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感受武汉设计的力量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11-06
走,去感受武汉设计的力量

2大活动会场、5大主题展览场馆、16个主题展区,持续15日开放参观,近2000件展品……11月1日,每两年举办一届的武汉设计双年展如约而至,主题展览精彩纷呈、高峰论坛分享前沿动态,丰富的活动让“世界设计之都”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武汉设计双年展是武汉设计之都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本届设计双年展如何向世界发出武汉“设计声音”,彰显武汉“设计力量”?展会现场又有哪些亮点?记者走进位于武昌区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的展馆,一探究竟。

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

01

擦亮世界级名片

发出设计之都武汉倡议

今年3月,武汉正式接任“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正召集城市,成为43个世界设计之都“组长”。

为进一步扩大“武汉设计”国际影响力,本届展会共设武昌区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洪山区武钢云谷·606产业园双会场,以“大设计·大武汉”为主题,包含开幕式、主题展览、高峰论坛、圆桌会议、闭幕式等近20个板块,邀请了来自20个国家的25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代表、友好城市代表和国内外3000余名专家学者、设计大师齐聚武汉。

开幕式现场,武汉市城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灼代表第七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组委会,发布了世界设计之都武汉倡议,倡议围绕以设计引领产业发展、以设计推动科技创新、以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以设计服务群众生活、以设计深化交流合作、培育高水平设计人才等六方面,进一步强化设计在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中的赋能作用、引领效应。

在武汉设计之都创意设计与未来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世界设计组织主席大卫·库苏马以《大设计:大武汉与全世界》为题,赞扬了武汉在建设世界设计之都中取得的成绩,“设计之都”已是武汉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

国际设计理事会前任主席大卫·格雷斯曼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自己到访中国已有50多次,在不同语境中,“设计”一词的涵义都不尽相同。他围绕《万年设计史》,向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设计是什么”。

02

“硬核”工程设计展

展示武汉设计硬实力

记者走到3号馆入口,通过扫码获得一款别具匠心的“种子门票”。工作人员介绍,这张门票包裹着鲜花种子,只要按上面指示进行种植,将会收获一方生机。

走进展馆,工程设计展展区率先映入眼帘。铁四院、中南建筑设计院、长江设计集团、中信设计、中铁大桥院等“武汉设计”的优秀企业代表一一亮相,他们所展出的工程遍布全球,让工程设计展成为武汉设计双年展中最“硬核”的展区。

一块透明显示屏上,动态展示着一个建筑模型的三维场景,上面显示着“一模到底、无图建造”。这让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展位十分抢眼,不时有观众驻足拍照。

“‘一模到底、无图建造’,是我们在拥抱数字化发展中的积极探索。”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剑华介绍,该院在全球率先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这个平台集三维设计、仿真、加工及项目管理于一体,可以让建筑“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融为一体,实现“一个模型干到底,一个模型管到底”。

据介绍,该院已在武汉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和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个项目中,成功实践了以“一模到底、无图建造”为特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杨剑华指着展位上好似“星际漩涡”的亚运会场馆中国杭州电竞中心模型介绍,该场馆让虚幻与现实结合、建筑与生态融合,在比赛中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和赞美。今年10月,该项目荣获德国标志性建筑大奖,进一步彰显了武汉的设计实力和设计自信。

03

再现“迷你”海绵小区

让老百姓看得懂的设计

设计无处不在。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让观展市民能够了解到设计如何点亮生活,设计又是如何赋能城市,不少参展企业颇为用心,利用声光电动态展览模型将各种专业技术更加直接地展示出来,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嘉宾观展

在海绵城市展区,一个大型海绵城市技术演示模型就引来不少观众围观。建筑模型上的小“云朵”模拟降雨,雨水通过植草沟过滤渗透,小区人行道下的截面图,展示了透水铺砖下隐藏的“秘密”——雨水需经过找平层、透水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层,再进入市政管网。

展位现场负责人表示,每一项海绵技术都以最直接的方式进行展现,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让海绵城市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提高城市韧性。

在数字科技体验展区,观众可以体验到“高精尖”的北斗产品。据了解,今年武汉设计双年展首次设置北斗数字科技展区,展出了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机、北斗三号手持机、短报文平台、车载机等产品。

“我们的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最高精度实时处理可到厘米级、事后处理可到毫米级,这已应用到大坝、桥梁、大型构筑物等建设、监测等场景中。”参展企业湖北施德测绘科技公司负责人彭国龙介绍,无论是近期上市的华为Mate60 ,还是刚开通的武汉空轨,这背后都有他们提供的北斗应用技术支持。“我们将利用北斗数字科技,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赋能设计,服务千行百业。”

04

家门口享高水平展览

以展会之“眼”看城市发展

穿行至6号馆,这里是今年特别策划的“在水一方”大师邀请展。巨大的海报从厂房顶部垂下,崔愷、常青、孟建民、高宗余等18位顶尖设计大师的代表作在此联袂展出。

常青院士的设计有着新旧共生、和而不同的特点,崔愷主张立足本土文化的创新,孟建民院士提出“本原设计”的创作理论……该展区为每位设计大师准备了一座专属展舱,他们以图形、模型或是多元的新媒体方式呈现作品,希望让观展人体验到“统一中的参差多态”。

从汉口专程过来看展的柯先生从事建筑信息化相关的工作,在看展的同时,他用手机记录下感兴趣的作品。“大师们的作品让我们仰慕不已。”他感慨地说,“武汉设计双年展的规格越来越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种高水平展览。”

同样是专程过来看展的方女士在看展的同时,还将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转了个遍。“这里难得将老旧厂房改造再利用做得这么好,充分体现保护和再开发的理念。”方女士告诉记者,武汉设计双年展犹如一双城市之眼,她在这里看到了武汉在城市更新中对规划引领、设计先行理念的践行。

本届设计双年展共设置了16个主题展区,各个场馆自11月1日起面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5日,市民可通过网络直播、预约参观、线上观展等多种方式参与,亲自去感受、体验,看看这座城市为成就全球创意城市美好未来贡献武汉力量。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