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评报告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评报告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8-03-09
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评报告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评报告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规定,现将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自评如下。

一、评价内容自评情况

(一)自评结果

自评总分72分,其中自评分67分,加分5分(注∶武汉自评分为满分,无扣分点;加分为满分)不含"无须自评分,无减分和否决项。

(二)自评工作的开展情况

1.党政同责落实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部署重点工作。2018年,市委将"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纳入"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市政府将"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列入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2018年1月8日,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进一步加强"地沟油"专项治理工作;1月22日市政府常务会研究《武汉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2月12日市政府常务会部署春节期间有关工作,要求各区、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全力做好节日期间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10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市政府副市长龙良文多次率队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现场调研,研究巩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部署严防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扎实推进军运会食品安全保障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以"食安武汉"推进智慧监管为主题,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专项调研并听取汇报。二是完善制度,进一步落实责任。市食安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武汉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规定的通知》、《武汉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制度》,进一步推动党委和政府部门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四有"、"两责"落到实处。三是强化考核,任务执行到位。市政府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绩效考核,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依法治国"内容,权重达到5%,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评价指标。市食安办开展食品安全重难点问题挂牌督办,通过了湖北省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项目中期评估,落实了省政府2018年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任务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2018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含抽检)财政经费为5403万元,预计年末,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执行率达96.65%。同时,市财政局统筹安排了资金2000万元,支持武汉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以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

2.源头治理工作情况

市环保局加强耕地土壤管理,全面推行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优化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布局。进一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落实责任,在项目施工前将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到指定地点,用于耕地开发、土地复垦项目的覆土或中低产田土壤改造。按照《武汉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全市成立水源地联合检查组,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对水源地内各类安全隐患实行"核查销号"制度,积极推进水源地安全整改工作。市农委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积极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工作,2018年农药、化肥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实现了零增长目标。开展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新增6家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企业。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认证工作,新增"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173个。实施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清单管理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全市继续推行蔬菜、生猪、水产品协查制度,建立了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可追溯等制度建设。

3.监管执法工作情况

一是排查隐患,防控风险。根据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从2018年1月起,市食药监局成立六个督导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1-11|月,全市共排查食品相关企业99438家,发现各类食品安全隐患5112个,整改到位4917个,开展专项约谈108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93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起。2018年8月-12月,全市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提能力、建机制工作,市政府印发《武汉市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提能力、建机制工作方案》(武政办发〔2018〕125号),以疫苗安全、重点生产企业、重点区域、虚假宣传、网络经营、食用农产品等为重点排查整治内容,排查食品药品相关企业132849家,整改食品药品安全隐患5895个。同时,开展两轮暗访督查并做到15个区(功能区)全覆盖,随机暗访检查食品药品企业(单位)31家,通报、移交问题和案件线索72条次。二是强化监督,全面评估。市食药监局针对市民消费量较大、风险等级较高以及存在李节性风险的食品,制定印发了第4期生产环节重点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列出7类食品中可能存在的17项风险。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对全市18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及32家肉制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发现企业食品安全风险问题点2199条,督促企业对风险问题点进行整改。三是积极配合,加强监管。市各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发改委对粮油源头进行把关,加强卫生指标检测,防止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市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制定了寄递企业食品安全倒查追责机制,加强寄递渠道食品安全管理,督促快递网购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增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防范和规范意识。武汉海关严格做好进口食品和走私食品监管审核工作,梳理进口食品保健食品备案标签110个,废止3个。成功完成湖北输美鱼产品顺利通过美国农业部等效性评估,获得美方好评。四是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市食安办、市教育局、市食药监局联合开展学校(幼儿园)食堂,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等专项检查,针对部分发生诺如病毒,采取有效措施,联防联控,控制爆发,确保师生食品安全。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对市属主流媒体广告发布情况实施监测692855条次,指导规范促销广告行为85次,查处虚假违法食品(保健食品)广告12起,食品广告违法率下降至0.01%、保健食品违法率下降至0.11%。市城管委、市食药监局加强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工作,联合打击餐厨非法收运,全年开展餐厨废弃物夜间集中执法专项行动,发现和及时纠正问题300余件次,依法处置103件次。市公安局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四大专项治理行动10次,农村食品安全市场得到规范治理。2018年,全市执法、公安机关联合开展集中整治15次,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70余人次。

