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枝江:狠抓“四举措”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栏目: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1-10-15 加入收藏
2021年以来,枝江市垃圾治理工作在省、市住建部门正确领导和周密部署下,紧盯“五有”“四分”“三化”目标任务,强化担当、凝心聚力,采取“四举措”狠抓落实。基本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城乡生活垃圾“三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完善顶层设计,健全治理体系一是高位一体推进。枝江市委市政府按照“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目标,高位推进垃圾治理工作,把垃圾无害化处理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纳入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文明创建等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在前期下发《枝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枝江市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基础上,2021年又印发《枝江市2021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形成市委、市政府领导,各部门、各镇(街道)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垃圾治理的工作机制。二是创新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打破城市管理不入乡村的格局,成立了枝江市城乡综合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将办公室设立在枝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统筹推进城乡垃圾治理工作。三是明确治理体系。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明确市、镇、村、组、村民五级职责,市级统筹生活垃圾治理和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城管、住建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别负责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各镇(街道)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范围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将生活垃圾运送至垃圾处理终端。各行政村负责本村范围内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发动群众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村组负责村内日常保洁与垃圾收集;村民负责房前屋后及自家庭院的环境卫生保洁,并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同时,鼓励各镇村根据实际实行市场化,现保洁市场化率达到50%,清收转运市场化实现全覆盖。强化措施保障,实现全域覆盖一是资金保障到位。通过财政分级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费收取等多种途径,提高垃圾治理资金保障能力。抢抓长江大保护机遇,争取省级专项债券。按照市镇村三级承担原则,每年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垃圾专项治理,按照4元每户每月标准,建立城镇垃圾处理缴费制度。同时,将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城管等部门项目资金整合,统筹人员和资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过整合,2021年市、镇、村三级已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二是队伍建设到位。完善城乡保洁队伍,按照“村庄每300-500人配备一名保洁人员”的标准,整合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通村公路养护员、水利设施管护员的职能,实施“三员合一”,全市农村三员886人,保洁人员配备达标率100%。三是设施设备到位。全市已建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18座,另在建1座,覆盖全市所有176个行政村,覆盖率100%;提档、改造、升级垃圾处理设施、改造不密闭运输车辆,全市配备钩臂车、清运车、电动收集车、清扫车、洒水车等设备车共计500余台套,配备分类垃圾桶7.88万户,设置分类投放亭231个,基本实现城乡全域覆盖。坚持生态治理,推进绿色发展一是创新分类模式。在主次干道、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设置垃圾分类桶、垃圾分类宣传栏;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结合设置分类桶;发动商住小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农村,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覆盖。全面推行“一坑两桶三上门”模式,鼓励农户开挖沤肥坑,对厨余垃圾沤肥就地还田,源头减量。目前,全市已挖沤肥坑6.92万户,达到76.5%,配备分类垃圾桶7.88万户,达到87%;在全市各村建立“垃圾分类超市”,实行“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的积分管理制,鼓励村民将可回收物自行变卖或兑换生活日用品。目前,全市176个村已建立分类超市152个。二是加强分类处置。建有国家I级填埋场──石宝山垃圾填埋场,用于处理其他垃圾,日均处理280吨;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除倡导农户沤肥减量,还建成了位于仙女的黑水虻生态处理中心,日均处理10吨;在可回收物处理方面,除各村的积分制银行进行兑换外,还引入社会资本,组建资源回收企业环速人、纸丢丢等,实行线上APP平台下单、线下上门回收的模式,日均回收15吨;在有害垃圾处理方面,集中收集后定期运送到姚家港循环工业园北控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2021年以来,已累计处理城乡生活垃圾7.9万吨,其中农村生活垃圾4.1万吨。三是优化末端设施。按照区域协同、共建共享、废物利用原则,共抓大保护、当好‘示范生’,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拟选址姚家港化工园石宝山垃圾处理场东侧,占地73.5亩,采用BOT模式,总投资4亿元,建设工期24个月,预计2023年11月竣工投产,日焚烧垃圾可达600吨,目前已通过项目论证,正在开展特许经营招标文件编制工作。四是持续开展宣传。以教育引导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多渠道、广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推广“生态小公民”建设,开设三分钟讲堂,开展“五进”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培养市民良好文明素养、生活习惯和健康理念,累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形成了全民参与,上下一心、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严格考核督办,建立长效机制出台《枝江市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办法》《枝江市“三员合一”考核办法》《枝江市党政领导班子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以目标问题为导向,建立了月通报、季拉练和年总结的奖惩和问责机制。组建考核专班,每月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镇(街道)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考核、评分、排名、通报。2021年以来,共开展一线指导94次,下达通报提示8期,发现督促整改问题300余处。通过倒逼整改,形成垃圾治理长效监督管理体系。下一步,枝江市将继续稳扎稳打,巩固成效,弥补不足,不断加强源头减量,进一步推动垃圾治理工作。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严格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坚决打好打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彭刚、杨奇)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相关附件: var annex = $("#annex"); var list = $("#list"); if(!list.has(‘li‘).length){ annex.hide(); }

