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幸福生活,“一个都不能少”——我市用心用情关爱特殊困难群众
栏目: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10-30 加入收藏
幸福生活,“一个都不能少”——我市用心用情关爱特殊困难群众日期:2023-10-30 10:45来源:三峡日报责任编辑:陈贤军阅读量:①点军区艺萌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为孩子们做康复训练。 (市残联供图)②长阳磨市镇花桥村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开展中蜂养殖,实现以蜜致富。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林

①点军区艺萌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为孩子们做康复训练。 (市残联供图)

②长阳磨市镇花桥村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开展中蜂养殖,实现以蜜致富。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林潇 摄

③秭归县九畹溪镇界垭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李自清作为村级光伏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正在清洗光伏板。 (市乡村振兴局 供图)

④市残联组织城区电商企业到袁剑果园传授直播售货技巧。 (市残联供图)

⑤秭归县组织脱贫增收群众开展乡村振兴绣娘技艺培训,助力增收。 (市乡村振兴局 供图)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时刚 卞健鑫 邓羽琴 刘晶晶 高炜

  记者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在宜昌,这份格外的关注、关爱、关心,化作残疾人创业基地那挂满枝头的雪桃、五保户安置房里那热气腾腾的饭菜、儿童康复中心那戴在孩童头上的耳蜗……点滴之处无不彰显民生温度与社会温情。

  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近年来,我市聚焦民之所需、民之所盼,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凝聚社会力量,织密织牢社会救助保障网,全力以赴让特殊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日子有奔头,帮扶帮在关键处

  “兴山龙池冬雪桃口感已达极致,不容错过。”最近一段时间,袁剑的微信朋友圈几乎都是卖桃子的动态。

  袁剑家住兴山县古夫镇龙池村,他经营的60亩桃园里,还有近20吨成熟冬雪桃挂在枝头。由于长假期间连续降雨,果品滞销。好在节日刚过,市残联组织的直播带货团队就来到果园,引来网友纷纷下单。

  桃子采摘落了袋,袁剑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6年前,34岁的袁剑在龙池村承包120亩山地,计划种植果树。不料突遭变故,一条腿和一只手臂因病落下三级残障,失去持续正常劳动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残联获悉后,在资金和技术上持续帮扶,还帮他与电商企业建立合作,推动事业慢慢走上正轨。

  如今,袁剑拥有60亩桃园、60亩脐橙树,被评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他还带动身边10多名残疾人朋友就近就业。

  在市残联牵线搭桥下,袁剑的抖音小店也正式开业。9月底以来,他一直奔波在田间、仓库,组织人员采果、挑果、储藏、发快递。

  袁剑感激道:“在创业最困难的时候,多亏有政府和残联的帮助,要不是他们跑到这里宣传政策、精准帮扶,哪有我的今天。”

  社会救助关系民生、连着民心。10月17日,在点军区艺萌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石梅老师说:“没有耳蜗植入和一系列康复训练,瑶瑶的童年可能会失色很多。”

  夷陵区10岁女孩瑶瑶,2岁时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并伴随耳蜗导水管扩张症,双耳平均听力重度损失。可因为家境困难,她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2016年8月,市残联帮助瑶瑶验配了助听器,开始了康复之路。2018年,宜昌艺萌康复中心为瑶瑶申请了国家人工耳蜗项目,同年8月成功植入,还给孩子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不久,孩子的听觉水平、语言能力达到正常人水平。现在,瑶瑶已在正常学校念小学四年级,各项表现优秀。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将残疾人就业与创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相结合,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基本康复覆盖率、辅具适配率均达90%以上,残疾人生活更有奔头。

  权益有保障,职工“工伤不心伤”

  近日,宜昌标点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行政综合部经理何阳收到工伤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共4万余元,长舒了一口气。

  去年12月,何阳在伍家岗快递物流分拣中心帮客户寻找快递时,不慎被高处掉落的包裹砸伤左肩,经医生诊断为左侧肩袖损伤及左肩关节血肿,需手术治疗。

  “住院当天,我就通过公司申请了工伤认定。”何阳说,去年10月,市人社部门曾到分拣中心开展有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政策指导服务活动。正是通过此次宣讲,他了解到自己作为快递网点从业人员能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享受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险和企业无忧保险,遇到意外后心里有底不慌。

  根据事发现场视频和就诊记录,何阳所受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待完全康复后,经工伤鉴定为工伤十级,可进一步申请相关津贴。“补贴金额不仅完全覆盖医疗费用,还有富余,让我停工阶段的生活也得到了基本保障”。

  近日,在伍家岗区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重件码头,门卫吕中山签收了他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结论书》。

