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从菜农到产业工人的嬗变
栏目:猇亭区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0-11-30 加入收藏
红港村位于猇亭中心区,地邻长江,土质肥沃,30多年来一直是全市100万市民的“菜篮子”,共建有蔬菜大棚1000多亩,年创收入2000多万元。曾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原国家领导人曾庆红等曾亲临视察。2008年底,总投资达110亿元的三峡全通涂镀板

    红港村位于猇亭中心区,地邻长江,土质肥沃,30多年来一直是全市100万市民的“菜篮子”,共建有蔬菜大棚1000多亩,年创收入2000多万元。曾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原国家领导人曾庆红等曾亲临视察。2008年底,总投资达110亿元的三峡全通涂镀板项目落户猇亭区, 红港村2563.8亩土地被全部征用,拆迁 670户,涉及村民2120人。红港村委会一班人围绕着让被征地农民 “居有定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业有所谋”的目标,让他们实现由菜民到市民的嬗变。仅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就让1269个劳动力实现就业1054人,就业率达到83%。其中768人成为产业工人。
谋就业,就业观念转变先行
红港村有三十多年从事蔬菜种植的历史,土地是群众的命根子,全村共有劳动力1269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菜农”,除了会种植一手好蔬菜的本领外,没有其他的别的手艺和技术。红港村土地一次性全部被三峡全通项目征用后,老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如何让昔日菜农实现转岗就业成为红港村委会一班人的首要使命。村委会班子首先从转变群众的就业观念着手、从农民变市民的观念更新着手,村委会班子多次组织小组长、党员代表开展就业观念转变的学习培训,然后通过党员代表在群众中做宣传说服工作,奠定被征地农民转岗就业的思想基础。
村委会原妇联主任、党员余祥菊原来是蔬菜种植能手,她种植的特色蔬菜是富于地方特色的精品,远销市内外。蔬菜地被征用后,她迅速转变观念,在一家物业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她以她的嬗变经历现身说法,积极引导推荐失地妇女50多名到该公司工作。曾祥林是该村一组村民,征地以前一直从事蔬菜销售,三峡全通项目征地开始后,他非常担忧征地后失去经济来源,生活无着落,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多次到村委会和区政府上访要求解决就业问题。因为他年龄较大、没有技能,只能在企业作劳务辅助工,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给他介绍的工作他不愿意去。后来村委会领导给他算细帐,告诉他转岗就业后不会比种菜差,引导他先就业后择业。如今他进入了三峡全通公司从事装卸工岗位,现在通过他个人的努力,赢得了三峡全通公司班长职位,收入近2000元。
抓培训,掌握转岗就业本领
针对大部分失地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实际情况,村委会按照“三个大多数”的目标抓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即让大多数被征地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的大多数农民获得技术等级证书,获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大多数农民走上技术岗位,通过免费就业培训,被征地农民提高了转岗就业技能。为抓好技能培训工作,一是为方便群众,村委会早在未征地之前的2007年就邀请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市工业技校专家到村委会开展培训工作。分别举办了电工、电焊工、等专业技能培训10余期。二是由区劳动部门送到市工业技校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大多数农民获得技术等级证书,获得技术等级证书95%以上的农民走上技术岗位,通过免费就业培训,大多数被征地农民提高了转岗就业技能。近两年来,参加技能培训的共347人均在区内三峡全通涂镀板、宜化、新洋丰等企业实现了稳定就业,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今年上半年全村新增就业465人,其中自谋职业96人,外出打工68人,到周边企业就业301人,其中在三峡全通涂镀板公司就业的有107人,在湖北宜化、新洋丰肥业公司、兴发集团、星宇服饰等企业就业的有194人,其中30%成为了技术骨干,10%走上了管理岗位,先后共有近10名农民工当上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
为促进村民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城市意识、提高市民素质,村委会还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积极组织被征地农民开展三项启蒙教育(城市意识启蒙、市民素质启蒙、就业观念启蒙)培训,计划对所有被征地农民开展轮训。
找岗位,竭尽全力为村民
征地拆迁后,村书记、主任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对于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多次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寻求支持和帮助。同时,经常召开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各组的就业难题,多方寻求解决办法。为给群众找岗位,村委会书记、主任频繁登门拜访企业人事部领导,谋求为老百姓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自2008年12月征地拆迁以来,村书记、主任多次赴三峡全通公司总部,找企业负责人为红港村老百姓争取就业机会。2010年4月22日,三峡全通面对全区招100个辅助工,阮华政主任多次与企业领导联系,录用红港村“4050”人员26名。村委会领导还多次跟村内一些企业老板联系,并说服他们招用红港村“4050”人员,截止目前宜昌市唯田工贸有限公司、红港码头等企业老板共在红港招工144人,安置了相当一批就业困难人员。除在周边企业就业的以外,村委会还鼓励能人创业,支持培育个体经营户78人。其中陈发文等四人合伙注册的一商贸公司,生意红火,不仅创造了丰厚的利润,还安排了红港村近40人的就业。
重服务,多管齐下解难题
红港村全部拆迁后,除在猇亭区居住的以外,还有一部分被征地农民散居在枝江市、宜都市、夷陵区、伍家岗区等地,村委会领导上门对他们逐一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社保、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一年多来共走访慰问失地农民542户,1000余人次,为327个达到退休年龄的一类人员发放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为56户拆迁困难户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款共计48800元。
为了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村委会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工作,在劳动部门的指导下,将被征地农民全员纳入养老保险,现养老保险参保1128人,一类345人,二类783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 909 人,新农合127 人。
为让群众尽快掌握招工和培训信息,村委会班子积极同区劳动就业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劳动就业局的招聘信息,一有招工信息,迅速通过各小组联络员把招工和培训信息针对性地传到各家各户。做到信息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及时畅通,尽一切可能帮助被征地农民通过区人力资源市场找到合适的岗位。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