2021年以来,枝江市垃圾治理工作在省、市住建部门正确领导和周密部署下,紧盯“五有”“四分”“三化”目标任务,强化担当、凝心聚力,采取“四举措”狠抓落实。基本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城乡生活垃圾“三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完善顶层设计,健全治理体系

一是高位一体推进。枝江市委市政府按照“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目标,高位推进垃圾治理工作,把垃圾无害化处理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纳入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文明创建等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在前期下发《枝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枝江市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基础上,2021年又印发《枝江市2021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形成市委、市政府领导,各部门、各镇(街道)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垃圾治理的工作机制。

二是创新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打破城市管理不入乡村的格局,成立了枝江市城乡综合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将办公室设立在枝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统筹推进城乡垃圾治理工作。

三是明确治理体系。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明确市、镇、村、组、村民五级职责,市级统筹生活垃圾治理和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城管、住建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别负责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各镇(街道)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范围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将生活垃圾运送至垃圾处理终端。各行政村负责本村范围内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发动群众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村组负责村内日常保洁与垃圾收集;村民负责房前屋后及自家庭院的环境卫生保洁,并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同时,鼓励各镇村根据实际实行市场化,现保洁市场化率达到50%,清收转运市场化实现全覆盖。

强化措施保障,实现全域覆盖

一是资金保障到位。通过财政分级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费收取等多种途径,提高垃圾治理资金保障能力。抢抓长江大保护机遇,争取省级专项债券。按照市镇村三级承担原则,每年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垃圾专项治理,按照4元每户每月标准,建立城镇垃圾处理缴费制度。同时,将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城管等部门项目资金整合,统筹人员和资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过整合,2021年市、镇、村三级已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二是队伍建设到位。完善城乡保洁队伍,按照“村庄每300-500人配备一名保洁人员”的标准,整合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通村公路养护员、水利设施管护员的职能,实施“三员合一”,全市农村三员886人,保洁人员配备达标率100%。

三是设施设备到位。全市已建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18座,另在建1座,覆盖全市所有176个行政村,覆盖率100%;提档、改造、升级垃圾处理设施、改造不密闭运输车辆,全市配备钩臂车、清运车、电动收集车、清扫车、洒水车等设备车共计500余台套,配备分类垃圾桶7.88万户,设置分类投放亭231个,基本实现城乡全域覆盖。

坚持生态治理,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创新分类模式。在主次干道、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设置垃圾分类桶、垃圾分类宣传栏;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结合设置分类桶;发动商住小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农村,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覆盖。全面推行“一坑两桶三上门”模式,鼓励农户开挖沤肥坑,对厨余垃圾沤肥就地还田,源头减量。目前,全市已挖沤肥坑6.92万户,达到76.5%,配备分类垃圾桶7.88万户,达到87%;在全市各村建立“垃圾分类超市”,实行“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的积分管理制,鼓励村民将可回收物自行变卖或兑换生活日用品。目前,全市176个村已建立分类超市152个。

二是加强分类处置。建有国家I级填埋场──石宝山垃圾填埋场,用于处理其他垃圾,日均处理280吨;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除倡导农户沤肥减量,还建成了位于仙女的黑水虻生态处理中心,日均处理10吨;在可回收物处理方面,除各村的积分制银行进行兑换外,还引入社会资本,组建资源回收企业环速人、纸丢丢等,实行线上APP平台下单、线下上门回收的模式,日均回收15吨;在有害垃圾处理方面,集中收集后定期运送到姚家港循环工业园北控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2021年以来,已累计处理城乡生活垃圾7.9万吨,其中农村生活垃圾4.1万吨。

三是优化末端设施。按照区域协同、共建共享、废物利用原则,共抓大保护、当好‘示范生’,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拟选址姚家港化工园石宝山垃圾处理场东侧,占地73.5亩,采用BOT模式,总投资4亿元,建设工期24个月,预计2023年11月竣工投产,日焚烧垃圾可达600吨,目前已通过项目论证,正在开展特许经营招标文件编制工作。

四是持续开展宣传。以教育引导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多渠道、广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推广“生态小公民”建设,开设三分钟讲堂,开展“五进”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培养市民良好文明素养、生活习惯和健康理念,累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形成了全民参与,上下一心、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严格考核督办,建立长效机制

出台《枝江市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办法》《枝江市“三员合一”考核办法》《枝江市党政领导班子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以目标问题为导向,建立了月通报、季拉练和年总结的奖惩和问责机制。组建考核专班,每月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镇(街道)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考核、评分、排名、通报。2021年以来,共开展一线指导94次,下达通报提示8期,发现督促整改问题300余处。通过倒逼整改,形成垃圾治理长效监督管理体系。

下一步,枝江市将继续稳扎稳打,巩固成效,弥补不足,不断加强源头减量,进一步推动垃圾治理工作。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严格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坚决打好打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彭刚、杨奇)

相关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