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通山县审计局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合 提升审计服务职能
栏目:湖北省审计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8-06-08 加入收藏
通山县审计局  邓坤水 舒美仙2017年来,通山县审计局围绕审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总思路,致力推进党建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取得了机关党建和审计业务工作双重提升。党建与审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双重能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树立以党建引领审计工作新理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采取集中培训、主题教育、专题讲座、网络学习等灵活多样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党日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学习《新党章》、《条例》、《准则》等内容;突出文化引领,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开展一系列展示审计文明形象且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体活动。至2017年我局多次荣获县党建先进单位,连续6届荣获省文明单位,2017年度提交工作报告、专题调研论文、信息报道259篇被审计署、省厅媒体和网站采用。拓展机关党组织纵深度,强化以党建促进审计工作新理念。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审计监督加强的要求,创新“审计组+临时党支部+纪检监督员”模式,把党建和廉政工作延伸到审计最前线,让党旗在毎一个审计阵地上飘扬。积极开展好争先创优活动,以评选“五好”党组织为主要内容,开展党员示范岗、示范股室创建活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自查自评、领导点评与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晒业绩、兑承诺、作表率,把党建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我局近几年来,综合量化工作考评一直位居全省前例,审计项目获2017年度省厅二等奖、论文获一等奖,创新案例入选省厅案例推荐,在惠民资金与项目审计中移送19名违纪违法村干部案件线索被纪检机关查处。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誓言,明确以党建服务民生新理念。组织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村组,开展各项服务和帮扶捐赠活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与驻村两委对接联合开展,倡导党员干部为驻村建言献策,并要求深入贫困户家庭中,进行一对一精准对接帮抉,扶病困、脫真贫。近年来,帮扶驻村建成全县最大的500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村集体年可创收30余万元;建成生猪养殖合作社可存栏1000头,年出栏量可达2000头,25户贫困户入股,户年可増收5000元左右;开发荒山500余亩为优质油茶园,5年后丰产期每亩收益3000元以上;推进驻村美丽乡村建设,修建池塘1座、引水渠150米,硬化场地600平方米、道路1000米,修成文化活动室120平方米,村庄干道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兴修水利设施,改造灌溉水渠300米,修复多处水毁河堤道路,复耕50亩水毁耕地。我局由此荣获县精准扶贫工作先进单位。推进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建把关服务干部成长新理念。认真落实干部执行标准,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制度体系。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品行、廉洁关。创新党管干部方法,倡导能者上、庸者下和审人先审己、正人先正己、评人先评己理念,全局上下形成了比依法审计、比审计质量、比职业道德、比爱岗敬业,赛线索提交、赛执法力度、赛廉洁自律、赛成果转化等各方面比、学、赶、帮、超良好工作局面。充分发挥党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着力提高干部考察质量,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落实党组书记、纪检领导在人选廉洁自律意见上“双签字”措施,防止带病提拔。注重专业本领、因事择人,看重实践实干实效。坚持实字当头,干字当先,让党员干部在具体的“实”、“干”中锻炼成长,打造一支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审计精兵。审计监督与文化强县战略目标深度契合服务民生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审计监督服务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作为核心工作,推动党的政策措施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今年来,通山县审计局围绕县委县政府文化强县战略目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并在审计实施中把各个乡镇与县直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执行和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情况列为重点加强审计,并延伸到具体村社及项目。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开展审计,确保文化惠民措施接地气。审计人员对照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的要求,与文体、住建、招投标等相关部门进行交谈,查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和制度,摸清工作机制,深入调查基层社区、村组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是否得到落实保障,是否做到了保基本、促均等,保障指标是否“接地气”,保障体系是否与基层群众“零距离”。针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开展审计,确保文化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审计人员对照打造县城“二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的具体方案,对县文体中心建设和新建“四管一站”等文化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可行性、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优劣、项目招投标手续等方面调查与评估,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走到哪里,审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确保审计无盲区无死角。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对以上相关实行跟踪审计,对关键问题和环节解剖分析,全面准确反映项目建设运行情况。针对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开展审计,确保文化惠民项目实施取得实效。依据《咸宁市古民居保护条例》,核查相关单位是否落实该条例,对省级以上保护单位的保护、开发力度是否重视、一处一策,对王明璠府第修缮开发、闯王陵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圣庙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文化价值、管护运营体制和社会效益作出科学合理评估。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开展审计,确保文化惠民服务与群众零距离。依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示,针对全县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平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项目进行“问诊”、“把脉”,促进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的构建,加快县域特色数字文化产品的开发。针对公共文化管理和绩效开展审计,提高群众对文化惠民服务获得感。以上级政府制订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为依据,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深入社区和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座谈,了解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听取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合理建议和实际需求。与相关单位座谈探讨,对审计中发现问题及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通山县审计局  邓坤水 舒美仙


