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2022年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第13号建议的答复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2-10-11
关于对2022年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第13号建议的答复

一、优化碳交易基础设施

依托中碳登、湖北碳交易中心和武汉碳清所(筹)优势,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链条服务体系,聚集碳金融产业链服务机构,加强与周边地区协同合作,辐射带动周边省份碳金融业务发展,积极谋划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

一是完善中碳登服务功能。截至2022年6月,中碳登累计成交碳排放权交易共计5557笔,成交数量共计19350.7万吨,成交金额共计84.64亿元。

二是深化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湖北碳交易中心积极开展制度和产品的创新,推出全国首批电、碳市场双认证的绿电交易凭证;鄂绿通平台目前已入库绿色企业(项目)360个,完成10 份碳减排项目的碳减排总量审定工作。

三是筹建武汉碳清算所。省宏泰集团会同生态环境厅、人行武汉分行积极争取设立武汉碳清算所,目前已将组建方案反馈意见上报至人总行。

二、建设碳金融集聚区

以武昌区成功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基础,建设碳金融集聚区。

一是武昌区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的实施意见(试行)》已于6月15日发布,力争用3至5年时间构建制度机制完善、要素高度协调、市场持续创新、业态模式丰富、行业自律规范、监管审慎适度的碳金融产业体系,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碳金融集聚区。

二是武昌区绘制“碳招商”地图,正以中碳登大厦为物理载体,招引国内碳交易咨询服务机构、第三方碳核查核证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等,吸引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各种要素聚集。打造碳金融集聚区。

三是武汉市“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落户武昌。作为武汉市“双碳”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武汉市“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将以“孵化、投资、链接、争鸣”为核心功能,发挥碳金融与双碳产业的纽带链接作用,促进双碳产业和项目的孵化和投资。

三、强化碳金融服务功能

我市以碳金融为特色建设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建方案已于5月17日上报至省政府。6月21日,我市印发《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武政(2022)21号,下称行动方案),强化碳金融服务功能,打造碳金融中心。

一是明确培育碳金融组织机构,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碳金融事业部、专营机构等,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制定碳金融业务发展战略框架。目前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成立了绿色金融部,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将荆门分行作为绿色金融试点行。中行湖北省分行拟于今年建成4家绿色金融特色网点。

二是持续开发推广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全国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森林碗汇收益权质押贷款“碳林贷”、新能源汽车积分收益权质押贷款。创新推出绿保贷、排污权质押贷款、低碳信用卡、碳积分账户等。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与中碳登联合首发推出“农银·碳指数”,反映全国碳市场中的碳排放权的价值水平和变化趋势。三峡集团2022年上半年共发行4只绿色公司债券,融资规模130亿元。

三是市财政部门支持设立绿色基金,根据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支持市场主体发起设立武汉碳达峰基金及绿色低碳产业引导基金,主动对接绿色低碳项目,提供贯穿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推动资本向绿色低碳产业集中。

四、支持重点行业低碳转型

《行动方案》加大碳金融工作的保障措施,鼓励各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将行业发展与碳金融运用相结合支持碳金融支持汽车、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低碳转型。

一是市发改委在《武汉市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武汉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绿色金融运用支持,推动完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等四大类18项工作任务。

二是市经信局探索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路径,开展工业领域碳排放核算,研究制订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鼓励支持武钢、中韩石化、长飞光纤等一批高耗能企业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加强节能技改。

三是市城建局起草《武汉市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和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建设。

四是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助力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和运输结构调整,打造低碳交通。

五、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

一是鼓励绿色低技术研发创新。积极鼓励并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方面技术研发创新。支持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业烟气多污染物治理支撑技术、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车用燃料电池发动及生物质能、氢能、太阳能等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二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绿色技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组建低碳冶金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氢能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对绿色技术领域市级创新平台给予补贴。

三是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生态保护领域“产学研”结合,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将相关技术应用于新能源、电力电气、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各领域。发布《2021年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有效促进绿色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六、拓展低碳应用场景

一是建立我市绿色低碳评价体系,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地方金融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发布了《武汉市绿色企业(项目)评价指南》。

二是探索生态价值补偿机制,成功实施大型活动赛事“碳中和”。开展“全民助力军运会碳中和”行动,将市民低碳出行、低碳消费等绿色生活方式产生的碳减排量捐赠给军运会执委会:通过集团捐赠的11万余吨碳汇项目抵消军运会办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建立了可持续、可复制的全民低碳生活引导机制。

三是研究制订《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全市碳普惠机制顶层设计文件及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出台稻田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类项目的方法学,探索开设个人电子碳账户并拓宽应用场景。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