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投资建设运营情况绩效审计结果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6-12-29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投资建设运营情况绩效审计结果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管理,廉洁办会”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提高投资运营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武汉市审计局于20162292016620对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投资、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绩效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园博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园博会及配套项目工程由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发公司)和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建,项目概算总投资59.87亿元。主要项目建设周期从20139月至20159月。截至20165月底,项目资金来源共计54.7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5.35亿元,园发公司筹融资39.36亿元;账面反映完成投资额43.52亿元。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情况正在结算审核之中。

武汉园博园共建有117个展园,其中:国内城市展园82个、国际友城展园10个、国际大师园4个及创意园、市民花园、主题园、楚风汉韵园等特色展园21个;建成长江文明馆、园林艺术馆、汉口里、汉江塆等四大主体建筑及服务区共计22万平方米;园区绿化总面积约176公顷(含水域面积6.6公顷),苗木4.8万株,栽植植物品种共410种。

(二)园博会运营情况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5925正式开园, 2016年5月28闭园。展会期间入园人数约240万人次,出入车辆20余万车次,实现运营收入20,229.86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参展城市、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在全体参建、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市成功举办了一届“国际水准、创新转型、传承文化、全民共享”园林盛会。

(一)在筹建工作方面,市委市政府成立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园博筹备工作指挥部负责统筹园博会园区(以下简称园博园)规划设计、建设、宣传、招展等工作,并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人负责协调落实有关工作;市政府批准设立园发公司作为园博园项目业主,发挥市场主体和融资平台作用,负责园博会市场运作和项目建设;成立园博会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负责研究处理园博会组织运行中的重大事项,指挥筹备和办会工作,调度展会期间市级各类资源,统筹做好展会期间的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园博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按期开园。

(二)在项目建设方面,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完成了项目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主要施工及项目服务单位,通过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进行控制,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建成了设计标准高、展园特色全、布展品味优的武汉园博会展园,形成了武汉市新的生态地标和城市名片。

(三)在运营组织方面,执委会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内控制度,对安保、安检、物业保洁、园区物业接待、园区电瓶车特许经营等执行了公开招标程序,对各项费用报销执行了严格的审核程序,展会组织严密,运行高效有序。在园博会展会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余万人次,举办群众文化、经营促销、展事展馆等三大类活动共计700场(次)。执委会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园博会运营安全、有序、精彩。

(四)在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园博会的成功筹建探索了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本届园博会选址在金口垃圾场所在地,采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垃圾场生态修复等5大类、30多项新技术,把垃圾填埋废弃地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公园,收获了2015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固体废物处理类奖项;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遵循自然生态肌理,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配置乔灌花草,合理设置沟渠塘堰和雨水的收排系统,使园博会的建设成为了“海绵城市”的试点先锋;突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办会主题,以“生态回归”和“武汉城市”故事为主线,展现地域文化和先进理念,荣获"湖北省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园区奖"。建成后的园博园,在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境、增加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减轻噪声污染、防止空气污染源扩散、缓解沿线道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园博会在短短3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一系列任务,确保了按期开幕。但也存在部分项目边规划、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

园区内部分项目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即开工建设、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于201410月正式运营,但截至目前,仍未办理竣工验收。

(二)建设和运营成本控制不够严格

审计审减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共计16212.12万元。一是建设单位计量的工程价款存在材料价差未调整、多计工程量、费用计算不当等计量计价不实问题,涉及多计金额13142.34万元;二是多计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运营费1166.21万元;三是多计运营期间成本费用1903.57万元。

(三)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按照规定应在7天内签署完毕的园博会项目建筑、市政工程现场签证,直到园博会展会闭幕仍有部分现场签证未签署完毕,失去了现场签证的时效性;对承接工程的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监管,审计抽查的4个施工单位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的问题;同时,由于项目筹建时间紧迫,设计变更较大,造成投资增加。

