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关于2022年度“群众满意机关”评选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成效的公示
栏目: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3-12-11 加入收藏
根据《宜昌市直机关“双争”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2022年度群众意见进行反馈整改的通知》(宜直“双争”办发〔2023〕2号)要求,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高度重视群众意见反馈整改工作,结合我局职能职责,研究认领共性意见5条、个性意见1条。为认真回

  根据《宜昌市直机关“双争”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2022年度群众意见进行反馈整改的通知》(宜直“双争”办发〔2023〕2号)要求,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高度重视群众意见反馈整改工作,结合我局职能职责,研究认领共性意见5条、个性意见1条。为认真回应群众诉求,按照《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2022年度“群众满意机关”测评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我局组织相关科室、局属单位开展整改工作。现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公示如下,欢迎广大干部群众监督。

  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023年12月8日

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2022年度“群众满意机关”评选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成效

序号 类别 群众意见 责任科室 整改措施 整改成效
1 共性意见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依然存在,会议文件还是偏多,“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时有发生。 办公室
(机关党委)及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
一是持续深化思想认识。坚持政治引领,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纪委相关要求等,融入工作研究和部署落实,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
二是强化会议文件统筹。严格按照防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整治工作标准,加强会议、文件审批,源头控制和减少会议、文件数量。控制会议规模,提高会议效率;改进文风,少发文、发短文,提高文件阅处速度。
三是充分发扬务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将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和基层具体情况相结合,科学制定宜昌“放管服”改革、城市大脑、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具体推进举措,坚决杜绝“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通过党组会、党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摘编,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谋划、推进工作。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找准定位,突出宜昌特点,坚决不搞“一刀切”“层层加码”。
三是认真检视整改。将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党员组织生活对照检视,深入查摆问题组织整改。
四是严格审核开会、发文。加强会议统筹,落实全局性会议审批报备机制,切实改进会风,务求会议效率。所有发文一律实行办公室审核、领导审签制度,强调发文必要性,建立发文台账,实行清单管理,2023年度发文、开会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共性意见 真正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心声和困惑,多指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办公室
(机关党委)及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
一是坚持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社区、支部制度。全年至少为联系社区、帮扶村解决1件民生实事,加强与窗口支委交心谈心,了解服务困惑,研究解决措施,提升服务效率。
二是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聚焦年度重点,定期到县市区调研指导“放管服”改革、城市大脑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政务公开等工作,提升全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水平。
三是数据赋能基层减负。进一步优化社区微脑平台功能和数字报表台账系统,完善基层数据资源池,提高基础数据精准度,促进基层数据深度应用,增强用户体验。
一是大兴调查研究。制定党组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围绕市委重大战略和局主责主业,科学选定6个课题,广泛深入县市区、村社区、企业、项目现场调研60余次,紧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二是深化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统筹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落实“三必访”“双报到双报告”要求,党员干部常态化下基层,帮助企业、群众、基层解决即知即办问题,办结高频事项下沉、社区活动室改造、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一次办”、宜格服务迭代升级、简化自用材烧材采伐申报办证等6件民生实事。支持深圳路社区1万元资金改造楠海花园居民活动室,赠送党群连心站价值3000余元的图书。支持刘家冲村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安装视频监控和电子地磅等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引入市场主体经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优化社区微脑。在去年整合社区26个常用平台基础上,升级数字报表智能台账系统,优化数据同步机制,新增社区微脑门户,打造社区微脑2.0版本,已开放112个数据字段、绘制各类常用公共数据标签67项供社区调用,覆盖全市1648个村(社区)。
3 共性意见 提高办事效率。 审改科、电子政务科、大数据管理科、市大数据中心、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 一是提升“一网通办”质效。完善线上线下一事联办流程,优化一件事一次办体验。深化一窗通办改革,实现90%的政务服务事项即时审批、窗口办结。推进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宜荆荆都市圈“圈内通办”。推广乡镇(街道)综窗改革,下沉100个民生高频事项乡镇、村(社区)办理。
