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心里话故乡情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6-05-31
【不忘初心】心里话故乡情

陈元斌

我祖籍福建,出生在利川县城,这次"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主题实践活动,我为什么选择到利川市建南镇,是因为我在那里曾经生活、学习了八年半的时间(从小学二年级直至高中毕业)。八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在人生的旅途中,却占有十分之一。而我在建南的这十分之一时间,地位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我身体发育生长的重要阶段,而且也是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建南的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我永远不会忘怀。

一、我要对建南说句感谢的话

文革中,我父亲被打成"黑帮"。1971年1月,我父亲带着全家从利川一中被充军流放到建南五中。离开县城时,正是漫天大雪,天寒地冻之时,我们全家的心情与当时的天气一样,冰冷灰暗,我们不知前方是否还有光明,不知以后的生活是否还有希望。。。。。。没有料到,安顿下来没多久,学校边上的百姓就以淳朴的笑脸给我们以安慰,并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对我们嘘寒问暖。在建南的八年半时间,我们已完全融入其中,不分彼此,就像亲人。也正是他们的倾情帮助,我们全家才得以度过难关,我们兄弟几人才得以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因为这段经历,每当别人问及我来自哪里,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我来自建南。5月22日,在建南镇仙祠村召开的党员会议上,我为这段经历,对故乡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一是感谢这方热土在我们全家非常困难的时候接纳了我们,温暖了我们;二是感谢仙祠勤劳善良的百姓给予我们全家的关心、关爱和无私帮助;三是感谢我曾就读过的学校,曾教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的谆谆教诲、严格要求,就没有我的今天,师恩难忘,永远铭记在心;四是感谢在建南求学时的所有同学,在一起,就是缘分,一起同学,就能取长补短,共同成长,感谢一路有你!

二、我要对建南说句祝福的话

离开建南37年了,今天的建南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我曾经就读的学校,还是学校旁曾经关心帮助过我家的百姓院落,无论是建南气矿的团部、工地,还是建南的集镇街道,都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这次回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装修考究的民居、宽敞整洁的集镇街道、宁静舒适的校园、满眼青山绿树、清澈流淌的建南河水。。。。。。在当年我父亲任教的建南五中(现建南民族初级中学),我努力寻找着当时的点点滴滴,但仅仅只找到一口上下课敲的钟,几颗长大了的桉树、柑子树,还有两段好似那时修的堡坎;在当年我就读的黄金小学,只剩下了一座老戏楼的看台。当年这座戏楼可是热闹,楼上是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还有区教育站,楼下是教室,戏楼的看台支有一张乒乓球桌,每到下课铃一响,我们就冲出教室,抢占球桌,挥拍击球,好不快活。现在已今非昔比,除了操场需要硬化提质外,几乎与县城里的学校毫无二致。看到这些,我很激动,也很感慨,我衷心祝福建南的各项社会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祝福建南的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三、我要对建南说句务实的话

建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更是我的成长之地。这次回建南时间很短,仅有一天半的时间,只能走马观花。按照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我先后拜访了仙祠村87岁的老支书雷茂弟和现任支书王贞生,拜访了我小学时的班主任陈天明老师,走访了致富带头人陈繁和贫困户谭祥辉,见到了许多儿时的同学,参加了仙祠村党支部组织召开的党员会议,还参加了农户包谷地的除草、施肥劳动。通过走访了解,粗略看到了仙祠村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冷静的思考了仙祠村今后发展的路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村级班子力量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精准脱贫任务繁重等。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也提了几点建议,算是对建南说了几句务实有用的话:一是亟待配齐配强仙祠村的领导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定要把愿为、能为老百姓办事、做事的人选进班子。有了坚强有力的班子,仙祠村的各项事业发展就有了希望和保障;二是要切实做好精准脱贫工作。要立足为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重在治本,重在持久,切忌不能做表面文章、应景文章;三是认真做好仙祠村的产业规划。要依托仙祠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果木、养殖和旅游方面下功夫,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