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加强地方财源建设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栏目:宜昌市财政局-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1-12-27 加入收藏
财源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财源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宜都市坚持科学发展观,狠抓地方财源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4.4亿元,财政总收入7.3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亿元,增长41.8%。县域经济

  财源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财源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宜都市坚持科学发展观,狠抓地方财源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4.4亿元,财政总收入7.3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亿元,增长41.8%。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进入全省第一,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

  一、坚持工业主导,培育支柱财源

  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的路径,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农业财政、工业财政、第三产业财政。

  1、明确取向。宜都作为一个内陆山区县市,历史和实践表明:财源的取向是工业。一是地理取向。宜都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清江与长江的交汇处,交通便利,电力充沛,石灰石、陶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地貌特征是“七山二水一分田”,适合办工业。二是历史取向。宜都工业基础较好,50年代被国务院命名为宜都工业区,60年代一批三线军工企业迁建宜都,改革开放之初“五小”工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宜都曾经辉煌一时。但从“九五”开始,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工业经济滑坡,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困境。历史表明:宜都发展的出路在工业。三是现实取向。进入新的世纪,宜都坚持“工业立市、项目强市”,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4.24亿元,工业税收4.1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6.4%。实践表明:工业兴则宜都兴。

  2、打造平台。2000年,我市创建湖北宜都工业园区。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公告为全国第五批省级开发区。近年来,坚持对园区科学规划,逐步完善功能,形成陶瓷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四大分区。累计投入10多亿元,对园区水、电、路等硬件设施进行配套,不断增强园区的“磁性”效应。截止2007年底,园区共引进项目投资50多亿元,聚集各类企业1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市规模企业总数的80%,实现的产值、销售收入均突破100亿元,完成税收收入5亿元,均占到全市规模企业完成总额的90%以上。

  3、壮大产业。着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2007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8家,过10亿元的3家,过5亿元的4家,税收过千万元的8家,6家企业成为“全省成长型中小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结构调整,推进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集中,不断发展壮大医药化工、电子、建材、食品加工四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能源、纺织、机械三大传统产业,形成了“4+3”工业经济特色板块。2007年,七大支柱产业群完成工业产值103.6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完成总额的99.42%;完成税收3.11亿元,占全市工业税收的75.3%

  二、坚持齐头并进,优化财源结构

  产业结构直接影响财源结构。2007年,宜都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650.935.5,工业独占鳌头。按照“农业优、工业强、第三产业特”思路,坚持三次产业齐头并进。通过发展一、三次产业,一方面促进消费,另一方面优化财源结构。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建好“龙头”,壮大“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柑桔、茶叶、畜牧、水产四大优势产业为依托,先后引进、扶持和培育丰岛食品、天峡鲟业等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规模“龙头”企业30多家。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和“果茶建板块、畜牧建小区、水产建片带”的思路,优化基地布局,形成沿长江地区以宽皮桔类为主、清江库区以水产养殖为主、山区以茶叶、畜禽养殖为主的区域化格局,建成23万亩柑桔、7万亩茶叶、70万头生猪、18万只山羊、1万吨清江鱼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60元。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受资源约束小等优势,应把第三产业作为县级财源建设的增长点来抓。我市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引进客商投资建成杨守敬书院、古潮音洞、奥陶纪石林等独特的旅游景观。重点围绕交通运输、餐饮、批零贸易、邮电通信、房地产等产业配置资源,提高第三产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积极引进超市、品牌专卖店,提高商贸流通业水平;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努力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提高社区服务业的社会化程度。2007年,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亿元。

  3、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是培植财源的重要途径。我们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有计划地把城市土地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做活以地生财这篇文章。从完善城市功能和扩大城市经济辐射力出发,通过大力加强道路、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培育和发掘新兴财源。2007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4%,中心城区面积拓展到10.6平方公里,城区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19.23平方米和12.01平方米,名都花园等一批项目初具规模,采取BOT方式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程度提高,市场载体建设加快,成为宜居宜商之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亿元。

  三、坚持内外并重,发展后续财源

  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固本开源,加大后续财源培植力度,增强财政增收的后劲。

  1、向上积极争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制作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并纳入项目库管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重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主动申报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源建设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特别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利用好有关扶持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笼子”。正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的调整,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培植短平快税源。2007年,争取中央、省政府投资项目25个,争取无偿资金7200多万元。

