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凸显 改革开放4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栏目:湖北省政府研究室-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8-10-09 加入收藏
城市是国家区域发展重要载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各城市、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城镇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坚持全面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一、湖北城市大崛起40年来,湖北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闭关自守向扩大开放转变。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湖北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期间,大致经历3个发展阶段:一是城市数量快速发展期。自1978年起,湖北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同时旧的工农业、城乡二元分割发展格局被打破,知青与下放的城镇干部、居民大批返城,城乡集市贸易开放,都为城市吸纳人口和工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量中小城市因此而设立。湖北城市数量由改革之初的3个地级市和3个县级市,迅速向长江和汉江沿岸、襄渝、焦枝等铁路沿线以及鄂西地区发展,在不到20年时间里,共增加地级市9个,县级市21个。此后20年城市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至2017年底,共下辖地级市12个(以下简称12市),县级市24个,市辖区39个。二是城市规模高速发展期。90年代初,湖北城市对外开放和户籍制度改革逐渐加强,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在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支持下,劳动密集型工业迅速发展,各类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拔地而起,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急剧扩大。1978年至1992年15年间,除武汉非农业人口达到200万人以上外,其他城市非农业人口均在50万人以下。而到2017年底,武汉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水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荆州5个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黄石、荆门、孝感、咸宁、随州5个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的中等城市。1978年各城市建成区面积不到500平方公里,2007年底扩大至1299平方公里,2017年更是达到2766平方公里,比1978年增长4.5倍。三是城市集群发展期。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十八大”以来,湖北城市集群发展初见成效。一方面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襄十随、宜荆荆城市群为两翼的“一主两副多极”三梯次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一主”核心作用突出,武汉作为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湖北的核心发展极,正稳步向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2017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10.34亿元,增长8.0%,占全省的36.7%,拉动全省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两副”引领作用有效发挥。2017年宜昌和襄阳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22.0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1.7%,拉动鄂西地区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其中,襄阳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促进“襄十随”汽车走廊持续扩容;襄阳“中国有机谷”、荆门“中国农谷”试点示范作用协同发挥,共同探索汉江生态经济带农业发展新路径;宜昌相继引入全球排名前20位的海运公司,加快推进“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建设,打造鄂西开放高地。多极带动、多极支撑的发展局面基本形成。“多极”竞相发展,2017年荆州、黄冈、孝感、荆门、十堰、黄石和咸宁经济总量均突破1200亿大关,黄石、十堰、荆门、孝感、荆州、黄冈6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达到百亿元。枣阳、宜都、大冶、仙桃4个县级市先后进入全国县域百强方阵;另一方面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鄂陕开放合作试验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跨省发展战略,探索省域合作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进农业协调、工业互补、服务业融合,树立竞争机制、协同机制、比学赶帮机制,逐步形成紧密协同、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城市集群发展优势显现。二、城市发展呈现新格局(一)资源要素向城市聚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城市化进程逐渐提速,原本城乡发展低水平的均衡格局被打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农业和非农业岗位之间的劳动报酬差距所驱动,在城镇就业,释放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城市在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比农村发展更为迅速,各类生产资源聚集速度也越来越快。改革开放40年中,12市市辖区后10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超过40年总量的80%,占全省的50.3%;2017年市辖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5036.41亿元,比2000年增加32422.5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66.9%;201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3499.89万人,城镇化率达59.3%,比1978年提高44.2个百分点。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由309.09万人增长到472.61万人。特大城市武汉更是加大了招财引智的力度,2017年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金额2.58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27亿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96.5亿美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创历史新高,30.1万名大学毕业生留汉,新增落户大学生14.2万人。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空前活跃,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8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92人。(二)城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12市市辖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72.7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增加到2017年的6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116亿元,比1978年增长66.4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26.79亿元,比1978年增加15889.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222.03亿元,比1998年增加8439.44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39.35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50.99亿美元。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2市市辖区三次产业结构从农业逐渐向非农转变,由1978年40.5:42.2:17.3的“二一三”格局,逐渐转变为1998年9.9:48.9:41.2的“二三一”格局,并最终调整为2017年4.3:47.7:48.0的“三二一”格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向中高端迈进,12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6.4%,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各城市主导产业。2017年12市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湖北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三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层出不穷。2017年,12市专利申请受理10.46万件,比2010年增加7.66万项,增长273.6%;发明专利授权量4.49万件,增加2.85万件,增长137.8%;科学技术支出202.28亿元,增加177.52亿元,增长717.0%。城市经济正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超越,由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运行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新兴力量对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升。“互联网+”新模式浪潮奔涌,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小米科技、科大讯飞等25家知名企业扎堆武汉,形成“第二总部”现象,涌现出斗鱼网络、奇米网络、斑马快跑等3家“独角兽”企业。2017年卓尔控股电商总交易额近4000亿元,斗鱼直播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快递“黑科技”刷新认知,在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陆运中心,有240台小件智能机器人和80余台大件机器人在分拣邮件。(三)城市功能布局逐步完善1978年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城市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城市已由改革之初单一的行政、居住功能,转变为工业制造、商贸、商务、文化、居住等多功能并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12市辖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达到334.16亿元,而1978年不足1亿元;交通运输支出达130.48亿元,比2010年增加81.04亿元,增长163.9%。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加快。40年来,湖北依托“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城际交通网依次经历公路时代、铁路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和高铁时代,“五纵三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不断完善,极大压缩了“国土空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1978年湖北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仅为19.06公里,而2017年底则达到了144.96公里,增加了6.6倍。