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园发公司高度重视,根据审计意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整改。对手续不完备的正在补办相关手续,对建设和运营成本不实的问题已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了财务审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类制度近20项。对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市审计局已移送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管理,廉洁办会”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提高投资运营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武汉市审计局于20162292016620对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投资、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绩效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园博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园博会及配套项目工程由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发公司)和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建,项目概算总投资59.87亿元。主要项目建设周期从20139月至20159月。截至20165月底,项目资金来源共计54.7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5.35亿元,园发公司筹融资39.36亿元;账面反映完成投资额43.52亿元。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情况正在结算审核之中。

武汉园博园共建有117个展园,其中:国内城市展园82个、国际友城展园10个、国际大师园4个及创意园、市民花园、主题园、楚风汉韵园等特色展园21个;建成长江文明馆、园林艺术馆、汉口里、汉江塆等四大主体建筑及服务区共计22万平方米;园区绿化总面积约176公顷(含水域面积6.6公顷),苗木4.8万株,栽植植物品种共410种。

(二)园博会运营情况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5925正式开园, 2016年5月28闭园。展会期间入园人数约240万人次,出入车辆20余万车次,实现运营收入20,229.86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参展城市、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在全体参建、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市成功举办了一届“国际水准、创新转型、传承文化、全民共享”园林盛会。

(一)在筹建工作方面,市委市政府成立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园博筹备工作指挥部负责统筹园博会园区(以下简称园博园)规划设计、建设、宣传、招展等工作,并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人负责协调落实有关工作;市政府批准设立园发公司作为园博园项目业主,发挥市场主体和融资平台作用,负责园博会市场运作和项目建设;成立园博会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负责研究处理园博会组织运行中的重大事项,指挥筹备和办会工作,调度展会期间市级各类资源,统筹做好展会期间的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园博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按期开园。

(二)在项目建设方面,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完成了项目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主要施工及项目服务单位,通过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进行控制,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建成了设计标准高、展园特色全、布展品味优的武汉园博会展园,形成了武汉市新的生态地标和城市名片。

(三)在运营组织方面,执委会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内控制度,对安保、安检、物业保洁、园区物业接待、园区电瓶车特许经营等执行了公开招标程序,对各项费用报销执行了严格的审核程序,展会组织严密,运行高效有序。在园博会展会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余万人次,举办群众文化、经营促销、展事展馆等三大类活动共计700场(次)。执委会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园博会运营安全、有序、精彩。

(四)在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园博会的成功筹建探索了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本届园博会选址在金口垃圾场所在地,采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垃圾场生态修复等5大类、30多项新技术,把垃圾填埋废弃地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公园,收获了2015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固体废物处理类奖项;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遵循自然生态肌理,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配置乔灌花草,合理设置沟渠塘堰和雨水的收排系统,使园博会的建设成为了“海绵城市”的试点先锋;突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办会主题,以“生态回归”和“武汉城市”故事为主线,展现地域文化和先进理念,荣获"湖北省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园区奖"。建成后的园博园,在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境、增加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减轻噪声污染、防止空气污染源扩散、缓解沿线道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园博会在短短3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一系列任务,确保了按期开幕。但也存在部分项目边规划、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

园区内部分项目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即开工建设、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于201410月正式运营,但截至目前,仍未办理竣工验收。

(二)建设和运营成本控制不够严格

审计审减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共计16212.12万元。一是建设单位计量的工程价款存在材料价差未调整、多计工程量、费用计算不当等计量计价不实问题,涉及多计金额13142.34万元;二是多计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运营费1166.21万元;三是多计运营期间成本费用1903.57万元。

(三)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按照规定应在7天内签署完毕的园博会项目建筑、市政工程现场签证,直到园博会展会闭幕仍有部分现场签证未签署完毕,失去了现场签证的时效性;对承接工程的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监管,审计抽查的4个施工单位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的问题;同时,由于项目筹建时间紧迫,设计变更较大,造成投资增加。

