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宜昌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栏目: 宜昌市防震减灾中心-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2-05-17
防震减灾是应急管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性、基础性和科技型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宜昌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防震减灾是应急管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性、基础性和科技型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宜昌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区域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的必由之路,是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争当表率总体要求,加快推动新时代宜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湖北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防震减灾工作环境更加优化。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20169月,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随后各县(市、区)政府均研究出台了当地意见,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将抗震设防作为规划编制的首要因素,住建部门编制了《宜昌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全面落实。防震减灾工作保障全面加强,市财政设立防震减灾专项资金30万元,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投入近100万元,更新地震监测信息系统和在线视频系统等设备。对市地震监测中心机房进行升级改造,对数据服务器、视频在线会商系统、防火墙系统等软件、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换代。电力、交通、通信等相关部门在地震应急准备方面加大投入,用于综合防灾减灾的资金超过8亿元。

    应急救援体系更加健全。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抓好应急预案修订、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防震减灾应急体系不断完善。一是修订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地震应急预案,推动村(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编制预案,开展预案备案工作,备案各级各类预案1613份,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二是建强应急救援力量。全市依托消防救援力量组建综合救援队18支,建立微型消防站163个,新购消防车40辆、器材装备2.8万余件套;组建交通、通讯、电力、燃油燃气抢修抢通、灾情调查、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等专业应急队伍651500人,组建专家队伍325人,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增强。三是妥善处置了多次强有感地震。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生强有感地震14次,最大震级4.5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地震系统应急预案,及时发布震情信息,加强余震监测,严密震情跟踪,有感地震均得到妥善处置,维护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

震害防御基础更加牢固。坚持预防为先,防震减灾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强化抗震设防监督管理,认真履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职能,城镇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严格落实抗震设防强制标准。加大常态化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积极实施民居安全工程。围绕扶贫搬迁、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从规划选址、设计施工等环节层层把关,发放设计图集8300多套,培训农村工匠3200多人,确保集中建设的房屋抗震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共建成示范点44处,建成农居15496户。

公众防震意识更加提升。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一是以示范创建发挥引导力,以示范创建工作为切入点,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4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个、防震减灾科普学校2所;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50个、防震减灾示范社区4个、防震减灾示范学校10所。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33个、防震减灾示范社区15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3个;二是以科普宣传增强吸引力,结合汶川地震纪念日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市县两级地震工作部门组织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三是以微信、网络等现代媒体增强影响力,防震减灾知识覆盖人数达350万人,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

开创性工作成效凸显。注重开拓创新,推动技术服务数字化,在全省率先对辖区内构造单元、活动断裂、潜在震源区、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分析,编印了《宜昌地区地震构造活动及水库地震活动研究》工具书。在全省率先开发了宜昌地震构造图软件和电子地图,供各级地震、规划建设部门及人民群众使用,为做好抗震设防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性资料和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工具。在华中地区率先编印了《中小学生地震知识预防读本》,纳入全市中小学生教学计划,每学期安排2个课时以上的地震知识专题课,让50万中小学生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并通过他们向父母亲人宣传,小手拉大手间接促成近200万人了解防震减灾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十三五的建设,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的需求和国家、省级规划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地震监测速报能力不足。监测预报能力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还未组网运行,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强。综合应对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救援体制、机制有待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未经实战检验,缺少部分必要的现场应急装备,强烈地震现场工作经验还比较欠缺。

  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不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地震发生后的实时灾情信息等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和政府要求,服务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网络覆盖面亟待扩大,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震害防御工作存在短板。我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有差距,部分农村自建房、城镇老旧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三)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当今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时期,也是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实现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六大目标定位,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阶段。必须统筹安全与发展,把安全融入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防范和化解地震灾害等影响发展的风险隐患,筑牢安全屏障。

