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期【齐悦读-线下阅读】后期报道: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走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智慧与慈悲——南朝昭明太子萧统
栏目: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4-04-28
[,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襄阳市图书馆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更广泛倡导“阅享新时代”的全民阅读,普及“家庭阅读、亲子共读”理念,关爱青少年,着力培根铸魂,厚植爱国情怀。从南朝昭明太子萧统的点滴故事中,回溯其在襄阳的足迹。4月25日下午3:30,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联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特别邀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勤,与大家分享“智慧与慈悲——南朝昭明太子萧统”的全民阅读话题。200余名师生齐聚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一号报告厅倾听。, , “襄阳古城昭明台也称钟鼓楼,为襄阳古城标志性仿古建筑。是为纪念南朝昭明太子萧统而建。根据历史记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1990年在考证昭明台1000多年历史的基础上,重建昭明台。”张勤老师娓娓道来襄阳“昭明台”的创建史。从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末年(501年),萧统生于湖北襄阳。虽当时齐国爆发内乱,但他刚出生不久即有东昏侯大将归降,萧衍掌权的主要政治对手、齐国宗室萧颖胄又突然逝世,故萧衍对小萧统青睐有加,时人甚至视他为“祥瑞”。502年,萧衍取代齐帝萧宝融自立,定国号为梁,萧统被册立为皇太子,当时仅2岁。, , 年幼之时,萧统即展现出天资过人的一面,记忆力极强,“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五岁就读遍“五经”。9岁时,萧统在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朝野皆惊。不仅才识过人,更难得的是,萧统还以仁德著称,深受百姓爱戴。12岁时,他去观看审判犯人,在仔细研究案卷后,他表示:“这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刑官答应了,于是他从轻判决。事后,萧衍对他表示嘉许。520年,南梁发动北伐,南京米价蹭蹭上涨。萧统带头减衣缩食,并且每逢雨雪天,他就派人巡视街巷,看到贫困人家和流浪街头者,便私下用米赈济,每人给十石。他还拿出宫中的布帛缝制衣裤,施舍给没有衣物的人;如果有人死去无棺收殓,萧统就施舍棺木;每次听到百姓遭受赋税劳役之苦,他总会面色沉重。而且,萧统做这些事,都是匿名的。因此萧衍对这个儿子,极为宠信。, 萧统少时不仅有才气,而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喜愠不形于色。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永福省他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落泪。萧统虽然贵为一朝太子,但是他洁身自好,尤其在感情方面更是有着高度的洁癖。他十分尊重女性,坚信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爱情。王维曾在诗篇中写下一首千古佳作《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来表达爱情中的美好与忠诚。而在这颗红豆的背后,则隐藏着一朝太子萧统凄美的爱情故事。, 除了在爱情上忠诚之外,萧统还是个天生的明君。萧统长年与书籍相伴,他相信只有在读过万卷书之后,才能够体会行万里路的酣畅淋漓,才能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因此,萧统便命人将自己所居住的太子东宫,塞满了整整三万卷书籍。萧统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朝堂上里萧统心系百姓,在家庭里他心系父母,可以堪称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太子。然而,命运却以一场小小的无心之错,戏剧般地改写了昭明太子萧统的命运。在一次不慎中,船只颠簸失衡,萧统猝不及防地掉进了湖水中,而他的大腿则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他31岁的年纪,黯然离世。百姓们纷纷聚集在街头,相互抱头痛哭,悲伤之情无法言表。并发誓要继承昭明圣帝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将仁爱和智慧传承下去。, , 萧统最过人之处,是为后世留下一本传承千年的“应试指南”。由于自幼饱读诗书,萧统几乎阅尽天下文章,堪称当世诗文的活字典。他力邀韦睿、任昉等文坛名士,一起考订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文史诗词。从历代重要作家的重要文集和有代表性的作品中,按“事出于沉思,义归处翰藻”(文质兼美)的标准,优中选优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篇,按体裁分门别类,集纳成一部书。即我国现有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这部书汇集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使得我国齐梁以前的许多文学名篇得以保存传世,后世学子文士才能一睹我国古代文学宝典的真容,再现了公元前至梁时汉语言文体之精细,我们熟知的《古诗十九首》,就是由萧统整理编辑备注的。师生们均表示通过“齐悦读”读书会的学习获益匪浅,不仅博通襄阳历史文化名人,更深入了解襄阳名胜古迹。, ][]

