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枝江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栏目:枝江市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3-10-19 加入收藏
马家店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枝江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年)》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年月日枝江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年)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宜昌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求,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

马家店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枝江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10月10日            

枝江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宜昌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求,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市数字经济,现结合枝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一)核心产业指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1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6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其中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亿元),通信业主营收入达到1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30亿元。

  (二)基础设施指标:到2025年,5G基站达到1000个,NB-IoT基站达到1000个以上,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6万户,数据中心机架数达到1000架,市镇村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20%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2个、企业节点数量达到10个以上,建设基于北斗时空大数据的城市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力争国家物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落地建设。

  (三)融合应用指标:到2025年,省级及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达到30家,工业企业上云数量达到50家以上,打造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0家,建成5G全连接工厂3个以上。数字智慧农场达到11家,培育规模化、智慧化农业经营主体15家,打造基于北斗的综合集成型智慧农场1个,基于北斗的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基地1个;发布省级优秀工业APP5个,打造“1个基础开放平台+N个应用场景”的枝江城市APP。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以5G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建设,加快700M、800M、2.6G、3.5G、4.9G多频段5G基站的规划及建设,5G基站达到1000个,实现5G网络城区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6万户。开展5G虚拟专网建设,引入网络切片技术,推进5G行业专网在各行业的应用。加大物联网部署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窄带物联网(NB-IoT)建设,扩大基站建设规模,力争窄带物联网站点达到1000个以上,构建“物联枝江”体系。推进布局和建设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北斗地面增强系统等新型信息应用基础设施,推动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发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达到5个,建设基于北斗时空大数据的城市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加快IPv6规模化部署,全面开展基于IPv6的工业互联网、各类专网和数据中心的改造试点示范建设,完成互联网平滑演进升级。(牵头单位:市经信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市自然资源局、各电信运营商)

  2.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枝江市大数据中心云机房三期建设,丰富数据交换、数据治理、数据可视化等平台功能,与宜昌城市大脑枝江数据分中心实现互联互通。支持各电信运营商在枝数据中心、三宁数据中心、奥美数据中心等已建成的大数据中心进一步优化软硬件配置,提升存储容量和算力支撑能力。推进市属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与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建设枝江市数据容灾备份中心。支持电信运营商与第三方合作在枝建设数据中心。(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商务局、港化集团、各电信运营商)

  3.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以“万物统一码、万数聚一网、万用享一台”为总体目标,围绕用地、建筑、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农业设施、工矿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单元等领域,开展数据归集、标准化、编码和赋码应用工作,加快“一标三实”建设,升级枝江市CIM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物联网平台,推广IRS平台,推进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各镇(街道)、市直相关单位]

  4.加快数据归集共享。基于宜昌市城市大脑枝江数据分中心,推进国家级、省级和宜昌市级平台政务数据的归集。基于枝江市大数据中心云机房,有序推进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的迁移整合和统一运营,加快本级政务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汇集,重点推进全市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全量数据归集。建立和完善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分批建设各类专业主题数据库。围绕医疗、信用、交通等重点领域,制定数据共享开放目录和开放规则,依法有序向行业组织或第三方机构开放政府数据资源,推动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市直相关单位]

  (二)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

  5.壮大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枝江电子信息产业园,聚焦专业芯片、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等产业,以光通信、新型显示、新型元器件等领域为重点,引导企业向微型化、片式化、高性能、高集成、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化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车载触控智能设备产业链、智能家居产业链建设。着力引入新型显示技术的应用产品生产线或生产基地,打造新型显示上游生态,发展TFT-LCD、OLED、LED、激光显示、三维显示、超薄光电玻璃、可折叠面板等重点产品,多点布局高端电声、视听设备等零部件制造。围绕数据接收机、手持终端、车载终端等北斗终端产品制造,招引培育一批北斗装备配套制造企业,推动北斗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牵头单位:枝江高新区;配合单位:市经信商务局、市发改局、市招商局)

  6.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以数据服务为导向,围绕数据采集、标注、清洗、分析等环节,重点引进、培育、发展一批数字服务企业,有效拓展大数据业务。支持市属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在政务数据基础上发展视频数据、健康数据分析服务,征信服务等;支持“车饰界”等一批行业数据服务企业发展壮大。紧抓大数据末端产业,引进一批数据标注企业,重点承接长三角乃至东部地区的数据标注业务,壮大我市数据标注产业。(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卫健局、市招商局、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

