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379号提案的答复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3-09-28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379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城市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武汉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基础不断夯实。2016年以来,武汉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年均9%左右,多个服务业支柱型产业跻身全国前列,并在细分领域占据全国领先位置,服务业发展生态体系持续完善。2022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将武汉市列入第三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作为中部唯一获批城市,我市服务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将聚焦地方产业特色,稳步推进服务业相关领域开放。

二、相关建议的进展情况

(一)关于学习借鉴1+4”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验,聚焦科技、商业、金融、健康医疗、教育、文旅等重点行业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赋能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试点获批以来,根据国务院、商务部文件要求,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我市积极作为,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试点工作,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与商务部和省商务厅保持密切沟通,争取在试点工作上得到国家部委和省级层面的支持。二是全面深入调研。密集开展对第一、二批试点五省市调研,深入学习试点工作推进各项经验、了解主要难点,并倾听对我市开展试点工作的建议,形成《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五省市调研报告》(已被市委信息室《每日汇报》第30期采用)。三是逐项细化落实。在调研基础上,结合武汉实际,起草了《武汉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90项试点任务和9项保障措施,逐项细化到具体落实部门和属地,依据试点任务分为科教、金融、健康医疗、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物流运输、“两业”融合、优化人才服务和“光谷”、“车谷”平台建设9个方面,分别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和2个平台工作组协同推进。

(二)关于科技领域创新突破,打造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建议

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是建设湖北·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重点任务之一。20212月,湖北工业大学赋权改革试点方案获批通过。根据试点方案,湖北工业大学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一是优化工作流程。明确所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统一赋予科研人员与学校共同所有。明确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采取市场定价的“不评估”模式,无需报国资和财务审批。加强诚信机制建设,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诚信承诺书》作为审核的前置条件。二是实施统一赋权。对所有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共同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对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事关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成果暂不纳入赋权范围。三是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机制。成果转化为现金收益的,按到账金额的4%上缴学校。科技成果采取作价入股投资方式转化的,学校股权占比为成果完成人(团队)所持股份的10%。目前湖北工业大学已建立较为完善、操作性强的职务成果转化制度体系,科研人员转化职务成果积极性大为提升,成果转化渠道更为畅通,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关于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大力开展金融领域开放试点的建议

一是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聚焦重大项目、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扶持。二是积极支持武汉市申报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市共有绿色产业领域上市公司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家、在辅导拟上市企业5家,绿色重点企业上市进展良好。绿色发展类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全市一季度新发绿色债券2只,实际发行总额33亿元。

(四)关于在物流通关领域先试先行,把武汉打造成为全国的“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之一的建议

一是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2023年中欧班列(武汉)1-4月完成发运417列,计34286标箱,同比增长191%,新开国际线路5条,年内有望完成1000列的目标。今年4月,全国首趟以“快速通关”模式出口的汽车专列从武汉运往俄罗斯,比普通通关模式缩短1-2天。二是推动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快速发展。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采取“一区两园”模式建设,分为东西湖园区和阳逻园区,阳逻港园区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临港综合保税区,通过其独特的“境内关外”定位,实施境外货物入区报税,境内货物入区退税等政策,立足区港联动,多式联运,成为国家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在湖北实现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三是加强物流枢纽建设。近年来,武汉市先后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20225月,市人民政府出台《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围绕阳逻国际港、吴家山铁路基地、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打造四大物流枢纽港,以武鄂黄黄为核心,形成武汉都市圈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扎实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加速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协同共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培育发展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发展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五)关于加快商贸文旅领域创新探索的建议

一是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参照我市实际,已建议将“外国投资者、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台湾地区投资者投资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演出经纪机构”“艺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以及“举办外国的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在剧场(院)、体育场(馆)等演出场所)”的审批权限分别由国家文旅部、湖北省文旅厅调整下放至武汉市区级文旅部门。二是培育发展新型消费。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支持有条件的区(开发区)建设国际消费引领示范区,大力发展首店、首牌、首秀、首发“四首”经济,研究出台支持首店首秀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广泛吸引国货品牌和全球知名品牌首店,推动商圈商街改造提升,打造一批夜消费集聚区,加快发展新型社区商业,持续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三是积极推动“两业融合”发展。以省级试点为主要抓手,发挥现代服务业驱动作用,提升服务要素支撑能力,推动重点产业领域业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先后三次组织申报“两业融合”试点,目前我市试点单位16个,其中试点园区2个、试点企业14个。

(六)关于在健康医疗、教育领域加快深化国际合作的建议

一是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支持市属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提质增效,为学生架起成长“立交桥”,也为学校培养锻炼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队伍。支持市属高校引进海外智力,设立大学生海外实习计划。支持在汉高校打造“留学”武汉品牌,20226月,我市再次上榜QS2023最佳留学城市排名榜单。支持相关区域积极引进领科、爱莎、贝赛思等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并对在汉新建项目提挡升级。二是推动教育合作“走出去”。支持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烽火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打造师资队伍、开发课程标准、打造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积极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职业院校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鼓励并推动职业院校面向海外建设“鲁班工坊”。三是推进国际化医院建设。支持民营医院国际化发展,在前期同济医院、武汉儿童医院开设国际门诊的基础上,支持武汉百佳妇产医院、武汉亚心总医院引进国际保险,设置国际门诊或提供外籍患者导医,开展国际化医疗服务。四是稳妥开展外事交往事宜。配合省卫健委圆满落实援非任务,圆满完成中德未来医疗卫生交流意向等外事任务,配合开展鄂港合作事项确定及落实。加强外国医师注册登记管理工作,配合市出入境管理局开展协同外管。五是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强中医药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申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加快走出去步伐。做好中医药对外援助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与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聚焦制度创新,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主动适应全球产业链重塑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围绕旅游、交通运输、金融、商务服务、技术服务、医疗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等重点领域,分类放宽准入限制、促进消除行政壁垒、完善监管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改革监管模式、优化市场环境,努力形成市场更加开放、制度更加规范、监管更加有效、环境更加优良的服务业开放新格局。全面落实改革试点任务,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为国家全方位主动开放和服务业的开放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汉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商务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武汉市商务局

2023718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