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4-03-01
武汉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武汉经济社会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武汉体育事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以来,全市体育战线牢牢把握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战略机遇,高扬干事激情,迸发奋进力量,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体育事业全面提升,为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底气、增强了信心。

1.军运盛会影响深远。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109个国家9308名军体健儿同台竞技,赛事规模、场馆标准、运行水平、竞技成绩创历届之最,全面兑现了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充分肯定,赢得了世界各国参会人员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全市体育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流”目标要求,用担当诠释初心、用拼搏履行使命、用卓越彰显荣光。一是高质量参与体育赛事筹办,以最高标准开展竞赛组织。确定27个比赛大项,并逐一与国际军体各运动项目委员会签订备忘录。组建38个竞委会,组织开展38场测试赛,军运会3065场比赛运行顺利,获得各方高度评价。市体育局直属运动员陈洁勇夺军运会女子50米仰泳、100米仰泳和4×100米接力三枚金牌,并打破赛会记录,武汉籍运动员张雨涵勇夺军运会200米蝶泳、4×2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为成功举办军运会贡献了体育力量。二是高起点参与赛事策划,以最严要求强化统筹协同。参与96项重大里程碑项目、1882项筹办重点工作、4000余项计划方案,实现了赛事运行与城市运行,赛前运行与赛时运行无缝衔接,确保了军运会各项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三是高标准参与场馆建设,以最优质量建设场馆设施。与军地相关单位一起,对标奥运,以世界一流水平完成35处场馆建设改造,创造了大型赛会场馆建设的“武汉速度”。赛时场馆软硬件设施运转有序高效,为军运会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高效率参与新闻宣传,以最强热度营造舆论氛围。树立“国家任务、国家媒体、国际标准、国际影响”的宣传理念,促成中宣部印发《关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将武汉军运会宣传工作纳入建国70周年总体宣传计划和中央新闻单位重大主题宣传重点内容,积极对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开展深度合作,组织“全球百家媒体武汉行”等系列宣传活动,邀请4300余名媒体记者驻汉报道军运会,央视直播超过6.3亿观众观看,创历史记录,境内外主流媒体播发军运会相关报道120多万条,军运会相关话题网上阅读量超过60亿,强化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舆情防控,实现了“宣传高点赞、工作零差错、舆情零炒作、服务零投诉”的目标,彰显了体育为城市增光添彩的强大功能和力量。

2.群众体育深入推进。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重,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持续开展市民的“身边工程”,以“全民健身”促“全民健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从358.4万人发展到394.88万人,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从88.72%提高到92.53%。群众体育焕发蓬勃生机。一是市民身边的组织不断壮大。市、区体育单项协会由“十二五”末期的不足100个发展到292个,其中市级52个,区级240个,90%以上的街道和乡镇建设了文体服务中心或综合服务中心,市民身边的“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从28494人增加到37706人。二是市民身边的设施大幅提升。借武汉军运会东风,全市体育场地由22000个增加至32109个,体育场地总面积从1460.24万平方米增加至2347.1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7平方米。依托全国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累计建成社区足球场地509片,全市社区足球场地总数达到1500片,超出全市1377个社区的社区总数,平均每个社区1.08个,每万人1.25片。军运会后,新增五环体育中心、青山、汉阳沙滩排球场、武汉商学院国际马术场、蔡甸国防教育园射击馆等大批设施,填补了城市运动项目场地和区级标准场地空白。三是市民身边的活动蓬勃开展。“十三五”期间,共举办小型多样、各具特色,深受市民喜爱的全民健身活动5000余项次,每两年举办一届的武汉市全民健身运动会调整为每年举办一届,吸引近千万人次直接参与健身活动;成功举办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开展市民身边的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徒步、广场健身操、工间操等比赛1000多项次;四是市民身边的服务提档升级。每年在武汉三镇选定40家游泳场所,为中小学生提供20天免费暑期游泳服务,共接待中小学生参加游泳活动达150万人次。同时,在全市15个行政区的139个培训点,开展暑期体育项目技能免费培训,50000余名小学生接受了游泳、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滑冰等项目的专项技能培训。

