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保康全力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栏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11-22
保康是楚国源头和早期楚文化发祥地,更是生态旅游胜地和健康养生福地。近年来,保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促进“两山”转化的重要路径、推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的重要支撑,加快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核心景区为依托、以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为支撑、以高铁高速和绿色廊道为纽带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高点定位推进,统筹全域“一盘棋”按照省、市对保康的发展定位,保康举全县之力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规划引领。以系统的思维、全局的眼光谋划旅游发展。聘请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充分对接省、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融入襄阳都市圈一体化布局,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创新驱动。以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破解资金难题。保康经济体量小,财政底子薄,但发展旅游舍得投入。充分发挥政策作用,研究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全域旅游、森林康养、精品民宿、招商引资等系列配套政策,每年设立8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和1000万元旅游宣传专项资金,每年整合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坚持大员上阵。以严密的组织、管用的制度推进工作落实。建立县委书记、县长“双领衔”,政府、市场“双驱动”,拉练、评比“双促进”,交办、提醒“双部署”,督办、考核“双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目前,该县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滑雪场和一大批旅游乡村,“春赏花、夏纳凉、秋品叶、冬滑雪”,四季可玩。精心建设打造,绘就全域“一幅画”构建旅游县城、核心景区、旅游小镇、美丽乡村、风景廊道“五位一体”布局,打造山、水、人、城和谐共融的美丽保康。项目围绕旅游谋划。通过招商引资、资金整合、政策争取,实施重点旅游项目65个。推进尧治河、五道峡、九路寨、横冲、六柱垭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梅花寨、蜡梅谷、官山、香炉山、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竞相开发,重点项目有效接续、梯次推进。交通围绕旅游布局。主动服务4条高速、郑渝高铁建设,畅达襄阳都市圈,两小时融入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0年以来,改造干线公路、新修乡村路500多公里,新建、扩建旅游公路100多公里,开通旅游公交专线5条,景区景点与重点镇村、高速高铁无缝衔接,构建“快旅漫游”交通体系。产业围绕旅游转型。挖掘山水文化资源,推进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康养与文化旅游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业态。培育规上文旅企业48家,扶持尧治河文旅集团、唯楚集团、保茶集团、兴发集团保康公司等文旅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城乡围绕旅游美化。依托“一河、两园、两山”城区空间结构,以穿城而过的清溪河为主轴,统筹开发“两山两园”旅游资源(河东官山、紫薇园,河西万年山、蜡梅园),建设“景城一体”的现代新城。推动小城镇组团式、差异化发展,打造了店垭茶乡小镇、龙坪高山避暑小镇、后坪高铁新镇等特色小镇。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全力打造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乡村,全县建成综合试点村81个,实现了乡村旅游串点、连线、扩面。优化环境服务,编织全域“一张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提升供给保障能力。完善旅游要素。策划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四季旅游精品线路。以“保康味道”“保康礼物”评选为抓手,打造美食品牌、旅游商品品牌。发展精品旅游民宿近20家、乡村民宿500多家、农家乐1100多家,床位达1.36万个。打造《荆山楚源》《荆山歌谣》等文艺精品,在景区常态化演出。提升旅游服务。出台“人才十条”,开展合作办班,积极招才引智,组建旅游专家库,提升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建成“一主、一副、多节点”的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旅游标识牌97块、乡村旅游驿站23处、旅游厕所136个。推进区域合作。在区域发展中谋划保康旅游发展,积极与神农架、兴山、房县、南漳、谷城、远安等县区联动,开展市场开发、执法监管、项目策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区域协作,围绕森林康养、避暑度假、冰雪运动、疗休养等推进区域合作、差异发展,推进产品互补、市场共拓、客源共享,促进交通互通、宣传互通、政策互通,助力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亮点品牌,唱响全域“一首歌”坚持全媒体、立体化营销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三级联创”擦亮品牌。全力推进名县、名镇、名村创建。建设荆楚文旅名县,打造4个4A景区、1个湖北旅游名镇、3个湖北旅游名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快尧治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六柱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启动九路寨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一镇一节”聚集人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策划举办茶文化旅游节、蓝莓采摘节、核桃丰收节、帐篷音乐节、乡村马拉松等系列节会活动,受到省内外网友、游客广泛关注。“线上线下”同向发力。综合领导代言、网络直播、媒体采风、专题推介、影视植入、组团奖励等形式深化宣传营销,举办“达人行”“网红打卡”等系列网络推广活动,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抖音、微博、小红书、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省内外重要旅行社聚焦保康,推动“康养福地 楚源保康”品牌形象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保康县文化和旅游局 审稿:张兆虎)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附件:

