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江夏建设的实施意见
栏目: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17-08-09
江夏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江夏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街道办事处,金水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

智慧城市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综合性载体。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水平,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为在快速崛起的信息经济浪潮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实现“一个率先,四个示范”的战略目标。经研究,现就智慧江夏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引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主线,以培育新型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为支撑,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为目标,着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创新社会治理,把江夏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武汉南部生态新城,实现“智慧江夏、富强江夏、美丽江夏、幸福江夏”的奋斗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的积极性,推动智慧江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开展试点示范,营造环境,创造条件,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智慧江夏建设发展新模式。

(二)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坚持整合、共享、服务、安全的建设原则,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大力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全面推动信息共享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发展。把提升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和建设智慧应用平台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统筹规划、规范管理、信息安全,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通过分阶段发展,滚动推进实施计划,全面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互联,集约共享。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加快制定各类标准规范,建设集中统一、部门共享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集中与分散、建设与应用的关系,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跨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服务协作,打破“数字鸿沟”,走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四)统一标准,安全可控。按照统一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江夏区智慧城市公共设施、基础网络和支撑平台,规避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和潜在风险。建设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网络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安全和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三、总体目标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各领域互联网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初步建立以“宽带普及、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应用创新、民生普惠、产业转型、安全保障”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江夏,力争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智慧基础设施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智慧政务运行高效区、信息经济产业聚集区、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

智慧基础设施先行区。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光纤入户率达到90%以上,实现宽带村村通。城市和农村家庭分别具备100Mbps(兆比特每秒)、20Mbps接入能力。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搭建主干高速光纤通讯网络,健全泛在互联和多源通讯协议接入点,构架泾渭分明、多源融合、结构灵活、安全可靠的基础架构,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进入全省前列。

智慧政务运行高效区。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建立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全区电子政务平台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覆盖、网上办理流程全覆盖。

信息经济产业聚集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与内容服务、新型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为主体的信息经济快速发展,位列全市新城区首列。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初步建成具有江夏特色的智慧城市,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智慧发展。智慧城市国家试点城市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四化同步”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国示范。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通信企业积极性,大力推动基站、管道等基础性资源共建共用,加快推动三网融合、光网城市、移动通信4G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等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宽带提速、无线城市、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快布点 WiFi 网络建设,在重点商圈、 车站、市民活动中心、校园等公共区域实现无线热点全覆盖。全面推进传感器的部署,扩大包括RFID 感知、位置感知、视频感知、环境感知等感知监控网络覆盖范围,实现城市动态实时监控。

2.加快建设云计算中心。利用“光谷数据中心”已有的基础设施资源和云环境,构建一个整合的、先进的、安全的、易扩展的开放性云计算平台。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需求,扩展整合所需的各种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提供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管理、虚拟资源智能调度、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租用服务,满足政府、企业及公众的应用需求。

3.加快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面向宏观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数据库和数据服务,包括数据库体系(含中心交换库、基础数据库、专题库、业务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元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处理系统、应用支撑系统、数据综合分析系统),集中采集、整合、存储各共建部门指标数据。

4.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区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异构海量数据的交换与共享。重点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建设安全可控的城市信息安全体系。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和规范, 强化电子政务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和制定信息安全分级测评制度、信用管理、安全认证、信息资源管理等安全规范。完善安全监管平台,推进网络安全监管的全域覆盖,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运维调度功能。

(二)大力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实施智慧市政工程。着力构建地下管网、供水、供气、道桥、照明、工地等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和管理,建立路灯、道路和桥梁、地下管线、工地等一体化的动态监测网络平台,全面监测、快速响应,使市政设施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2.实施智慧水务工程。不断增强水务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支撑、提高水务信息系统应用服务水平、完善水务信息化保障环境,逐步建立江夏区水务信息综合采集和综合监控体系,全面扩展水务重点业务应用,实现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日常监管智慧水务体系,建成防洪减灾体系完备、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水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务管理体系先进的现代区域。

3.实施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和分布式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模式,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为全面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奠定基础。

4.实施智慧网格化管理工程。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扩大公众参与途径,降低公众参与门槛,加强对各类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收集、反馈、排查和分析,对承担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扎口管理,对事关全局的重大紧急事件及早防控处置和监督管理。实现区街村三级、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信息共用、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格局。

5.实施智慧城管工程。大力推进“1121工程”,积极建设“一个中心(智慧城管中心)”,搭建“一张网络(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完善两大平台(城管应用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整合“一套资源(城管信息资源)”,以高起点、高质量建设、高水准智能管理的建设目标,立足实际、实在、实效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江夏区“大城管”新格局。

6.实施智慧环保工程。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感知为先、传输为基、计算为要、管理为本,构建环境与社会全面互联的智慧型环保感知网络,实现环境监测监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实现环保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通过高度智能、互联的智能监控与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形成立体网格化环境管理格局,最终实现环境信息数据标准化、动态化的环境管理智慧平台。

7.实施智慧警务工程。建设治安监控、接处警、电子警察、治安卡口、城市空间信息系统以及各警务系统集中管理和应急联动体系,业务范围涵盖治安、消防、刑侦、内保、物资等多个环节,提高系统资源和警务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统一指挥、统一接警、分类处警的目标,提高城市应急处置、接处警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

8.实施智慧市场监管工程。建设市场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监管和综合管理信息化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打造立体式安全监管网络,稳定市场秩序、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规范企业行为,实现安全可控。

