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点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3-03-28
恩施州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点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制定2023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不断缩小脱贫群众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收支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常态化监测,做好集中排查、日常排查和部门预警信息核查。村级“尖刀班”至少每季度对辖区内所有在家农户入户走访排查一次、全家外出农户电话联系排查一次,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对排查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迅速按照规定程序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并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应纳尽纳”,杜绝“体外循环”。强化对风险未消除监测对象的分类管理,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对家庭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对弱劳力半劳力,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着力增加帮扶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社会资源、产业奖补、公益岗位等优先向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倾斜,风险未消除监测对象帮扶工作专班原则上至少有一名乡镇领导或驻村单位领导参加。鼓励县市搭建社会帮扶平台,吸纳社会爱心人士或企业自愿加入帮扶专班并开展个性化帮扶。

(二)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落实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完善控辍保学台账,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精准落实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认真组织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初中三年巩固率稳定在100%。规范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四种主要慢病患者签约管理和健康服务,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综合管理,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精准落实参保资助政策,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应保尽保,按规定落实“10987”医疗保障政策,加强高额医疗费用患者负担监测预警,严格落实依申请救助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加强住房安全动态巡查,对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进行全覆盖排查,切实做到新增危房应改尽改、风险精准消除、补助及时发放。积极应对水源性和季节性缺水断水问题,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标升级工程,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认真开展饮水安全状况动态排查监测,完善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做到农村供水风险和隐患动态清零。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全州兜底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保障差距,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三)着力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围绕“茶烟菜药果畜粮蜂”八大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培育,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经营主体与脱贫群众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着力增加脱贫家庭经营性净收入。引导支持脱贫群众以资金、土地、房屋、自有设备等资产入股经营主体,着力增加脱贫家庭财产性收入。对缺发展资金的脱贫户持续给予小额信贷支持。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持续通过“832”平台等方式实施消费帮扶。加强就业岗位信息推送,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精准落实就业创业、以工代赈、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政策,支持脱贫群众以多种形式务工就业,着力增加脱贫家庭工资性收入,确保全州脱贫群众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40万人以上。根据脱贫群众培训需求、就业意向等针对性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聚焦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加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信息动态更新,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四)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薄弱环节,持续加大安置区产业培育力度,完善安置区路、水、电、气、网等配套设施,补齐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短板,落实搬迁群众户籍管理、合法权益保障、社会融入等工作举措,提升安置社区治理水平。持续跟踪监测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管好用好帮扶车间,确保吸纳就业人数不低于上年。聚焦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搬迁群众就近就业、自主创业,确保有意愿、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全面摸排、清理、盘活安置区资产,加强规范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做好空置房管理处置,推动解决搬迁人口新增住房需求等现实问题。

(五)强化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切实用好衔接资金,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深化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积极发挥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主体作用,做到“因需而整,应整尽整”。强化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和推进规划可研等工作力度,提升储备项目质量。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中央衔接资金支出进度4月、6月和9月分别达到35%、55%和80%以上。鼓励分片区或分产业集中使用衔接资金,提升资金使用质效;鼓励积极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探索建立“以奖代补”“以效定补”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鼓励衔接资金用于支持经济薄弱村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统筹抓好脱贫村和非脱贫村均衡发展,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省以下衔接资金用于非脱贫村的支出规模。强化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坚持建管并重构建长效机制,切实发挥资金效益。

(六)加强驻村工作队派驻和管理。持续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强化驻村工作队政策培训,完成新派驻工作队员轮训。每月印发“尖刀班”工作重点,明确具体工作任务。不断加强“尖刀班”作风和能力建设,切实发挥“尖刀班”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支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基层一线干部队伍。强化派驻单位责任,加强驻村调研指导,派驻单位每半年研判分析一次所驻村“尖刀班”运行情况,协助争取帮扶项目,加强对驻村队员关心关爱,落实各项待遇保障。单位主要领导至少每月到村调研指导一次,每半年听取一次驻村第一书记汇报并开展谈心谈话。机关党员干部每季度联系一次、每半年走访一次联系对象,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七)深化社会帮扶。强化统筹部署,专题研究安排,深入互访交流,切实做好汉恩区域协作、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各项工作。围绕产业合作、消费帮扶、文旅互动、人才交流等方面细化任务和举措,在园区共建、科研交流等方面不断拓展协作领域。强化帮扶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各类帮扶项目早启动、早建成、早见效。组织开展帮扶项目审计和绩效评价,确保帮扶项目充分发挥效益。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更多民营企业深入乡村发展产业、带动就业。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开展多样性帮扶,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品牌。

(八)提升群众对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认可度。村级“尖刀班”要坚持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各类政策,听取意见建议,化解群众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激发内生动力,凝聚群众合力。按照《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要求,组织动员农民参与村庄规划、项目建设和设施管护,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推动解决一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领域的重点问题。加强政策宣讲,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认可度,10月底前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享受的各类政策进行集中梳理归集,并逐户讲解、张贴政策落实情况明白卡。协调组织运用“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全力推动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九)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在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的前提下,推动乡村振兴上台阶、见实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县域统筹,因地制宜、科学分类推进100个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围绕“一年启动、两年见效、五年建成、辐射周边”目标,新启动10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乡村建设行动,竞争性遴选8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样板示范。以县为单位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大向村覆盖、向户延伸力度,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一批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开展农村“蜘蛛网”、标识标牌等专项整治,推动农村殡葬改革,建改农村户厕5400户,推进10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40个村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总结推广宣恩县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经验,力争年内实现“县有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乡有寄递综合服务站、村有综合服务网点”目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开展乡村治理,加大“积分制”“清单制”推广运用,继续推行“全科便民服务”模式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党建统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的“一统三治”基层治理模式,做好村(居)建制调整的后续工作。深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农村、进农户,持续开展乡村移风易俗,不断提升群众精神风貌和思想道德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要层层压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责任,继续实行州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尖刀班”干部包组包户、州(县)“四大家”领导带头驻点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落实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驻村单位帮扶责任,切实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闭环管理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检查督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着力纠治防止返贫摸排走过场、帮扶不及时不精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项目管护不力等问题。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办公室要建立常态化暗访督查机制,定期下发督查通报,督查结果纳入州对县市年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考核。州指挥部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组织对本行业领域各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不低于2次,检查情况分别于6月底和10月底前报指挥部办公室。

(三)强化问题导向。切实抓好国家、省后评估及各级暗访督查反馈问题等各类问题整改,要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效果清单,以责任紧实促进工作落实。要切实提高整改实效,对当下能解决的要立行立改、落地见效,需要持续推动解决的,从机制层面建章立制、持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