  2、对外大力招商。利用海外资本和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环境优势,大力引进有效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培植长效财源。搞好招商策划,规范招商秩序,提高招商效率,在招商方式和手段上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资源、环境招商向人文招商转变,由政府招商向企业招商转变,由填空式招商向规划式招商转变。整合招商策略、媒体宣传、项目推介,把项目有选择、有目的地推向投资者,加大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国内5家上市公司和美国、加拿大等20多家国外企业纷纷落户,连续两年招商引资额在15亿元以上。

  3、对内充分激活。在注重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土中小企业的扶持培育。利用存量资产组建四个中小企业创业园,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平台,促进全民创业。至2007年底,41个创业项目落户创业园区,完成总投资20多亿元,实现工业产值30.5亿元,完成税收1.2亿元。对中小企业实行资源综合利用退税、科技投入奖励、技术创新基金等扶持政策,成立宜都中小企业促进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着力解决本土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截止目前,我市民营企业达到641家,个体工商户达到10241户。

四、坚持科技创新,提高财源增量

  通过政府引导扶持,促进企业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功夫,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财源增量。

  1、坚持政府引导。出台《宜都市工业项目综合评价办法》,直接限制资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项目落户。近年来,先后有30个“问题”项目亮红牌“谢绝”。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政策,每年减免税收近2000万元。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财政每年列支3000多万元优先用于企业环保设施改造,近年环保累计投入2亿元。政府将电力、运输、矿产等可控资源优先满足循环经济发展好、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在资源方面,搞好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实现有序开采,将资源向循环经济发展好、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集中。

  2、鼓励企业创新。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在财源建设中的贡献率。累计投入3.9亿元,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51个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纷纷主动开展技术自主创新,46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企业共实施6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90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1560多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30多个,申请专利70多项,授权专利20多项。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30亿元,增加值11亿元。

  3、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延伸产业链条。立足现有的煤化工、磷化工、建材等几大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产品链、物料链和产业链,积极推进区域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如依托现有20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深度开发形成120万吨高效复合肥及甲醇、甲醛、季醇、甲酸钠等10多万吨精细化工产品,综合效益比全部生产农用碳铵提高近10倍。二是促进“三废”利用。坚持通过工业链条的再造,变“废”为“宝”。如将炉渣、磷渣、钢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废物作为水泥掺合料,每年综合利用废渣150多万吨,产生综合效益3亿元。企业广泛开展各类资源循环利用投资,重点企业均建立水循环使用装置,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2007年,全市新增废气处理能力20万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9%,工业废水基本实现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

  五、坚持完善机制,扩大财源效益

  以完善财政体制为核心,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增收节支为目标,扩大财源效益。

  1、创新财政投入机制。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领域后,财源建设的重点由扶持生产向培育市场转变,由资金投入向政策引导转变,由培植主导财源向加强基础设施转变。我市利用财政税收杠杆作用,通过以奖代投、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引导富有财税成效的项目落户。资金的使用不用于项目直接投资,主要进行项目建设引导,主要用于项目的贷款贴息、前期工作经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本金、招商引资和财税贡献奖励等。同时,大力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逐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2、完善税收征管体系。财政、税务部门加强协作,与纳税户建立良好的征纳关系,运用法制化的征管手段,强化税收宣传、对纳税大户实行跟踪服务、加强“以票控税”等手段,创建新形势下的税收征管机制,提高收入质量,增加税收总量。同时,建立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探索精细化管理新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加强与各纳税户的联系,随时掌握税收增减变化情况,做到应收尽收。2007年,国税收入增长29.8%,地税收入增长48.8%,财政收入增长21.9%

  3、深化财政支出管理。财源建设不仅要抓收入,同时也要抓支出。严格管好各项支出,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就等于相应增加收入。我市大力深化和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统筹运用预算内外财力,压缩一切非生产性支出,节约和用好每一分钱,力求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近三年来,全市先后调剂利用资产总额1200多万元。制定《宜都市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对公务用车配置标准、车辆编制、使用经费实行“三定”,年节约财政支出500多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强会议等日常支出管理,实现增收节支目标。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