  7.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布局。支持我市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企业合作发展,搭建面向区域行业共性需求的“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以“2+1”主导产业为重点,整合设计、生产、设备等数据及制造资源,打造垂直领域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重点企业整合全环节信息化应用,实现工艺流程改造和要素优化配置,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联合科研机构等开发一批面向生产流程优化、产品质量分析、设备预测性维护、供应链协同等应用场景的工业APP,推动工业APP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建设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发展,建设10个以上企业节点,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各环节的推广应用,推动企业上标识、用标识,提升标识注册量、标识解析量,打破企业信息孤岛,实现相关行业上下游企业数据互联互通,产品可追溯;基于姚家港化工园产业优势,打造“工业互联网+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化工行业),推进“5G+AI”机器视觉联合实验室建设,搭建“5G+AI”机器视觉基础能力开发平台,丰富平台数据库、算法库和知识库,推进面向化工行业场景的工业APP产品研发,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牵头单位:市经信商务局;配合单位:枝江高新区、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各电信运营商、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

  8.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围绕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关键环节,建立“感知终端+平台+场景”的物联网产业链体系。支持华鑫光电、松诺电子、莱恩光电、理念光电、航丰智能、惠丰隆等电子信息企业在生物识别、电场传感、光学影像、微纳传感器等传感器领域加大研发力度,补齐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产业短板。重点围绕MEMS产业,引进一批MEMS传感器模组生产线,打造MEMS传感器及芯片研发制造基地。推进城市公共设施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建设全市统一的城市物联网感知平台。推进工业物联网建设,以姚家港化工园为试点,支持电信运营商搭建边缘云计算平台,推进工业企业设备、产线互联互通,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GI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推进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顶级节点和物联网标识解析节点落地建设,为“宜荆荆”都市圈各行业产业链提供标准溯源解析服务。(牵头单位:市经信商务局;配合单位:枝江高新区、市招商局、市住建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市农业农村局、各电信运营商)

  9.升级电子商务产业。支持企业基于C2B模式自建电商服务平台或应用第三方平台,以大数据为驱动、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发展“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积极引进盒马鲜生等知名零售品牌,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培育跨境电商企业5家以上。积极引进数据采集与应用服务、消费场景技术服务等相关企业,发展以新零售为核心的新型服务业产业链。综合运用AR、超高清视频技术拓展深度体验式直播,打造网红打卡地、网红电商品牌。着力招引一批母体型、链主式、总部型电商头部企业,带动物流、金融、信息等配套体系建设,补齐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冷链物流、智慧仓储短板。搭建智慧物流平台,对接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物流商和其它市场主体,打造集在线交易、跟踪追溯、智能分析、信用查询、物流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区域性物流信息中心,完善市镇村三级快递物流共配体系。(牵头单位:市电商促进中心;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市招商局、市邮政公司)

  10.建设数字文创产业。以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为主线,紧扣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打造文创产业生态链,创建枝江市数字文创产业园。加快实施“智慧广电”工程,由市属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和市融媒体中心共同研发运营枝江新媒体平台,实现全市电视、广播、短视频、网络直播、在线教育全聚合,创新内容,重塑传统电视品牌与商业价值。依托枝江融媒体中心,整合枝江各类视频制作、网红和演艺力量,聚焦数字视频内容生产、版权交易等,打造视频孵化基地。推进本地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工作室聚集发展,赋能数字视频、软件研发、电子商务、广告制作和装修装饰等产业。(牵头单位:市文旅局;配合单位:市融媒体中心、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市新闻出版局、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

  11.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为牵引,积极引进一批中小型软件研发企业,聚焦应用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软件产品研发,发展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设计、实施等信息增值业务。支持市属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统一运营市大数据中心云机房、灯杆、路杆等固定资产,统一管理政务云、视频云、医卫云、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枝江数据分中心等全市政务数据资产,发展数据服务、平台经济、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产业。(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局;配合单位:市招商局、市经信商务局、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

  12.布局量子通信产业。推进量子通信新兴产业链布局,积极引进一批量子通信企业落户,建设量子设备生产线,力争在量子核心元器件、应用加密设备及量子通信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上取得突破,同时引入相关上下游企业,打造“量子保密通信装备制造中心”,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量子安全服务,建设基于通信安全、密码安全、存储安全等于一体的量子信息安全底座,打造区域性“量子安全服务中心”。推进量子通信在政务、金融、通信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有效解决不断增长的信息安全建设需求,打造一批典型应用案例。(牵头单位:港化集团;配合单位:市经信商务局、市招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各电信运营商)

  (三)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13.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基于5G、TSN、工业PON、NB-IoT、SDN、MEC等关键技术改造升级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系统上叠加部署新网络、新系统,推动IT网络与OT网络融合,促进生产要素连接,实现生产设备广泛互联和数据流通。围绕“2+1”主导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加快生产线、系统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以5G、物联网、VR、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的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0家,省级及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达到30家,建成5G全连接工厂3个以上。加快“企业上云”步伐,推动企业使用工业控制软件、基础云服务、云化工业APP,实现智能制造相关业务系统上云、设备上云以及模式创新,工业企业上云达到50家。[牵头单位:市经信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枝江高新区、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各镇(街道)]

