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寻根守初心,台胞在汉打造生态有机农场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11-23
回乡寻根守初心,台胞在汉打造生态有机农场

暖阳下,成片的蔬菜在清风吹拂下,长势喜人,菜农们有的在采摘清理,有的在浇水灌溉,汗水顺着脸颊,滴在菜叶上,晶莹剔透,欢笑声也响彻田间,这是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的“一心回乡”生态农场。

50岁的农场负责人蔡三益站在田埂上,鞋子上沾满泥土,他深情地望着一手打造出这个有机种植的生态农场,眼中满是希望,长期在田间地头,与这片热土朝夕相处,他的皮肤已经被晒得黝黑。

他说,团队将农业产业化,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建设美丽乡村,说完,脸上充满自信。

如今,“一心回乡”生态农场将第二产业食品加工、第三产业餐饮与农文旅和农场进行商业结合,把有机农场搬进餐饮门店,再以商业运营模式辅助农业产业发展。

游客走进田间当“菜农”,千余亩生态小镇受欢迎

近日,几十名游客来到黄陂区罗汉寺街道的这家农场,开始一场深度农旅体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走进田间,当起了“菜农”。

“神农识百草”是农场的经典项目,家长要陪同孩子在田里找到9种植物。不一会儿,大家手里就拿到金黄的万寿菊、淡紫色的马樱丹、绿油油的生菜叶……家长和孩子都很好奇,为什么菜地里会有许多杂草?蔡三益介绍:“杂草可以避免土地的水分流失,是最优质的土壤改良剂,也是作物的好朋友。”

通过亲子协作的小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也为他们普及了农场八大生态农法之一——“与草共生”。

听完介绍,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恍然大悟,不由得发出感叹:种田需要付出汗水和辛劳,更需要智慧和科学。

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蔡三益介绍,来农场的游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学校组织或亲子参与。家长彭女士说,这里能让孩子们真正在劳作中学习成长、收获快乐。

蔡三益介绍,农场依据二十四节气农事、饮食的特性开发了许多主题活动,10月是“洛神奇妙月”,可以采摘洛神花、DIY洛神蜜饯、品尝洛神花茶,11月有生态稻米文化节,可以收割稻谷、制作稻草人、学习“稻米的一生”。年末正是萝卜采收的时节,农场将会策划一系列与萝卜有关的活动。“比如在田野的空地上玩萝卜蹲游戏,去蔬菜地里拔萝卜,用萝卜叶喂小羊……简简单单的萝卜,就能让一家人玩上一天,既体验收获的快乐,又感受亲情的温馨。”

蔡三益介绍,农场现已建成千余亩生态小镇,拥有田园餐桌区、帐篷休憩区等功能性区域,还有无花果园、桑葚园等生态田园,各种时尚的活动方式深受家庭消费者喜爱。

带领团队在坚守中发展生态农业

这家生态农场叫“一心回乡”,这个名字大有来头。

“回乡就是回到故乡的意思,”蔡三益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是团队一群人为了留住食物的真实味道,回归本真的选择,“也是我们做这家农场的初心。”

上世纪90年代,台胞李旭清创建“一心回乡”团队回到故乡创业,来自台湾的蔡三益后加入,共同致力于生态农业,探索与自然共存的生态农业模式,团队成员带着替父辈寻根的心愿来到武汉,回到了大别山脚下的木兰故里。

“我们种蔬果不打农药。”走进田间,蔡三益现场向前来观摩的游客介绍“一心回乡”生态农法:将青葱与包菜种在一起,用葱的气味阻隔害虫的滋生,如此取代施用农药;收集落叶撒在作物间,既可改善土质,又可抑制杂草生长,代替了化肥和除草剂……在“一心回乡”生态农场,有机农业无处不在。

近年来,蔡三益带领团队在坚守中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激素,是“一心回乡”团队一直坚持的种植方式。

“庄稼长了虫子不打药,靠人去捉。”村民殷师傅长期在农场打零工,这样的“种法”令她十分惊讶,“种了一辈子的地,我还是头一次这样捉虫。”

蔡三益坦言,有人认为他这么做“很傻”,也有团队成员担心农场入不敷出,没办法长久经营下去,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不希望土地和农作物被污染。

“我们来到这里,是要跟村民们一起来发展。”这是蔡三益刚来武汉时对村民们的承诺。很多村民喜欢听操着浓浓“台湾腔”的老板蔡三益讲话,他们也长期在农场里打零工。

蔡三益把村民当作伙伴,他主动下田,教前来务工的村民学习新潮的种植方式,使用现代化的农机设备,让他们也能享受从事农业的快乐。

做农业不再又苦又累,反而精致而洋气

“做好农业很难,需要耐心和恒心。”蔡三益从事农业种植多年,他对农场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如何让生态农业的路越走越宽?团队尝试以商业反哺农业,创造与环境共存共荣的绿色发展模式,构建一个可以环环相扣的有机良性闭环,从而让“小农业”拥有“大市场”。

从餐厅到奶茶店,从农产品加工到文旅研学,再到谋划康养,蔡三益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闯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路,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在武汉实现了三产融合。

“乡村振兴的本质就是带入产业,我们运用商业方式进行产业的带入,把农业变成产业化,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这样乡村才能振兴。”蔡三益说,通过将近年来发展壮大的“海峡姐妹茶”“农场火锅”“前进麦味”三个品牌餐饮和“一心回乡”农场进行商业结合,以商业运营模式辅助农业产业发展,如今在“一心回乡”农场里,做农业不再是又苦又累,反而是精致而洋气。

农场不仅是菜园,也可以是花园。“一心回乡”团队利用在台湾多年探索出来的八大农法,运用生态的模式,让农作物自然生长。种出来的植物不仅好吃,可视地形的造景也让人赏心悦目。

正在农场里干活的村民殷师傅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来,她没有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很多人都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村民耿师傅告诉记者,蔡老板为人很亲善,他经常自己亲自下田耕种,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村里不少年轻群体开始“返流”,给湾子里带来了鲜活的力量。

不仅如此,团队的成员也越来越充满朝气,在一心回乡的90后女孩小邓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很快乐,除了享受田野时光外,我也得到了成长。如今,农场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蔡三益介绍,这个体验式的生态农场,跳出了传统农业模式,打造的是一种全新的大农业概念,以一心回乡讲堂、田野餐车等农事体验来丰富农旅品牌,在这个空间里,消费者体验的是从种植到吃再到文化、生活的全产业链。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