3.竞技体育再攀新高。一是一批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十三五”期间,我市训练单位100多名优秀运动员入选各级各类国家队和顶级俱乐部,正在成为扬威国际赛场的明日之星。其中,王霜、艾衍含、陈洁、薛飞、孙飞翔、王潇、宋佳怿等武汉运动员屡屡在国际大赛中争金夺银,为国争光。二是在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上展现武汉力量。我市46名运动员代表湖北出征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为湖北代表团夺得2金2银3铜,荣获第十三届全运会备战参赛先进单位。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上,我市派出426名运动员的强大阵容,共夺得34金22银28铜,无论参赛规模和还是竞赛成绩近乎占据湖北代表团半壁江山,为我省代表团历史性的跨入全国第一方阵贡献了重要力量。三是职业体育强势突破。武汉卓尔、江大女足,武汉男女足双双冲超成功,江大女足勇夺超级联赛冠军。武汉当代男篮俱乐部参加NBL并打进季后赛,武汉盛帆成立女篮职业俱乐部征战WCBA,我市成为同时拥有职业男女篮俱乐部的城市。四是足球改革“武汉模式”获中央首肯。2018年5月,武汉被中国足协确定为新一轮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城市,同年9月,中央深改办专程来汉调研总结足球改革“武汉模式”,中央政研室《改革情况交流》第63期,以《武汉市“五化”推进足球改革倾力打造“足球之城”》为题全国推介武汉经验。中国足协在武汉召开青训工作专题现场办公会,与武汉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青少年足球队协议,男、女足U13国家队正式落户武汉实施共建。

4.大型赛事亮点纷呈。“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举办承办了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男篮世界杯、足球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世界体育舞蹈大赛、武汉网球公开赛、国际航联锦标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武汉716渡江节、武汉木兰登山节、武汉国际风筝邀请赛、“同城双星”龙舟友谊赛等100多项次高水平体育赛事。“一城五马”中的汉马(武汉马拉松)、水马(武汉水上马拉松)、天马(世界飞行者大会)、赛马(国际赛马节)、铁马(汽摩大会)形成了武汉体育运动独特品牌和名片,开启了武汉体育水陆空“五马奔腾”的新格局。“跑汉马”“游水马”“赏天马”“观赛马”“看铁马”成为江城生活新时尚。

5.体育产业动力提升。一是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各类体育企业发展到8758家,体育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49%,其中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8.05 %,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近8万人,项目更丰富、门类更齐全。二是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评选中,武汉有四家上榜,是中部地区入选体育产业“国家队”项目最多的城市,其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被命名为武汉经开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昊康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武汉马拉松命名为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三是彩票销售创历史新高。五年来,我市体育彩票销售量突破150亿元,是“十二五”期间销售量的2.5倍。

2020年,武汉体育系统经受住了抗疫斗争的严峻考验,无数体育人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和全市人民一道,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全市16家方舱医院由体育场馆改造而成的占了10家,最大程度地缓解了疫情初期“人等床”的被动局面,为武汉抗疫战局的整体扭转作出了重大贡献。“向英雄致敬”2020武汉乒乓球邀请赛,打响体育赛事活动重启第一枪,引起全国关注和新华社、央视等众多主流媒体的强烈共鸣,传递满满的社会正能量。