  14.加快农业数字化提升。推进农业生产主体数字化赋能,大力推广应用新型智能农机装备,引导传统农业机械智能化改造提升,充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智慧农场11家,培育规模化、智慧化农业经营主体15家。推动北斗农业领域大规模集成应用,以省北斗农机管理系统为基础,打造基于北斗的综合集成型智慧农场1个,基于北斗的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基地1个。推进全市“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大数据应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中化农业MAP智农平台,开展对全市田块基础信息、土壤信息、植保信息等农业基础数据采集,形成农业基础资源信息数据库,整合遥感影像分析、精准气象、病害监测和远程诊疗等数据支撑服务,打造集农业预警监控、指挥调度、智能管理、大数据决策分析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枝江市大数据中心云机房,推进市属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与各电信运营商等第三方合作,搭建枝江市农业云平台,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统一的计算、存储和大数据服务。基于枝江市物联网平台,建设农业物联网二级平台,引导农业企业、园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物联网技术,共用枝江农业物联网平台。推广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为切入点,完善枝江市天雨公司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三农”金融服务数据中心,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金融信贷保险产品提供大数据服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市发改局、各镇(街道)、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天雨公司、各电信运营商]

  15.培育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进康养产业数字化服务建设,基于医共体信息平台等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资源,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健康数据在各类养老机构的共享和合理应用。依托枝江市医共体,建设枝江市互联网医院,提供预约挂号、在线问诊、慢病续方等服务,深入融合宜昌市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推进电子处方在医院、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诊所、药店等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之间流转,基于本地各类实体医药机构建设区域性云药房,以“中药代煎”“药品配送”为重点,发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互联网+药品流通”服务模式。加快银企对接平台建设,充分整合部门涉企信息,建立企业征信信息库,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的融资撮合交易服务,有效解决企业“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牵头单位:市发改局;配合单位:市卫健局、市医保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市民政局、市金融服务中心)

  (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16.发展平台经济。打造生活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围绕“吃、喝、玩、乐、游、购、娱”全场景、全链条的数字生活新服务,建设枝江城市APP,整合枝江电视台新媒体、网络直播、短视频、全市一个停车场、互联网医院、本地电商、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水电气服务、人才服务等应用,为第三方开发应用接入提供统一的接口调用与交互规范,打造全市统一的生活服务开放平台。打造生产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数字化龙头企业合作设立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创建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开放平台资源,共享实验验证环境、仿真模拟等技术平台,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牵头单位:市经信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市科技局、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各相关单位)

  17.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发挥国有平台公司在全市数字经济建设领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支持市属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加大与电信运营商等第三方数字化企业合作力度,加大投资和产品研发力度,发展云服务、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应用研发、数字生活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等业务,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且可复制推广的样板项目。探索传统企业与国内数字化头部企业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智能制造、管理和市场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场景应用项目。支持三宁、奥美等重点企业将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剥离,成立独立法人数字经济企业,培育一批本地化的数字经济企业。(牵头单位:市经信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国有大数据平台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枝江市数字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数字经济发展各领域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督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各单位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合力。(牵头单位:市发改局;配合单位:各相关单位)

  (二)加大资金支持。科学谋划和系统实施一批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积极对上争取中央、省项目和资金支持,统筹利用好新基建、技改等专项资金。探索政府投资平台、方案解决厂商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数字经济项目多元建设模式,共享项目运营收益。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市经信商务局、市科技局、市金融服务中心、金润源集团、港化集团、天雨公司、各相关单位)

  (三)强化安全保障。加强电信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威胁发现、协同处置和攻击溯源能力。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围绕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交换、使用、销毁等环节,压实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采集责任、保有责任、使用责任和监管责任,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的保护。(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配合单位:市委机要保密局、市公安局、市经信商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各电信运营商)

  (四)强化人才支撑。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解决全市数字经济发展高中低端人才紧缺问题。依托市职教中心,围绕数字标注、数字文创、电子信息等产业,采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等模式,培养一批数字化基础人才。充实和壮大市大数据中心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型人才。鼓励三宁、奥美等重点企业围绕工艺流程数字化再造、智能制造产品研发和应用等核心环节,引进一批数字化建设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构建高层次数字化建设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人社局、市经信商务局、市教育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各相关单位)

  附件:1.枝江市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2.枝江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清单责任分工表(2023—2025年)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