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及精准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栏目: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2-05-09
宜府发〔2022〕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宜昌市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及精准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宜昌市人民政府2022年5月9日(此件公开发布)宜昌市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及精准管理实施方案为加强全市工业重点产业链精准管理,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宜府发〔2022〕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宜昌市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及精准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宜昌市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及精准管理实施方案

  为加强全市工业重点产业链精准管理,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具有宜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链的重要指示,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强产兴城、能级跨越”要求,坚持“工业强市”,以强链、补链、延链、融链为方向,通过实施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加快做强做大重点产业链规模、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宜昌工业在“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突出宜昌产业特色优势和发展需求,坚持巩固、增强、提高、畅通的方针,围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九条制造业综合性产业链,实施产业链精准管理六大行动,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一批实力强、影响力大、竞争优势明显、行业地位突出的重点产业链。到2026年,力争千亿级产业链达到6个、500亿级产业链达到3个,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5家。

  二、重点工作

  (一)强链延链补链行动。重点培育发展壮大九大综合性产业链,力争到202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在绿色化工产业链方面,推动化工转型升级,向新能源电池、动力总成、储能新材料持续攀升,向高端纺织面料、医药中间体延伸拓展,实现指数级增长,打造技术先进的化工产业航母,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子化学品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和高端精细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全国精细磷化中心和长江经济带化工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力争2026年产值超3000亿元。在生物医药产业链方面,坚持仿创结合,做强本土龙头,招引头部企业,向原料药、合成生物、基因工程裂变,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加快建设湖北省原料药生产基地、全国仿制药生产基地、生物制品生产基地,力争2026年产值超1200亿元。在食品饮料产业链方面,振兴白酒产业,在休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力争2026年产值超1700亿元。在装备制造产业链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船舶建造与配套、智能装备、电力装备等产业,培育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中部地区重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力争到2026年产值超1700亿元。在清洁能源产业链方面,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动风光水储一体化,有序建设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站和储能电站,加快页岩气开发利用,探索发展氢能产业,建成清洁能源之都,力争到2026年产值超1000亿元。在建筑建材产业链方面,加大以绿色、智慧为核心的建筑产品供给,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传统建材向新型绿色低碳建材转型,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建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全省绿色建材示范基地,力争到2026年产值超1000亿元。在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产业链方面,重点发展纺织原料、成衣制品、文化用品制造等,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全国最大的钢琴生产基地,力争到2026年产值超800亿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方面,坚持以建促批,支持三峡集团大数据中心项目加快建设,争取“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布局宜昌,支持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地,力争2026年产值超700亿元。在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产业链方面,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及材料、商业航天动力装备及材料、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海洋装备、智慧海洋等,建成国内最大的商业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飞机维修和改装基地、全省重点通用航空器制造基地和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基地,力争2026年产值超600亿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含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以下各项均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逐一列出。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

  (二)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库,支持培育一批掌握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主导型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补链强链延链,提高产业链垂直整合度,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过百亿、过50亿的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争创中国企业500强、行业100强,提升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产业链冠军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升、直接融资、市场开拓,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国家级和省级冠军企业以及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产业链企业向上游设计、研发和下游终端产品等环节延伸,拓展设计、研发、品牌等价值链高端环节。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扩能升级和一体化延伸,吸引和带动配套企业抱团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形成产业生态。优化产业配套半径,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组织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鼓励中小微企业围绕大企业生产需求,提升协作配套水平,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供应链服务企业,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采购、物流、分销等专业化、一体化生产性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物流业发展中心)