其中武汉“米”字形交通网络——通达武汉城市圈各城市1小时、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的交通圈已经形成,成为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祖国的立交桥。同时市内交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之初,市内交通工具主要为自行车,机械化交通工具严重不足,城市道路泥泞而拥挤,人均道路面积仅有3平方米。而到2017年,人均道路面积已达10平方米,市民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乘坐BRT、有轨电车、出租车、轮渡更加便捷。其中,武汉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至2017年底共有7条地铁和轻轨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237公里,日均客运量达305万乘次,居全国第6位。二是信息网络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的通讯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改革之初依靠打电报和写信联系,到固定电话、电脑的普及,再到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使人民沟通更加便捷,信息产业规模急剧扩大。2017年,12市电信业务收入444.15亿元,比2010年增加176.43亿元,增长66.0%。2017年末,12市移动电话用户数4863万户,比2010年末增加1466万户,增长43.1%;互联网用户数达1245万户,增加732万户,增长142.7%。三是水、电、气等生活资料供应充足。2017年末,12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1008万立方米/日,比2010年末提高23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总量达80.06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61.50亿立方米,增长3.3倍;供气总量(人工煤气和天然气)达34.06亿立方米,而2010年仅有14.39亿立方米;12市全社会用电量达1703.36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05.69亿千瓦时。而2010年,全部城市用电量只有1227.38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只有178.09亿千瓦时。(四)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各阶段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7年,12市辖区教育支出达465.14亿元,比2010年增加342.71亿元;普通中学学校数达881所,比2010年增加138所;普通小学学校数达1619所,比2010年增加179所。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及课本费实现全免,九年共为每名学生减免约4300元的费用。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猛。改革之初,湖北的高考录取率仅为4%,而到2017年高考录取率已达近90%。湖北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精英教育阶段,到2002年达成大众化教育阶段,再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12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25所,在校大学生139.03万人,均为1978年的数十倍。40年来约有600万荆楚学子跨入了大学之门。其中武汉作为教育强市,2014年拥有高等院校98所,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2,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118万人,位居全球城市第1。二是体育事业成果辉煌。涌现出伏明霞、李小双、杨威等众多奥运冠军。2017年,12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达64.95亿元,比2010年增加42.30亿元。改革之初仅有少数城市拥有体育馆,而到2017年,12市体育场馆数达到369个,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三是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城市医疗条件逐渐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17年底,12市共有医院、卫生院856家,比1998年增加近1倍。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建成了一整套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市民获得感增强。2017年12市市辖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为773.70万人和725.57万人,年均增长3.7%和3.9%,均高于城镇人口增速。(五)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城市发展更具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湖北各城市越来越注重特色化发展。咸宁充分利用桂花品种丰富、地热井多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中部绿心,树立“香城泉都”的城市名片。2017年咸宁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2.3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到980.45万美元,两项指标均排在武汉城市圈次席。随州则依托“世界华人谒祖圣地,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特质,于2012年将“圣地车都”上升为省级战略。随州市一方面借文化平台唱经济大戏,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打造文化经济;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智能制造,专用汽车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2017年新楚风公司与高校合作研发“新型高效洗扫吸污车”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出的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的销量位居全国第3名。二是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2017年,12市节能环保支出达到128.45亿元,比2010年增加50.77亿元,增长65.4%;武汉、十堰、孝感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或超过95%;武汉、黄石、十堰等11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态立省”战略逐步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逐步展开。“十八大”后,湖北各城市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实施湖北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关闭污染企业千余家,取缔沿江非法码头367个。“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全面实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建设和武汉城市圈“双十二工程”全面推进。划定588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在全国率先实现河湖长制全覆盖。三是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经过一系列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后,城市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7年,“绿满荆楚”行动圆满完成,造林添绿9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6%,5年来提高2.2个百分点;城市绿地面积达10.08万公顷,是改革之初的数十倍;黄石、十堰和宜昌等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的园林城市标准;武汉等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持续增加;主要河流和湖库水质持续提升。(六)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40年改革开放,极大提升湖北人民生活水平。市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湖北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00.8元,快速增加到1998年的4826.4元,再到2017年的31889.4元,40年间增长105倍。12市辖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63182元,年均增长6.0%。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3.8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42.5平方米;武汉等10个城市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迈入“汽车社会”;登记失业率常年保持在4%以下的较低水平。12市贫困人口比2014年减少287.97万人,贫困发生率减少8.5个百分点,武汉和黄石城区率先完成脱贫目标。二是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市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不仅拉动消费水平快速提升,消费形式和消费理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湖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0年的369元,持续快速提高,至2017年达到21276元。消费形式由改革之初用布票、粮票、油票购买物品的计划消费,依次向自由选购消费、品质消费转变,并最终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性化消费转变。城镇家庭消费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老三大件升级到车子、房子、电脑新三大件。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从2000年的仅0.20辆发展到2017年的25.18辆;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34.58部,比2000年增加223.14部。三是市民精神财富逐渐丰厚。市民物质生活大幅提高的同时,业余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剧场、影院、酒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12市剧场(影院)数达到289个,比1978年翻两番。“三馆一站”的建设力度加大,覆盖面更广,基本实现免费开放。2017年底12市共有博物馆185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到2490万册,人均拥有量创历史新高。12市市辖区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6.2%。“文艺鄂军”名震全国,辛亥首义、巴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神农故里等文化品牌不断涌现。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弘扬,吴天祥、王争艳、孙东林等“全国道德模范”在平凡岗位上,释放出人性与道德的光辉,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崇德守信、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回首过去,湖北城市发展成绩催人奋进;展望未来,城市发展承载着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重任在肩。当前湖北城市处于转型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开放40年湖北积累了巨大的发展能量,为新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在步入新时代之际,湖北城市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需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相关附件:

城市是国家区域发展重要载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各城市、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城镇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坚持全面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一、湖北城市大崛起

40年来,湖北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闭关自守向扩大开放转变。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湖北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期间,大致经历3个发展阶段:

一是城市数量快速发展期。自1978年起,湖北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同时旧的工农业、城乡二元分割发展格局被打破,知青与下放的城镇干部、居民大批返城,城乡集市贸易开放,都为城市吸纳人口和工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量中小城市因此而设立。湖北城市数量由改革之初的3个地级市和3个县级市,迅速向长江和汉江沿岸、襄渝、焦枝等铁路沿线以及鄂西地区发展,在不到20年时间里,共增加地级市9个,县级市21个。此后20年城市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至2017年底,共下辖地级市12个(以下简称12市),县级市24个,市辖区39个。

二是城市规模高速发展期。90年代初,湖北城市对外开放和户籍制度改革逐渐加强,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在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支持下,劳动密集型工业迅速发展,各类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拔地而起,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急剧扩大。1978年至1992年15年间,除武汉非农业人口达到200万人以上外,其他城市非农业人口均在50万人以下。而到2017年底,武汉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水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荆州5个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黄石、荆门、孝感、咸宁、随州5个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的中等城市。1978年各城市建成区面积不到500平方公里,2007年底扩大至1299平方公里,2017年更是达到2766平方公里,比1978年增长4.5倍。

三是城市集群发展期。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十八大”以来,湖北城市集群发展初见成效。一方面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襄十随、宜荆荆城市群为两翼的“一主两副多极” 三梯次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一主”核心作用突出,武汉作为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湖北的核心发展极,正稳步向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2017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10.34亿元,增长8.0%,占全省的36.7%,拉动全省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两副”引领作用有效发挥。2017年宜昌和襄阳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22.0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1.7%,拉动鄂西地区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其中,襄阳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促进“襄十随”汽车走廊持续扩容;襄阳“中国有机谷”、荆门“中国农谷”试点示范作用协同发挥,共同探索汉江生态经济带农业发展新路径;宜昌相继引入全球排名前20位的海运公司,加快推进“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建设,打造鄂西开放高地。多极带动、多极支撑的发展局面基本形成。“多极”竞相发展,2017年荆州、黄冈、孝感、荆门、十堰、黄石和咸宁经济总量均突破1200亿大关,黄石、十堰、荆门、孝感、荆州、黄冈6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达到百亿元。枣阳、宜都、大冶、仙桃4个县级市先后进入全国县域百强方阵;另一方面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鄂陕开放合作试验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跨省发展战略,探索省域合作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进农业协调、工业互补、服务业融合,树立竞争机制、协同机制、比学赶帮机制,逐步形成紧密协同、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城市集群发展优势显现。