保康是楚国源头和早期楚文化发祥地,更是生态旅游胜地和健康养生福地。

近年来,保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促进“两山”转化的重要路径、推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的重要支撑,加快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核心景区为依托、以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为支撑、以高铁高速和绿色廊道为纽带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高点定位推进,统筹全域“一盘棋”

按照省、市对保康的发展定位,保康举全县之力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坚持规划引领。以系统的思维、全局的眼光谋划旅游发展。聘请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充分对接省、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融入襄阳都市圈一体化布局,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持创新驱动。以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破解资金难题。保康经济体量小,财政底子薄,但发展旅游舍得投入。

充分发挥政策作用,研究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全域旅游、森林康养、精品民宿、招商引资等系列配套政策,每年设立8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和1000万元旅游宣传专项资金,每年整合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坚持大员上阵。以严密的组织、管用的制度推进工作落实。建立县委书记、县长“双领衔”,政府、市场“双驱动”,拉练、评比“双促进”,交办、提醒“双部署”,督办、考核“双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

目前,该县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滑雪场和一大批旅游乡村,“春赏花、夏纳凉、秋品叶、冬滑雪”,四季可玩。

精心建设打造,绘就全域“一幅画”

构建旅游县城、核心景区、旅游小镇、美丽乡村、风景廊道“五位一体”布局,打造山、水、人、城和谐共融的美丽保康。

项目围绕旅游谋划。通过招商引资、资金整合、政策争取,实施重点旅游项目65个。推进尧治河、五道峡、九路寨、横冲、六柱垭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梅花寨、蜡梅谷、官山、香炉山、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竞相开发,重点项目有效接续、梯次推进。

交通围绕旅游布局。主动服务4条高速、郑渝高铁建设,畅达襄阳都市圈,两小时融入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0年以来,改造干线公路、新修乡村路500多公里,新建、扩建旅游公路100多公里,开通旅游公交专线5条,景区景点与重点镇村、高速高铁无缝衔接,构建“快旅漫游”交通体系。

产业围绕旅游转型。挖掘山水文化资源,推进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康养与文化旅游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业态。培育规上文旅企业48家,扶持尧治河文旅集团、唯楚集团、保茶集团、兴发集团保康公司等文旅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城乡围绕旅游美化。依托“一河、两园、两山”城区空间结构,以穿城而过的清溪河为主轴,统筹开发“两山两园”旅游资源(河东官山、紫薇园,河西万年山、蜡梅园),建设“景城一体”的现代新城。推动小城镇组团式、差异化发展,打造了店垭茶乡小镇、龙坪高山避暑小镇、后坪高铁新镇等特色小镇。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全力打造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乡村,全县建成综合试点村81个,实现了乡村旅游串点、连线、扩面。

优化环境服务,编织全域“一张网”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提升供给保障能力。

完善旅游要素。策划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四季旅游精品线路。以“保康味道”“保康礼物”评选为抓手,打造美食品牌、旅游商品品牌。发展精品旅游民宿近20家、乡村民宿500多家、农家乐1100多家,床位达1.36万个。打造《荆山楚源》《荆山歌谣》等文艺精品,在景区常态化演出。

提升旅游服务。出台“人才十条”,开展合作办班,积极招才引智,组建旅游专家库,提升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建成“一主、一副、多节点”的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旅游标识牌97块、乡村旅游驿站23处、旅游厕所136个。

推进区域合作。在区域发展中谋划保康旅游发展,积极与神农架、兴山、房县、南漳、谷城、远安等县区联动,开展市场开发、执法监管、项目策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区域协作,围绕森林康养、避暑度假、冰雪运动、疗休养等推进区域合作、差异发展,推进产品互补、市场共拓、客源共享,促进交通互通、宣传互通、政策互通,助力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

打造亮点品牌,唱响全域“一首歌”

坚持全媒体、立体化营销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级联创”擦亮品牌。全力推进名县、名镇、名村创建。建设荆楚文旅名县,打造4个4A景区、1个湖北旅游名镇、3个湖北旅游名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快尧治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六柱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启动九路寨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

“一镇一节”聚集人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策划举办茶文化旅游节、蓝莓采摘节、核桃丰收节、帐篷音乐节、乡村马拉松等系列节会活动,受到省内外网友、游客广泛关注。

“线上线下”同向发力。综合领导代言、网络直播、媒体采风、专题推介、影视植入、组团奖励等形式深化宣传营销,举办“达人行”“网红打卡”等系列网络推广活动,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抖音、微博、小红书、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省内外重要旅行社聚焦保康,推动“康养福地 楚源保康”品牌形象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保康县文化和旅游局 审稿:张兆虎)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