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一流奋勇争先“拼”出新气象新成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武昌绿色低碳发展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04
对标一流奋勇争先“拼”出新气象新成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武昌绿色低碳发展

对标一流奋勇争先 “拼”出新气象新成效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推动武昌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长江日报 B2/7版 区势

杨蔚 吴迪 刘方舟 况昕昀

 大成武昌。

武商梦时代。

沙湖公园。

华中金融城。

昙华林。

碳汇大厦。

武汉数创大厦。

    一切发展都是“拼”出来的。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武昌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之年。

    1800年的深厚历史,积淀出武昌独具魅力的城市气质,孕育了武昌人“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创新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自2018年起,武昌区稳居全省县市区第一,近三年始终处于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全省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楚天首区”。

    近年来,武昌区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坚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全力打造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今年以来,武昌区保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新动能发展持续加强,市场预期有效提振,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呈现出平稳开局、稳健向好的良好趋势。

    2023年,武昌区获评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唯一的双碳产业特色楼宇——碳汇大厦迎来了首批入驻双碳头部企业,双碳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武昌首个数字经济集聚园区——数创大厦里,入驻的50多家数字科创类及配套创投企业,发展达到阶段性目标和愿景;13个符合条件的街道实现了招商共享中心全覆盖;“全能办事窗口”获国家级试点;SKP、京东MALL、新销品茂等大型商业体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生机勃发的画面,不断展现武昌区“量”“质”并举、有“形”更有“势”的发展局面。

    拼作风、拼劲头、拼决心、拼效率、拼实招,拼出发展新气象新成效。

    距离年底不到5个月时间,武昌区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对标一流、奋勇争先,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冲刺三季度,决胜下半年,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拼项目——做强优质产业稳发展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稳。

    今年以来,武昌区完成引进招商项目46个、签约金额826.9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8.8%;引进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0%;引进外向型项目10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0%;完成亿元以上产业新开工项目纳统5个。产业招商引资开工计分排名全市第一。

    总部位于深圳的优钱科技公司是一家以数字科技驱动,服务中小微企业全流程发展的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企业。

    前不久,武昌区在大湾区设立的5人招商小分队了解到该公司看中了武昌区在全国发展双碳经济的优越环境,计划在武昌区落地一家具有绿色创新服务特色的企业征信机构。

    “小分队”多次上门接洽,最终与该企业一同形成了《项目落地武昌计划书》。前段时间,优钱科技公司有关负责人来汉,就办公用地、人才招募、湖北省金融牌照等事项进行跟进。

    今年以来,为加快重点项目对接,武昌区巩固前期赴大湾区、厦门、宁波等一系列外出招商引资成果,建立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序进度清单,对单对表高位推进,同时发挥驻点招商分队和招商共享中心“前方”和“后方”对接服务作用,促进项目落地转化。

    同时,武昌区还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动,以活动为牵引,对接一批知名企业,梳理一批重点在谈项目,拜访一批前期对接意向项目,推动一批需市区领导会见项目,签约一批跟进洽谈项目。

    产业为基、以产兴城。

    近年来,武昌区坚持打造规模化、高端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以总部经济为引领、楼宇经济为依托,聚焦发展金融服务、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商业商务等四大主导产业。

    据了解,武昌的现代服务业占比达89%,已吸纳世界500强企业63家,聚集各类金融法人机构360余家;拥有亿元以上楼宇23栋,承担了全国70%的高铁、超高压输变电和深基坑设计;世界最大纯商业体武商梦时代、全球店王华联SKP商场等一批高端商业体在武昌布局……优质企业的纷至沓来,印证了“人到武昌顺,事到武昌兴”。

    “五一”期间,武昌区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74万元。

    今年武汉市文化旅游融合与创新大会上,武昌区与武商梦时代、利记轮渡集团两家企业签约,总投资达到70亿元,为中心城区第一。

    2023年1月—6月,武昌区社零额完成总量342.39亿元,增长11%,增幅排名中心城区第一。

■ 拼创新——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

    7月25日,武汉大道与友谊大道交叉口的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各区域紧张忙碌,确保项目明年能建成投用,成为武昌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项目工地对面的全区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武汉数创大厦里,入驻的50多家数字科创类及配套创投企业,发展达到阶段性目标和愿景,不少公司通过了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这里是武昌区滨江数创走廊的核心承载区。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科创产业,正成为武昌加速发展的新赛道。

    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

    “武昌区积极融入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在高起点上保持强劲动力,实现持续增长。”武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武昌科教兴盛,创新基因深入骨髓。

    武昌聚集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701所等25家高校院所和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在校大学生超20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4万余人,驻区“两院”院士达28位、占全省近40%,是全国知名的智力资源密集区。

    高端人才触手可及、创新创造随时发生。

    今年,在武汉赴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城市考察学习之行中,武昌区将招商注意力重点投向数字经济。签约的7个项目中,多个项目涉及数字科创产业细分领域。

