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栏目: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4-04-16 加入收藏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考核争第一、改革创唯一、服务优每一工作目标,积极担当,奋发作为,核心业务指标领先全省市州,综合工作水平稳居全省前列。全省营商环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考核争第一、改革创唯一、服务优每一工作目标,积极担当,奋发作为,核心业务指标领先全省市州,综合工作水平稳居全省前列。全省营商环境考核政务服务指标全省第二、同类市州第一,招投标指标全省第一,8项改革成果纳入全省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高效办成一件事”、“互联网+监管”排名全省第一,政务公开和政务新媒体保持全省领先优势,获省政府办公厅激励通报。宜昌市人民政府网获2023全国地市第五名,“政务词条”入选地市级网站“十佳”优秀创新案例,宜昌城市大脑入选数字政府“五十佳”优秀创新案例。局机关获评2023年全省网信工作先进集体。深化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围标串标大数据分析预警平台受省纪委、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主要领导肯定。创新12345热线“吹哨报到、宜接就办、未诉先办”新机制,牵头筹建宜昌市城运中心,11月正式挂牌运行。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年初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度集体学习计划》要求,印发《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度集体学习计划》,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放管服”改革、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试点、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组织开展13次集中学习,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法治建设重要会议精神情况,开展5次集中学习、12次个人自学,安排专人参加全市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持续深化全员基本知识、基本法规、基本技能培训,锻造专业过硬队伍。主动担当作为,服务省市重大战略落地1.坚决落实以流域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牵头开发长江大保护数字综合平台,争取国家部委、5家央企、12个市直工作部门支持,全国率先实现央企数据与地方数据融通,推动长江大保护成果可展示、动态可监测、工作可管控,并列入国家发改委在宜召开的共抓长江大保护现场会上展示内容。全面完成一网通办、公共数据开放年度任务指标。

  2.高质量落实省委赋予宜昌的三大试点任务。一是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率先通过省委专家组验收,试点经验获专家组充分肯定,12条经验被纳入省数公基建设指南,在全省推广。二是积极参与湖北磷化工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为数据支撑产业发展积累了经验。三是建成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变更审批系统,完善“多规合一”平台和工改审批平台,实现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线上申请和审核。

  3.积极服务算力产业发展。牵头筹建宜昌三峡大数据产业园,招引国内头部大数据企业20余家进驻,政务数据开发应用创新基地初显成效。服务推动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一期建成运营,11月份省政管办在宜挂牌湖北省政务数据(宜昌)灾备中心。以医疗数据为小切口,指导数据运营公司与保险公司开展数据合作完成数据核保业务,实现数据变现业务突破,在探索数据要素价值化领域积累重要经验。

  4.重点突破“四上企业”培育工作。统筹推进局“四上”企业培育工作,协调各责任单位坚持月联系、季走访工作要求,严格落实跟踪反馈、协调会商、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完成2023年度3家企业进规进限目标,解决企业问题诉求9个。

  (三)坚持人民至上,推动政务服务体验优化

  1.企业开办优化准入准营,降低经营成本。推动旅馆业等25个行业实现“一业一证”,市场主体30分钟就能领取行业综合许可证。不动产实行登记、交易、税务三部门一窗联办,各类不动产证一小时内可以办结。依托“互联网+监管”,开展审管联动和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省级试点,推行涉企现场检查“综合查一次”,有效减少对市场主体的干扰。

  2.项目审批集成协同,提升服务效能。建设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台,落实“6421”时限要求,督促项目签约后按期开工、入统、竣工、进规进限,助力全市项目建设整体提速提效。完善市区项目“帮办代办”联动服务机制,全年为全市2000多个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3.个人关键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聚焦个人全生命周期关键阶段高频事项,开发上线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买房、婚育、看病就医、退休、养老、身后10件民生关键事“一次办”主题,累计办件3万件。搭建无证明综合信息平台,建成10个以上“一企(人)一档”专题数据库,支撑在线告知承诺、部门核验、数据共享方式减材料。全省首推村社区“全岗通”服务新机制,县市区下放至少130项高频事项至乡村两级受理,百姓高频事“就近能办”。

  4.做实圈内通办,深化跨域通办。牵头制定《宜荆荆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2.0)实施方案》,协调四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分别设置“宜荆荆”都市圈服务专窗,优化线下大厅圈内通办综合窗口设置,实现圈内通办事项638项。

  5.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基础能力。高效统筹全省统一部署的政务服务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质效不高问题”、“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整改问题线索43条。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强化窗口审批授权,完善“办不成事”兜底机制,系统提升全员办事服务能力。

  (四)做强数据支撑,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

  认真贯彻市委“加快发展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业”战略布局,不断夯实“大脑+小脑+微脑”三级联动体系,一体推进城市大脑建设事业和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

  1.底层数据能力不断夯实。国内创新规划“城市大脑+部门小脑+社区微脑”整体架构,建成全市1+13+15+1638的大数据中心集群。省内率先试点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上线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平台(IRS)和数据开放平台,规范数据一体化管理制度和数据开放机制。