  去年4月,吕中山于下班回家途中遭遇车祸,导致左臂肘关节粉碎性骨折、神经损伤及皮肤脱套伤。由于伤情严重,治疗基本结束后,他的手臂仍然难以自如活动,医生便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40余次康复训练总费用近2万元,全部通过工伤保险报销了。”吕中山说,康复后20天左右就收到了工伤八级的鉴定结论,后续将按程序申请其他津贴。

  工伤不心伤,得益于我市在全省率先将劳动能力等级鉴定时限压缩至30天,相关服务有温度、有力度。市人社局介绍,我市构建“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业务培训机制,深化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试点,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生活有希望,幸福像花儿“绽放”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盼头。”10月26日,在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54岁的张克全一边为妻子精心制作菜肴,一边感慨道。

  2015年,张克全遭遇车祸后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第二年妻子又突发疾病数次手术,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连女儿上高中都成问题。好在全民奔小康,一个不能少,一家人渡过难关、顺利脱贫。

  然而2021年,妻子再次突发大病,张克全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明显减少。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入户了解情况,将其纳入2023年脱贫人口“千户万元”增收行动范围,通过开发式帮扶增加收入。

  为方便张克全照顾妻子,帮扶人为他落实了乡中心幼儿园保安岗位,月工资1800元,还专门为其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经过核算,今年他们一家的家庭总收入可达3万多元,人均收入可超过万元。

  这只是宜昌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多措并举抓保障、促增收、增福祉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乡村全面振兴的东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在兴山县高桥乡农村福利院活动室,66岁的余文政和老人们一起,兴高采烈地看着电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衣食住行有人照顾,一日三餐不重样,还能跳跳舞、唱唱歌,这放在以前哪敢想。”

  余文政是一名五保户,过去靠打零工度日。为了保障他的基本生活,2018年8月,在当地政府安排下,他搬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福利院、卫生院“三院合一”的高桥乡福利院,原本只是想住一段时间试试,却没想到一住就是5年。在这里,他和其他69名特殊困难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乐享夕阳红。

  为让老有所养、孤有所依、困有所帮,我市以人民为中心,以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为主体,聚焦农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困难老人基本生活有保障,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独居老人关爱行动,探索出一条农村困难老人健康幸福养老新路径,确保晚年生活更上一层楼。截至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供养老人2354人。今年来,全市1412名党员到易迁点报到,组织法律工作者进行法律维权152人次,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镇村干部进行精神慰藉4922人次,组织开展融入社区活动1019场次,促进易迁点独居老人加快融入社区新生活。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只要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必将更加出彩。

  群众阅卷

  袁剑:希望山区农产品借网快销

  袁剑创业不易,尤其是在他身患残疾之后,一直希望打破农产品“望天收”的局面。此前,他依靠微信中的上千回头客点单,尝到了网络销售的甜头,但时至今日,微信卖桃渐渐式微。

  “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类似直播卖货之类的经验传授,让农产品顺应网络快销的潮流。”他说,最近开通了抖音卖货通道,如何更好地推销自家产品,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罗金玉:适当缩短工伤后申领津贴时间

  罗金玉是北山超市一名销售人员。2020年9月,她在前往公司总部办事途中遭遇车祸,导致左手手腕骨折。经公司申请,于当年年底完成工伤认定。

  由于治疗需在手腕中植入钢板,且短时间无法取出,相关人社服务专员建议罗金玉待钢板取出后再进行工伤鉴定,以便补贴后续医疗费用。8月,罗金玉康复,完成工伤9级鉴定。“目前正在等待工伤津贴发放,如果受伤后能早点领取部分津贴就更好了。”罗金玉说。

  郑陵龙:“邻里互助员”让生活更安逸

  70岁的独居老人郑陵龙,家住夷陵区雾渡河镇清江坪村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享受分散供养政策。政府部门为其确定了专门的生活照料服务人员,村里还设立了“邻里互助员”公益性岗位,帮独居老人们代缴电费、维修水电、购物买药、义务理发等。

  “三年前我遭遇车祸,多亏了‘邻里互助员’张沛立帮忙,不仅随救护车把我送到医院,还帮忙办理入院手续、请护工,忙到凌晨4点多才回家。”郑陵龙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安度幸福晚年,生活很安逸。

  部门答卷

  助“残”

  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4次,惠及残疾人1334人,新增残疾人就业964人,为2.3万人提供基本康复,提供辅具适配6730人次。

  保险

  截至9月,全市工伤类诉求3394件,为1171名工伤职工或供养亲属补发工伤待遇146.67万元。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标准,较去年增幅均达11%。

  增收

  深入推进脱贫人口“万元增收”行动,共帮助1.39万户、3.43万人实现人均纯收入超万元。预计2025年底,40.9万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全部“破万”。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