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州政协九届一次会议20220243号提案的答复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2-10-15
关于对州政协九届一次会议20220243号提案的答复

陈登帆、冉崇柳委员:

你们州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案《关于深入推进生态农场建设,促进农业生态转型提档升级的提案》(编号20220243号)已收悉。如今,恩施州正在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基地,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州,努力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你们的提案非常好,非常及时。衷心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全州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为切实做好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州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分管领导田东同志牵头,农业生态环保专班为责任单位的20220243号提案办理工作专班,开展了生态农场创建情况调研。现根据你们提出的建议,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案五个方面的落实情况

(一)积极培育生态农场市场主体。推进生态农场创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州农业农村局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项目支撑为基础,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努力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涌现出一批生态农场市场主体。2021年,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关于开展生态农场试点评价的通知》要求,州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进行申报,全州共7家市场主体参与。经过省农业农村厅和农业农村部专家组两轮严格的筛选,湖北嘉润茶叶有限公司被评为首批“五A”级“生态农场”。2022年,再次组织6家市场主体参与申报。目前,恩施市兴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和现场考核,拟推荐到农业农村部进入国家评审程序。

(二)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模式。近年来,全州农业农村系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和宣传指导,耕地质量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开展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印发《恩施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方案》,采取酸化治理、优化施肥、土壤调理、叶面阻控、水分调控等措施,推进耕地生产障碍修复。进行低吸附重金属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全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连续两年达到了90%以上目标要求。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组织田间观测和数字预警,适时发布农业主推技术、农作物病虫发生预测预报、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和氮肥定额用量(试行)等,指导做好精准、科学用药施肥。采取创办绿色防控示范样板、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措施,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据统计,2021年全州化肥使用总量22.4794万吨(折纯),较2015年减少20.84%;2021年全州农药使用总量1085吨(折百),较2015年减少30.40%,连续六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绿色田园生态系统。2020建设高标准农田25.97万亩。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2.22万亩,共24个项目,目前已完成县级初验项目1个,其余23个项目已完成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的92%,预计7月中旬将全面完成。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依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农户进行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市场主体开展以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利用模式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全州秸秆综合利用率连续四年达90%以上。依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和绿色种养循环项目,采取无害化处理、种养结合、就地就近消纳的方式,2022年已还田畜禽粪肥31万吨,面积23.9万亩。张贴发放《关于地膜回收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结合农民技术培训等方式,广泛宣传农膜国家标准,禁止销售和使用厚度低于0.01毫米的地膜等政策。目前农民捡拾回收残膜已成习惯,据各县市统计汇总,2021年全州农用残膜回收率达86.5%。发展绿色收储运技术。持续推进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冷藏保鲜设施641座,容积41.3万立方米,容量50.7万吨。你们建议中还提到要健全完善生态农场技术规范,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目前国家已出台《良好农业规范》(GB/T 20014)《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GB/T 27341-2009)。农业农村部出台《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NY/T 3667-2020)一系列技术规范。

(三)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扶持政策。近年来,州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有力促进了农业生态发展。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2015年以来,为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累计已实施了7300万元的项目。2018年以来,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咸丰共争取中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1.9亿元,3536个项目全部建成完工。宣恩获得中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3000万,目前已完成313个项目,还有14个项目正在建设中。来凤县申报的中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已批准实施,项目资金2795万元。2019年以来,各县市共争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962万元,其中建始、咸丰作为重点县分别获得项目资金500万元、600万元,有力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2020年以来,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协调争取下,中央、省财政共下达我州耕地土壤污染防治资金2452万元,其中,恩施市800万元、利川市700万元,有效拓宽了耕地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州级财政支持。州委副书记、州长夏锡璠先后两次专题调研退化耕地治理工作,并从州慈善总会专项扶贫资金中协调安排600万元,用于建立恩施市新塘乡下坝村退化耕地治理和障碍修复试点。在州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2020-2021年,州政府仍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州农业农村局从州财政专项资金中安排40万元,用于宣恩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推进区建设。

(四)积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监测体系。为科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近年来,州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开展农业环境常态化监测。截至目前,我州共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302个。共安装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监控设备158台套,综合性病虫监测预警点18个。2019年,获省厅批复,在恩施州设立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取样,采集农产品样品479个,送省农科院质标所进行检测。全面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目前已有2120家生产经营主体完成注册。开展“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认证,全州经农业农村部认证“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有效企业231家、面积338.88万亩、产品670个,认证国家级、省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和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19个、面积140.763万亩。对生态农场进行评价。2021年以来,依照《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州农业农村局对参与申报“生态农场”的13家市场主体进行现场考察,并作投入产出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综合分析,遴选推荐投入产出效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好的主体。

(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有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州农业农村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相关科室参与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提升专家组,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涂书新教授任组长;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指挥长,相关单位参与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攻坚提升专项行动指挥部,州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通过理顺工作机制,为全面提升耕地环境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建立起了牢固的组织保障。加强生态农业典型案例宣传,2021年10月,湖北嘉润茶叶有限公司受农业农村部邀请拟出席在苏州举办的全国生态农场建设研讨会并作交流发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全州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茶叶、蔬菜、水果等肥药需求量大的经济作物面积较大,单位耗药(肥)量大,且易流失,化肥农药减量难度大。我州地处山区,受地形地貌影响,地块面积小、农户居住分散、运输成本高,从而导致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二)耕地治理资金投入不够。我州土壤重金属超标是因为背景值高引起的,具有不可根治,修复难度大,治理成本高、周期长,治理任务艰巨等特点;我州安全利用类耕地为52.33万亩,严格管控类耕地10.33万亩,若按每亩最少投入300元计算,完成62.66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至少需要1.88亿元,资金需求巨大。但由于近年来疫情影响,州、县市财政投入能力有限,市场主体投入积极性也不高,资金缺口很大。

(三)生态农场建设队伍力量不足。一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生态农业除应用农业科学外,还须以经济学、环境学、系统工程学为基础,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政府机构和市场主体都缺乏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机构人员缺乏。由于机构改革,州生态环保专班现有人员少且职责多,专业也不对口,工作疲于应付,缺少时间学习。三是教育培训不够。对市场主体进行生态农场建设的教育培训有欠缺,学习渠道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州政协监督指导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生态农场建设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生态振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全面治污的同时,加大生态农场建设和推介力度,让更多的农场采用生态技术模式,树立更多的典型。二是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场创建活动的深入,我们将对生态农场的技术模式进行不断总结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良好经验或技术规范。三是进一步分析研究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生态效益的友好性,聚焦关键环节,加强政策研究,逐步制定可操作、可推进、引导性强的扶持政策,努力推进生态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突出的农业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四是继续加强建成生态农场的跟踪监测评价,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生态农场建设机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重点工作,加大生态建设的宣传培训力度,让生态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技术模式更加广泛普及。

陈登帆、冉崇柳委员,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州农业农村和生态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提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