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关于2009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意见
栏目:宜昌市农业农村局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0-04-29 加入收藏
宜农发〔2009〕1号 市 农 业 局关于2009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意见 2008年,全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宜农发〔2009〕1

 

 

      

关于2009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意见

 

 

2008年,全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沉着应对,奋力拼搏,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农业工作取得了极为难得的好成绩,为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加剧,部分农产品价格回落,农民工返乡人数增加,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不足2009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最大的一年,是农村经济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做好2009年农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大农业投入的机遇,增强信心,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09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健全特色产业体系,提高“三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三力”(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7%

一、推进“三园”建设,健全完善柑橘、茶叶、蔬菜产业体系

1、健全完善现代柑橘产业体系。实现柑橘总产170万吨。抓好良种繁育供应,实行苗木生产、引种、调运许可和检疫检验制度,加强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通过招投标确定种苗生产单位,确保种苗纯度和质量;抓好基地设施配套,加快老果园更新改造,因园制宜,进行改路、改水、改肥、改土。抓标准化果品生产,主推疏株间伐、大枝修剪、施有机肥技术,精品果园面积达到25万亩;抓好产后处理和加工,引导柑橘专业村建设贮藏保鲜库,鼓励种植大户、打蜡保鲜企业建设简易贮藏库;抓好品牌销售,全力打造“宜昌蜜桔”、“秭归脐橙”两大主流品牌,培育一批年销售5万吨以上的柑橘营销企业。

2、健全完善现代茶叶产业体系。实现茶叶总产3万吨以上。抓好品种改良,完成品种改良1万亩;抓好低产园改造,新增高效茶园2万亩,达到8万亩;提高茶叶加工水平,春茶名优茶比例达到72%;健全完善茶叶销售网络,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强茶叶专业市场建设,在各大城市建设宜昌茶叶品牌店,组建销售网络。

3、健全完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实施“城区保供应、老区调结构、消费保安全、冷链增效益”方针,稳定蔬菜播种面积140万亩,总产达到280万吨。抓好城郊“菜篮子”基地建设,抓好高山和宜东平原传统产区基地结构调整,重点抓好朝天椒、大蒜、小香葱、红菜薹、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    

二、推进“五化”养殖,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

4、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按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组织化服务、生态化发展“五化要求”要求,提升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节粮型畜禽在畜牧业中的比重、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畜牧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加工产品和名优产品在畜产品中的比重。实现生猪出栏500万头,肉牛出栏4.4万头,山羊出栏120万只,家禽出笼2800万只。

5、转变畜禽生产方式。大力推广“150500养猪、“165养牛、“1235养羊、“452养禽等标准化养殖模式,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规范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畜牧大县和大镇。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在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饲料生产加工、标准化饲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畜牧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健康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6、调整养殖业内部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发展,推进畜牧业内部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广“165、“1235等先进模式,扩大牛羊规模化养殖。

7、完善畜牧产业体系建设。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围绕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三、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加快水产业发展步伐

8、加强宜东板块基地建设。枝江市完成渔池改造1万亩,走在全省水产大县前列;当阳市完成渔池改造0.5万亩,跨入全省水产大县行列。狠抓苗种繁殖基地建设和小龙虾板块基地建设。

9、科学谋划库区渔业发展。网箱规划面积调减到30万平方米,总产量由5万吨减到3万吨。宜都、长阳争创全省水产特色县。

10、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力争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14.7万吨,增8%宜东平原地区名特优比重达到78%以上。清江库区渔业总量控制在3万吨,鱼比重调减到50%。城郊旅游休闲渔业面积达到1.5万亩。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产销衔接和农产品市场开拓

11、加强重点产业、企业、园区建设力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0家,年销售过5亿元的达到7家,加快建设一批年产值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过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县市。

12、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1015个规范化管理的示范社,争取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2个,省级示范社35个,联合媒体,开展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展播和“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活动。

13、组织对接服务活动抓好北京农交会和武汉农博会的组织参展工作,帮助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加强市场信息引导,推广“三电合一”信息服务新模式,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五、强化农业行政执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4、进一步提高农业执法水平。切实加强农业执法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农业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素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县一级要全面推行农业综合执法。

15、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为主线,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积极参与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大县创建工作,着力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县级检测站、乡级农产品监管机构、基地准出检测点、农产品销售市场检测点的建设。

六、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6、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3年内,在全市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17、推进现代农业展示体系建设。以市农科院为龙头,市级建立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级建立现代农业展示园,乡镇建立现代农业展示场,村建立现代农业示范户。

18、抓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推行“首席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联系户”工作模式,每个村民小组有2个示范户,主要农业推广技术应用率达到80%以上。

19、加强农技人员和农民科技培训。市级农业部门负责培训县级业务技术骨干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人员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技术骨干,农技中心负责培训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负责辐射带动周围农户,确保每个农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20、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进一步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百万中专生计划”工作,继续实施“三支一扶”支农大学生计划,帮助支农大学生落实好各项政策待遇。

21、加快推进高产创建步伐。稳定粮食总产150万吨,棉花总产2.7万吨,油料总产22.5万吨。完成省厅下达的9个万亩优质高产示范片创建任务。培植和鼓励专业合作社进行种薯专业化生产,建立脱毒种薯繁育供种基地。推广油稻稻、稻菇、稻虾、稻鸭共育、棉套马铃薯、棉套大蒜等高产高效模式。

22、实施农业机械化“五大技术创新推广计划”。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28.6万千瓦,耕种收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54%。推进山地果园运输机械化、茶园行间耕整施肥机械化、油菜移栽(直播)收获机械化、水稻插秧机械化、沼液沼渣进出料机械化。增强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确保农机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农机安全事故率下降3%,不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责任事故。

23、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预报准确率要达到90%以上,信息覆盖率达到100%,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水稻“两迁”害虫防控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要达到95%以上,连片穿顶倒伏面积不超过20亩,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抓好宜昌柑橘非疫区项目建设,柑橘大实蝇危害率确保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柑橘小实蝇疫情确保发生点封锁扑控到位;严格植物检疫执法和动物防疫,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

24、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新增“一池三改”示范户5万户,新上大中型沼气工程6处,更新改造省柴节煤灶5万户,新增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面积3万平方米,建成农村能源乡村服务网点220个,新建和改造卫生厕所5万户;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监测点;开展珍稀野生植物、水生动物的调查和保护工作,对宜昌橙的分布情况、生存状况进一步调查,为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推进实施沃土工程。

七、加强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劳务经济收入

25、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根据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扩大阳光工程培训的范围,开展农村服务业、农民转移就业、农业产业化、地方特色产业、农民创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推进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回归创业由资金型向资本型转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农民务工收入。

八、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6、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惠农政策到户率达到100%。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

27、积极做好项目工作。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明确项目责任,做好分工,组织专班,以我市农业六大特色产业为重点,选准项目,加快项目的衔接申报,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发扬“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十六字行风精神,克难奋进,扎实工作,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农业   工作   意见


 发:各县市区农业(农林水)局,畜牧、水产、农机、经管

      局(办),能源办,市直局属各单位

  抄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省农业厅,市委农办  


宜昌市农业局办公室                2009年2月28印发


                                       共印180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