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种”论文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06-12
农田里“种”论文

博士的实验室搬到试验田

农田里“种”论文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佳峰)6年硕博,他累计在张池村种了两年田,找到了田间油稻连作更加固碳的原因,并把这一成果写进了博士论文。5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生张顺涛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即将进入博士后研究。

    “我博士毕业于张池村。”5月29日,完成论文答辩的张顺涛特意赶回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沙洋油菜科技小院(以下简称“科技小院”)所在地,与村民和科技人员告别。次日,张顺涛挽起裤管和师弟师妹一起,完成了试验田插秧任务。

    来到张池村的硕博生九成没有干过农活,张顺涛也一样。在张池村的两年他与普通农民一样,育秧、插秧、割稻子、割油菜成了他们的生活日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与老农人比赛种田,“农业小白”最终战胜了农村老把式。60岁的村民王方明表示,自己种了40年田,败在这些年轻人手上是服气的,他们的产量摆在那。

    科技小院脱胎于2005年的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站,2011年成立沙洋油菜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创建人、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鲁剑巍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博士或者硕士待在科技小院的时间并没有统一要求,但至少一年的历练,硕博阶段很多学生累计时间达到两年,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有一定情怀,大家愿意把更多时间放在农田里。

    除张顺涛博士毕业外,今年,从科技小院还走出了一名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生阮鹏诚,二人分别成为科技小院走出的第15名博士和第36名硕士。

    “在生产中找问题,在问题中找科研,而不是从论文中找科研。”李小坤是从科技小院走出的第一个博士生,已成长为华中农业大学博导的他认为科研小院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在他看来,当年科技小院不仅帮助自己找到农业生产一线的问题,也了解到农民的迫切需求,给自己的科研指明了方向。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