(二)“十三五”时期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武汉体育事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态势,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体育发展的根基更加深厚,优势更加突出,动力、活力更加彰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武汉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现有体育资源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距离。二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和路径有待进一步拓宽。三是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有待提高。四是职业体育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五是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六是大型体育赛事运行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七是疫情防控和体育事业发展的统筹力度有待加大,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日趋向好,大型赛事活动有待适时恢复启动。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补短板、强弱项、增效能,勇于担当,全力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一)政策环境日趋向好,赋予体育发展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小康的指标必然包含全民健康和体育发展方面,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亲切关怀,是对体育工作者的极大鞭策和鼓励,对我们做好体育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军运盛会成功举办,形成体育发展新动力。武汉军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武汉体育历史性地站在了更新更高的起点上,极大地提升了武汉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极大地激发了武汉市民的体育热情,增强了市民的体育意识,改善了武汉的场馆设施,为武汉体育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体育消费成为新增长点。城市经济步入新常态,体育成为消费升级、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群众健身意识增强,对体育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将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多样化发展,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改革创新日益深入,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在“四个全面”战略构想指引下,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多元化发展愈加显著,以数据共享、资源共通、方法共用、人才共培等为主要途径的体育内部融合以及体教、体旅、体医、体科等跨界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五)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体育智慧化成为新亮点。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一轮创新发展浪潮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已成为各领域创新发展的核心。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迎合了体育参与者的个性化诉求,促使体育智慧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三、“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要求

(一)“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战略性机遇,高质量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体育事业保持中部龙头、全国前列、世界影响。力争到2025年,把武汉打造成人民体质明显增强、人才培养全国领先、体育产业发展壮大、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活力之都、健康之城,体育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全面彰显。

(二)“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 健康为本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重,发挥体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本质功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积极推广全民健身,提升市民身体素质,保障市民的体育权利,推进城乡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普及化,注重体育与健康、养老、医疗等领域良性互动,打造“活力之城”、“健康之都”。
  2. 改革创新
  坚持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更好地发挥改革创新的牵引作用,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破除制约体育发展的障碍,激发体育内在活力,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发展。
  3. 多重动力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体育发展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参与体育发展的积极性,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政府、社会、市场”的多重动力,推动体育健康发展。
  4. 统筹融合
  坚持体育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方向,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坚持遵循体育与教育、医疗、文化、科技、旅游、金融等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5. 科技赋能
  倡导自主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武汉科技、人才和信息等资源优势,坚持鼓励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体育信息化、智慧化发展。

(三)“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25年,体育强市基本建成,体育各领域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全民健身水平达到新高度。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

——竞技体育实力再上新台阶。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健全、成熟,项目布局更加合理,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办好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以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为重点的职业体育项目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女足女超联赛夺得三次冠军、男足中超联赛成绩进入前列、羽毛球俱乐部冲超成功。

——青少年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体教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青少年健康促进、后备人才培养、赛事融合进一步加强,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00所以上。办好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

——体育产业发展形成新成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主体活跃、结构更优的发展格局。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1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体育消费规模达到260亿元,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达到10个。

——体育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体育项目的体育文化内涵得到充分挖掘,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和社会舆论氛围初步形成。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体育成为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体育智慧化达到新水平。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广泛应用,智能制造、智慧体育、互联网+等新技术运用更广,发展环境更优,成为现代体育新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体育对外交流作出新贡献。体育对外交流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体育对外交流新格局。体育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服务“五个中心”建设的能力和作用更加凸显。

