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宜昌市司法局2021年度“群众满意机关”测评反馈意见建议整改落实工作成效
栏目: 宜昌市司法局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2-12-16 加入收藏
宜昌市司法局2021年度“群众满意机关”测评反馈意见建议整改落实工作成效日期:2022-12-16 17:34来源:宜昌市司法局责任编辑:司法局阅读量:  根据市“双争”办反馈的2021年度群众满意机关测评意见和建议,市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逐条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现将整改成

  根据市“双争”办反馈的2021年度群众满意机关测评意见和建议,市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逐条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现将整改成效公示如下。

  共性问题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依然存在、文山文海问题比较突出,要进一步压缩文件总量和会议数量,减少不必要的参会人员。

  整改成效:一是严格执行责任书(状)设置。督查检查考核等严格落实先报批,后执行制度,目前我局牵头开展法治建设绩效考核和对县市区司法局、法律服务机构考核均已纳入市委考核督察清单。二是严格精简文件、会议,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坚决杜绝调研不实、“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批示落实批示”等问题,截至目前,我局发文38个,召开会议10个,与去年持平。三是严格规范微信公众号、微信QQ工作群和政务APP的管理。仅保留全面依法治市、全市司法行政工作2个QQ群,无新增相关工作群。严格落实实名管理和群主负责制度,规范发布内容,强化群员管理,按照“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群主监督、管理责任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四是严格执行村(社区)依法履职、依法协助事项清单。不设置填报表格,精简优化部门报表台账。局党组传达学习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宜昌市社区(村)工作事项准入和退出流程》和《宜昌市社区(村)依法履职、依法协助事项细化清单》等文件,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研究制定工作措施。经梳理研究,我局涉及社区(村)依法履职事项共3项,、依法协助事项共2项、社区(村)平台应用共1项,不存在加重社区(村)工作负担的11种情形。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无证明城市”。印发实施《全面深化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打造“无证明城市”工作方案》,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明”升级,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今年来,各社区间平均开具证明事项数量较上年度下降50%,比2020年下降90%。

  共性问题二:部门科室存在多头索要数据,多头统计和重复报送资料问题,应精简“查资料、看台账”之类的考核。

  一是严格执行司法部、省司法厅相关台账、报表,市司法局不新增台账报表。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局办公室加强对各类资料、数据、信息、简报等资料的统筹,定期将情况提供给业务科室,有效防止了多头报送、重复报送。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工作月报11期,局办公室印发简报16期。二是严格执行考核报批制度。考核检查问题导向,不要求基层集中汇报、整理资料,考核方式上调整为以平时考核为主、年终集中考核为辅,减少查资料、看台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共性问题三:多开展文体活动,让机关干部工作有热情,生活有激情,提振精气神。

  整改成效:一是开展丰富文体活动。结合庆祝建党101周年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表彰了一批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干部。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微党课”宣讲、“我的下沉”故事题征文评比、组织参加全市诗歌、摄影活动。摄影作品被评为一等奖。下发通知参加第三届市直机关“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好干部推荐工作,我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柴惠玲同志荣获“两为好干部”,全面提升全市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党忠诚的担当作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进一步活跃机关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开展工间操、羽毛球、乒乓球等工会团建文体活动,增强机关凝聚力,组队广播体操队、篮球队、兵乓秋队、羽毛球队、气排球队参赛。为关心关爱干部职工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帮助干警职工疏导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积极心态,提振机关干部的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共性问题四.多形式多渠道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通过宣传增进群众对部门的了解、民生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开通咨询电话,满足群众需求