4.抽检监测工作情况

市农委、市发改委、市食品药监局、市质监局分别制发食用农产品、粮食、食品、食品相关材料等抽检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市农委全年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30.5万批次,其中,定量监测5416批次,综合合格率达到99%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市发改委全年完成粮油产品质量检测984份,品质测报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籽样品1857份,合格率100%。市食药监局全年完成食品安全抽样检测35203批次,出报告34950批次,不合格775批次,不合格率2.21%。区级食品监督抽检完成33927批次,不合格626批次,不合格率1.85%。各区完成食品快检354180批次,不合格26批次,不合格率0.007%。完成食用农产品抽检18527批次,不合格161批次,不合格率0.87%。市质监局全年完成监督抽查食品相关产品416批次,合格率为96.63%。不合格产品已全部跟踪抽查并依法转后处理。市卫计委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全市哨点医院共上报有效病例3522例,可疑食物上报率100%。实验室检测1015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30.13%。所有生物样本的采集、检测均符合规范要求,阳性菌株及时送检复核率100%。在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方面,依托市区一体化的公共卫生监测平台,在全市13个区设置了包括集贸市场和超市在内的52个采样点,完成全年度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样品13大类69细类共1427件计18239项次的监测工作。

5.执法办案工作情况

市食药监局根据新修订的《武汉市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案审会议事规则》,对办案流程予以全程规范。市公安局建立食品违法犯罪专业数据库,采集录入重点案件、人员信息1万余条,并运用技术侦控、网上巡查、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食品安全案件开展分析研判,通过大情报平台发现线索12条,移交相关单位办理10条,纳入重点线索2起。结合省市统一部署的"农村食品安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专项整治,市农委、市食药监局、市公安局"三安联动",严惩了一批食品违法犯罪分子。2018年全市共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157起,公安系统立案73起,刑拘75人,逮捕43人,其中部督2起,省督2起,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2018年,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获评全国食品药品案件查办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6.监管队伍能力提升

全市加强监管队伍专业化建设,扎实推进建设适应食品监管实际的教育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开展业务培训,培训课时不少于40个学时/人。全市15个区局,177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督所,近二十名基层监管执法人员进入系统办理各类业务,执法人员依靠移动执法终端,在现场能够及时处理上级交办的行政执法、日常监管、投诉举报等监管执法工作。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统一部署,市食药监系统内2008人参加201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十部网络学院网络学习,培训参与率96.41%,课时完成率93.87%。全市食品基层监管人员约2000余人开展网络培训,认真做好"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课程学习工作,监管人员培训参与率100%,通过考核率97.12%。与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通过两期培训班,完成了机关、直属单位及基层监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轮训。为做好军运会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工作,11月23日,市军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专班、武昌区食药监局联合在武昌区城市网格化指挥中心成功举办了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省级示范性应急演练,受到省局领导和参加观摩的各市州局领导的一致好评。

7.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市农委加强农兽药追溯系统建设。全市已建立农兽药经营者名录清单,兽药经营已全部纳入农业农村部兽药监管追溯系统,全市130家兽药经营店经营的兽药100%纳入二维码追溯系统。省农业农村厅于11月底召开了"全省农药追溯信息平台"培训会,武汉市江夏、蔡甸、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等六个新城区全部纳入“全省农药追溯信息平台”。同时,各区在创建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时,均建立了农药监管追溯系统。市发改委提升粮食监测体系建设,将市粮油食品中心检验站整体改造资金纳入2019年政府投资计划,项目估算总投资420万元。市财政局拟于2019年安排85.5万元,为市粮油质检站和各区中心粮库购置9台真菌毒素快速定量检测设备,把关入库源头,提升快检能力。市食药监局武汉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按期通过了中国合格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复评+扩项+变更评审,检验能力范围得到拓展。2018年3月通过财务决算审计,并分别通过了市发改委、省食药监局、国家发改委中央资金督导组的检查验收。2018年2月通过原食药总局特殊食品验证评价技术机构备案审批;2018年3月完成湖北省资质认定扩项评审,扩项及变更33项参数的检验资质,满足监管需求。2018年,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在全省率先完成5项科研项目的结题工作,项目质量、组织工作得到了评审专家和省局领导的高度认可,如重点项目《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及污染情况研究》。在食品安全技术研发方面,市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对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的三项科研项目和一项军运会配套检验方法研制项目进行立项研究。还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立项补充检验方法"橄榄油中脂肪酸烷基酯含量的测定方法"一项,项目实施将使企业管控有章可循,政府监管执法有据,促进油脂行业健康发展和维护老百姓消费安全。

