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宏观政策展望:同向发力合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基础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15
2024年宏观政策展望:同向发力合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基础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总体上呈现增速较高、物价较低、就业平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格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但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更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堵点突出。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为2024年经济工作谋篇布局、指明方向。关于明年的宏观政策思路,会议指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我国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大,物价水平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近日表示,今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出台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这些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释放。

“会议提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将为明年经济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同时也更加重视政策本身增效和政策之间配合。”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预计明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形成合力、放大组合效应。

稳健的货币政策 注重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本次会议为货币政策定调,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思路相一致,本次会议再度强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同时要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灵活适度”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变化等相机抉择,充分运用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精准”的方向下,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问题,结构性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动能转变。为使政策效果更为有效,将强化政策协调配合,积极盘活被低效、无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效”,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受到进一步倚重,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另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的提法颇受关注。“价格水平是宏观经济的‘温度计’,太高或者是太低都不好,要使物价保持在温和、适度水平。”韩文秀表示,这有利于更好统筹实际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预期目标要求,更加符合宏观调控的实际。温彬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会议侧重强调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水平预期方面的重要作用,预计明年货币政策有望适度发力,推动物价水平温和上升。

积极的财政政策总量适度加力、结构调整优化

总量适度加力、结构调整优化是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关键词。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调不变,这是由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微观主体信心未根本提振的形势决定的。提质增效是近年来财政政策在加力之外的重要目标,这是由当前财政形势紧平衡决定的。”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财政政策定调积极,即加力以扩大总需求、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需要施策,不搞大水漫灌,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积极,避免大幅提高财政风险,要让财政更可持续。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当前财政政策空间更多存在于中央层面,明年中央财政或继续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与“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相呼应,或指向后续财政资金更多倾斜于债务负担较小、项目储备较多、质量较高的经济大省,而非切块划分。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也是市场关注重点。对此,钟正生表示,“提质增效”旨在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才能“用好”财政空间。财政支出方向将更多向教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水平等民生领域重点倾斜,削减一般性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在有限的财政空间里释放出更大的政策潜力。

在强调调整优化结构之外,会议还要求,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为进一步用好财政空间,未来财政政策有必要以支出政策为主、减税降费等收入政策为辅,推动财政政策逐步从重投资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罗志恒说。

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

继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求之后,本次会议再度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并提出更为细化的协调配合安排——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对此,韩文秀表示,实践表明,除了直接的经济政策之外,许多非经济性政策也对经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要坚持系统观念,既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也要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使各类政策更好协同发力,增强合力。

罗志恒也谈到了非经济性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要综合考虑非经济性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避免引发供给冲击、打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市场主体信心不足导致生产弱于需求。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将在哪些方面形成合力,又该如何加强协调配合?

钟正生表示,为形成合力、放大组合效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性将进一步增强,除熨平日常财政收支影响、支持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外,还将体现在三个层面:在政策发力必要性提升的关键时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同步发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加强对民营企业和房地产“三大工程”的支持,在关键领域,财政贴息将与货币政策支持并驾齐驱;协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赵伟表示,一方面,后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加强协调,以及创新政策工具支持稳增长;另一方面,多部门政策需形成合力、强化统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将更注重与稳就业、科技产业创新、区域协调、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相配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