  (三)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围绕“卡脖子”技术,加强产业基础研究,着重围绕核心产品提质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在产业链上游突破一批制约产业链升级的先进基础工艺和先进基础材料,实施一批强基工程项目,补齐产业基础短板。适应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发展需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关联产业链加快发展。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咨询诊断,依托技术创新平台研究技术改造解决方案,推进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推动重点产业链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产业链数字化赋能。大力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0家、智能工厂5家。培育产业链知名品牌,大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品牌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推进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一批承载重点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的专业化园区,遴选一批产业企业协作紧密、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生产要素支撑有力、企业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开展省级培育试点示范。加强产业链示范基地建设,选择一批产业园区开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打造运营服务平台、完善政策体制机制,培育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力争新增1-2个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四)协同创新行动。建立重点产业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产业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动规模过300亿元的产业链全部建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平台面向行业的核心技术攻关、技术服务和检测服务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产业链企业以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十四五”实现科研活动全覆盖,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在“十四五”实现亿元企业全部建立研发中心。促进企业技术协同攻关,支持产业链创新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立各类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器等,实施产业链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前瞻性技术的联合攻关,突破产业链升级的技术瓶颈。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交易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政策,加快发展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打造标杆应用场景并给予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财政局)

  (五)联合招商引资行动。实施产业链专班招商,按照“1条产业链+1名市级领导+1个牵头单位+1个专业招商专班”的方式,依托产业链龙头和骨干企业,突出产业链缺失、高端环节,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行业50强以及国企央企,优化调整全市专业招商专班,开展专业招商集中行动,实行点对点精准招商。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坚持月度项目集中开工制度,狠抓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入库入统率,加强服务保障,协调解决原材料、资金、能源、土地、用工等要素供应,保障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六)开放合作促进行动。积极承办各类高端论坛峰会,对接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主动申报争取承办各类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峰会,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产业链企业开展深度调研,邀请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主体,举办高层次研讨会,探讨产业发展前沿,沟通产业链上下游,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人才、政策等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开展产学研服务活动。促进产业链融合重构升级,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与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间、园区间、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链条广泛联结、紧密互动。以推进智能化、服务化等新型制造业发展模式为契机,加快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通跨行业跨领域融合渠道,寻找产业与产业的连接点,实现产业链条间的跨界融合重构升级。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以推进宜昌自贸片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龙头企业海外针对性布局,探索成立企业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搭建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优势互补、信息共享、服务共享,实现“抱团出海”。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主动对接上海、武汉、重庆,加强“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协作,推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错位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

  三、支持政策

  (一)加大投资基金支持。发挥市级投资平台、三峡产业引导基金和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作用,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推动成立配套的产业链投资基金,加大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助推成长性好的企业加快发展步伐。支持各县市区政府建立工业园区产业投资基金,引进专业投资基金公司共同参与投资基金的创建,专项用于支持园区内产业的发展。市级投资平台对园区投资基金创建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宜昌产投集团)

  (二)加大融资支持。将重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列入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范围,优先给予中长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鼓励开展股权、自主知识产权质押等信贷业务。将符合条件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重点成长型企业优先纳入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推动其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有资质的企业和重点工业园区服务平台为产业链孵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融资租赁(含厂房、设备)服务。(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发改委、宜昌银保监分局、人行市中心支行)

  (三)加大财政激励。市政府设立专项激励资金,对在推动产业链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进行奖励,根据链长及副链长企业高层领导在产业链公共服务、行业协作、要素聚集、融合带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评选先进个人,给予1-10万元的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市经信局、市委人才办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

  (四)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用地优惠,项目用地可采取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等方式供应;对符合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方向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优惠地价政策;允许企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首次缴纳最低可至50%,其余在一年内交完。鼓励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改革,根据亩均产出,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依法实施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政策。新增采矿权、能耗、碳排放等资源配置重点向产业链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对产业链加速提质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的重大项目倾斜。加强产业链发展的人才保障,落实已出台的系列政策。(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人社局、市委人才办)

  (五)强化产业链管理。加强产业链精准调度,授予链长企业产业链管理的规制权、生产要素参与调度权,实施链长负责制,强化链长企业抓产业链发展的职责。

  1.实施产业链精准调度。重点抓好主体管理、投资管理、园区管理、创新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运行管理六大管理。主体管理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兼顾规上企业和进规培育企业;投资管理紧盯招商新投资、技改投资(含研发平台投资),实行项目化管理;园区管理重点明确产业链发展的承载平台,压实园区推进产业链发展的工作责任;创新管理突出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龙头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和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供应链金融管理着力推动金融服务向产业链全流程延伸;运行管理突出生产计划管理和运行效益分析,加强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分析研判。(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统计局)

