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委农办、州农业局关于印发《张忠凯同志在全州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栏目: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5-06-22
州委农办、州农业局关于印发《张忠凯同志在全州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恩州农办〔2013〕2号

州委农办、州农业局关于印发《张忠凯同志在全州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县市委农办、农业局,州直农口有关单位:

现将《张忠凯同志在全州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组织学习,并抓好落实。

中共恩施州委农办  恩施州农业局

2013年2月5日

恩施州农业局办公室          2013年2月5日印发

张忠凯同志在全州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州农村工作会议是州委、州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全州“三农”工作。为开好这次会议,州委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表彰了2012年度全州特色农业建设先进单位,希望受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希望各级各部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为做好“三农”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文同志对今年“三农”工作还要做具体安排,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去年全州“三农”工作成绩

2012年,面对自然灾害、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成本攀升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各级各部门紧扣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强州建设的主题主线,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全州“三农”工作成绩喜人、亮点纷呈。

一是农村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5亿元,同比增长5.6%。粮食生产实现抗灾夺丰收目标,全年总产可以达到158万吨,同比增长3%。

二是农民收入有新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71元,同比增长16%,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近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2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三是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有新提升。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28个特色农业专业乡镇建设有序推进,新增特色基地30多万亩,新增1个全省生猪调出大县。特色农业标准化加快推进,宣恩县获农业部授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利川、恩施黄连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新增农产品“三品”认证2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提升,新增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1家,预计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4家、新增1亿元的企业8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0.71:1。品牌打造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北三峡酒业有限公司的“三峡牌及图”商标成为我州首个“中国驰名商标”,新增湖北名牌产品19个、湖北省著名商标15件。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有新改善。改造县乡等级公路210公里,完成“通畅工程”1667公里;整理基本农田8万亩,改造低丘岗地9.3万亩;解决了2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18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整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3472处,新增蓄水能力244万立方米。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后勤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为农村中小学补充教师2200多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补充乡镇卫生技术人才200名;实施了88个重点贫困村、39个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完成了4000户、1.6万人的扶贫搬迁;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应保尽保。

六是新农村建设有新亮点。新建沼气池3.2万口,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炉灶1.9万户;完成特色民居改造1万户,实施了52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8个省级新农村试点乡镇通过省级验收。通过特色民居改造、迁村腾地等模式打造了一批新的看点,新农村建设的恩施特色更加彰显。

七是农业科技支撑有新提高。启动了7大农业高新技术平台建设,组建了8个特色产业专家团队,146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站)服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现代农作物种业加快发展,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不断加强。

八是农村发展活力有新增强。州级财政支农资金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金融部门涉农贷款余额增长8.9%;农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7%,增幅高于二、三产业,市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特色农业建设,以及涉农项目整合取得实质性突破。

这些成绩是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的结果;是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克难攻坚、真抓实干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向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按照“四化同步”要求推进恩施州特色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四化同步”的要求,对“三农”工作是一次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凸显了农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明晰了“四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指明了“三农”工作的前进方向。我们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认真领会把握十八大精神以及“四化同步”的要求。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在当今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矛盾,城乡二元体制是很多矛盾产生的基础和源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因素仍然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强调“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着眼点就是要夯实农业基础,补上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只有把这块短板补上去了,才能是真正的“四化同步”。

下面我讲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即:恩施要不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恩施要推进什么样的农业现代化?恩施怎样推进农业现代化?恩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当前最缺乏什么?