  公共安全面临新挑战。宜昌市位于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属扬子地台鄂西大面积隆起区,地质构造、断层活动与新构造运动复杂,具备发生中强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背景,辖区及周边区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近年来,我市地震活动较为活跃,20143月秭归县郭家坝镇相继发生4.1级、4.5级地震,20176月秭归县泄滩乡与巴东交界处先后发生4.3级、4.1级地震,201810月秭归县沙镇溪镇先后发生4.5级、4.1级地震。据专家分析,未来5年震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冲击日益增强,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愈发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大,更容易诱发社会问题,地震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社会治理提出新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强调要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强调要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创新防震减灾治理举措,厘清政府、部门、社会、个人和市场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关系,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代化建设提出新要求。中国地震局《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湖北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建立集地震灾害防治、地震基本业务、地震科技创新和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为一体的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湖北特点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与纲要要求相比,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在体制机制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多个方面有待提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大力开展地震安全基础能力和创新服务建设,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使全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特别是破坏性地震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实现我市十四五发展目标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做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宜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贯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全过程。

坚持预防为先。贯彻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法治保障。坚持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坚持创新驱动。把防震减灾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努力在服务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现代智慧防震减灾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监测预测预警、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风险对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减轻,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

分项目标: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与全市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基本适应。落实《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坚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建立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评估、治理、服务为主线的新时代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与社会需要基本适应。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全面提高。在全省统一安排下,不断完善优化测震台网建设,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立体化的现代化综合地震监测体系。开展地震易发、多发区加密观测,增强三峡库区等地震重点防御区的监测能力。发展地震参数快速测定和信息快速发布技术,建立覆盖全面、精准及时的地震灾害速报业务系统,推动构建高度集成、实时监控、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业务系统,快速提供辖区及周边区域地震监测速报和预警信息。推动建立针对非构造地震引起的大型地面震动事件的速报系统,提供速报预警信息。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地震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完备,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救援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应急处置快速高效,抢险救援能力显著增强。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提供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有效服务全市重大战略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应急、交通、水利、住建、教育等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更加有力。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规划体系更加健全,依法治理体系科学规范、运行高效,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十四五主要量化指标

 

类别

指标内容

预期值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城市活动断层与小区划

争取省级支持,推动实施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工作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建立全市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排查成果数据库,形成1:25万地震风险区划图、1:25万地震风险防治区划图

 

农居地震安全工程

创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5个以上,集中建设的安置房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全市基本达到1.2级,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达到1.0

地震测震台网密度

台间距小于100km

地震速报时效

地震自动速报小于2分钟,正式速报和启动应急响应小于10分钟

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

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90%

其他地区60%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处置快速反应与抢险救援能力

基本具备应对6级左右地震灾害的能力

地震灾害公共服务能力

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比例

大于20%

中小学生科普普及率

达到90%

公共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按时办结率

达到100%

社会治理能力

地震舆情应对

不发生大规模地震谣传和地震恐慌事件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和治理为链条,推动逐步构建集地震活动断层探测、灾害风险区划、灾害隐患监测、灾害风险预警、灾害风险降低和转移以及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效益评估为一体的全流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积极争取政府立项,推动开展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建设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提升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尝试开展年度重点危险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完善统一的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技术平台,建立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技术保障机制。实施地震灾情获取与应急产品产出工程,建立地震灾害信息产出和灾情获取服务与工作平台。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各负其责,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按照国家强制标准进行抗震设防。全面执行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依法提高抗震设防标准。住建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要求,修编宜昌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专项规划,积极推广应用减隔震新技术,提高抵御地震灾害能力。

(二)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加强测震观测和地球物理观测站网运行和维护,依法保护辖区地震监测台站设施。推动湖北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二期工程在宜昌加快实施,逐步建立地震灾害速报业务系统,建设重点区域地震预警业务系统,提供地震监测速报预警和预警信息,提升非天然地震事件的监测能力。

整合辖区地震监测资源,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优化震情会商机制,完善现有技术方法体系,进一步提升地震趋势分析预报能力,力争在地震中短期预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抓好党的二十大以及全国全省全市两会、高考、汛期及其他国内或省内重大活动时段地震安保服务。逐步配备完善现场核实仪器设备,提高异常核实分析时效与深入研究能力。