    上海微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香港主板上市企业,企业拟在武昌区设立微盟集团华中总部,研发中心、智慧商超板块业务及其华中地区的软件销售、互联网广告等主营业务同时落户武昌。

    近年来,武昌区谋划大力发展以北斗应用、软件服务等为突破口的数字经济,发布了加快数字科创产业发展的“黄鹤楼星空”计划,规划布局了“一谷一廊多带”(即中科·武大智谷、滨江数创走廊、环高校院所创新经济带)数创空间,设立50亿元科创母基金,加速数字经济发展。

    今年5月,“黄鹤楼星空杯”创新项目路演大赛决赛现场,4个项目获得意向股权投资7000万元。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武昌区将深入落实“黄鹤楼星空”计划,实施数字经济企业招引和培育倍增行动,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科创母基金的投入力度,降低数字科创企业的要素成本,努力建设数字经济特别友好城区,“力争到2026年年末,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00亿元、GDP占比超14%”。

    今年以来,武昌区新建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8万平方米,新增市级以上众创孵化载体4家(专业型1家),引进5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项目2个;推动2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和提档升级。

    目前,武汉数创大厦已建成启用,小洪山科学城、珞珈山创新港等创新载体正加速建设,阿里巴巴、华海智汇、浪潮集团的华中总部,微盟集团第二总部等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已落户发展,武昌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5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1家。武昌区数字经济正加速腾飞。

■ 拼转型——打造“碳金融”金字招牌

    今年一开年,首批来自全国的双碳头部企业正式挂牌入驻位于武昌区中北路上的碳汇大厦。

    作为武昌区集中双碳龙头资源打造的全国首个双碳产业特色楼宇,碳汇大厦从建成之初,就吸引了全国双碳企业的目光,不少企业甚至提出要带着自己的上下游“抱团入驻”。

    上下游就在上下楼,双碳企业建起楼内“生态圈”,武昌区双碳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目前,武昌区正以碳汇大厦为核心,辐射周边楼宇,力争形成以武昌为核心的全省绿色低碳服务业高地,助力全国低碳产业示范区、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

    回望两年前,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落户武昌;

    2022年8月,武昌区成为全国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

    同年10月,中碳登(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入驻……

    两年来,武昌区出台了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组建运行中国(武汉)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抢先招引落地了一批双碳产业链企业。

    今年以来,武昌区不断加快推进碳金融集聚区建设。依托碳汇大厦积极开展碳招商,围绕碳资产、碳基金、碳核查、碳征信、碳评级、碳咨询、碳研究、碳科技等涉碳细分领域优选碳招商项目,实现中碳登、中碳科技等28家企业和机构陆续入驻。

    此外,武昌区还不断推进碳金融创新,利用辖区金融机构资源优势,推动一批碳基金、碳保险、碳质押融资、绿证收益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武昌区还开启碳金融司法领域创新,挂牌成立碳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和驻碳金融集聚示范园区巡回审判法庭,创新发布《武昌区人民法院关于为碳金融产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十二条”,搭建专业化涉碳金融纠纷线上、线下解纷平台,为武昌区夯实“双碳”发展新赛道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力量。

    不仅如此,以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为样板打造低碳园区,以中山路办公区为样板打造低碳机关,以各街道为主体打造低碳社区,以中小学为突破口选样打造低碳校园……各种低碳应用场景在武昌有序推进。

    接下来,武昌区将加快建设武汉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双碳产业链企业招引,积极推进低碳场景建设和低碳生活营造,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双碳产业体系,为全市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拼实招——“招商共享中心”街道全覆盖

    今年1月30日,在武昌区新年第一会、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上,区主要负责人提出每个街道建成一个“招商共享中心”的工作安排。

    将招商共享中心“下沉”到街道一级,是武昌区为了进一步强化全员招商理念、健全“大招商”工作机制,打造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城区”一大创新举措。

    目前,武昌全区13个符合条件的街道已实现“招商共享中心”全覆盖。

    除了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空间等“硬服务”外,街道“招商共享中心”还通过链接企服中心、行政审批局等职能部门的资源,构建起护航企业落地生根的“软环境”。

    为帮助入驻企业尽快落户,在黄鹤楼街道“招商共享中心”,街道“零号员工”为企业提供全流程陪伴式服务,提前对企业需要提交的资料做详细说明,并主动上门陪同企业经办人前往武昌区行政审批局办理营业执照,提高办理效率。

    在杨园街道“招商共享中心”,“楼宇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让企业“小事不出楼宇,大事不出街道”。同时,街道主动邀请区直部门进楼宇,一对一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和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会,积极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市场主体提供特色化定制服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南湖街道大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在“招商共享中心”打造高能级招商“朋友圈”,聘请“政企社媒校”人才担任招商大使,先后与前包控股、中商校园、中部科技、安创洁环境等优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一直以来,武昌区尊商亲商,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2020年以来,武昌区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估考核中3年综合第一,以“零号员工陪伴成长计划”等为代表的优化营商环境“硬核举措”,已经成为武昌发展的亮眼名片。