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园发公司高度重视,根据审计意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整改。对手续不完备的正在补办相关手续,对建设和运营成本不实的问题已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了财务审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类制度近20项。对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市审计局已移送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管理,廉洁办会”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提高投资运营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武汉市审计局于20162292016620对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投资、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绩效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园博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园博会及配套项目工程由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发公司)和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建,项目概算总投资59.87亿元。主要项目建设周期从20139月至20159月。截至20165月底,项目资金来源共计54.7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5.35亿元,园发公司筹融资39.36亿元;账面反映完成投资额43.52亿元。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情况正在结算审核之中。

武汉园博园共建有117个展园,其中:国内城市展园82个、国际友城展园10个、国际大师园4个及创意园、市民花园、主题园、楚风汉韵园等特色展园21个;建成长江文明馆、园林艺术馆、汉口里、汉江塆等四大主体建筑及服务区共计22万平方米;园区绿化总面积约176公顷(含水域面积6.6公顷),苗木4.8万株,栽植植物品种共410种。

(二)园博会运营情况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5925正式开园, 2016年5月28闭园。展会期间入园人数约240万人次,出入车辆20余万车次,实现运营收入20,229.86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参展城市、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在全体参建、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市成功举办了一届“国际水准、创新转型、传承文化、全民共享”园林盛会。

(一)在筹建工作方面,市委市政府成立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园博筹备工作指挥部负责统筹园博会园区(以下简称园博园)规划设计、建设、宣传、招展等工作,并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人负责协调落实有关工作;市政府批准设立园发公司作为园博园项目业主,发挥市场主体和融资平台作用,负责园博会市场运作和项目建设;成立园博会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负责研究处理园博会组织运行中的重大事项,指挥筹备和办会工作,调度展会期间市级各类资源,统筹做好展会期间的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园博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按期开园。

(二)在项目建设方面,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完成了项目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主要施工及项目服务单位,通过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进行控制,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建成了设计标准高、展园特色全、布展品味优的武汉园博会展园,形成了武汉市新的生态地标和城市名片。

(三)在运营组织方面,执委会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内控制度,对安保、安检、物业保洁、园区物业接待、园区电瓶车特许经营等执行了公开招标程序,对各项费用报销执行了严格的审核程序,展会组织严密,运行高效有序。在园博会展会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余万人次,举办群众文化、经营促销、展事展馆等三大类活动共计700场(次)。执委会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园博会运营安全、有序、精彩。

(四)在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园博会的成功筹建探索了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本届园博会选址在金口垃圾场所在地,采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垃圾场生态修复等5大类、30多项新技术,把垃圾填埋废弃地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公园,收获了2015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固体废物处理类奖项;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遵循自然生态肌理,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配置乔灌花草,合理设置沟渠塘堰和雨水的收排系统,使园博会的建设成为了“海绵城市”的试点先锋;突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办会主题,以“生态回归”和“武汉城市”故事为主线,展现地域文化和先进理念,荣获"湖北省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园区奖"。建成后的园博园,在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境、增加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减轻噪声污染、防止空气污染源扩散、缓解沿线道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园博会在短短3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一系列任务,确保了按期开幕。但也存在部分项目边规划、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

园区内部分项目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即开工建设、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于201410月正式运营,但截至目前,仍未办理竣工验收。

(二)建设和运营成本控制不够严格

审计审减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共计16212.12万元。一是建设单位计量的工程价款存在材料价差未调整、多计工程量、费用计算不当等计量计价不实问题,涉及多计金额13142.34万元;二是多计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运营费1166.21万元;三是多计运营期间成本费用1903.57万元。

(三)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按照规定应在7天内签署完毕的园博会项目建筑、市政工程现场签证,直到园博会展会闭幕仍有部分现场签证未签署完毕,失去了现场签证的时效性;对承接工程的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监管,审计抽查的4个施工单位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的问题;同时,由于项目筹建时间紧迫,设计变更较大,造成投资增加。