二是强化证照数据共享应用。推进“一人一档”、“一企一档”建设,打造企业(个人)在线专属空间,扩大电子签章(签名)应用领域,丰富宜格服务功能,优化“鄂汇办”宜昌旗舰店特色应用,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捷度、体验感。
三是全链条提速项目审批。推动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台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集成“六多合一”、“五办”服务做法,发挥项目代办中心作用,助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投产。
四是深化“智简审批”。围绕个人出生、入学、就业、结婚、退休、养老等民生10件关键小事,梳理集成办理流程,完善PC端、自助端、手机端智简审批专区功能,优化50个智简审批事项体验。
五是提高“一网协同”能力。优化宜昌市公务员办公门户平台,扩展丰富功能应用,完善钉钉移动办公平台,提升办公效率。
一是持续推进减时限、减流程、减材料、减跑动“四减”,全市总体即办件率达81.3%,97%的事项可全程网办,1034个事项掌上可办,“鄂汇办”宜昌旗舰店已累计上线1108个事项和服务。290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宜荆荆都市圈通办事项638项。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宜昌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二是搭建无证明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电子证照共享数据库,累计全量归集117类证照340余万条数据。建成10个以上“一企(人)一档”主题,100本常用证照实现免提交。
三是深化“智简审批+无证明城市+信用监管”全链条改革,50个事项实现智能审批,368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简化审批。推动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等10件民生关键事实现“一次办”,累计办件18776件。
四是按照“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3种方式,推动县市区下沉至少100项高频事项至乡镇、村受理,宜都市、长阳自治县分别被纳入为“强县工程”政务服务下沉省级试点和市级试点。
五是服务重点项目提速,建设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台,实行“6421”节点管理,“云监控、云调度”省市重点项目。编制《您投资、我代办》项目帮办服务手册,制定《宜昌市项目审批服务协调推进机制》。完善市区项目“帮办代办”联动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共为全市1990个项目8142个审批事项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六是持续优化宜昌市公务员办公门户平台,加强钉钉移动办公平台运维保障。
4 共性意见 优化发文方式,非密文件从公务员办公门户发送,内网发文发送短信时输入关键词,便于收文单位第一时间掌握。 办公室
(机关党委)
一是坚持“一室统管”,把好公文运转、制发关口,提倡无纸化办公,坚持非密文件从公务员办公门户发送。
二是做到内网发文发送短信时输入关键词,便于收文单位第一时间掌握。
一是严格落实办公室发文统筹审核制度。所有文件一律经办公室审核,明确发文范围、方式,严格执行非密文件从公务员办公门户发送要求。
二是除报送上级汇报等材料外,尽量避免从内网发文,如有发送,落实短信关键词提醒要求。
5 共性意见 相关职能部门应多组织面向市直单位的业务培训,提升办事人员能力素质。 办公室
(机关党委)及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
一是突出宜人服务全员实践。立足政务服务体验年,统筹推进窗口各单位全员、全量、全程宜人服务实践。开展体系化、实战性培训,系统提升全员办事服务能力。加强窗口日常管理和季度考核,建立窗口服务“红黑榜”制度,每月黑榜督问题、红榜亮形象。
二是深化“三基”(基本法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提升全员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
三是聚焦城市大脑建设、数据安全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加强相关单位培训指导,凝聚干事合力,提升行业系统整体能力。
一是开展宜人服务体系化培训。制定窗口8小时、八流程服务规范,每月评选“红黑榜”、每季度评选“红旗窗口”“服务明星”。多次邀请礼仪老师系统培训,建立窗口周一晨会、周四夜学机制,提升窗口人员政治素养和服务水平,致力打造有温度、有速度、有精准度、有舒适度的“四度”政务环境。
二是持续开展“三基”培训。围绕宜人服务礼仪、高效办成一件事、云计算通识、数据安全治理、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围标串标’行为分析开展业务培训,组织13名党员干部赴上海开展营商环境专题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三是广泛开展业务培训。先后围绕“放管服”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试点建设、政务公开开展多次业务培训,县市区系统及市直相关单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提升整体能力和水平。
6 个性意见 城市大脑建设进展不够理想 市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一是推动城市大脑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数字化综合平台等多跨应用场景,持续迭代宜格服务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化成果检验,增强用户体验。
二是夯实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支撑能力,完善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和安全保障体系,在全市有序推广应用一体化数字资源平台,推动数据归集和标准化治理。
一是发挥宜昌数字化比较优势,全力支撑省委赋予宜昌的三大试点任务(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磷化工供应链平台、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经验获国家专家组肯定,12条经验被纳入全省建设指南。牵头开发长江大保护数字综合平台,在国家发改委在宜召开的共抓长江大保护现场会上现场展示。
二是有序推进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四大领域50个应用场景取得量的增长与质的突破。10月27日,上线发布宜昌城市大脑新版“宜格服务”小程序,实现百姓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最关心、最常用的17大类250个事项掌上办理,平台注册量达191万人。
三是依托“城市大脑+部门小脑+社区微脑”,构建了全市“1+13+15+1638”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即全市1个大数据中心、13个县市区数据分中心、15个市直数据分区、1638个社区数据微脑。10月底,省政务管理办在我市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挂牌“湖北省政务数据(宜昌)灾备中心”。
四是开展电子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专项行动,对所有市直单位、县市区开展全覆盖摸底和风险排查,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问题清单,推动整改销号,提升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和防护水平。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