8.工作机制健全完善

全市进一步健全部门协作机制,"三安联动"不断巩固。市公安局成立食品药品侦查支队,在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设立联络员办公室,并在市局情报中心和经侦支队情报大队设立专席,通过公安大情报、刑事案件一体化侦办平台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用,全面加强分析研判,提升办案质效。市检察院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执法监督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市食药监局印发了《武汉市食品药品执法总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对案件移送程序、法律监督、涉案物品处置、协作配合联合办案、联络员制度等作出明确规定。市食药监、工商、税务、农业、质监等部门协作配合,构建了具有武汉特色的宣传联防、信息联享、线索联查、执法联动的"四联机制"。市公安局利用大情报、公安云、刑事案件一体化侦办平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一体化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全面采集录入食品违法犯罪线索、重点案件和高危人员信息,深入分析研判,提取案件线索,及时破案打击。全市坚持执法办案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官方网站公开食品案件51件,7件案件正在执行公开程序。2018年,市农委、市食药监局与市公安局召开联席会议5次,开展联合行动7次,捣毁制假售假农产品、食品和私屠滥宰窝点共计87个。市公安系统立案73起,刑拘75人,逮捕43人,其中国家部级督办2起,省级督办2起。

9.社会共治教育及综合评价情况

一是全市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长效宣传机制。搭建集官方微信、微博、微官网、头条号、斗鱼等于一体的自媒体宣传矩阵。全年发布食品科普宣传信息1200余篇次,阅读量近400万次,开展食品安全开放日、健康行等宣传活动38场,开通网络直播,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500万人次。招募食品安全志愿者1000名。我市10家基地被命名为湖北省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基地。二是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督促食品企业落实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开展食品监管业务培训12场,与食品工业协会、商业总会、物流协会、餐饮服务协会联合开展专题培训103场,累计培训近2万余人次。继续在丰富培训形式、扩展培训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上下功夫,以对接机构改革需求为目标,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为导向,将网络培训和现场培训、"走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相结合;做好军运会培训工作,保障重大活动,提升城市形象,不断完善和提升适应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实际的特色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加大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在湖北省市场主体共享交换平台上接收"双告知"信息5788条。坚持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对外公开并依据结果加大对低信用企业的监管频次。市食安办联合市农委、公安、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部门,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对化妆品经营失信企业"武汉世纪恒昌贸易有限公司"进行信用惩戒。四是做好举报投诉及满意度调查工作。2018年,我局监测并转办食品安全舆情85条,处置完成率100%。全市收到食品安全相关信访、投诉举报和咨询16491件,其中食品15709件,保健食品782件,处置率、回告率为100%。全年应对29起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办理省级投诉举报平台转办件1310件,市长专线448件,阳光信访119件,城市留言板71件。市食安办组织第三方完成了上半年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武汉市整体满意度为77.0%。下半年整体满意度78.1%。

10.加减分和否决项(+5分)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事故。具体加分如下∶

(1)武汉市扎实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2018年新增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73个,累计达到956个,稳居全省第一,获省农业农村厅认可。

(2)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成效显著。5月份,蔡甸区接受了农业农村部的交叉检查,并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培训班上作了经验交流。

(3)5月17日,市农委组织5家"三品一标"企业参加了湖北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受到省政府领导的表扬。

(4)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康康姐”宣传团队入选全国食品药品科普排行榜最佳新闻人物;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康康姐"获得"2018年度食品药品监管十大影响力政务新媒体"奖。

(5)2018年7月,武汉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通过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的联合验收。

(6)武汉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进一步整合,市卫计委不断完善市区一体化公共卫生监测平台。在省卫计委对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两次督导检查中,武汉市风险监测等相关工作全省排名第一,并被点名表扬。

