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祭诗祖屈原弘扬端午文化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隆重开幕
栏目: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06-06
共祭诗祖屈原弘扬端午文化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隆重开幕
共祭诗祖屈原 弘扬端午文化 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隆重开幕
日期:2022-06-06 16:33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文化和旅游局

  6月2日晚,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屈原故里端午祭在秭归县举行。三峡日报通讯员 聂爽 摄

  中国端午,诗意宜昌。6月2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屈原故里端午祭在宜昌市秭归县举行。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视频致辞。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国强,湖北省政府副省长宁咏,湖北省政府副省长、宜昌市委书记王立,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张维国出席开幕式。

  19时35分,开幕式正式开始。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主持开幕式。

  饶权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对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内涵和活动内容日益丰富,逐渐成为包括纪念屈原等著名爱国先贤的爱国主义活动以及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传统民俗在内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被全国各地各民族群众广泛接受,成为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宜昌秭归是屈原的故乡,端午习俗历史悠久。此次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以“中国端午 诗意宜昌”为主题,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将进一步促进端午文化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服务百姓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王立致欢迎辞,代表宜昌市委市政府和400万宜昌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宜昌发展、传承弘扬屈原文化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屈原是宜昌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全人类的。屈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长江文化的明珠、荆楚文化的翘楚,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彰显中华文明内核的重要符号。我们今天纪念屈原,是为了寻找古人精神与当今时代的连接点,使爱国情怀变成报国行动,用民本思想指引服务实践,让求索精神创造人文价值。让我们以古之碧海青天为凭,以今之大国重器为证,共缅先贤屈子不朽遗风,共叙诗与远方浪漫情怀,共享端午佳节饕餮盛宴。

  宁咏宣布: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故里端午祭在集体吟诵《天下橘颂》中拉开序幕。鼓乐号角声中,由初献礼、亚献礼和终献礼三个篇章组成的祭拜大典依序进行,在端午祭通赞的引导下,出席活动的领导来到祭台前敬献花篮,道德模范、在宜台胞、青年代表行祭祀礼,秭归屈氏后裔、屈乡乡亲代表敬献兰草,共祭诗祖屈原,传承端午文化。

  “时维壬寅,节届端阳。长江之滨,三峡坝上。宜昌秭归,屈原故乡。炎黄后裔,共服华裳。恭祭屈子,泪洒峡江。屈氏灵均,脉承高阳。天资聪颖,志廉行方。内政外交,展其所长……”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恭读壬寅年祭屈原文。

  随后,大型原创音舞诗画《楚辞里的中国》惠民演出精彩上演,歌舞、鼓乐、杂技、说唱等15个形式多样的节目,为海内外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视听盛宴。特别是以屈原及其作品为核心创作的《屈原》《橘灯漫天》《上下求索》《离骚》《兮士争先》《还是楚辞》等节目,构筑了《楚辞》里走出来的独特浪漫,弘扬了屈原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求索精神。整场演出将高峡平湖、三峡大坝、屈原祠实景与全息投影、虚拟XR、地平投射、无人机塑形、烟花秀等技术高度结合,全面呈现了《楚辞》里美轮美奂的盛景。

  作为全国性端午文化节活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至今已举办六届,平均每年有15万人次参加。2009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因此成为屈原故里千年不断的文化盛会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除了开幕式、龙舟争霸赛、投资洽谈会、民俗展演等活动,还将举办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中国屈原学会年会、全球青少年屈原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动。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今年的开幕式严格控制现场人员规模,采用现场+“云上”的方式举行,通过150多家电视、网络媒体同步直播。

  湖北省有关单位、宜昌市及端午申遗有关地区的负责同志,外国驻汉领馆及机构代表,知名艺术家和诗人,龙舟争霸赛参赛队伍代表,在宜台胞代表,部分中省在宜单位和高校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企业家、新闻网络媒体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开幕式。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