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昌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栏目: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3-08-01 加入收藏
宜府发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宜昌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宜昌市人民政府年月日(此件公开发布)宜昌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湖北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号)精神,结

宜府发〔202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宜昌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

  2023年7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宜昌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湖北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3〕9号)精神,结合宜昌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以及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目标,强化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坚实气象服务保障。

  到2025年,基本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80%以上,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7%以上,暴雨预警精细化到乡镇(街道),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8%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气象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到2035年,建成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宜昌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气象深度融入城市运行保障、长江生态环境、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生产等领域,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全省领先,局地暴雨预报预警水平和水电(三峡)气象服务能力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气象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气象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市级科技项目中,将气象科技创新纳入申报指南,围绕局地灾害性天气机理、预报预警技术、新型探测资料应用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气象核心技术及其产品,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气象服务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科技局、市科协)

  2.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接参与中国暴雨研究中心建设,持续优化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提升三峡库区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能力。推动建设鄂西南暴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组织野外科学试验,提升局地暴雨观测能力。聚焦三峡库区局地暴雨、气候变化,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峡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高水平联合科研团队,成立院士工作站,开展协同攻关。做强“三峡风云讲坛”学术品牌,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国家气候观象台。加快湖北省柑橘气象服务中心和宜昌经济林果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与涉农高校、农科院、重点实验室等加强合作,推进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昭君白茶等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

  (二)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持续优化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在强对流天气关键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大风高发区、暴雨高影响区、城市功能区及重大工程设施高风险区建设气象监测站点。全市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不超过7公里,气象灾害敏感区间距达到3—5公里。对运行时间8年以上的自动气象站进行迭代升级。建设城市微型气象监测系统及立体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提升城区气象监测保障能力。加强湖北省气象计量检定站宜昌实验室建设,推进全自动智能化气象计量系统改造升级,提升区域气象计量与保障能力。加快部署和应用垂直观测系统、应急移动气象台、小型无人机气象观测系统、三维闪电定位等新型观测设备。实施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建设S+X双波段天气雷达智能协同监测网和区域三维立体监测网,提升大风、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识别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2.提升预报预警基础能力。推动宜昌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气象应急智慧调度服务平台和以突发灾害性天气为重点的快速循环同化更新预报系统。提升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提高中短期预报准确率与精细化水平,确保0—10天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3小时,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高基层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活动(现场)保障等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3.提升气象信息化能力。以宜昌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为基础,建设湖北省气象数据灾备中心,提升气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承载力和支撑力。推动气象融入宜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城市大脑建强气象小脑,加大气象数据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开发及应用力度。开展机器学习、AI智能等气象应用服务,提供基于位置的智慧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整合利用全社会多行业视频、图像和高流量传感器信息,开发气象监测要素智能识别系统。(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三)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充分发挥气象预警信息先导作用。提升预警信息精准发布和联动响应能力。依托宜昌市突发事件一体化应急联动处置平台,建立市、县气象红色预警信号向重点服务对象“叫应”机制,提升气象灾害信息精准靶向发布能力。完善气象预警信息绿色发布通道和发布终端即时插播机制,提升手机短信全网发布速率,确保红色预警信号30分钟内送达重要部门、重点单位责任人和重点人群,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课、安全转移等应急响应机制。(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经信局、市应急管理局)

  2.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多部门防范应对气象灾害联动响应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修订制度、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将气象防灾减灾融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向村(社区)延伸。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持续提升“多员合一”的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基站”作用,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率和覆盖率,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动气象科普进校园、进基层、进部门。加强气象风险普查成果深度应用。强化气象灾害定量化风险评估,建立面向不同承灾体的风险评估模型,推动气象灾害风险数字化分析应用。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完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科协)

  3.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持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监测、作业和指挥能力建设。建设全市智慧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完善区域协同作业工作流程。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迭代升级和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发展空气炮、无人机等新型作业手段,优化作业站点布局,提升烟叶主产区作业覆盖率和长江生态保护修复作业保障能力。建设宜昌粮食主产区、烟叶主产区人工防雹增雨作业示范基地。建立专业人影作业队伍,加强人影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和监管,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烟草专卖局)

  (四)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1.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链条气象保障服务,提升农业应对气象灾害能力。推动鄂西南农气分中心提档升级,强化特色农业产业气象服务,开展“气候品质认证”“气候好产品”创建,助力品牌强农。探索发展针对干旱、高温、低温、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宜昌银保监分局)

  2.加强流域保障气象服务。持续打造三峡、清江水电气象服务品牌,提升小水电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在黄柏河、香溪河、渔洋河和沮漳河流域开展防洪减灾、供水保障、生态保护与修复气象保障服务。(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应急管理局)

  3.加强重点行业气象服务。加强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气象保障服务,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加强气象为交通安全保畅服务,提升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气象保障水平。围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强重要物流枢纽气象保障服务。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等重点领域的部门联动。基于舒适度指数和旅游气象风险指数等指标,开发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旅游路线气象预报产品,实现“气象+”赋能作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和园林局)

  (五)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形成保障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运行的长效机制。强化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分众式气象服务,丰富产品类型,提升发布频次,实现城乡、区域、人群之间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新媒体平台气象信息传播规范化管理,建立市、县媒体重大天气过程预警联动发布机制。打造气象服务融媒体矩阵,拓宽服务渠道,发展智慧化公共气象服务。将气象科普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和宜昌市科技馆新馆展陈设计内容。支持长阳等地建设国家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推动远安、长阳、秭归等地建设“气象公园”“气象科技小院”。(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协)

  2.加强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宜居、智慧、绿色、韧性城市建设气象保障能力,加强“宜荆荆”都市圈气象保障服务。做好宜昌城区暴雨雨型研究和暴雨强度公式成果应用及持续修订工作,推动县市区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修订全覆盖。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精细化风险预警气象服务。以城市大脑建设为核心,推动“交通+气象”“城管+气象”等重点应用场景建设。服务全域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开展城市热岛效应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态气候承载力评估。(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气象局)

  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面向重点区域及气候敏感区开展生态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气象影响评估。加强生态系统安全气象风险预警,实施长江大保护气象保障示范工程,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重点加强大老岭、后河、崩尖子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象保障服务。做好“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特色气候资源标志的创建推广和宣传利用工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业和园林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关规划,按照任务分工,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见效。(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

  (二)落实投入保障。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落实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资金、项目、用地等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稳定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按政策落实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有关地方待遇,保障气象基本建设投资、设备迭代运维经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气象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气象局)

  (三)加强队伍建设。将气象科技人才纳入宜昌人才管理评价体系和培养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高层次气象科技人才,培养宜昌气象领军人才,加强基层气象队伍建设,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气象局)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8月1日印发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