  2.授予链长企业产业链日常牵头管理权。包括产业链发展规划管理、产业链日常管理和月调度、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及招商引资项目引进落地协调、产业链技术创新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等。(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授予链长企业产业链生产要素参与调度权。产业链链长、副链长企业拥有对能耗指标、环境容量、产能指标、土地等产业链资源要素配置的建议权,产业链精准调度的参与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市财政局、市招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实施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龙头企业担任产业链链长、副链长,主持研究协调产业链发展工作。链长负责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组织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制定产业链推进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研究提出支持产业链发展的专项政策、调度通报工作进度、加强上下沟通衔接。副链长协助链长抓好相关领域的工作。(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市财政局、市招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宜昌市强产业领导小组工业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相应副秘书长、市经信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指挥长,重点产业链牵头责任单位和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产业链管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联动,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县市区要参照建立推进本区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工作体系。各综合性产业链的牵头服务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服务职责,牵头协调配合链长推进相关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制定落实专项政策。链长和副链长企业都要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负责人牵头抓,落实责任领导和专班工作人员。(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产业链牵头服务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招商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税务局、宜昌银保监分局、人行市中心支行、宜昌海关、宜昌产投集团)

  (二)建立工作机制。市强产业领导小组工业指挥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产业链发展综合调度会,重点分析研究运行、项目、投资、金融和产销对接情况,解决突出问题。建立产业链分工合作机制,链长企业负责组织推进产业链培育发展相关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统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落实相关政策、组织协调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链长企业统筹做好产业链发展谋划和工作推进;牵头服务单位要经常性深入产业链相关企业调研了解情况,摸清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和责任清单,协调和督促责任单位尽快解决问题,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各有关部门负责在职能范围内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争取和落实政策。建立产业链议事协调机制,链长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产业链发展专题协调会,加强产业链发展监测分析,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建立产业链工作信息交流机制,链长企业编印产业链工作简报,及时向各县市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牵头服务单位反馈工作计划、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总结。建立产业链分类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工业园区管委会实施发展目标年度考核,对链长企业根据推进产业链发展的实际成效予以奖励或调整,对牵头服务单位和相关部门根据产业规模、投资、招商等指标完成情况并结合企业评价意见进行考核。(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强产业领导小组工业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三)完善配套体系。建立“5个1”责任制度,每条综合性产业链明确一位牵头服务市级领导、一位链长、一个牵头服务单位、一名市经信局县级联络员、一个市经信局联络科室。构建“5个1”服务体系,每条综合性产业链制定一套“一链一策”工作方案、搭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一批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一批专业化园区载体、组建一个产业链专家库。明确“6个1”发展机制,组建一个招商引资工作专班、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制定一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落实一个金融链长、配套一支产业发展基金、出台一个产业链专属政策组合包。(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强产业领导小组工业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重点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创新平台、促进机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的宣传力度,深入总结产业链培育发展的典型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样板,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产业链培育发展壮大。(责任单位:市强产业领导小组工业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附件:全市工业综合性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分工

序号

产业链

名称

链长企业

牵头服务领导

牵头服务单位

1

绿色化工

 长: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副链长: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马泽江

市发改委

2

生物医药

 长: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副链长: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恒安芙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泽江

市市场监管局

3

食品饮料

 长: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链长: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土老憨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杨卫华

市市场监管局

4

装备制造

 长: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

副链长: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

        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起帆电缆有限公司

杨卫华

市经信局

5

清洁能源

 长: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副链长:宜昌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

当阳市华直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湖北睿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汪元程

市发改委

6

建筑建材

 长:中材(宜昌)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副链长:华新水泥(宜昌)有限公司

湖北当阳豪山建材有限公司

        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广盛建筑产业化科技有限公司

刘丰雷

市住建局

7

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

 长:宜昌太平鸟服装制造有限公司

副链长:湖北新阳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枝江市凯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金宝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市文旅局

8

新一代信息技术

 长:东土科技(宜昌)有限公司

副链长: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

        三峡长电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微特技术有限公司

汪元程

市科技局

9

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

 长: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副链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710研究所

        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黄桂林

市经信局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5月9日印发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