9.实施智慧交通工程。建设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智慧交通系统和实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利用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及公共信息平台的数据,实现交通行业的跨部门联动管理,推进城市交通的动态管理,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城市畅通有序,有效促进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建设和完善公安、城管、道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公交车管理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实现道路交通非涉密可视化监控视频的共享,为市民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实现实时的综合城市管控目标。

(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健全农业信息可持续发展体制,完善农业大数据库建设,逐步完善农村资源资产的有效利用,增强农业灾害防御处置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方位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

2.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建立高度智能化的区域旅游运营系统,打造智慧旅游,推动旅游、养生、商贸、科技、文化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五张文化名片(京剧谭门、江夏黄、手指画、中山舰和湖泗古窑址)和其他具有江夏特色的文化资源融入旅游资源,强化旅游营销、旅游信息发布、旅游业务管理应用,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

3.实施智慧园区工程。以金港新区、大桥新区、庙山、藏龙岛四个园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化广泛、深入应用,切实提升园区智慧化水平。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园区整体形象;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园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降低园区入驻企业经营成本,充分发挥园区整体优势,促进园区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实现智慧园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以此增强服务企业能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整体竞争力。

4.实施智慧物流工程。建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的流通体系,稳步提高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江夏区物流相关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智慧的仓储与供应链以及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和物流园电子商务的应用体系,将江夏区打造成武汉乃至全国的现代化物流商贸集散中心。

(四)大力提升公众服务能力和水平

1.实施智慧政务工程。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和信息技术,完善智慧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和覆盖各行业、连通各部门共享体系,大力推进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化应用,持续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打造透明政府和阳光政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建设市民服务热线,实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完善江夏政府门户网站,实现网上办事统一入口,开通微信、微博公众号,实现市民办事全流程跟踪与互动。以市民为中心,基于云计算模式,构建市民综合服务平台,让市民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2.实施智慧社区工程。探索解决民生问题,优化市民生活方式,通过加强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智能、宜居、人文、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工作、学习、发展的需求,为政府、管理和居民生活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智慧化服务,逐步建成宜居、文明、和谐、幸福的智慧社区。

3.实施智慧医疗工程。建立与卫生计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计生信息化体系,构建覆盖全区卫生计生行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区、街道(办事处)、村(社区)三级共建接入,全面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行政管理、社区卫生等业务领域的综合应用、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形成集共享、发布、调度、指挥、决策为一体的,全面、高效、便捷、快速的智慧医疗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三大基础数据库,完成卫生和人口信息的大融合。逐步构建“互联网+服务+管理”的智慧医疗模式。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医疗卫生卫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推进“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公共卫生”、“互联网+医联体”、“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健康自助”、“互联网+行政管理”的功能开发应用。

4.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建设覆盖全区、分布合理、安全高效、开放灵活的江夏教育云,构建“三通两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学校管理、教学能力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逐渐形成科教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共荣生态。

(五)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实施人居环境示范工程。完善江夏区333个社区(村)的空气质量、水质、生态、风环境、热环境、噪声、建筑安全、再生水利用等人居环境的监测及信息获取,构建江夏区人居环境应用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江夏。

2.实施四化同步示范工程。在街道管理、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各个领域,大力推进“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全面实现基础设施普及化、政务管理信息化、生态农业高效化、工业园区智慧化、社区服务智能化,将五里界建成湖北省电子政务应用先行区、农业信息化应用试点区、工业园区智慧化服务先导区、智慧城镇建设示范区和高端新型产业发展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江夏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城乡建设局办公,主要负责研究部署、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全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国家有关部委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成立江夏区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引入第三方专业监理机构,建立健全专家决策咨询机制、项目建设监理机制、综合效益评估机制、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形成专家辅助决策、第三方项目监理、综合效益评估与政府责任目标考核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高层次的智慧城市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探索建立适应高度协同发展的信息化管理体制,提高信息资源整合和协同能力。建立项目联审联批制度,推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集约发展模式。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协同管理机制,推行电子政务集约化云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城市运营思路,让江夏智慧城市不仅有国际一流的建设水平,也有持续运营和推广的服务能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

(三)加大投资力度。建立智慧城市财政预算投入机制,切实保障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运维资金,设立江夏区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完善多元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银行及投融资金融机构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银企沟通对接机制,依托项目建设主体,搭建智慧城市投融资平台。创新政府扶持资金支持方式,通过专项补贴、财政奖励、审批手续绿色通道、优惠提供土地等形式,吸引集聚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四)引入社会资本。积极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通过“财政投资、政府差额补偿、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购买服务”等多种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与运营,依据是否适合以市场化方式运营的公共服务项目,采用不同的投融资策略。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让企业能在建设和运营中获得发展,可以持续的投入,保持智慧城市建设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五)强化人才支撑。落实各项人才政策,积极创新人才成长、引进、使用和激励的体制机制。大力培养、引进和高水平使用复合型高层次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网络设施与商业应用经营管理人才。依托高校院所、园区、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联合建立各类智慧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适用人才的联合培养,提供教育、培训和执业资格考试等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六)营造良好氛围建设智慧城市体验馆,积极推广智慧城市最新研究成果、产品和成功应用案例,支持举办各类专业论坛、专业会展等活动,利用科技活动周和就业培训、社区服务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宣传体验,普及智慧生活模式,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引导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全社会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

                                                                  2017年8月9日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