二、城市发展呈现新格局

(一)资源要素向城市聚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城市化进程逐渐提速,原本城乡发展低水平的均衡格局被打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农业和非农业岗位之间的劳动报酬差距所驱动,在城镇就业,释放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城市在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比农村发展更为迅速,各类生产资源聚集速度也越来越快。改革开放40年中,12市市辖区后10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超过40年总量的80%,占全省的50.3%;2017年市辖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5036.41亿元,比2000年增加32422.5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66.9%;201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3499.89万人,城镇化率达59.3%,比1978年提高44.2个百分点。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由309.09万人增长到472.61万人。特大城市武汉更是加大了招财引智的力度,2017年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金额2.58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27亿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96.5亿美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创历史新高,30.1万名大学毕业生留汉,新增落户大学生14.2万人。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空前活跃,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8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92人。

(二)城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12市市辖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72.7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增加到2017年的6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116亿元,比1978年增长66.4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26.79亿元,比1978年增加15889.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222.03亿元,比1998年增加8439.44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39.35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50.99亿美元。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2市市辖区三次产业结构从农业逐渐向非农转变,由1978年40.5:42.2:17.3的“二一三”格局,逐渐转变为1998年9.9:48.9:41.2的“二三一”格局,并最终调整为2017年4.3:47.7:48.0的“三二一”格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向中高端迈进,12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6.4%,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各城市主导产业。2017年12市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湖北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层出不穷。2017年,12市专利申请受理10.46万件,比2010年增加7.66万项,增长273.6%;发明专利授权量4.49万件,增加2.85万件,增长137.8%;科学技术支出202.28亿元,增加177.52亿元,增长717.0%。城市经济正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超越,由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运行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新兴力量对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升。“互联网+”新模式浪潮奔涌,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小米科技、科大讯飞等25家知名企业扎堆武汉,形成“第二总部”现象,涌现出斗鱼网络、奇米网络、斑马快跑等3家“独角兽”企业。2017年卓尔控股电商总交易额近4000亿元,斗鱼直播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快递“黑科技”刷新认知,在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陆运中心,有240台小件智能机器人和80余台大件机器人在分拣邮件。

(三)城市功能布局逐步完善

1978年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城市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城市已由改革之初单一的行政、居住功能,转变为工业制造、商贸、商务、文化、居住等多功能并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12市辖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达到334.16亿元,而1978年不足1亿元;交通运输支出达130.48亿元,比2010年增加81.04亿元,增长163.9%。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加快。40年来,湖北依托“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城际交通网依次经历公路时代、铁路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和高铁时代,“五纵三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不断完善,极大压缩了“国土空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1978年湖北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仅为19.06公里,而2017年底则达到了144.96公里,增加了6.6倍。其中武汉“米”字形交通网络——通达武汉城市圈各城市1小时、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的交通圈已经形成,成为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祖国的立交桥。同时市内交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之初,市内交通工具主要为自行车,机械化交通工具严重不足,城市道路泥泞而拥挤,人均道路面积仅有3平方米。而到2017年,人均道路面积已达10平方米,市民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乘坐BRT、有轨电车、出租车、轮渡更加便捷。其中,武汉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至2017年底共有7条地铁和轻轨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237公里,日均客运量达305万乘次,居全国第6位。

二是信息网络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的通讯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改革之初依靠打电报和写信联系,到固定电话、电脑的普及,再到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使人民沟通更加便捷,信息产业规模急剧扩大。2017年,12市电信业务收入444.15亿元,比2010年增加176.43亿元,增长66.0%。2017年末,12市移动电话用户数4863万户,比2010年末增加1466万户,增长43.1%;互联网用户数达1245万户,增加732万户,增长142.7%。

三是水、电、气等生活资料供应充足。2017年末,12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1008万立方米/日,比2010年末提高23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总量达80.06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61.50亿立方米,增长3.3倍;供气总量(人工煤气和天然气)达34.06亿立方米,而2010年仅有14.39亿立方米;12市全社会用电量达1703.36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05.69亿千瓦时。而2010年,全部城市用电量只有1227.38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只有178.09亿千瓦时。