2017年来,通山县审计局围绕审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总思路,致力推进党建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取得了机关党建和审计业务工作双重提升。


党建与审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双重能力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树立以党建引领审计工作新理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采取集中培训、主题教育、专题讲座、网络学习等灵活多样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党日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学习《新党章》、《条例》、《准则》等内容;突出文化引领,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开展一系列展示审计文明形象且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体活动。至2017年我局多次荣获县党建先进单位,连续6届荣获省文明单位,2017年度提交工作报告、专题调研论文、信息报道259篇被审计署、省厅媒体和网站采用。

拓展机关党组织纵深度,强化以党建促进审计工作新理念。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审计监督加强的要求,创新“审计组+临时党支部+纪检监督员”模式,把党建和廉政工作延伸到审计最前线,让党旗在毎一个审计阵地上飘扬。积极开展好争先创优活动,以评选“五好”党组织为主要内容,开展党员示范岗、示范股室创建活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自查自评、领导点评与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晒业绩、兑承诺、作表率,把党建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我局近几年来,综合量化工作考评一直位居全省前例,审计项目获2017年度省厅二等奖、论文获一等奖,创新案例入选省厅案例推荐,在惠民资金与项目审计中移送19名违纪违法村干部案件线索被纪检机关查处。

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誓言,明确以党建服务民生新理念。组织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村组,开展各项服务和帮扶捐赠活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与驻村两委对接联合开展,倡导党员干部为驻村建言献策,并要求深入贫困户家庭中,进行一对一精准对接帮抉,扶病困、脫真贫。近年来,帮扶驻村建成全县最大的500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村集体年可创收30余万元;建成生猪养殖合作社可存栏1000头,年出栏量可达2000头,25户贫困户入股,户年可増收5000元左右;开发荒山500余亩为优质油茶园,5年后丰产期每亩收益3000元以上;推进驻村美丽乡村建设,修建池塘1座、引水渠150米,硬化场地600平方米、道路1000米,修成文化活动室120平方米,村庄干道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兴修水利设施,改造灌溉水渠300米,修复多处水毁河堤道路,复耕50亩水毁耕地。我局由此荣获县精准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推进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建把关服务干部成长新理念。认真落实干部执行标准,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制度体系。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品行、廉洁关。创新党管干部方法,倡导能者上、庸者下和审人先审己、正人先正己、评人先评己理念,全局上下形成了比依法审计、比审计质量、比职业道德、比爱岗敬业,赛线索提交、赛执法力度、赛廉洁自律、赛成果转化等各方面比、学、赶、帮、超良好工作局面。充分发挥党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着力提高干部考察质量,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落实党组书记、纪检领导在人选廉洁自律意见上“双签字”措施,防止带病提拔。注重专业本领、因事择人,看重实践实干实效。坚持实字当头,干字当先,让党员干部在具体的“实”、“干”中锻炼成长,打造一支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审计精兵。


审计监督与文化强县战略目标深度契合服务民生


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审计监督服务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作为核心工作,推动党的政策措施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今年来,通山县审计局围绕县委县政府文化强县战略目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并在审计实施中把各个乡镇与县直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执行和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情况列为重点加强审计,并延伸到具体村社及项目。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开展审计,确保文化惠民措施接地气。审计人员对照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的要求,与文体、住建、招投标等相关部门进行交谈,查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和制度,摸清工作机制,深入调查基层社区、村组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是否得到落实保障,是否做到了保基本、促均等,保障指标是否“接地气”,保障体系是否与基层群众“零距离”。

针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开展审计,确保文化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审计人员对照打造县城“二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的具体方案,对县文体中心建设和新建“四管一站”等文化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可行性、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优劣、项目招投标手续等方面调查与评估,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走到哪里,审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确保审计无盲区无死角。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对以上相关实行跟踪审计,对关键问题和环节解剖分析,全面准确反映项目建设运行情况。

针对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开展审计,确保文化惠民项目实施取得实效。依据《咸宁市古民居保护条例》,核查相关单位是否落实该条例,对省级以上保护单位的保护、开发力度是否重视、一处一策,对王明璠府第修缮开发、闯王陵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圣庙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文化价值、管护运营体制和社会效益作出科学合理评估。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开展审计,确保文化惠民服务与群众零距离。依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示,针对全县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平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项目进行“问诊”、“把脉”,促进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的构建,加快县域特色数字文化产品的开发。

针对公共文化管理和绩效开展审计,提高群众对文化惠民服务获得感。以上级政府制订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为依据,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深入社区和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座谈,了解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听取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合理建议和实际需求。与相关单位座谈探讨,对审计中发现问题及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