我们先要确定几个基本概念。现代农业简单说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有以下基本特征: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农业科技形成和推广;现代农机体系的形成和广泛应用;良好的高效的生态系统的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所代替;现代科技在农业企业管理、农业宏观管理中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所要达到目标就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户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现代农业的本质就是用现代农业装备的、用现代科技武装的、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个过程,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一)恩施要不要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从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看,必须要推进。目前恩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最主要制约因素还是工业化程度低。为实现恩施的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先进自治州,工业化是恩施必须跨过的一道坎。恩施自然环境和绿色繁荣的目标要求,恩施的工业化必须依托恩施自然生态资源,必须依托恩施的特色农业,这是恩施工业化必然的路径选择。与此同时,恩施农业不走现代化道路就不能支撑恩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近几年恩施特色农业和工业均快速发展,也证明了这种关系,农产品加工对全州工业增长贡献最大。从统计数据看,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309家,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占了54%,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过100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占到了40%。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力地推动了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拉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从发展趋势看,恩施工业化进程越快对恩施农业的要求就越高,不推动农业现代化就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二是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看,必须要推进。城镇化的实质是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组织化,才能将更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城镇化也必须有产业支撑,才能提供更多的岗位,使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现代农业很重要方面就是农产品加工、销售及相关生产资料制造和供应的高度专业化发展,这就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为城镇化提供了承载平台。以茶叶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的一个特征就是靠近产地就近加工,这为一批乡镇、中心村的城镇化提供了契机。

三是从农业现代化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系看,也必须要推进。我州农民纯收入连续几年增幅较快,但相对全国、全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按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缩小收入差距的压力很大。怎么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农业各个环节效益得到充分体现,这是一个重要增收措施。我州特色农业规模快速扩张,有六个品种基地规模位居全省第一,但是从总体看,还基本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优势、综合效益还没得到充分发挥。我州农业生产效率与全省相比,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只相当于全省一半多一点的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全省是1.9:1,我州才0.7:1,这说明我州的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精深加工水品低。我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很低,总体上还是靠天吃饭,农民从事种植、养殖的收入很不稳定。我州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土地流转水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够多、规模不够大、竞争力和带动力还不强,这使得农民不能有效、顺畅地对接市场,难以获得稳定、较高的收入。上述问题都应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二)恩施要推进什么样的农业现代化?

概括地说,就是要推进具有恩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具体来说,除了具备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应具备以下的特色:一是产业结构的特色。恩施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土地资源决定了不具备从事大规模、现代化粮食生产的条件,农业产业结构不能以粮食生产为主体,而应以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为主体。因此相比其他地方,我州一产业将在相对较长的一个发展时期,在三次产业机构中维持相对较高的比重。二是农产品品种的特色。以“六百双五”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成为恩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三是农产品的品质特色。依托恩施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以“绿色、有机、含硒”为独特竞争力,恩施特色农产品在市场和消费者中间形成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生产组织方式的特色。区别于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工厂化、规模化、设施化为主体的生产组织方式,恩施农业更适合集中式大规模与分布式适度规模相结合、工厂式设施化种植养殖与自然式生态化种植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将在提高组织化程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恩施怎样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体而言是三个方面:彰显特色、攻克短板、科技驱动。具体而言就是八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调整结构,不断强化恩施农业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二是坚定不移地提高质量,不断提升恩施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恩施农产品有今天的市场声誉很不容易,需要精心维护、共同维护。质量、声誉一旦损毁,后果十分严重,这方面的隐忧隐患不少,务必高度重视。同时,在全国、全省都在推进特色发展的背景下,恩施农业更要千方百计地避免同质化发展,坚持差异化的战略。三是坚定不移地培育品牌,不断扩大恩施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把整合恩施农产品品牌、壮大农业企业规模,作为事关恩施农业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四是坚定不移地延伸壮大产业链,不断提高恩施农业的综合效益。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中,还有很多效益没有体现出来,总体上还处于农业产业链的低端。我们要促进恩施农业与工业的互动,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五是坚定不移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手段。农田水利建设、农机化、土地整理等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的物质基础。六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不断增加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程度。去年全州一产业投资增长50%以上,增幅很高、但总量仍很小。政府对农业的投资要增加,更重要的是社会投资要增加,要扩大对外开放,通过招商引资、通过本土企业的发展,多管齐下,扩大农业的投资。没有投资,农业就没有后劲;没有市场化,农业就没有活力。搞现代农业就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好市场的拉动作用。七是坚定不移地创新生产经营体制,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的重头戏,政策多、力度大。我们要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八是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何将科技创新与特色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将科技成果更好地应用转化到特色产业发展中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四)恩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当前最缺乏什么?