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园发公司高度重视,根据审计意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整改。对手续不完备的正在补办相关手续,对建设和运营成本不实的问题已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了财务审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类制度近20项。对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市审计局已移送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管理,廉洁办会”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提高投资运营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武汉市审计局于20162292016620对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投资、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绩效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园博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园博会及配套项目工程由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发公司)和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建,项目概算总投资59.87亿元。主要项目建设周期从20139月至20159月。截至20165月底,项目资金来源共计54.7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5.35亿元,园发公司筹融资39.36亿元;账面反映完成投资额43.52亿元。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情况正在结算审核之中。

武汉园博园共建有117个展园,其中:国内城市展园82个、国际友城展园10个、国际大师园4个及创意园、市民花园、主题园、楚风汉韵园等特色展园21个;建成长江文明馆、园林艺术馆、汉口里、汉江塆等四大主体建筑及服务区共计22万平方米;园区绿化总面积约176公顷(含水域面积6.6公顷),苗木4.8万株,栽植植物品种共410种。

(二)园博会运营情况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5925正式开园, 2016年5月28闭园。展会期间入园人数约240万人次,出入车辆20余万车次,实现运营收入20,229.86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参展城市、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在全体参建、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市成功举办了一届“国际水准、创新转型、传承文化、全民共享”园林盛会。

(一)在筹建工作方面,市委市政府成立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园博筹备工作指挥部负责统筹园博会园区(以下简称园博园)规划设计、建设、宣传、招展等工作,并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人负责协调落实有关工作;市政府批准设立园发公司作为园博园项目业主,发挥市场主体和融资平台作用,负责园博会市场运作和项目建设;成立园博会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负责研究处理园博会组织运行中的重大事项,指挥筹备和办会工作,调度展会期间市级各类资源,统筹做好展会期间的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园博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按期开园。

(二)在项目建设方面,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完成了项目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主要施工及项目服务单位,通过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进行控制,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建成了设计标准高、展园特色全、布展品味优的武汉园博会展园,形成了武汉市新的生态地标和城市名片。

(三)在运营组织方面,执委会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内控制度,对安保、安检、物业保洁、园区物业接待、园区电瓶车特许经营等执行了公开招标程序,对各项费用报销执行了严格的审核程序,展会组织严密,运行高效有序。在园博会展会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余万人次,举办群众文化、经营促销、展事展馆等三大类活动共计700场(次)。执委会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园博会运营安全、有序、精彩。

(四)在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园博会的成功筹建探索了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本届园博会选址在金口垃圾场所在地,采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垃圾场生态修复等5大类、30多项新技术,把垃圾填埋废弃地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公园,收获了2015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固体废物处理类奖项;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遵循自然生态肌理,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配置乔灌花草,合理设置沟渠塘堰和雨水的收排系统,使园博会的建设成为了“海绵城市”的试点先锋;突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办会主题,以“生态回归”和“武汉城市”故事为主线,展现地域文化和先进理念,荣获"湖北省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园区奖"。建成后的园博园,在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境、增加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减轻噪声污染、防止空气污染源扩散、缓解沿线道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园博会在短短3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一系列任务,确保了按期开幕。但也存在部分项目边规划、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

园区内部分项目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即开工建设、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于201410月正式运营,但截至目前,仍未办理竣工验收。

(二)建设和运营成本控制不够严格

审计审减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共计16212.12万元。一是建设单位计量的工程价款存在材料价差未调整、多计工程量、费用计算不当等计量计价不实问题,涉及多计金额13142.34万元;二是多计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运营费1166.21万元;三是多计运营期间成本费用1903.57万元。

(三)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按照规定应在7天内签署完毕的园博会项目建筑、市政工程现场签证,直到园博会展会闭幕仍有部分现场签证未签署完毕,失去了现场签证的时效性;对承接工程的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监管,审计抽查的4个施工单位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的问题;同时,由于项目筹建时间紧迫,设计变更较大,造成投资增加。