  一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办件承诺总时限由465个工作日压缩至181个工作日,20项政务服务事项改为即办件,充分利用数据共享,减少跑动次数;二是实现6类公证事项异地线下办理。探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已对17项行政许可与行政给付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无需当事人提交相关证明;三是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以保障农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安排部署15项具体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保障乡村群众获得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方便快捷、精准高效。四是印制服务指南。法律援助中心搬迁到市民之家后,重新调整和印制一批法律援助服务指南,通过宜昌司法微信公众号和法律援助窗口进行宣传,进一步提供群众知晓率。五是充分发挥人社局、妇联、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各站点的作用。广泛宣传法律援助,让需要的群众知晓寻求获得法律援助的途径让各类群体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法律帮助。六是印发相关通知。印发进一步深化公证便民服务工作通知,提出利企便民13项措施;七是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常态化整治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顽瘴痼疾,不断巩固拓展专项治理成果。八是出台服务老年人等特殊群体8条便民措施。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公共法律服务。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将法律援助对象从困难群体扩展到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经济困难及特殊群体作为法律援助重点。

  个性问题一:1.法治宜昌考核指标项设置不科学

  整改成效:今年以来,市委依法治市办充分发挥法治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坚持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群众参与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形成摆成果、看效果、用结果的工作闭环,有力推动了全市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考核指标动态设置。把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守法普法等5大方面作为固定一级指标外,聚焦中心大局、聚焦重点任务、基层基础、关键少数、难点弱项,通过调研座谈会、征求意见会、专家讨论会,对具体指标实行动态调整,今年首次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事项纳入考核指标范围,由市直主观部门开展部门评价并提交评分结果,推动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重点突出、务实可行。二是计分方式科学全面。在实地核查和重点工作评价具体指标上实行倒扣制(满分100分),形成基础分,占整个考核权重的95%;创新特色亮点工作上实行加分制(上限值5分),形成奖励分,占考核权重的5%,基础分和奖励分共同形成考核总体评价,引导各地各单位争创亮点、打造亮点、集成亮点。三是考核对象分层分类。考核细则分别设置“县市区考核细则”及“市直单位考核细则”两大体系。在市直单位考核细则中,根据部门职能定位,设置共性指标和分类考核指标,每一项指标均结合工作要求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确保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能量化、易操作。四是考核形式多样务实。法治建设考核综合运用实地考核、重点部门评价、第三方评估等考核方式,其中实地考核通过民主测评、听取汇报、个别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重点部门评价由市委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十余家法治建设重点部门分别评分后汇总,第三方电话评估聚焦广大群众、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委托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同时继续坚持开展初任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现场抽考,考核前编制《实地考核工作手册》、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考核后集中交流研判、统一评分标准,有效避免并克服了走马观花等形式主义问题,确保考核结果全面客观。

  个性问题二:让更多的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人民知法、懂法、用法。

  整改成效:一是组建宣讲团。组建市、县两级普法讲师团,由党校及高校法学专家学者、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的“八五”普法讲师团14个成员200余人,深入机关、学校、企业、村、社区、单位开展法治宣讲 3433场次52万余人次。二是“以案释法”。组织开展首届“以案释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开展公共场所以案释法优秀短视频展播。加强以案释法工作,强化线上宣传和线下宣讲,评审发布宜昌市首届以案释法“十大经典案例”、20个“优秀案例”并在三峡日报开展专题宣传,同时将“十大经典案例”制作拍摄成普法短视频。各部门充分利用报刊、微信、抖音等媒体发布典型案例160余期,在公共场所展播案例视频10万余次,举办讲座、旁听庭审等以案释法宣讲200余次。三是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市司法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宜昌市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全市培育示范户1921户并授牌,实现全覆盖,提前完成省级目标。全市共开展示范户线上培训14次,线下培训2140余人次。市、县两级共计267名农业执法人员指导服务示范户1472户,全市“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累计组织开展民法典、禁毒、安全生产、反诈等宣传活动1800余场。四是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各级普法责任推动普法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网络,实现全覆盖。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印发《市直单位2022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推动各单位以落实年度普法责任清单为抓手,结合“3·8”“3.15”“6.5”“6.26”等重要节点,开展税法宣传月、世界环境日、国家安全教育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专项普法630场次,推动普法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网络。五是构建“媒体大联动。全面构建“报台网微端屏”一体化法治宣传格局,升级“法治宜昌”“屈子问典”等特色专栏,创新抖音号、视频号等普法新模式,引导“乔治姑姑”“周雅文”等网络达人制作普法小视频、音频50余个,利用抖音、村村响广播播放400余万次。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