4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襄阳市图书馆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更广泛倡导“阅享新时代”的全民阅读,普及“家庭阅读、亲子共读”理念,关爱青少年,着力培根铸魂,厚植爱国情怀。从南朝昭明太子萧统的点滴故事中,回溯其在襄阳的足迹。425日下午330,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联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特别邀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勤,与大家分享“智慧与慈悲——南朝昭明太子萧统”的全民阅读话题。200余名师生齐聚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一号报告厅倾听。

襄阳古城昭明台也称钟鼓楼,为襄阳古城标志性仿古建筑。是为纪念南朝昭明太子萧统而建。根据历史记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1990年在考证昭明台1000多年历史的基础上,重建昭明台。”张勤老师娓娓道来襄阳“昭明台”的创建史。从南北时期的齐国末年(501年),萧统生于湖北襄阳。当时齐国爆发内乱,他刚出生不久即有东昏侯大将归降,萧衍掌权的主要政治对手、齐国宗室萧颖胄又突然逝世,故萧衍对小萧统青睐有加,时人甚至视他为“祥瑞”。502年,萧衍取代齐帝萧宝融自立,定国号为梁,萧统被册立为皇太子,当时仅2岁。

年幼之时,萧统即展现出天资过人的一面,记忆力极强,“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五岁就读遍“五经”。9岁时,萧统在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朝野皆惊。不仅才识过人,更难得的是,萧统还以仁德著称,深受百姓爱戴。12岁时,他去观看审判犯人,在仔细研究案卷后,他表示:“这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刑官答应了,于是他从轻判决。事后,萧衍对他表示嘉许。520年,南梁发动北伐,南京米价蹭蹭上涨。萧统带头减衣缩食,并且每逢雨雪天,他就派人巡视街巷,看到贫困人家和流浪街头者,便私下用米赈济,每人给十石。他还拿出宫中的布帛缝制衣裤,施舍给没有衣物的人;如果有人死去无棺收殓,萧统就施舍棺木;每次听到百姓遭受赋税劳役之苦,他总会面色沉重。而且,萧统做这些事,都是匿名的。因此萧衍对这个儿子,极为宠信。

萧统少时不仅有才气,而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喜愠不形于色。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永福省他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落泪。萧统虽然贵为一朝太子,但是他洁身自好,尤其在感情方面更是有着高度的洁癖。他十分尊重女性,坚信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爱情。王维曾在诗篇中写下一首千古佳作《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来表达爱情中的美好与忠诚。而在这颗红豆的背后,则隐藏着一朝太子萧统凄美的爱情故事。

除了在爱情上忠诚之外,萧统还是个天生的明君。萧统长年与书籍相伴,他相信只有在读过万卷书之后,才能够体会行万里路的酣畅淋漓,才能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因此,萧统便命人将自己所居住的太子东宫,塞满了整整三万卷书籍。萧统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朝堂上里萧统心系百姓,在家庭里他心系父母,可以堪称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太子。然而,命运却以一场小小的无心之错,戏剧般地改写了昭明太子萧统的命运。在一次不慎中,船只颠簸失衡,萧统猝不及防地掉进了湖水中,而他的大腿则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31岁的年纪,黯然离世。百姓们纷纷聚集在街头,相互抱头痛哭,悲伤之情无法言表。发誓要继承昭明圣帝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将仁爱和智慧传承下去。

萧统最过人之处,是为后世留下一本传承千年的“应试指南”。由于自幼饱读诗书,萧统几乎阅尽天下文章,堪称当世诗文的活字典。他力邀韦睿、任昉等文坛名士,一起考订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文史诗词。从历代重要作家的重要文集和有代表性的作品中,按“事出于沉思,义归处翰藻”(文质兼美)的标准,优中选优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篇,按体裁分门别类,集纳成一部书。即我国现有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这部书汇集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使得我国齐梁以前的许多文学名篇得以保存传世,后世学子文士才能一睹我国古代文学宝典的真容再现了公元前至梁时汉语言文体之精细,我们熟知的《古诗十九首》,就是由萧统整理编辑备注的。师生们均表示通过“齐悦读”读书会的学习获益匪浅,不仅博通襄阳历史文化名人,更深入了解襄阳名胜古迹。

http://img.zcbk.cn/pictures/20240429/wuhan/erweima/1219278.pn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