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园发公司高度重视,根据审计意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整改。对手续不完备的正在补办相关手续,对建设和运营成本不实的问题已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了财务审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类制度近20项。对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市审计局已移送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管理,廉洁办会”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提高投资运营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武汉市审计局于20162292016620对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投资、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绩效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园博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园博会及配套项目工程由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发公司)和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建,项目概算总投资59.87亿元。主要项目建设周期从20139月至20159月。截至20165月底,项目资金来源共计54.7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5.35亿元,园发公司筹融资39.36亿元;账面反映完成投资额43.52亿元。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情况正在结算审核之中。

武汉园博园共建有117个展园,其中:国内城市展园82个、国际友城展园10个、国际大师园4个及创意园、市民花园、主题园、楚风汉韵园等特色展园21个;建成长江文明馆、园林艺术馆、汉口里、汉江塆等四大主体建筑及服务区共计22万平方米;园区绿化总面积约176公顷(含水域面积6.6公顷),苗木4.8万株,栽植植物品种共410种。

(二)园博会运营情况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5925正式开园, 2016年5月28闭园。展会期间入园人数约240万人次,出入车辆20余万车次,实现运营收入20,229.86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参展城市、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在全体参建、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市成功举办了一届“国际水准、创新转型、传承文化、全民共享”园林盛会。

(一)在筹建工作方面,市委市政府成立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园博筹备工作指挥部负责统筹园博会园区(以下简称园博园)规划设计、建设、宣传、招展等工作,并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人负责协调落实有关工作;市政府批准设立园发公司作为园博园项目业主,发挥市场主体和融资平台作用,负责园博会市场运作和项目建设;成立园博会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负责研究处理园博会组织运行中的重大事项,指挥筹备和办会工作,调度展会期间市级各类资源,统筹做好展会期间的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园博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按期开园。

(二)在项目建设方面,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完成了项目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主要施工及项目服务单位,通过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进行控制,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建成了设计标准高、展园特色全、布展品味优的武汉园博会展园,形成了武汉市新的生态地标和城市名片。

(三)在运营组织方面,执委会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内控制度,对安保、安检、物业保洁、园区物业接待、园区电瓶车特许经营等执行了公开招标程序,对各项费用报销执行了严格的审核程序,展会组织严密,运行高效有序。在园博会展会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余万人次,举办群众文化、经营促销、展事展馆等三大类活动共计700场(次)。执委会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建立了园区安全、接待服务、运营经费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园博会运营安全、有序、精彩。

(四)在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园博会的成功筹建探索了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本届园博会选址在金口垃圾场所在地,采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垃圾场生态修复等5大类、30多项新技术,把垃圾填埋废弃地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公园,收获了2015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固体废物处理类奖项;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遵循自然生态肌理,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配置乔灌花草,合理设置沟渠塘堰和雨水的收排系统,使园博会的建设成为了“海绵城市”的试点先锋;突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办会主题,以“生态回归”和“武汉城市”故事为主线,展现地域文化和先进理念,荣获"湖北省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园区奖"。建成后的园博园,在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境、增加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减轻噪声污染、防止空气污染源扩散、缓解沿线道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园博会在短短3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一系列任务,确保了按期开幕。但也存在部分项目边规划、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

园区内部分项目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即开工建设、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于201410月正式运营,但截至目前,仍未办理竣工验收。

(二)建设和运营成本控制不够严格

审计审减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共计16212.12万元。一是建设单位计量的工程价款存在材料价差未调整、多计工程量、费用计算不当等计量计价不实问题,涉及多计金额13142.34万元;二是多计金口垃圾场修复工程运营费1166.21万元;三是多计运营期间成本费用1903.57万元。

(三)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按照规定应在7天内签署完毕的园博会项目建筑、市政工程现场签证,直到园博会展会闭幕仍有部分现场签证未签署完毕,失去了现场签证的时效性;对承接工程的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监管,审计抽查的4个施工单位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的问题;同时,由于项目筹建时间紧迫,设计变更较大,造成投资增加。

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园发公司高度重视,根据审计意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整改。对手续不完备的正在补办相关手续,对建设和运营成本不实的问题已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了财务审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类制度近20项。对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市审计局已移送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