(7)武汉海关成功完成国家、省交办的评估任务,中国输美懿鱼产品顺利通过美国农业部等效性评估。

(三)自评中需说明的事项(无)

二、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一)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成绩和亮点

2018年,我市按照省食药安办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政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有"、"两责”要求,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

线,全市食品安全整体状况稳中向好。

1.深化"双安双创",巩固创建成果

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下达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安双创《工作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将"巩固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水平"纳入《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报告》和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市食安办围绕"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水平"任务,在抓好整体工作的同时,聚焦一城一策,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制定了"八大巩固提升工程"学实施计划,巩固和提升武汉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2.突出重点问题,开展隐患排查

一是将保健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婴幼儿配方食品、豆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企业以及在往年风险监测、日常监管、投诉举报、媒体舆情等各类线索反映出问题的生产企业及专项整治相关的企业作为重点高风险企业库,制定印发了2018年生产环节飞行检杏方案。截至11月底已开展飞行检查51家,配合总局和省局开展飞行检查9家,对发现的违法线索移交执法部门立案查处4起,责令企业停止生产经营2家,检查情况已在市局网站公示。

二是强化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2-3月,开展春节开学期间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及校园周边餐饮经营户、学生托餐点2527家,整改455户,立案处罚12起。4-6月,对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行动。排查食品安全隐患1027处,抽检校园食品916批次。5-6月份,组织开展高考、中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9月,开展秋季开学期间,排查食品安全隐患1679处,监督抽检校园食品860批次。

3.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产业发展

市农委加强食用农产品标准制定,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工作。2018年全市新增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73个,累计达到956个。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60万元,对"三品一标"新认证和绿色,食品续展、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进行补贴。在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全国农产品交易会(长沙)上,武汉市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梁子湖河蟹获得金奖。市商务局围绕《全市餐饮业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带动全市餐饮企业推进楚菜创新发展,指导老字号餐饮企业利用互联网+创新进行转型,引导蔡林记、马应龙、五芳斋、汪玉霞上线口碑、美团等大型平台。目前,吉庆街已入驻老字号8家,合计经营面积2000平方。市食药局对标"三个办要求,优化食品行政审批流程,网上申请和预审率达900%,网上全程办理率达80%,一次性办理率达100%,平均办理时限由25天压缩至7天,行政许可证书实现电子化。建立《食品生产许可证》换发"绿色通道"。推动实施食品经营许可"多证合一"。出台《关于支持食品药品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办理许可证注销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若干规定》等,制定小餐饮小作坊许可审查细则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4.紧握民生需求,打造样板工程

一是落实"菜篮子"工程,强化食用农产品监管。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18〕18号)要求,市食药监局研究制发了《落实武汉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方案实施细则》,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是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规范超市经营行为。在去年"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成效的基础上,武汉市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继续深化推进"放心肉菜超市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八大工程。按进展,全市大型、外资超市近2000家卖场纳入创建"放心肉菜超市”体系,三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知名肉食批发公司创建"放心肉食供应商"。

三是注重"四统一两升高",继续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实施餐饮业三年质量安全提升工作。在餐饮单位推行"统一食品安全公示栏、统一量化等级公示、统一名标管理、统一管理档案和有关记录"工作,实现"小餐饮设备设施提档升级"、"餐饮明厨亮灶质量提升"两个升高。2018年对5000家小餐饮实施提档升级。开展清洁厨房行动,全市大型以上餐饮单位及学校、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实施率现已超过80%。

四是探索以网管网"模式,规范网络订餐活动。2018年以来,武汉市通过大数据抓取信息共计9期,监测到未亮证单位3643户,全部督促完成整改。2018年9月,市食药监局印发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加强对入网小餐饮的监督管理,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和食品安全制度不落实、管理不到位、操作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并严厉查处线下利用违章建筑、乱搭乱盖从事餐饮服务或加工场所脏乱差等违法违规行为。联合市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积极推进政企合作项目,共建数据交互渠道,推动"明厨亮灶"和外卖配餐上线工作,共同宣传网络、寄递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5.完善标准程序,构建规范市场