(三)提升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健全地震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加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高效联动、快速反应、救援有力的工作机制。加强地震应急信息化建设,依托宜昌城市大脑,充分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建成集震情共享、灾情获取、专家咨询、指挥调度为一体的综合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修订地震应急预案,明晰处置流程、应急要求与部门职责,更加突出地震应急的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组织推动区域、行业、军地间的地震应急演练,指导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社区等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避灾救灾能力。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统筹救援力量建设,实行统一指挥调度,开展联演联训,确保战时形成合力。建立与驻宜部队、消防救援队伍地震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队伍在抗震救灾中的中坚作用。将宜昌地质灾害救援支队、蓝天救护队、湖北松宜救护队、远安迅达救援队等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志愿救援力量纳入全市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系,支持其加强救援装备和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地震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基层应急通讯能力建设,保障无信号状态下的应急通讯畅通。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加强避难场所建设,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强化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重点抓好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信息,为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结果,提出规避、降低、转移地震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面向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深化供给侧改革,强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空间,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强化精准化的智慧防震减灾服务。面向社会公众,强化地震速报、预警信息等公众服务。面向高铁、大坝、化工园区等重点行业,强化监测预警、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健康诊断等专业服务。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各类防震减灾示范点建设更加完善,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强化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繁荣科普作品创作,打造具有宜昌特色的系列地震科普精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纳入地方综合科普场馆体系。创新科普传播方式, 从单一平面媒体,向多媒体融合发展转变。弘扬防震减灾文化,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时段的科普宣传。开展平安中国防灾宣导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应急避险技能。

(五)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

健全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与地震灾害风险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夯实防震减灾基层基础。推进地震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提升防震减灾法治化水平。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湖北省防震减灾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落实,认真执行上级最新出台的防震减灾业务、服务和管理标准。

四、重点项目

   (一)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工程

积极争取省地震局支持,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基准站3个以上、基本站6个以上、一般站8个以上。项目建成运行后,首先在中心城区、部分学校、大型工矿企业及三峡库区县区安装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设备,根据需要逐步在全市安装推广。主要功能:一是向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政府部门提供震情、地震烈度、地震预警等信息,服务应急救援指挥决策。二是通过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电视台、应急广播电台、新媒体等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应急行动。三是向学校、铁路、水利、燃气、化工、大型商超等行业和单位,发布近场报警、远场大震预警、地震烈度速报等定制化震情信息,服务各行业和单位的地震应急处置,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二)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

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工作安排,以县市区为责任主体,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全市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三峡库区、宜昌中心城区等重点区域应对地震灾害的抗灾能力,客观认识我市地震灾害风险水平,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权威的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三)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各县市区政府及住建、规划等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湖北省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宜昌市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宜昌市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提升自建房抗震设防水平。构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支持指导、信息服务网络和现场服务体系,编制科学设防、经济实用、符合民俗风情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技术指导手册,科学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解决部分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差的突出问题,有效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城乡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县市区政府及住建、水利、交通、教育等行业主管部门运用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聚焦未达到基本抗震设防标准的房屋和设施,按照工程类别,补足短板、精准施策、重点突破,制定鼓励政策,出台优惠措施,督促支持产权人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抗震加固工作,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御能力。

(五)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项目

结合前期已开展的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其他的工作成果,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推动实施地震断层探测和细查,确定活动断层分布情况,排查抗震不利地段,识别地震风险源,为城市防震减灾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使新建的重要设施、生命线工程以及可能导致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采取有效的避让措施。

(六)地震应急决策系统项目

结合宜昌城市大脑开发建设,利用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完成市县乡村四级基础数据统计等工作的基础上,推动地震应急决策系统建设,开发符合宜昌本地地质构造条件的应急辅助决策模块,可对地震灾区基本情况、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组织应急救援提供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规划组织实施,通过完善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发挥市县两级防震减灾相关行业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并分解落实到位,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依法履行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地震工作机构,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

(二)强化法制保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湖北省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防震减灾法规的有效实施,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法制化和规范化。

(三)加大经费投入

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震减灾目标相适应的投入机制,提高防震减灾专项资金额度,主要用于地震台网建设与维护、乡村和城市社区地震安全指导、应急救援处置及装备建设、技术培训与演练、群测群防等工作。

(四)建立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与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评价相结合,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