  2.便民服务场景加速落地。化工行业监管、消防智能接处警、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养老社保待遇无感认证等30个应用场景投入使用。迭代升级“宜格服务”小程序,百姓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最关心、最常用的17大类250个事项掌上可办,注册量达190余万人。优化社区微脑,绘制各类常用公共数据标签67项供社区调用,为全市1600多个村(社区)减负增效。

  3.一网统管支撑高效治理。持续优化“宜接就办”平台,完善“一网统管”平台,发挥“三级中心、五级应用”群众诉求处办体系作用,全天候响应社情民意。创新12345热线“吹哨报到、宜接就办、未诉先办”新机制。牵头筹建宜昌市城运中心,机构已于11月正式挂牌运行。

  4.全面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国内领先的密码资源池和密码统一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对网络、数据、应用形成集成式国产密码安全防护,引进奇安信、翼方健数等国内安全头部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全方位管控数据安全。

  5.推深做实公共数据开放。印发《宜昌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流程规范》《2023年度宜昌市公共数据开放工作实施方案》,46个市级部门开放公共数据总量达到3000万条。开发数据地图(15分钟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应用场景,建设13个便民查询事项以及地图查询服务。

  (五)立足公平高效,深化全链条联动监管宜昌模式

  坚持全领域、全链条、全流程监管重点,数字赋能创新监管方式,有序推动交易秩序规范、交易成本降低、交易质效提升,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得到市场主体和省主管部门高度评价。

  1.统筹推进全市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牵头搭建宜昌市围标串标大数据分析预警平台,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主要领导肯定、省纪委主要领导签批全省推广。自专项整治以来,全市排查2020年以来招标投标领域项目3962个,起底问题和案件共381个,已全部整改或办结。

  2.深化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试点。作为全省唯一全域试点改革市州,完成高频证照“免证明”、合同签订网上办理、国库支付工程款网上查询三项试点任务。2023年宜昌市深化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试点验收成绩全省第一,改革案例拟被作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复制推广案例。

  3.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取消进入交易平台的招投标项目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减少企业资金占用30多亿元。常态运行远程异地评标和“不见面”开标,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率达100%;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700多个。全域推行“评定分离”方式招标和定标,改革经验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行政执法人员和政务窗口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还有待创新、效果还有待加强。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法治建设责任。成立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党组书记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科室及窗口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将法治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考核、同落实。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有力。(二)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法治建设能力。制定印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2023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开展专项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依托“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单、电子大屏、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普及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宜昌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流程规范》《宜昌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定标办法》等多项业务培训。加强机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市民之家LED屏常态化滚动播放“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宜昌”等。2023年全局干部无纸化学法参学率、考试通过率均为100%。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行政行为依法规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涉及企业群众的行政执法制定了信息公示内容标准,在局官网设立了行政执法活动信息板块。每年招投标监管领域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开展的行政检查,均及时公开信息。全面梳理制度规则43个,报请废止党内规范性文件1个,行政规范性文件2个。落实招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未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及妨碍招投标领域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保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政治建设,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理论及数字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等重要论述贯穿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做到学用贯通。强化科学统筹,加强党组班子自身建设,坚持用法治理念凝聚共识、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统筹推进优化政务环境、城市大脑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政务公开等各项工作,保障政务服务水平和数字化建设稳居全省前列。

  (二)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体系性突破。重点围绕企业、项目、个人三个全生命周期链条,以革命性举措优化线下窗口服务机制,提升线上网办质效,切实让企业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体验感。强化企业增值服务,推动涉企“一站式、多功能、综合化”服务模式。优化民生关键事服务,提高网办能力,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做实圈内通办,不断满足医疗、公积金、不动产等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方便群众“家门口”办事。推进大综窗服务,无差别综合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三)纵深推进数据资源体系和能力突破性发展。立足多年来形成的政务数据优势,按照全链条周期思维,下大力气把数据资源体系做完善,把数据资源能力做厚实,力争在省内外形成比较优势。做深做实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保持全省龙头地位。加强数据资源体系顶层设计谋划,做大数据资源体量,深化数据资源应用。打造长江大保护平台、全市一个停车场,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社区微脑等一批实用管用好用场景。用开放思维推进数据交易,大力推进“省数宜算”和“北数南算”,系统化推进数据安全。

  (四)深化数据开放和政务公开服务创新性应用。持续创新基层政务公开形式和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作用,积极探索公共数据开放和政务公开应用。稳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重点围绕政策公开、政策解读深化公开,提高解读质量、提升政策知晓度。积极回应关切、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推出政务公开短视频类品牌栏目。深入推进数据开放应用。制定出台《宜昌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建立完善数据更新、管理、应用机制,推动公共数据依法、有序、高效开放。规范政府网站群建设发展,做好政府网站平台自身在媒体终端上的宣传推介,有序推进政府网站升级改造工作。

  (五)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全链条监管服务质效。持续深化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巩固高频证照“免证明”、合同签订变更网上办理、国库支付工程款在线查询改革试点成果,实施招投标合同订立、履约信息公开及强化合同监管。开展AI智能辅助评标,通过人工智能辅助专家评标,减少专家评标工作量和重复性工作,降低评审出错率,提升专家评标效率。深入推进县市区“综合监管联动执法”改革。落实容错清单,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

 

  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024年3月29日

http://img.zcbk.cn/pictures/20240417/yichang/erweima/7775126.pn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