    今年以来,武昌区持续建立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度,从企业落户的第一条短信问候,到企业经营中的困难烦恼,再到企业成长中的政策支持,始终坚持主动对接、全程陪伴、倾力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接下来,武昌区还将继续发力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助推项目落地,丰富中心服务能力,将街道招商共享中心打造成为武昌招商引资的“新引擎”,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凝聚新的强大合力。

■ 拼治理——实现从“生态美”到“品质美”

    今年,武昌区获评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武汉中心城区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也成为全市首个且唯一被省推荐申报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中心城区。

    依山傍水,滨江滨湖。

    武昌拥有16.7公里长江岸线、8个湖泊、6座山体、 116个公园和街头游园,绿化覆盖率超40%,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稳定在80%以上。

    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成长坐标,武昌区坚持人产城融合发展思路,推进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正在实现从“生态美”到“品质美”的全面跨越。

    武昌区加快建设华中金融城、滨江商务区、武昌古城三个功能区,推动杨园、白沙洲片区更新改造,构建“三区融合、两翼展飞”功能布局。同时,武昌区传承古城千年文脉,统筹推进武昌古城更新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开展了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系列活动。

    2018年以来,武昌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98个、二次供水改造566处,新建微循环道路66条。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每千人医疗床位数达16张,新增学位约9500个。

    基础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武昌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今年,武昌区作为武汉市唯一代表,入选全省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强治理基础。健全五级区域化组织架构,细化治理单元,划分25845个“小邻里”,2.5万党员群众骨干任“邻里长”。推动建设5个完整社区试点。

    完善服务体系。率先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推行“民呼我应”机制,促进资源在基层下沉、力量在基层整合、诉求在基层解决。

    强化多元共治。深化“家长里短议事会”等平台建设,强化“三方联动”“五社联动”,组织运用好下沉力量,全区142个社区与下沉单位实施共建项目1101个。

■ 拼决心——打造“人产城”融合现代化武昌

    下一步,武昌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坚持深化三生融合,全力打造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长江岸线整体保护、协同治理,重点加快武昌百里沿江生态文化长廊建设,深化紫阳湖“大湖+”发展模式,系统建设公园、绿道,打造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生态城区。

    二是全力拓展城区发展空间。拓展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同时向空间存量挖潜,盘整现有楼宇空间,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打造更多税收亿元楼宇和十亿元楼宇。

    三是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壮大主导产业,引进、培育链长企业、关键企业、潜力企业,做长做强产业链条。推动碳金融和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发展,发挥“中碳登”注册登记结算平台作用,推动碳排放权质押等更多金融服务产品落地,启动北斗产业园区建设,引导推动辖区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四是全力打造幸福美好样板城区。开展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共同缔造沉浸式调研,探索推进优化基层治理单元等5项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打造学在武昌、健康武昌、颐养武昌等品牌,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 观察:聚力发展数字科创新赛道  创新发展中心城区主产业

    武昌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比学赶超、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恢复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共同缔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功源于思考,思路决定出路。当前,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多元场景、多样生活、便利交际,是吸引人才集聚、发展都市科技产业的优势所在,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回归都市、创新筑梦街区正成为浪潮。在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之年,武昌区展现出这种高质量发展态势,在于其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全球大势,结合自身优势,选定正确方向,抢抓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新领域新赛道,积极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全省首位、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极具特色的“黄鹤楼星空”计划和“零号员工陪伴成长”计划“、一谷一廊多带”数创空间布局、首创的街道招商共享中心全覆盖、“全能办事窗口”国家级试点、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和京东MALL华中首店、世界最大纯商业体武商梦时代、众多热门网红打卡点,以及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省深化共同缔造创新试点等,无不彰显武昌区积极融入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建设,坚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全力打造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决心与魄力。

    作为楚天首区、金融之城、设计之都、文旅胜地、商贸中心和科创强区,武昌区资源要素丰富,转型发展潜力巨大。未来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为出发点,通过城区有机更新和腾笼换鸟,破解土地和空间资源紧张的瓶颈;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硬核举措”和建设数字经济特别友好城区,破解新兴领域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优质市场主体不足的瓶颈;通过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和加大应用示范与场景牵引力度,破解数字科创产业突破性发展、智慧武昌建设缺乏整体合力的瓶颈。唯有加压奋“进”的力量加速集聚,科技创“新”的动能不断催生,才能激发老城活力,将武昌建设成为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卓越城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全省样板、新技术新场景应用示范的全国高地,为武汉建设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贡献“武昌力量”,创造“武昌经验”。

    观察员:武汉市社科院 周阳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