表1 “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项目

目标

主要指标

2020

2025

全民健身

打造活力健康之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数

49.64%

50%以上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数

3‰

4‰

开展市民身边的健身活动

5000场次

6000场次

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

92.53%

95%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17平方米

2.7平方米

重大赛事

打造国际赛事名城

新申办国际体育赛事活动项次

8项次

10项次

举办国际、洲际体育赛事活动以及渡江节、赛马节等传统品牌体育赛事项次

50项次

60项次

策划推出新的自有IP赛事项次

1

3

竞技体育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武汉运动员参战奥运会成绩

东京1银

巴黎2块奖牌

武汉运动员参战全运会成绩

14届7金

15届8金

全市布局重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训练项目数量

16

20

命名和资助青少年后备人才基地数量

54

80

全市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库数量

4000

6000

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数量

186

200

创建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量

24

100

向国家、省和各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数量

100人次

120人次

体育产业

打造体育产业中心

体育产业总规模

531亿元

1100亿元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49%

2%

体育消费规模

260亿元

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数量

7

10

四、“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优化公共体育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全民健身“身边工程”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以及区域、人群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科研机构和高校体育人才科研优势,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研究。完成第六次武汉市全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12万人的市民测试健康档案基础数据库。加强智慧体育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一主引领”的重要作用,立足武汉、辐射周边,实现武汉城市圈核心数据集中、规范、整合、共享,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普及亲民便民的体育设施。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区域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城乡边角地、老旧街区、闲置厂房等新建改建健身设施,打造城乡“12分钟体育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做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场馆设施的赛后利用。引入专业运行团队,有效盘活资源;推进场地智能化改造,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各类赛事活动,实现“后军运”场馆的“零”闲置。

开展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直接参与人数达到10万人次,覆盖人群100万以上。打造健康武汉健步走、全民健身大联动等品牌活动,依托地域人文特色和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精品赛事。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间健身制度和群众运动等级评定制度,完善业余体育竞赛体系。推广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挖掘传统特色运动项目,扶持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加强体医融合,促进健康武汉建设。运用各级各类宣传媒体,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开展全民健身项目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和进企业。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评价公益服务活动,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推广运动处方师培训。

大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深化体教融合,开齐开足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推动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完善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面向在校学生开放各类青少年体育集训活动。推动青少年体育服务进学校,构建市场化运行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培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举办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

(二)提升竞技综合实力,提高为国争光贡献度。

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加强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企业、俱乐部、培训机构、训练单位的优势,制定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体育经纪人、体育媒体人等各类体育人才引进培养中长期规划。建设市优秀运动队训练大数据管理系统。依托市内现有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和单项体育训练基地,重点打造若干高质量“训、科、医、教、服”一体化训练基地。加强反兴奋剂工作,建立健全全周期、常态化、制度化的反兴奋剂教育预防体系。

做好夏季奥运会、冬奥会和全运会备战参赛工作。持续推进国家队省队联办共建工作,完善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激励奖励政策,确保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对国家和湖北省的贡献度稳步提升。结合国家综合性运动会改革和武汉实际,优化运动项目布局,强化基础体能训练,加强后备力量培养,确保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持续加大冰雪项目跨界跨项跨季选材力度,确保冬运会参赛人数和参赛成绩不断提高。

抓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施青少年体育拔尖人才建设工程,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支持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鼓励中小学校设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青少年俱乐部准入和建设标准,组织开展俱乐部联赛。参战第十六届湖北省运动会,稳居龙头地位,锻炼并发现一批优秀后备人才。持续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育运动技能系列培训活动,帮助全市青少年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健身技能,从中发现更多的“好苗子”。

推动职业体育发展。加强职业体育发展规划引导,研究制定相关扶持和激励政策。构建体育系统、职业俱乐部、校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训练备战的科学化水平。以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社会关注度高、深受群众喜爱的项目为重点,培育一批竞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社会声誉佳的职业体育俱乐部。进一步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职业体育俱乐部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水平。支持电子竞技、冰球、击剑、马术等时尚运动项目俱乐部发展壮大。

(三)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产业政策,出台《武汉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指导支持体育核心业态发展壮大。推动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打造一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项目。重点布局水上、山地户外、冰雪、航空、马拉松、自行车、击剑、马术和电子竞技等引领性强的时尚运动项目产业。引领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体育制造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贸易营销、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激发体育市场活力。增强体育市场主体能级,培育一批领军体育企业、独角兽体育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体育企业。实施体育名牌战略,鼓励体育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健全土地、技术、数据等体育要素市场,扩大体育服务贸易规模。鼓励体育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加强体育产品服务质量监管。发挥体育创新创业联盟、体育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大力推进融合发展,加快体育与互联网融合,全面推进互联网与体育装备制造、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等深度融合;加快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目的地、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加快体育与商业融合,打造集体育、文化、旅游、商贸、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综合体。