(四)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各阶段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7年,12市辖区教育支出达465.14亿元,比2010年增加342.71亿元;普通中学学校数达881所,比2010年增加138所;普通小学学校数达1619所,比2010年增加179所。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及课本费实现全免,九年共为每名学生减免约4300元的费用。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猛。改革之初,湖北的高考录取率仅为4%,而到2017年高考录取率已达近90%。湖北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精英教育阶段,到2002年达成大众化教育阶段,再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12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25所,在校大学生139.03万人,均为1978年的数十倍。40年来约有600万荆楚学子跨入了大学之门。其中武汉作为教育强市,2014年拥有高等院校98所,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2,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118万人,位居全球城市第1。

二是体育事业成果辉煌。涌现出伏明霞、李小双、杨威等众多奥运冠军。2017年,12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达64.95亿元,比2010年增加42.30亿元。改革之初仅有少数城市拥有体育馆,而到2017年,12市体育场馆数达到369个,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三是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城市医疗条件逐渐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17年底,12市共有医院、卫生院856家,比1998年增加近1倍。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建成了一整套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市民获得感增强。2017年12市市辖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为773.70万人和725.57万人,年均增长3.7%和3.9%,均高于城镇人口增速。

(五)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城市发展更具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湖北各城市越来越注重特色化发展。咸宁充分利用桂花品种丰富、地热井多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中部绿心,树立“香城泉都”的城市名片。2017年咸宁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2.3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到980.45万美元,两项指标均排在武汉城市圈次席。随州则依托“世界华人谒祖圣地,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特质,于2012年将“圣地车都”上升为省级战略。随州市一方面借文化平台唱经济大戏,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打造文化经济;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智能制造,专用汽车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2017年新楚风公司与高校合作研发“新型高效洗扫吸污车”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出的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的销量位居全国第3名。

二是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2017年,12市节能环保支出达到128.45亿元,比2010年增加50.77亿元,增长65.4%;武汉、十堰、孝感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或超过95%;武汉、黄石、十堰等11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态立省”战略逐步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逐步展开。“十八大”后,湖北各城市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实施湖北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关闭污染企业千余家,取缔沿江非法码头367个。“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全面实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建设和武汉城市圈“双十二工程”全面推进。划定588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在全国率先实现河湖长制全覆盖。

三是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经过一系列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后,城市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7年,“绿满荆楚”行动圆满完成,造林添绿9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6%,5年来提高2.2个百分点;城市绿地面积达10.08万公顷,是改革之初的数十倍;黄石、十堰和宜昌等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的园林城市标准;武汉等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持续增加;主要河流和湖库水质持续提升。

(六)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40年改革开放,极大提升湖北人民生活水平。市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湖北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00.8元,快速增加到1998年的4826.4元,再到2017年的31889.4元,40年间增长105倍。12市辖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63182元,年均增长6.0%。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3.8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42.5平方米;武汉等10个城市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迈入“汽车社会”;登记失业率常年保持在4%以下的较低水平。12市贫困人口比2014年减少287.97万人,贫困发生率减少8.5个百分点,武汉和黄石城区率先完成脱贫目标。

二是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市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不仅拉动消费水平快速提升,消费形式和消费理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湖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0年的369元,持续快速提高,至2017年达到21276元。消费形式由改革之初用布票、粮票、油票购买物品的计划消费,依次向自由选购消费、品质消费转变,并最终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性化消费转变。城镇家庭消费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老三大件升级到车子、房子、电脑新三大件。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从2000年的仅0.20辆发展到2017年的25.18辆;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34.58部,比2000年增加223.14部。

三是市民精神财富逐渐丰厚。市民物质生活大幅提高的同时,业余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剧场、影院、酒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12市剧场(影院)数达到289个,比1978年翻两番。“三馆一站”的建设力度加大,覆盖面更广,基本实现免费开放。2017年底12市共有博物馆185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到2490万册,人均拥有量创历史新高。12市市辖区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6.2%。“文艺鄂军”名震全国,辛亥首义、巴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神农故里等文化品牌不断涌现。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弘扬,吴天祥、王争艳、孙东林等“全国道德模范”在平凡岗位上,释放出人性与道德的光辉,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崇德守信、助人为乐的新风尚。

回首过去,湖北城市发展成绩催人奋进;展望未来,城市发展承载着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重任在肩。当前湖北城市处于转型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开放40年湖北积累了巨大的发展能量,为新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在步入新时代之际,湖北城市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需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相关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