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栏目:宜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01-31
市政府办公室: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不断稳增长优环境,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深入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巩固扩大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一体化改革,取得良好成效。中心被市委市政府表

  市政府办公室: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不断稳增长优环境,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深入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巩固扩大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一体化改革,取得良好成效。中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清违行动”突出贡献集体,“网上商城诚信管理”被评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

  今年1-12月,累计完成交易项目6530个,成交额482.53亿元,同比增长69.21%。商品房合同网签 11797套、同比下降23.87% ,存量房合同网签8689套、同比下降14.70%,共办理不动产交易登记业务100994件,同比下降13.45%。

  (一)持续深化交易平台整合共享

  1.推进平台资源整合。统一土地交易,将夷陵区经营性土地交易纳入市级平台,加快推进夷陵区融入主城。围绕“全市一网”目标,开展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回头看”,深入推进县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国有产权交易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确保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格局。

  2.积极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全面落实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政策。降低非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额度和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市本级共为851个工程项目免收减收投标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共计20.57亿元。二是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一网通投”。深入实施“不见面”开标服务,1-12月,我市共完成不见面开标(谈判、磋商、询价)4128场。三是推进电子保函广泛应用。进一步扩展电子保函应用形式,实现“银行保函、保险保单、担保保函”三种类型全覆盖,有效缓解投标人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全市交易平台累计接收电子履约保函619笔,减少资金占用1.61亿元。

  3.巩固扩大改革成效。一是“评定分离”改革由城区向县(市)全面推开,实施范围由施工向监理等服务类项目拓展。1-12月,全市共完成“评定分离”项目308个(其中市本级85个,县区223个;施工269个,服务类39个),交易金额213.82亿元。通过推行“评定分离”,招标人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进一步提升。二是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完成异地评标项目735个,主场完成数量居全省第一,进一步为市场主体增加便利。

  4.深化跨区域合作。落实“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制定“宜荆荆”都市圈统一大市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牵头开展“招信码”、金融服务共享、区块链深度应用、探索跨区域交易、政府采购文本标准化、联盟乡村振兴馆、政府采购远程评标等七个项目合作建设。与山东、四川、内蒙古及省内共26个交易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实现CA数字证书(“标证通”)跨省域、跨平台共享,投标企业一地注册、各地通用,更大范围为投标主体减负。

  (二)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1.推动采购政策助企纾困。落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对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工程类、部分服务类项目全部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并对入列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赋予标识,开通专门面向采购功能。顶格执行价格评审优惠,提升中小企业中标率。目前,已完成中小企业认证的供应商1516家,认证比例68.75%;中小企业成交订单6945个,成交金额40649.33万元,成交金额占比79.81%。

  2.推进网上商城建设。持续开展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供应商量化管理,为实施政府采购更优选提供有力依据。今年8月,在网上商城上线乡村振兴馆、中小企业馆,其中,乡村振兴馆上线商品95种。同时,加强对市直采购单位业务培训,提升政府采购服务能力和水平。

  3.开展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十化”建设,优化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流程。制定3项工作标准、6种采购方式、8个示范文本,出台2个“管评”行为文件,标准化建设实现落地生根。

  (三)深化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建设

  1.深推“一窗通办”。推行二手房转移登记和水电气联动过户,实现交易、登记、缴税、水电气过户等事项“一窗通办”,目前,累计办理涉水电气业务3981件。实现了企业间转移登记“160”目标(一个环节、60分钟),优化不动产“e登记”大厅建设,持续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一小时办结”。

  2.深化“一网通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开发上线存量房转移登记网上申请等功能,打通商品房转移登记业务、手机APP缴税业务全程网办路径,在“鄂汇办”上线电子签名服务、购房补贴申请等服务事项,不动产“e登记”网办大厅事项增至66项。持续推进抵押登记城区商业银行全覆盖,网办率达90%以上。推进“不动产抵押登记与金融系统直连”,促进信息数据互联共享。加快电子证照应用流通,累计传输电子证照51万余本,提供证书数据26万余条、证明4万余条。

  3.推进问题楼盘化解。牵头建立不动产交易和登记联席会议制度,会同住建部门出台化解普通商品住房和村民安置房办证历史遗留问题政策,为问题化解提供政策依据。实行问题楼盘周调度、月报送制度,对14个重点项目全程跟踪处置进度,采取数据库比对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化解项目逐一核实把关,严格销号管理。

  (三)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大局

  1.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严格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和中心组学习制度,始终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持续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实“一网两微”平台建设和网评员队伍管理。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积极配合“灯下黑”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专项整治行动。

  2.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筑堡工程”,组建32人筑堡工程工作队,明确包联小区、工作职责,扎实开展“联户结亲”,帮助建立社区电子阅览室和儿童活动室,助力“爱心暑托班”开班。深入开展“党建+志愿服务”,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清理、网格化、星期六志愿服务。主动走访解难题,采取“常态联络+定期跟踪”方式,先后走访企业20余家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5个。

  二、存在问题

  2022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事流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动产“e登记”服务大厅功能有待进一步扩展。单位性质未明确,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中心将坚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立足平台服务职能,持续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平台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贡献力量。

  (一)持续加强平台建设。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升级改造,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小脑”建设,探索引入评标/评审智能AI辅助系统,对现有场所功能提档升级,扩大平台服务承载能力。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落实“评定分离”改革。持续巩固扩大免收两金改革成果。加强对交易数据进行全面汇集、分析和研判,持续推动相关监管部门加强数据分析结果运用,为长江大保护项目服务、财源建设等提供决策参考。推进“宜荆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二)推进网上商城建设。开展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市县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馆、中小企业馆等特色场馆建设,推动绿色、低碳、环保产品采购。在网上商城系统中增加中小企业标识,方便采购人选择中小企业采购。加强对市直采购单位业务培训,提升政府采购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着力优化不动产服务。不断优化完善不动产“e登记”网上服务大厅功能,推动权籍调查系统及资金监管系统上线运行,对接省统一受理平台,深入推进“全程网办”,加大电子证照推广和应用,完善升级实体大厅自助服务功能,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持续推动不动产登记疑难问题、问题楼盘的解决。

  (四)抓牢政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统揽中心各项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巩固思想政治基础。狠抓稳抓作风能力提升建设,提高干部素质能力。建立机关党建“灯下黑”常态化“回头看”机制,构建防范廉政风险有力“屏障”。深入推进“e登记星服务”品牌创建,做到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见效。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