促进体育消费智慧化升级。顺应商业变革趋势,培育体育领域定制、体验、智能、时尚和场景等消费新热点和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等体育智慧化消费新业态。拓展运动康复、体育观赛、运动休闲、户外探险等领域高端消费载体。激发体育消费潜力,活跃体育消费市场,拓展特色体育消费。推动体育消费支付智慧化产品创新,鼓励体育金融消费品开发。建立体育消费智慧化统计体系。

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引导推动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产业园区等各类载体升级发展。拓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支撑作用强的高质量创新载体。构建传统线下与新兴线上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打造协同创新、智库服务、资源交易、产业孵化、检测认证、大数据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多层次专业化服务平台。

培育品牌赛事活动。推进机制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体育赛事活动体系。以职业体育和高商业价值的品牌赛事为重点,建立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特许商品开发、终端消费的一体化运作体系。主动融入“五个中心”建设,筹办好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等国际体育赛事活动,持续举办汉马、武网、渡江节等系列品牌赛事活动,将武汉国际赛马节提升为中国赛马节,争取将武汉马拉松打造成国际田联金标赛事。引进国际专业赛事团队,联合打造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强化体育赛事统计分析,制定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建立健全赛事标准体系。

(四)繁荣体育文化,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倡导健康运动生活方式,创作一批弘扬奥林匹克和中华体育精神的体育题材作品。注重挖掘和弘扬我市优秀运动员祖国至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更好发挥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中的积极作用。

提升体育对外交流层次和水平。主动发挥体育作为世界通

用语言的独特作用,配合开展国际友城体育交流,办好“小而精”的体育交流活动,促进友城相通。提高城市体育对外开放水平,扩大体育朋友圈,巩固拓展与国际、洲际体育组织的体育赛事活动合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提升城市体育发展水平。

挖掘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做好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传承,加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城市体育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体育博物馆。组织开展体育藏品送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做好体育文史资料留存、地方体育史志编纂和典籍出版工作。支持各地举办传统体育项目节日和运动会。

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提炼运动项目特色、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形成具有不同运动项目特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符号。讲好以优秀运动员为核心的项目文化故事,打造和培育具有优秀个人品质和良好运动成绩的体育明星形象,组织运动队和体育明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传递运动项目社会正能量。

加强体育文化创新交流。重视体育文化与产业的融合,通过开展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摄影等活动形式,拓宽体育文化创新途径。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推动体育文化传播。

(五)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体育管理机制改革。强化政府主导责任,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提供多元公共体育服务和产品。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重要作用,坚持开放办赛理念,引入竞争机制,推动更多高校、协会、企业参与市优秀运动队办队,重点推进奥运会、全运会新增项目社会力量办队。

构建开放融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加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互联互通,建立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融合发展机制,切实增强体育事业发展新动能。向社会全面开放体育行业资源,促进体育与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特色业态和服务新模式。促进各行业体育资源全面开放,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参与体育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体育经济,在扩大开放中拓展体育发展新空间。

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行业治理水平。按照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做大做实做强各级体育协会。指导各级各类体育社团、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实现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和专业化运作,建设成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体育治理现代化中的平台载体作用。成立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社团,鼓励大力发展社会体育俱乐部,提升社会体育俱乐部人均拥有率。

五、“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和决策部署。要将体育强市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体育强市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还要充分利用部门整合的机构优势和资源优势,做好“体育+”“+体育”文章。

(二)强化政策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实现政策叠加效应。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把体育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制定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指导性目录,规范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

(三)健全落实机制

各区、市直相关部门要按照体育强市建设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具体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加强督促检查、推动政策落地。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体育强市建设,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调、齐抓共建的体育工作大格局。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