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有效]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90048号提案的答复
栏目:湖北省教育厅-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9-07-30 加入收藏
[有效]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90048号提案的答复

省民进: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机制,破解贫困地区‘教育虹吸’困局”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省教育厅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提案围绕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强,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
   一、基本情况
   湖北省现有乡村小规模学校3219所,乡镇寄宿制学校3201所。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巩固率达到97.4%,2017年12月全省112个县(市、区)整体通过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统筹谋划。省政府出台《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两类学校建设列为重点任务,列为分管副省长重点督办项目。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办好两类学校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内容,统筹解决好两类学校规划布局、经费投入、建设运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每年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教育工作会议,推进两类学校建设。2018年,全省统筹资金40.1亿元用于校园校舍建设项目,改造校舍面积242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68万平方米;投入资金8.1亿元用于设施设备购置项目,优先解决学生宿舍、床铺、饮水洗浴、食堂设施设备等问题,净增学位8万个。目前,2701所寄宿制学校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占比84.4%;2692所小规模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占比83.6%。
   (二)强化规划引领。根据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在省政府文件中明确两类学校的布局原则、规划要求、撤并原则,完善学校建设标准、管理标准、经费保障措施,确定师资编制、工勤服务人员配置标准、教师补充机制及收入、住房、培训等保障要求。安排全省开展自查工作,各县市区全面开展两类学校调研工作,进行两类学校清查登记,摸清底数;市州组成工作专班,进行实地调研,核查数据,查找问题,制定总体方案。目前,全省已有97个县市区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制定工作,占比86.6%。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基本装备标准四个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向两类学校倾斜,小于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标准执行,部分县市区按300人标准执行,对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人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
   (四)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实行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2012-2018年共招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5.3万余人。在恩施、黄冈等地开展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试点,培养本土教师,探索解决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实施乡村骨干教师和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和乡村教师津贴制度,设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和奖励基金,建设4万多套教师周转房,形成越往基层补助越高的政策机制,每年11.3万名乡村教师受益。
   (五)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台《关于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形成城市学校带动乡村学校、中心学校带动小规模学校、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的办学格局,全省参加学区集团办学的学校达到30.54%。推进“互联网+教育”,三年来,全省安排经费18.7亿元,用于改善农村边远地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0亿元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3%,多媒体教室达到87%。推进教学点网校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点网校经费和教师保障机制,建成省级监管平台,在解决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问题上取得突破,恩施州“三类同步互动课堂”、崇阳县“联校网教”经验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介。
   三、目前存在问题
   (一)部分“全面改薄”项目推进缓慢。因为农村学校用地为集体用地,部分存在债务纠纷,普遍没有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加上涉及部门多、程序复杂、协调难度大、建设周期长,致使部分项目审批缓慢,影响进度。
   (二)农村学校教师招录困难。受本地条件制约,农村学校招录教师存在困难,有的学科报名比例不达标,招录计划完不成。教学点教师数量不足、招录教师与所需学科不配套。男女比例失调,造成部分教师恋爱困难。收入普遍偏低,与公务员相比差距较大。
   (三)教育资助难以精准。部分在外地上学的建档立卡学生政策知晓率、覆盖率难以达到100%;由于学生姓名不准确、身份识别程序多、异地就读学生信息采集难等因素,致使教育资助对象锁定难以精准,造成资金发放不够及时。
   (四)资金存在困难。地方政府项目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造成部分项目动不了工。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比例,满足不了现有学生的需求,存在经费缺口,非深度贫困县未享受建档立卡学生补助政策。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偏低,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足,运转困难。
   (五)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城市挤、农村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市消除大班额、超大班额工作任务仍然比较艰巨。小规模学校的保障水平仍然较低,教育教学质量与城镇学校存在较大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对“全面改薄”项目的督导检查。加强对政府履行责任情况的督导,督促县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配套资金、项目审批、工程进度等方面加快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推进项目落实。
   (二)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学生信息。完善建档立卡学生识别的工作流程,建立随迁子女异地就学等建档立卡学生信息台账,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做到快速精准识别,及时兑现发放资助金,确保一个不漏。督促县市区落实深度贫困县非寄宿制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生活困难补助,落实省级奖补政策,确保应助尽助。
   (三)完善乡村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按照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完善教师招聘机制,加快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建立健全教师招聘、流动工作机制,向乡村学校倾斜。结合乡村教育实际,定向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对乡村教师享受补贴、职称评定等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创造栓心留人环境。
   (四)提升薄弱学校和乡村教育质量。着眼长远,立足治本,坚持城乡并重和软硬件并重,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利用信息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优质高中招生分配指标向乡村初中倾斜等方式,加大对城镇薄弱学校和乡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努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适度稳定乡村生源,合理分流学生,营造良好的城乡教育生态环境。

 

                      湖北省教育厅
                           2019年7月30日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