一是逐步实施食品安全生产国标体系。按照"企业主体、分步实施、合力推进"原则,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遂逐步建立实施GMP、HACCP、ISO22000等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良性发展。目前,全市126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中,已有116家完成管理体系认证,占总数的92.1%。

二是制定餐饮行业生冷食品规范操作指南。市食药监局制定了《直接入口生冷食品风险防控规范操作指南》,内容涵盖加工制作要求(专间设施要求、加工操作要求)、直接入口生冷食品的操作示例、警示案例等多个方面,细致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强化生冷食品完善设施设备、规范操作管理,全力降低生冷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三是规范餐厨废弃物(餐厨垃圾)处置。市城管委、市食药监局联合制定了《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监管,规范餐厨废弃物餐厨垃圾)处置的实施方案》。组织各区监管部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规范餐厨废弃物(餐厨垃圾)的处置行为,积极落实餐厨废弃物(餐厨垃圾)设施设备的设置和升级改造。目前,全市共处置餐厨废弃物21.09万吨,各区城管部门通过上门宣传和执法相结合,基本实现了辖区内餐厨废弃物应收尽收。

6.凭借军运东风,提升保障能力

一是针对关键点位制定专项保障方案。市农委编制了《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屠宰场遴选相关工作要求》,市食药监局制定了食品供应总仓及军运村食品安全保障方案,以及军运会食品供应总仓遴选食品安全、军运村餐厅运营商遴选食品安全等制度要求,编制了《食品供应总仓闭合监管工作手册》,供各区对照并结合实际做好保障工作。

二是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2018年9月,市食药监局对军运会122家备选接待酒店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委托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武汉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全市48家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接待单位进行了1000批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市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对承接军运会接待工作的66家酒店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为2019年军运会酒店食品安全工作打好基础。

三是全方位加强团队保障。市食药监局组建了食品供应总仓及军运村保障团队,提前介入总仓及军运村的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各区局选派了高素质监管人员,组建由分管局长牵头、餐饮监管科室负责人为联络员的210人的接待酒店保障团队,做好相关保障准备。坚决第一时间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三、问题与不足

种植养殖环节存在风险隐患。全市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比较大。食品"三小问题突出,主体责任和行业诚信难以落实。少数从业者利益驱使,导致道德缺失,不讲诚信,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和出现负面舆论信息。“双安双创”成果还需进一步巩固。全市食品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化水平较低,质量管理水平不高,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还不能有效落实,群众对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满意度不高,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监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

四、2019年工作计划与重点

一是深化党政同责,着力健全食品安全责任机制。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落实各区、各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的工作责任,着力夯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区政府的主导作用,认真梳理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尤其是进度靠后的区(管委会),党政负责人要亲自过问、重点调度。市食安委将"巩固提升工程"列入2019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年度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是巩固食安创建成果,继续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推动食安城市持续共建、全民共享,着力健全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促进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深度治理。继续开展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省级"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单位)"等创建工作;快推进重点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第三方评估,力争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认证率达90%;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食品行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探索研究"违法失信企业当事人实施任职资格限制";组织第三方开展2019年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力争达到809%。

三是运用多管齐下方式,严防严控关键环节隐患风险。进一步强化管控源头,继续大力开展农产品源头治地、治水、治药、治肥、治添加物"五治行动,深入推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治理农兽药残留超标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小餐饮、食品小作坊、小摊贩专项治理,积极推进食品集中生产区建设,对三小单位建立动态档案,修订完善全市推贩登记及管理工作规范,继续做好临时设摊区域和固定时段内食品摊贩信息登记和监管工作。依法惩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一批处罚到人的典型案例,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四是以军运会为契机,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联合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组建多部门联合保障团队,启动军运村、食品供应总仓、接待酒店、比赛场馆等各项保障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保障团队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实操技能。引入第三方技术机构对定点接待酒店、比赛场馆食品经营场所再次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实现军运会食品安全保障"两个不发生、四个全覆盖"的总要求。

五是加强食品监管队伍建设。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提升监管队伍综合素质为抓手,完善监管体系,充实监管队伍,养专业人才,形成监管合力。组建审评技术中心和职业化、专业化食品药品检查员队伍,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同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抓紧出台落实上级有关事中事后监管及"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的办法,做好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细则、抽查结果等内容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