师指导,还实现了高校资源对接。

  “通过宜昌住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牵线搭桥,我们成功与三峡大学达成合作,获得转让专利2件。将专利技术融入产品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年获利158万元。”刘祈星说。

  这也让他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力量,从购买的2件专利起步,到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申请专利10件。

  2021年起,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全力实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构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产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四方参与的知识产权托管工作体系,充分利用宜昌科融创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宜昌高航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等多个产业园区、服务机构,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已有1000家中小企业参与托管。

  这是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核心、“一平台四中心”为运营服务生态架构,全力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的缩影。

  “一平台四中心”即宜昌市线上线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宜昌市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宜昌市水利水电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宜昌市传感物联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宜昌地理标志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自去年宜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运营以来,集聚区引进3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完成专利申报7000余件,商标注册2000余件,为近40家企业提供质押融资评估服务,助力融资3亿余元。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知识产权运营、维权保护、资产评估……目前,集聚区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一站式解决。

  “宜昌拥有地理标志商标78件,但发展不均衡。”宜昌地理标志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黄小娥说,该中心将通过专业、完整的品牌构建与梳理、VI视觉系统升级、地标产品文创IP打造等,提升强化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影响力。

  黄小娥告诉记者,目前中心正筹备成立宜昌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协会,同时正在搭建线上“三峡地标优品”地理标志展销馆、线下宜昌地理标志品牌数字体验馆,多维度助力地理标志变知名品牌。

  湖北三峡物联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总经理严书桃说,中心利用平台优势,已收集了企业方面40多个技术需求,收集40多所高校待转化技术成果1000多项,其中已有部分达成对接。

  “例如西安交大的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与微特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对接,实现了知识产权的有效转化,目前已为该公司带来超过300万元的经济收益。”严书桃介绍道。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四个中心将密切围绕宜昌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水利水电、传感物联、地理标志4个知识产权密集产业的发展需求,针对性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供给,同时依托建设单位技术创新优势和服务优势,发挥好支撑产业、构建生态、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服务带动全市相关产业升级发展。

  促融资 助企“知产”变“资产”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产规模小、可抵押物较少、持续经营能力弱等问题,融资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

  如何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在宜昌,把“知产”变成“资产”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宜昌创立“政府+金融+担保”风险共担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建立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和贴息贴费机制,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知识产权证券化等融资工作。

  在此基础上,《宜昌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宜昌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对成功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按最高不超过贷款金额的0.5%给予一次性评估费补贴。

  2022年1月,《宜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办法(修订稿)》出台,进一步提高了补贴标准:宜昌城区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贷款并按期还本付息后,按合同签订当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50%享受贷款利息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按实付担保费或保险费的50%享受担保费、保险费补贴,而且将覆盖范围由原来的城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到城区所有企业。

  现在,企业只要拥有知识产权,就可以在评估之后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没想到,靠着专利我们就能拿到贷款!”5月25日,提及知识产权质押为企业带来的便利与红利,湖北广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绍彦依然激动不已。

  今年年初,企业急需采购一批原材料,但资金缺口太大。正当陈绍彦一筹莫展之际,他想到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联系了宜昌知识产权部门。

  得知消息后,知识产权部门协助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投融资。企业用9项专利向三峡农行东山支行贷款500万元。

  更让陈绍彦没想到的是,贷款办下来的速度之快。仅在半个月之内,资金就到账了。

  “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真是雪中送炭!”陈绍彦说,企业用这笔贷款,在物料涨价之前顺利采购到了所需原材料,节省了大量成本,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湖北广辰药业有限公司还将享受到评估费补贴、贷款利息补贴。按照相关政策,企业可享受贴费贴息10至12万元。

  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缺少固定资产作为质押物的情况下,帮助企业获得贷款,满足了企业实实在在的需求,助力企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盘活知识产权,输送金融活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探索,在宜昌已经得到推广。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宜昌已为57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5亿多元,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兴品牌 为产业发展赋能

  “因为实施宜昌市名优品牌提升项目,‘枝滋有味’品牌知名度更大了,公信力、影响力更强了,今年成功入选湖北省荆楚品牌培育工程项目。”“枝滋有味”品牌运营单位负责人李国强喜上眉梢。

  “枝滋有味”是我省首个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覆盖400余家会员单位和粮棉油、水果、蔬菜、畜禽、水产5大品类的中高端生态农产品。

  通过品牌提升项目,“枝滋有味”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搭建互联网传播矩阵,让知识产权转化成了市场价值。

  李国强介绍,目前,“枝滋有味”旗下产品销售势头良好,“枝江玛瑙米”将进驻武汉盒马鲜生门店,“枝江玛瑙米”“七星台麻油”等4款产品上架20多家中石化易捷便利店,所有产品上线湖北徐东国旅APP。

  而在140多公里外的长阳,栀农们也在感叹品牌的力量。

  “我们的栀果以前是‘深在闺中人不识’,自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后,栀果名声大振,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欧洲。”谈及宜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长阳金福红栀协会秘书长王建华赞不绝口。

  据王建华介绍,2020年以前,丰收的栀果被1元钱每公斤贱卖掉,由于不赚钱,很多栀果都烂在田里。“金福红栀”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后,身价涨了5倍,产值大幅提升。现在全县100%栀农使用“金福红栀”地理标志商标,栀农户均增收1500元。

  随着越来越多宜昌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海外业务,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品牌建设成为许多企业的需求。为此,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启动国际品牌创建项目,为外向型企业发展赋能。

  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的硫酸新霉素产品,内销外销各占一半,在全球拥有较强竞争力。公司总经理助理丁强告诉记者,在知识产权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实施国际品牌创建项目,企业目前已申报5个国内商标、5个单一国家商标注册。

  “注册这些商标,既能够提升产品在海外的影响力、竞争力,也能有效防止竞争对手抢注。”丁强表示,公司下一步还将持续实施国际品牌创建项目,发展多功能制剂,布局动物制剂市场。

  开展宜昌市名优品牌提升项目、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国际品牌创建项目的背后,是市场监管部门多年如一日对品牌的耕耘和培植。

  近年来,宜昌先后出台了《宜昌市名牌创建和标准创新奖励办法》《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等一批商标品牌扶持政策。

  ——建立商标培育“数据库”,构筑起衔接紧、后劲足、实力强、潜力大的品牌创建梯队。按照“申报一批、储存一批、培育一批、保护一批”的发展思路建立商标孵化库,每年遴选一批重点企业单位及其商标纳入孵化库,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长期跟踪孵化进展,直至孵化成熟。

  ——实施名标培育行动,形成具有成长性好、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宜昌已形成以“稻花香”为代表的白酒品牌集群,以“土老憨”“屈姑”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集群,以“三峡人家”“朝天吼”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集群。

  ——实施名标提升行动,培育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优势商标。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形成品牌集群龙头,其中“瑞捷”商标2021品牌价值评估为68.44亿元,位列中国医药健康领域第11位;“稻花香”商标以925.1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18年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实施名标保护行动,助力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完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双打”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宜昌市优势商标保护名录》,开展“清风行动”“铁拳行动”“春茶地理标志保护行动”等执法行动,为商标亮剑护航。

  ……

  措施得力,成绩斐然。截至2022年3月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48559件。驰名商标67件,居全省地市首位;地理标志商标78件,居全省首位;国际注册商标1718件,马德里国际注册申请量居全省地市首位。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升华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擦亮知识产权“金名片”,为宜昌“强产兴城、能级跨越”注入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让知识产权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关键变量。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陈曦 邹媛  通讯员 田力 李梦祥)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