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恩施州2019年产业扶贫工作要点的通知
栏目: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9-05-27
关于印发恩施州2019年产业扶贫工作要点的通知

恩州农〔2019〕11号

各县市农业农村局、州发展生产扶贫工作组各成员单位:

经研究,现将《恩施州2019年产业扶贫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恩施州发展生产扶贫工作组

                       (恩施州农业农村局代章)

                          2019年5月25日

 

恩施州2019年产业扶贫工作要点

 

2019年,是我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账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州脱贫攻坚指挥部“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确保全州8县市如期完成脱贫摘帽目标,结合全州产业扶贫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抓好产业扶贫的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尤其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和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自觉将其作为推动产业扶贫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严肃问题整改,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全面梳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以及其他各类巡视巡察、考核评估、审计督查、暗访督查反馈的产业扶贫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限期整改销号,点对点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彻底整改,由点及面的问题要举一反三、全面整改,要点对点、实打实、硬碰硬整改,决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真负责,确保所有问题全面整改,全面清零。

三、实施“两消除”,推进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抢抓春季和秋冬季农业生产关键时节,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短中长结合,优先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带动增收作用明显的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全面消除产业空白村、产业空白户,确保每个贫困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

    四、开展产业扶贫大起底,摸清产业发展情况。组织开展产业扶贫大起底,重点调查村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市场主体联结带动情况、产销对接情况,全面摸清情况,全面查找问题。全州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对行政村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州、县(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班开展抽样调查,州级专班每个县市至少调查3个乡镇,每个乡镇3个贫困村,县市级专班每个乡镇调查5个贫困村。根据大起底结果,建立全州产业发展台账,提出针对性推进措施。

五、强化培训指导,完善产业扶贫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农业部门技术服务优势,分层开展扶贫产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完善产业扶贫特派员工作制度,组织产业扶贫特派员深入乡镇、村组开展产业发展调研、巡回指导和政策宣传。开展人才培训,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优先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训,将贫困户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完成842人的产业扶贫指导员知识更新培训,提升产业扶贫指导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全州主要农事月调度机制,每月对经作、蔬菜等主要产业的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灾害防控等提出技术指导。

六、严格监管执法,推进扶贫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农业行政执法职能,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无证经营农(兽)药饲料专项治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动植物调运检疫管理,对流向贫困村、贫困户的农业生产物资重点监控、管理,确保贫困村发展种养殖产业种子、种苗、种畜、种禽等质量可控,确保贫困户用上放心种(苗、药)。大力实施全域绿色化发展,积极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有机肥替代化肥、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行动,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全力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州,提高全州农产品安全水平。

七、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接机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本地培育、扶持壮大等,培育一批带动贫困户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小农户,打造产业扶贫强大引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到贫困村,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建设种养殖基地,带动当地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发展,吸引广大贫困户参与,将参与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培育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打造骨干型农业企业集团。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贫困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吸纳贫困户以资金、土地、山林入股和定单生产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增收,把建档立卡贫困户绑在产业链上,让市场主体在参与产业扶贫过程中发展壮大。原则上,每个贫困村主导产业都要有至少1家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引领带动。

八、注重融合发展,拓展扶贫产业多功能。推进贫困村主导产业与旅游、电商等深度融合,延伸扶贫产业链条。推进旅游扶贫,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完成18个旅游扶贫村建设任务,各县市新创建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进电商扶贫,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站、店三级体系,建设贫困村益农信息社,不断扩大电商销售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规模。

九、培育知名品牌,提升扶贫产业竞争力。立足生态、绿色、富硒等优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硒茶、硒土豆、硒菜、硒肉等农产品州域公用品牌,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认可度、美誉度。推进全州地理证明商标注册和中国驰名商标创建工作,各县市要力争注册1件地理证明商标或创建1件中国驰名商标。强化贫困村品牌建设,主导产业是当地优势产业的,按照区域品牌管理要求,融入区域品牌体系;主导产业是贫困村独有的,强化品牌保护与开发意识,开展品牌设计、注册、管理,打响特色牌。

十、注重市场开拓,畅通产业扶贫销售渠道。组织开展应急促销、季节性促销、扶贫促销、农产品走出去推介等活动,完善展会促销、网络促销等方式,组织参加武汉农博会、杭州茶博会等重点展会,重点抓好硒博会、中国南方马铃薯大会承办工作,提升恩施特色产品知名度。抓住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杭州—恩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省“616”对口支援工程等机遇,充分挖掘机关、军队、学校、医院、企业等食堂资源,搭建贫困村农产品直供直销平台,大力推动以消费促扶贫、以购代捐参与扶贫向纵深发展。原则上,每个县市要在对口帮扶部门、城市开设1个以上的农产品展销窗口,每个贫困村要有1个以上农产品定向直销渠道。

十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组织开展全州村级集体经济大核查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形式调查摸底,盘清全州农村集体经济家底,摸清适合我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恩施州扶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结合各村资源、地理优势,引导村集体走资源利用型、提供服务型、物业管理型、混合经营型、土地股权补偿型的发展道路,多途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建设,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行为,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大程度盘活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让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双赢的目标。

十二、挖掘典型示范,营造产业扶贫良好氛围。对推进产业扶贫的典型事迹、范例、模式、机制等进行挖掘和提炼,利用电视、报刊、微信、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广泛宣传。根据产业扶贫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召开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全州上下互学互比互看互创的良好氛围。

十三、强化工作调度,确保产业扶贫工作落实落细。各县市每月25日前向州发展生产扶贫工作组报送产业扶贫工作台账,每季度报送产业扶贫推进情况、每半年报送产业扶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