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下“七味药”赢得“第一名”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8-12-08
猛下“七味药”赢得“第一名”

  武汉市新洲区政务服务中心下苦功打造一流服务窗口

  中国经济网武汉11月25日讯(通讯员黄金旺)今年年初,武汉市新洲区召开2013年“十个突出问题”整改公开承诺会议,将事关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的10项内容“整体打包”,由职能部门负责人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开向全区百万人民作出庄严承诺,确保限期整改。在整改过程中,新洲区纪委成立治庸问责督导专班,邀请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定期不定期跟踪督办。“进一步加大工业、服务业、建筑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与并联审批实施力度”被列入第七个问题,由新洲区政务服务中心牵头整改。

  为切实整改到位,进一步营造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优良环境,同时打造一流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窗口,新洲区政务服务中心在统一思想、规范服务、培训员工、加强巡查、时刻绷紧整改这根弦的基础上,成立了十个突出问题整改责任小组,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素先担任组长、副主任朱海平、中心纪检组书记汪先桃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整改推进工作,各个窗口负责人为整改小组成员,负责各自窗口的审批流程优化、落实并联审批主协办职责相关工作。

  一是整合职能,优化流程。实行“三集中”、“五到位”,明确在22个单位相关业务科室加挂“行政许可科”牌子,综合承担单位行政审批职能,明确了新洲区38个审批职能部门的首席代表,刊刻了38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对保留的291项、取消的37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在政府网上进行了公示,对各部门的审批权限和标准、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及审批权限进行了全面检查,对过去标准不清、要件不全、程序复杂、时限过长进行了整改。经过整改,承诺时限平均提速超过50%,免征了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免了9项工业项目落地审批收费。

  二是完善并联审批联动机制。制定了《新洲区关于推进服务领域和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方案》,建立每月定期的并联审批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5个并联审批和8个相关并联审批事项,明确了4个阶段主协办部门职责、主要工作和办理时限,采取“并联审批、职能归并、委托代办”等改革措施,形成外部流程变内部程序、串联审批变并联审批、单一分散服务变集中服务的新机制。在整个武汉市的并联审批平台中,全市15个区(开发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共正式办理录入并联审批32件,新洲区完成19件,占到总数的70%以上。武汉市政务服务中心还专程到新洲区调研学习,并向全市推广。

  三是强化督查代办机制。对行政区域范围内,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包括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实施代建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实现全程无偿代办。全区共有26人负责协调代办工业项目审批手续,对代办过程中发现的审批不规范问题,区督查代办中心及时督查相关部门人员整改。

  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新洲区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在武汉市远城区中纳入全市统一审批平台及电子监察平台,并开通网上服务平台及网上申报平台。依托统一的行政审批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优化后的审批流程得以全面落实运行。

  五是接受群众监督,深化政务公开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将审批相关事项通过网络公示、电话查询、窗口反馈等形式公开,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

  六是植入质量管理体系,试点标准化建设,工作人员实行星级化评比管理机制。按照国际服务质量体系编制政务服务标准体系表,对进驻的38个部门291项审批事项的工作流程进行一一梳理,绘制成为工作流程图,使部门之间无缝对接。实现了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

  七是中介机构实行目录化管理机制。印发了《新洲区项目建设中介机构目录》及《新洲区项目建设中介机构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76家中介机构实行目录化管理,其中9家自去年11月已进入政务中心办公,接受中心的日常监管,推动了中介机构与主管单位的分离,规范了中介市场,巩固了优化后的审批流程,加强了后续监管。

  新洲区政务服务中心下苦功打造一流优质服务窗口,猛下“七味药”,终于赢得社会各界良好的口碑。前不久,在全区工业企业投资发展环境指数测评中,以8.8269分排名全区第一名。

  中国经济网11月25日

附件: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