一是缺乏对农业现代化本质的理解和把握。认为恩施离农业现代化比较远,认为推进很难,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实际上,恩施离农业现代化既远又近。“远”主要表现为存在诸多差距;“近”体现在这些年推进“三农”工作的许多做法和很多成果,都已经或正在为我州的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二是缺乏有意识的主动作为。有相当一部分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还不习惯、还不善于用现代农业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去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去分析解决农业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三是缺乏长期规划的指导。推进恩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还不很明确、眼光还不长远,抓农业工作基本上还是靠传统经验,缺少超前思维和长远谋划。去年,我州启动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的大力支持,这是理清恩施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的一个很好契机。希望大家激活思想、主动思考,汇聚集体智慧、借助专家力量,做好恩施州现代农业的长远规划。四是缺乏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现代农业要快速发展并形成市场竞争力,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在其中应发挥关键作用,需要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合力推进。

三、切实抓好今年“三农”重点工作

关于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全国是“稳中求进”,全省是“竞进提质”。州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全州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提速增量、提质增效”的总要求。今年的“三农”工作,必须围绕“两提两增”,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加快恩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主要发展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要在去年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切实在调结构、增规模、提质量、壮龙头、树品牌、拓市场上下功夫,推进特色产业升级。一是调整优化结构、扩大基地规模。要围绕“六百双五”特色产业,继续推进“万亩乡镇千亩村”建设,尽快形成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已经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县市、乡镇,要以消灭空白村、消灭空白田为目标,打造大型产业带,加强基地改造,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二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要确保我州特色农业健康高效发展,一定要加大农产品产销环节生产操作规范的制定,把标准贯穿于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今年每个县市都要启动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每个主导产业都要建立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要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标准化生产方面的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提高加工深度、扩大加工品种系列向加工园区集聚,延伸壮大产业链。四是大力培育品牌。发挥“绿色生态、天然含硒”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今年,全州要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整合和打造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守住一条底线”、“抓住两个关键”,加快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一是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扩大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模,大力开展种养大户、回归创业人员、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训工作。二是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早谋划、早安排,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吃透、落实、见效。三是要加快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及合作社共舞共进共赢。四是要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加强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建设,在完善机制、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在基层服务体系改革方面,各县市可以按照中央、省里的要求先行先试。

(三)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加大项目争取的力度,争取多方面的投入,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这几年,中央、省里对我州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土地整理、农业机械化、流通市场等支持的力度比较大,项目也不少,关键是要把这些项目规划好、实施好、管理好。一定要加强整合,捆绑使用,发挥集聚效益。去年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中,巴东、宣恩、来凤等县市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上整合项目的作法,值得其他县市学习借鉴。州直有关部门对此要积极支持,主动对上对下搞好衔接。

(四)着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我州农业科技基础较好,关键是怎样同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去年州委提出建设8大农业科技平台,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8个特色产业科技团队已经组建,要迅速运作起来。今年每个团队要围绕粮食作物建设“吨粮田”,特色作物建设“万元田”的目标,兴办一个示范样板。各级农业科研机构要以需求为导向,防止科研与需求形成“两张皮”。硒是我州独特的优势,一定要加强硒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要开展基础应用研究,也要开展产品研发,为提升我州特色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农业效益增添动力。

(五)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州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探索了一些建设模式,打造了一批具有恩施特色的新农村。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上还有很大差距。要坚持规划引导,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要强化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严格规划执行。要抓好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试点,打造一批看点,建设一批亮点。按照州委、州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年每个县市都要启动并抓好一个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要认真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促进村容村貌有新变化、生态文明有新提高、精神文明有新进步。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勇于担当、敢于克难,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州“三农”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