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枝江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栏目:枝江市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3-10-29 加入收藏
马家店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枝江高新区管委会:《枝江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年月日枝江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气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

马家店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枝江高新区管委会:

  《枝江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3年10月29日           

枝江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气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枝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枝江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宜昌重要增长极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

  到2025年,基本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80%以上,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7%以上,暴雨预警精细化到镇(街道),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8%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气象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宜昌市前列。

  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布局科学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保障工业园区、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发展能力大幅提升,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气象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宜昌市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气象技术攻关和应用。推进气象与水利、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等行业的科技协同发展,聚焦气象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鼓励在防灾减灾、农业、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实施科研攻关,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融合创新,形成具有枝江特色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经信商务局、市水利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宜昌市生态环境局枝江市分局、市交通运输局)

  2.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推动气象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与省市特色农业服务中心合作,集中围绕“玛瑙米”、水产等特色禀赋,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经信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持续优化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在强对流天气关键区、大风高发区、暴雨高影响区、城市功能区及工业园区建设气象监测站点。全市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不超过7公里,对运行时间8年以上的自动气象站进行迭代升级。实施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风廓线雷达1部,提升大风、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识别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

  2.提升预报预警基础能力。建立涵盖实况监测和预报预测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布局,加速迭代升级和服务应用。提升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精准预报能力,提高短时临近、短中期的预报预测准确率,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高基层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活动(现场)保障等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

  3.提升气象信息化能力。充分利用宜昌市气象局开发的“气象小脑”赋能枝江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气象数据业务建设和跨部门融合应用,开展气象数据深度挖掘和共享服务。强化气象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提升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政务服务数据局)

  (三)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充分发挥气象预警信息先导作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和覆盖镇(街道)的组织体系。推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健全全方位、无缝隙“内外叫应”制度,建立“部门+全媒体”预警发布渠道。完善气象预警信息绿色发布通道和发布终端即时插播机制,提升手机短信全网发布速率,确保红色预警信号30分钟内送达重要部门、重点单位责任人和重点人群,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课、安全转移等应急响应机制。(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局、市经信商务局、市水利湖泊局、市公安局、市文旅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融媒体中心)

  2.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加强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多员合一”的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基站”作用,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率和覆盖率,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动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部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局、市教育局、市科协)

  3.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持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监测、作业和指挥能力建设。逐步迭代升级改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聚焦农业增雨抗旱、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服务需求,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人影作业安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宜昌市生态环境局枝江市分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1.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面向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产品区、水产养殖区,开展全链条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智能精准的“直通式”服务,提升农业应对气象灾害能力。强化特色农业产业气象服务,开展“气候好产品”创建,助力品牌强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

  2.加强重点行业气象服务。加强气象为交通安全保畅服务,提升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气象保障水平。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等重点领域的部门联动。加强玛瑙河和沮漳河流域枝江段防洪减灾、供水保障等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工业园区气象灾害保障服务工作,将重点企业责任人纳入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发布名单。(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湖泊局、市应急局)

  (五)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构建气象信息全媒体发布矩阵,权威、精准、高效发布气象信息。推进天气气候对敏感性疾病和公共卫生影响的监测预警。增强城市应急处置、防洪排涝、交通出行、电力调度和大型活动等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宣传部、市应急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局、市融媒体中心)

  2.加强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宜居、智慧、绿色、韧性城市建设气象保障能力。做好暴雨强度公式成果应用。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精细化风险预警气象服务。(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发改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气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按照任务分工,建立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统筹做好项目谋划,扎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

  (二)落实投入保障。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稳定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按政策落实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科技人才有关地方待遇保障,加大气象基本建设投资、设备迭代运维经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气象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气象局)

  (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将气象人才培养统筹纳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气象局)

  (四)强化法治保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加强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依法发布和传播气象信息。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气象标准化应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司法局、市应急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